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五十四章 翠衫骑兵

第一百五十四章 翠衫骑兵

    吴讷格看到战场上的一幕,确定眼前这些骑兵,并不是关宁铁骑。

    但战力之强远胜关内骑兵,尤其是在装备上,还要超过关宁铁骑一筹。

    他发现这些骑兵,不但在战马头上,都套着薄铁打制的马面,而且在正面和胸颈上还披有皮甲。

    吴讷格心中纳闷,略有名气的明朝部队自己都知道,怎么没听说过哪支部队是穿绿花袍的?

    他此时没有时间多想,命令身边一名千夫长,准备列成纵队冲锋。

    战场迂回空间不大,明军骑兵再强,那也不过四百来人,自己手下一千骑兵就是轮刀砍,也能把他们挆成肉馅。

    吴纳格手捻胡须,开始展望胜利到来。

    一队队部落控弦,由营寨中奔出,人喊马嘶喧嚣异常,汇拢在一块开始列阵。

    “乱而取之,攻其不备,出奇不意。”

    董飞虎见此情景呵呵一笑,将马刀抽出高高举起,双腿一夹马腹,口中发出:嗬呼似的嚎叫声,然后长刀一挥纵马冲锋。

    夜不收在马鞍皮囊中,抽出两只精钢打制的半袖鱼鳞护臂,快速套在胳膊上。

    紧紧跟随在他董飞虎身后,逐渐汇聚形成三个等腰的三角形队列,冲向正在忙着列队的吴讷格部骑兵。

    吴讷格和伊尔登见此情况,忙呼喊千夫长注意。

    但是骑兵列队很嘈杂,千夫长根本没有听到呼喊,前排骑兵发现董飞虎率队冲锋,但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三百步的距离瞬息而至,千夫长发现时,董飞虎已经冲到了百步之内。

    站在远处的杨肇基和方楠,为董飞虎的勇敢,和他对战场时机的把握而击掌贺彩。

    方楠犹为激动兴奋,他很清楚董飞虎的身世,那就是一个现实版的“从奴隶到将军”的蜕变。

    战斗虽然还没有开始,但双方将领,都预见到了这场战斗的结果,只是估算不出双方伤亡情况。

    祖大寿率领一众将领爬上了城头,看到垛口内横七竖八的粮包,和地上散落的米粒。

    他双目放光神情激动,蓬乱的胡须不断抖动,不过祖大寿还十分清醒,马上吩咐众将组织部队坚守各处城墙。

    他在垛口处伸头向下探视,把刚才的战斗看在眼里,对夜不收战场纪律和铳弩射击赞不绝口。

    “这支骑兵的本事恐怕不止于此。”

    一名略显儒雅的中年将领,登上城墙走到祖大寿身边,笑着指向夜不收。

    坚毅的面孔上,一双凤目正紧盯着战场,当看到董飞虎举刀冲锋时,他摘掉头盔解开甲胄,交给了身边护卫。

    “大戏要开场了,我去为他们擂鼓助威。”

    祖大寿眉头舒展,中年将领笑了笑。

    许久未闻“可纲”击鼓了,今日定要一舒心中郁气。

    何可纲光着上身,奔向垛口上的一面巨鼓。

    咚!咚!咚!咚咚!咚咚!

    何可纲高举鼓捶,震臂轮舞,浑厚的战鼓声,散发着杀气弥漫向整个战场。

    董飞虎率队,先用了一招草原民族的骑射。

    不同的是,他率领夜不收三个总旗,一直冲到骑兵阵前四十步外,如同弯刀般在蒙古骑兵正面划过。

    夜不收左手持缰,右手将马铳架在左臂上托举瞄准,随即一队队轮翻打响。

    此时蒙古骑兵仍在列阵,只有前几排,能够向夜不收射出两箭。

    在微弱的还击下,夜不收仍旧保持战斗队形,将铳弹射入他们阵列之中。

    吴讷格的骑兵,如同被镰刀收割的稻草,被马铳击中后,成片摔落到马下。

    四十步距离,马铳已经无须瞄准,铳弹就能够轻松射穿没有着甲的骑兵。

    在这一轮射击中,夜不收就打掉了三分之一的骑兵。

    董飞虎亲率的那个总旗,兜转回来时,第三总夜不收刚完成射击。

    他继续催马冲向蒙古骑兵正面,同时右手向身后一抓,抽出一根四尺长的投矛。

    董飞虎右手倒提矛杆后三分之一处,冲到距离蒙骑十步的位置,猛将右臂抬起,越过头顶向后一伸,然后腰臂同时用力,身体前倾向前一掷。

    投矛脱手而出,蒙古骑兵正对准董飞虎射出一箭,此时他已经无法躲避格挡飞来的投矛。

    董飞虎奋力一掷,正中骑兵胸口,强大的力量推动投矛透胸而出。

    那个骑兵惨叫一声翻身落马,董飞虎只是用左臂在面前一摆,就将射来的羽箭打落。

    同时右手又抽出一根投矛,手腕倒提矛杆,高举过头顶,矛尖指向前方几步外的另一名骑兵。

    他手举投矛并未掷出,而是对准那人胸口扎去。

    这个骑兵见识过马枪那种端平冲刺的打法,却没有遇到过这种举着投矛向下扎的情况。

    他忙挥刀格挡,却不料投矛竟然在空中停顿了一下,躲过他挥出的一刀。

    看准时机,董飞虎将投矛向下迅猛刺出,扎入了骑兵的胸腹之间。

    战马交错,电光火石之间,一柄弯刀突然向他砍来。

    董飞虎微微一笑,左臂挥向弯刀,护臂斜磕刀刃,将弯刀带偏,右手飞快抽出一根投矛,肩臂抬起顺势刺入偷袭人的腹部,余力未尽又扎入马匹腰背,将人和战马钉在了一起。

    战马乱蹦几下之后倒在了地上,而那名骑兵早已经没了生机。

    董飞虎率领一个总旗,首先冲进敌阵,蒙古骑兵对这种投矛武器很不适应,竟然没有几个人能够格挡成功。

    投矛虽短,但却有超出马枪的攻击距离,近身时攻击手段又非常灵活,导致众多蒙古骑兵,全是被投矛一击致命。

    夜不收的三个锋阵,先后撞进的骑阵,将本就有些散乱队列,冲得七零八落。

    吴讷格看到一千骑兵,在不到一刻钟时间内,竟然被杀了大半,剩下的人惊慌失措,纷纷拨马调头向回奔逃。

    他命令身后的骑兵,射杀逃回部众,其实吴讷格也不忍心这样做。

    但伊尔登就在身边,因此吴讷格丢不起这个人,只好严格执法。

    董飞虎三个骑兵锋阵,如同三根铁钉,片刻间将吴讷格一千骑兵击散。

    夜不收左手持弩,右手持刀(有的举矛),追杀四散的蒙古控弦。

    能够追得上的,夜不收挥刀将其砍翻。

    追不上的,夜不收就用弩箭解决。

    董飞虎并没有一味进行追杀,他环顾战场,看到敌人大部分被击溃,立即连续吹响竹哨,招唤夜不收们迅速返回。

    “翠衫骑兵威武!翠衫骑兵万胜!”

    城上的关宁军,在何可刚组织下,齐声呐喊为夜不收加油助威。

    杨肇基咂了咂嘴,羡慕的对方楠说道:“翠衫骑兵”,这个称呼形容的还比较贴切。

    “只是样子有些阴森难看,呵呵呵呵。”

    “戏子俊俏,他们能杀建奴吗?”

    方楠向杨肇基翻了个白眼,立刻反唇相讥。

    “哈哈哈哈”

    杨肇基开怀大笑,这一刻他似乎看到送粮之事能够完成,

    董飞虎查看了一下部队的伤亡情况,夜不收们的长袍上,多被刀箭划开了不少的口子。

    几十个人的腿和手臂受了刀伤,但伤势都并不算太重。

    另有十几名夜不收被钝器击伤,胸骨或肋骨被打断。

    这时,身披铁甲的青年郎中,两人一组赶着辆小巧的马车,跑到重伤士兵身旁,快速检查了一下伤情,然后将伤兵抬到车上,并向口中塞入了两小片五百年的人参。

    青年郎中虽然身着铁甲,但动作十分敏捷,丝毫不差于夜不收,显然平时常于训练,举手投足间,还散发出一股彪悍的味道。

    杨肇基纵马来到方楠身旁,伸长了脖子,观看钢甲郎中救治伤员。

    他惊诧的瞪大了眼睛,向战场上一指。

    “这些都是方老弟的郎中吧!

    “怎么滴?还都穿上铁甲了!”

    “胆子真不小啊,竟敢跑到战场上救人,真是闻所未闻,闻所未闻呐。”

    “还有敢上战场的郎中,奇闻啊,奇闻!”

    杨肇基掐着颌下短须连声惊叹!

    他打了半辈子仗,这还是头一次看到,如同战兵一样的郎中。

    方楠组织人手,迅速把伤员运上战船,与送粮辅兵一同离开。

    莽古尔泰和济尔哈朗率兵来援,多尔衮与两人赶到战场时,正好看到衣着怪异的夜不收,击溃了吴讷格的马队。

    莽古尔泰用马鞭指向一里外的夜不收说道:这些绿袍骑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所使用的武器,虽然与关宁铁骑有很大不同。

    “但可以肯定,这些人绝对是明军正营部队中的精锐,不可能是江湖草莽,只是不知道他们归属于关内哪支部队?”

    多尔衮在一旁微微点头,他现在考虑的并不是这支骑兵,而是运粮部队的规模,以及将有多少粮袋要运入城中。

    多尔衮已经观察了一会儿,他发现运粮队伍不再向城下运粮,而是开始分批撤离。

    “看样子孙承宗计算的很清楚,如果携带大量粮食,必然须要众多士兵搬运。”

    “如此,行动影响将难以控制,而且用时更长,肯定会遭到两白旗全力拦截,最后也运不到城里多少。”

    多尔衮略一推算,就发现明军这次只不过携带十万斤粮食,不只是规模小,而且撤退快捷。

    “人老成精啊,孙承宗是后金的大敌!”

    多尔衮看清楚明军计划细节,不由在心中发出感叹。

    这时城墙粮食大部分吊上城头,多尔衮估计再有一刻钟时间,明军就应该撤退了。

    他忽然想到,如果让明军轻易离开,还真是不好向皇太极交代。

    多尔衮用马鞭轻轻敲打手掌,环顾战场思考了片刻,然后把目光落在了伊尔登身上。

    “去护军营带出一百个人,试试这群绿皮的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