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下明珠之南北朝 » 036 元显死掉了

036 元显死掉了

    这边桓玄和刘牢之勾搭好了,那边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总算要出发了。这时候,他听说桓玄已经从陆路到达了新亭,就弃船登岸,进驻到了国子学——这回倒是挺果断的。他到这里肯定不是为了上夜自修,但也不像是要进攻和反击的样子,倒像是在等待敌人破窗而入。

    402年3月3日,司马元显在宣阳门外摆开阵势,这时候他的军队中已经在自己吓自己,兵士们纷纷传言说,桓玄已经到了南桁。南桁就是朱雀桥,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木头桥,位于皇宫的南边,桓玄的队伍到了朱雀桥,意味着:一是前面的抵抗队伍已经溃败,二是桓玄很快就会来敲宫门了。

    朱雀桥,这是一座见证了很多历史时刻的桥,我们会在以后的历史中经常听到这个名字。

    司马元显带了兵士想要退回到皇宫。桓玄派人拔刀跟在后面大喊:“放仗!”放仗就是放下兵器的意思,相当于说“缴枪不杀”。

    跟着司马元显,一会上船,一会下船,一会到大学,一会到城门外,一会又要退回宫里,兵士们估计早就精神混乱了,听到“放仗”的喊声,顿时全体崩溃。

    堂堂的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此成了独孤将军。天下虽大,不知何往。在这个关键时刻,司马元显想到爹了,那就找爹去吧。

    司马元显骑着马进入东府,就是他老爹司马道子的家,后面只有一个人骑马跟着,这个人就是张法顺,从这看出,张法顺这人对司马元显挺忠心的。

    司马元显见到老爹,问现在怎么办。司马道子能怎么办?只能跟他相对而泣。这两个人的脑子,早就被酒精泡软了。

    桓玄命令太傅府的从事中郎毛泰把司马元显收了送到新亭,绑在船前,一一列举他的罪状并责备,看来桓玄是积聚怨气已久。司马元显说:“我是被王诞、张法顺两人误导了。”这句话有点对不住张法顺,但死到临头也顾不上了。

    3月4日,桓玄废掉元兴年号,恢复隆安年号,即今年是隆安六年。元兴是司马元显改的,改完就讨伐桓玄了,所以桓玄要改回来。还元什么兴啊,元显都已经被生擒了。

    司马德宗皇帝派侍中到安乐渚慰劳桓玄——这回肯定不是司马元显的意思了。桓玄进入京师,宣称奉诏书解除戒严,皇帝任命桓玄总领文武百官、负责全国军事工作,担任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徐州荆州江州三州刺史,假黄钺。这真是:一朝权在手,斜杠连绵长。

    这次反击司马元显成功,自家兄弟功不可没。桓玄也不含糊,马上任命桓伟为荆州刺史,桓谦为尚书左仆射,桓脩为徐州和兖州两个州的刺史,桓石生为江州刺史,卞范之为丹阳尹。感觉上,桓玄是把徐荆江三州视为己有了,随随便便就私授给了兄弟们,连到皇帝那儿回一下炉的程序都省了。

    桓玄举兵的时候,代表朝廷到江陵宣诏的是侍中王谧,桓玄对他很尊重,礼仪上十分周到。等到此时桓玄执政,就任命王谧为中书令。

    桓玄为什么这么看重王谧?其实说穿了一钱不值,王谧是王导的孙子,代表了王氏家族重要一脉,桓玄拉拢他,看重的是他背后的王家。

    桓玄的姐姐嫁给了殷觊的儿子殷仲文,殷仲文本来在新安郡当太守,听说小舅子桓玄掌权了,太守也不当了,直接跑到京师去见桓玄,桓玄也不含糊,马上任命他当咨议参军。

    十年前,刘迈在殷仲堪手下当中兵参军的时候,曾经对骄横跋扈的桓玄说:“马矟有余,精理不足。”因此得罪了桓玄,不得不连夜逃到建康。如今桓玄入主中枢,刘迈晋见他。桓玄没有忘记当年的事,说道:“你不怕死,竟然敢来见我?”刘迈答道:“射中带钩,斩断衣襟,再加上我刘迈,就凑成三个了。”

    十年过去,刘迈变圆润了。这一通马屁,把桓玄捧成了姜小白和姬重耳,也把自己抬高到了管仲的层级。桓玄听了很高兴,就任命他为参军。官大官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刘迈的命保住了。

    3月5日,有关单位启奏:“会稽王司马道子酗酒、放纵、不孝,应当斩首示众。”皇帝下诏:杀头免了,贬到江西的安成郡吧。这都是一场戏,好像能讨价还价似的,其实都是设定好的剧本,司马道子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也只是暂寄而已。

    对桓玄来说,掌权后的重点工作是处理司马元显一党。司马元显及儿子东海王司马彦璋、谯王司马尚之、庾楷、张法顺、毛泰等被绑缚建康街市斩首。王诞本来也是在名单上的,他的外甥桓脩为他求情,死罪免了,流放到岭南。

    这里面最冤的是小娃娃司马彦璋,生在王侯家,还在托儿所的年龄就莫名其妙地没了性命。庾楷是下注下错了,押大押小都可以,但他犹犹豫豫地就很要命。毛泰收了司马元显,自己也一同被斩,法场上两人对视,不知会有何感想?投资收益最好的还是王诞,先前救下的外甥,如今救了自己,相信舅甥感情今后会更好。

    一通砍瓜切菜之后,桓玄的地位得以确立,不过这一切得来的有点太容易了,关键之处还是刘牢之反水了。

    那么,桓玄会怎么奖赏刘牢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