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千古一帝从土木堡翻盘开始 » 第二十三章 御敌于外

第二十三章 御敌于外

    “陛下明鉴!往日之事,臣等仓促之间难以查清,但阿剌知院此次入寇,臣等已打探清楚,从独石、马营、永宁、长安岭一路往南到怀来,一共是十一座城池或是堡垒,包括宣府指挥佥事杨俊在内的数十名将领,皆是不战而逃,以致敌一路畅通无阻,包抄了我军的后路。”

    邝埜的说法端的是骇人听闻,众臣脸上都露出震惊之色。

    曾经明蒙双方的情形并非如现在这般,那时一听说明军前来征讨,蒙古人便吓得不敢应战,立即向北逃遁。

    然而如今攻守之势易形,双方的角色换了过来,一听说蒙古人入寇,反倒是,明军将领纷纷弃城而逃,纵容蒙古鞑子在大明土地上肆虐。

    太宗文皇帝逝世距今不过二十五年,宣总章皇帝亲率三千骑兵征讨兀良哈距今也不过二十年。

    短短二十年之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明军的葬身之地了么?

    边军堕落至斯,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

    朱祁镇思绪万千,沉默良久,随后问邝埜道:“怀来守将康能等人如今在何处?”

    话音刚落,刑部右侍郎丁镃出班行礼,“启禀陛下,臣等已将他们关入卫所衙门大狱,准备择日就地正法。”

    “不要急着用刑,先把他们关起来。兹事体大,牵扯的将领太多,如果现在就把他们砍了,难保其他将领耳闻目睹之后不会生出反心。

    等鞑子大军退去之后,再跟这些人算总账。”

    “臣遵旨。”

    说完,朱祁镇挥了挥手,丁镃便退回班列之中。

    看着还在大堂中间的邝埜,朱祁镇对他说:“适才说跑题了,咱们还是说一说怎么对付也先大军的问题吧?大司马有何见解。”

    邝埜说道:“臣以为,大军应当固守怀来不出,同时号召各地勤王,等我大明天军一到,鞑子自然心生畏惧,然后退兵。”

    此话一出,在场的官员脸上皆是露出赞同之色。

    这种战术十分接近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对这些高级官员来说,能不拼命肯定是最好的。

    看着他们的反应,朱祁镇也是心中有数,当即厉声说道:“怀来距离我大明边境还有百余里,鞑子在我大明腹地纵横披靡,列位臣工居然想的不是奋力退敌,而是消极避战,我大明子民的民脂民膏,就养了你们这些懦夫吗?”

    班列之中又有人出班说道:“陛下,我军数量本身就不占优势,而又兵分两处,人数处于劣势,如果贸然出城与鞑子作战,难免不会全军覆没,还请陛下不要意气用事,调拨大军前来救援。”

    朱祁镇冷笑,“我看诸位的如意算盘打得是不错,可问题是,七月十五出征的时候,大军已经带走了京营中所有的的可战之兵,如今京营仅有数万老弱。

    若要外地部队勤王,就只能去河南、山东等地调兵,等部队集结开拔再赶过来,那得到猴年马月?

    到那时候,根本就用不着吓退也先,我看鞑子们怕是会抢得差不多,然后主动离去。”

    朱祁镇说得也让众臣哑口无言,如今大明在东南、西南两个方向上也在用兵,京营早就抽调完了。

    调用各地卫所兵,时间的确来不及,但不调用,难道就凭他们一己之力去和也先抗衡?

    衙门大堂内的气氛有些压抑,朱祁镇一锤定音:“都不用说了,就这么定了!

    也先远道而来,我军决不能以示敌弱,增长他们的嚣张气焰。安排一部分大军驻扎在城外,利用怀来城的壕沟,再布置些拒马、鹿角等物,以城为营,以战为守,抗击瓦剌大军。

    等瓦剌锐气消耗的差不多了,我大军再出城去和他们决战”

    “臣等遵旨。”众臣纷纷表示支持这个决定。

    朝中已无可用之兵,所以当下来看,唯一能依靠的就有他们自己而已。

    先固守怀来,等挫败了瓦剌人的锐气之后,再伺机与他们决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孙子兵法》亦云:“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近侍远,以逸待劳”,现实用兵,也的确该是如此。

    看到自己的提议已经没人反对,朱祁镇便默认他们一致同意。

    大的方针确定下来,其余的就是细则上的问题了。

    他率先说道:“既然要固守城池,那就要坚壁清野,传令下去,将怀来附近的所有百姓迁入城内,城外的一应房屋庐舍,全部焚毁,一点东西都不要给瓦剌人留。”

    随即他又问邝埜:

    “怀来城中,我军的人数有多少?”

    邝埜答道:“回陛下。可战之兵九万余人,私属五万余人。”

    “说得再详细一点。”

    邝埜闻言,面色有些迟疑,这些数据都是大致的估计,详细的数据他的确不知道。

    朱祁镇见邝埜的神情,顿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皱眉道:“既然具体数字不清楚,那大司马就去好好清查一番。五军营、神机营的可用之人还有多少,伤兵又有多少?

    军粮器械、箭矢弹药、车辆马匹,还有随军私属之中,工匠、车夫、厨子、郎中还有随军的家属,各有多少人,都要查清楚。

    我不要大概的数量,我只要具体数字,总之也先攻城之前,这件事一定要查清楚,大司马你去办吧。”

    邝埜面上有些愁苦,他深知这个任务的艰巨性,

    虽然说明军的建制没被打散,上下命令畅通,可毕竟还有十来万人,也先大军离这里不远,攻城之前要查清楚,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但这任务本身也是他兵部尚书的职责,皇帝又亲口下令,摊派到了他这里,如果要是推辞的话,怕是一顶渎职的帽子就要扣过来了。

    天人交战之后,邝埜也只得硬着头皮接受,向朱祁镇一揖,“臣遵旨。”

    见邝埜领旨,朱祁镇又看向西侧的武将班列,对众勋贵说道:

    “大军的具体人数那边暂且先让邝爱卿查着,我现在把你们勋贵的作战任务也给布置下来,等邝爱情查完之后,具体的兵马给你们调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