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三世莲之缘 » 第二十六章 表里不一,千人千面

第二十六章 表里不一,千人千面

    马车很快进了李家翁果园的地界,可入口处却设着一排高大的拦路木栅栏。

    这时张三的用处就凸显出来了。只见他跳下马车,三两步跑到守门的果农前,扯着他家大人的大旗,把人忽悠一通。很快木栏就被移开了,老何立即驾车进去。

    沿着笔直的车道,行驶到底,就看到一座北朝南的宅子。院外四周围着足有两米高的围墙,高墙外排着参天的白杨和粗大的梧桐。高大的门楼墙上刻着繁琐精致的雕花,下面悬挂着一块硕大的金漆匾额上写着“李园”。

    老何把马车停靠在院外的一颗榕树旁,我们先后下了马车。

    张三先一步上前去敲门,敲了好一会才来了一个人,开了条缝,问了几句又关上了。

    过了好一会,两扇大门“哗啦”一下大开。里面出来几个人,为首的是一壮汉和一瘦老头。就听站在门前的张三对着那壮汉大喊了一声“大人”。

    这个人就是县典史?怎么与我预期的样子不太一样!那一张忠义的国字脸,鼻相端正,笑起来看不见眼睛,却有一排整齐的牙齿,就面相上看应该是有责任心,内心正直的一个人。

    难道前面都是我猜错了?看着这样一张脸,我内心疑惑道。

    这时耳边传来余炳义的低语,“不要被表现迷惑,这世上就有一种人看着特老实可靠,但却一肚子坏水。”

    “所以这也算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对,这个最多算是一铜锤!”我皱皱眉,中肯的说道。

    “额……这比喻也算贴切。”余炳义摸摸下巴,心想那小爷我这长相应该算金玉了吧。

    一旁的沈南嘉默默的低头笑着。

    接着就看到那壮汉带头冲到我们面前,抱拳一礼,说道:“不知贵客已到安义县,下官乔毅有失远迎。不知哪位是沈大公子?”

    说完,就见那乔县典抬头,眼神在沈南嘉和余炳义之间徘徊,不敢确认。

    沈南嘉上前一步,回了一礼,说道:“乔大人不必如此客气,我乃沈南嘉,奉家父之命来此游历。正巧赶上大案,所以过来瞧瞧。”

    “年前乔某就收到老师来信,提及沈公子要在安义县游历半年。乔某内心就对公子的到来心生期盼。今日一见,果然沈公子一表人才,虽少年但已有了老师当年的风采。这些年我虽与老师嫌少有往来,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沈公子权当这里是第二个家,想去哪就去哪,无需介怀。”乔县典一开口就是一串拉近距离的套话。

    “呵呵,乔大人真会说话,不知这位是?”沈南嘉抬手示意了下。

    “哦,刚才光顾着和公子打招呼了,这位是李员外,要么我们先进去?进去在细聊。”

    “甚好,乔大人带路。”沈南嘉做了个请的手势。

    于是乔大人和李员外一左一右的架着沈南嘉往宅子里去,我和余炳义落后几步跟着。

    “是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表里不一的。”余炳义侧头对我打着耳语。

    “嗯,第一次。”我面无表情的回应。

    “这还不算什么,还有厉害的千人千面,对着谁都是不同面孔,满口假话,但听着都像是真的。”

    “原来如此,是我见的人少了。佛有千面,是为了苦度众生;而今人有千面,却会令他生苦。”

    “啥?你说的啥?单个字,我都听懂,怎么连起来就不明白了?”

    “简单说,就是到最后,一个人内心有一千个自己,连他自己也搞不清哪个是真实的自己。”

    “这下我明白了,那千人千面最后就成疯子了。嗯,那是蛮苦的。”余炳义略有所悟的感叹。

    跨进李园的大门,迎面就是一堵巨大的浮雕照壁,上面雕刻着繁琐精致的花木和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南飞。绕过照壁,沿着鹅软石铺设的小径走了一段路;接着又跨上一道九曲石桥,石桥下是娟娟流水和几只嬉戏的鸳鸯;最后又是一段小石径,终于来到了一间雅室。

    “沈公子,请上坐。”乔县典抬手相邀。

    “好说,好说。乔大人请。”沈南嘉客气了一句,就坐到上首右侧的位置。

    乔大人迟疑了一下,紧跟着就坐到了上首左侧,李员外跟着坐在左侧下位。晚一步进来的我和余炳义则落座到了右侧下位,老何跟着站到我后面。独留张三在厅间,挠着头不知道该跟哪边。

    “你下去吧,到外面门廊自己找个地待着,别在这丢人现眼了。”乔县典只好开口道。

    张三一听,如释重负,转身就跑出去了。

    “沈公子,这二位是?”乔县典开口道。

    “哦,这两位是我的同窗,听说我出来游历,也感兴趣,就一道跟出来历练下。这位是连少,这位是余公子。”

    “这位余公子,看着和沈大公子年龄相仿,但这位连少就着实有些年轻了。这二位都是哪家的公子啊?”乔县典好奇的问道。

    沈南嘉也不解释,直接跳过问题,说道:“我们先前到了县衙,听师爷说这边发生了大案,极其好奇,就冲忙赶过来看看。乔大人不如说说这案子?给我们解解惑?”

    “说来惭愧,乔某来此也有半日,还没有什么进展。这案子说来也诡异,想必来这里前苟师爷应该是说了一些内容的。这次的命案是个密室谋杀案,其一昨日晚上家中门窗都锁的好好的,夫妻二人都熟睡在里间,睡在外面的老人和孩童也没有察觉到家里来过人。再者,凶犯同时砍掉两人的脑袋,难道不会发出一点声音来吗?其二,后面凶犯提着两枚脑袋逃出去,怎么会一路都没有留下一滴血迹?所以,我怀疑这凶犯一定是还藏匿在果园附近,已经派了衙役和小工一起组队去探查了。”

    “这凶手可是果园里的某个小工?”

    “不是,已问过话了,昨夜除了包工头一家,其他小工都各自有相互作证的人”。

    “那是外面的人做的案子?是情杀还是仇杀?”

    “这,这,暂时不好说,还没有查到这么多……”

    “那这半日过去,可有什么新发现?”沈南嘉继续努力问道。

    “虽说已探查了半日,可衙役还没有任何发现。不过,说不定快了,在等一会就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既然如此,找人的事情我们就不参与了。与其在此坐等,不如乔大人找个人带我们去看看这命案发生地。这京中太平,我还没见过如此诡异的事呢。”

    “这,这,也不是不行。只是命案地实在是有些血腥吓人。沈公子这边还有位小少爷,是否在考虑考虑清楚?”乔县典劝到。

    “无妨,他周身都有菩萨护着,魍魉近不得身。”

    “那好吧,李员外,你去喊个家丁带几位公子去看看。我就不去了,早上去了一会,里面阴气太重了,慎得慌。”乔县典说罢,脸上带笑的撇了我一眼。

    李员外很快喊来一个家丁,对他说了几句,那家丁便领着我们一行人出去了。

    等我们离开李园。乔县点和李员外便去了后院,后院有个人工挖的大湖。二人穿过一道笔直的扶手游廊就直达湖心亭,亭子三面环水,在此处说话也不担心人偷听。

    亭子四面围着防风的纱幔,中间早已经放了两毡席在地上,一个小炉上的煮茶壶已沸腾很久。

    乔县典盘腿坐到其中一块毡席,拿帕子握住煮茶壶柄,小心的倒了两杯。然后自个拿起其中一杯,嗅了嗅,抿了一小口,“不早不晚,甚好!”

    “乔大人,你怎么还有心情喝茶!李老头我都快急死了!”李员外抱怨道。

    “你做都做了,现在急有什么用。”乔县典又抿了一口。

    “这,这,我不也是按照上头的意思办的吗!”李员外略略有些委屈。

    “哼,上头可是早就说了,安义县一切听我安排行事。你到好,越过我就直接动手。你动手就动手,还不清理干净。现在还不是要我的人给你打扫尾巴!”

    “这事,李老头我绝对没有要越过大人的意思。这么多年了,安义县一直是大人在暗,我在明。可所有的事情皆是大人在谋划运筹,老头我就是个跑腿的。”

    李员外小心的拿起煮茶壶,又给乔县典续上了一杯新茶。

    然后他卑微而又敬畏的继续说道:“大人您是不知道,那日黑衣人半夜到我家,把我叫醒,让我配合他,早上把一人引到果园里。那黑衣人手里拿着主子的令牌,李老头不得不按其命令行事,哪里有时间通知大人或再与大人协商。”

    “令牌是真的?”乔县典问道。

    “千真万确,我拿那令牌用印泥拓印了一份,有和原来留的那一份比对了,一模一样,绝对不是假的。”说罢,李员外从怀里掏出两张印笺。

    乔县典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上面的纹路,接着举起纸张透着光,细细对比又看了一遍。

    “这确实是主子的令牌,只是这事透着蹊跷。之前,主子飞鸽通知我,说京里会派人来查贡果的事情,让我注意点,别漏了什么马脚。我还特意把这几年的帐本和天气日志什么都给检查了一遍,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人来都不可能找出把柄。你这边只要把那几个知情的小工处理了,就一切太平。既然可以润物细无声的把事情掩盖过去,为何主子还要动手杀人?想不通,乔某真想不通。对了,那你可知那被引到果园的是何人?”

    “当日,我是按黑衣人吩咐,让家仆在门口迎接,并说我一早去了果园,引着那人过去。至于是何人?李老头还真不知道。而且我感觉那黑衣人也不想让我知道太多详情。”

    “既然如此,这事就先这样吧。只是这密室无头杀人案,也来得太巧了。刚好让我有理由处理掉这件事情留下的一切痕迹。不过这黑衣人武功这么好,又来无影去无踪的,你说会不会这案子也是黑衣人做的。”

    “这死去的人正好是我果园的包工头,我们的事情他知道满多的,所以我也蛮怀疑是主子提前派人给善后呢!”

    “既然有可能,我就按山魈作祟把这案子给处理了。至于剩下几个知情的小工,你到时也偷偷的给处理了!”

    “可今日沈大公子去看了现场,他会不会怀疑?”李老头担忧到。

    “就那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有什么可担心的!你看他们这一身打扮哪是来办案的!还带着个小娃娃,简直是来春游的吗!随他们去吧,估计可能也就是在门口溜一圈,之后回京城了,可以显摆显摆。这京城的贵公子不都是这样的吗!”

    乔县典喝完杯里的茶,继续思考着还有什么纰漏没有补起的地方。

    李员外这时才拿起他那一杯茶,可惜茶水已经透凉,喝着味道差了些,内心却是长吁一口气,好歹把这人给忽悠过去了。哼,天天在我面前显摆,却连我主子是谁都不知道。等到了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就让你这挡箭牌死在我前面吧。

    一阵风吹过,湖心亭顶上掠下一道影子。可惜这喝茶的二人各怀心思,尽然无一人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