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1644,拯救大明 » 第二十四章 王承恩的恐惧

第二十四章 王承恩的恐惧

    “你和孙伯雅有不快,孙伯雅任保定总督后,求见陛下不得,而后称病,你在陛下面前多次说,孙伯雅是因为争权夺利,心生不满,就谎称有耳聋的?”

    “不知道高公公的意思是否是这样的?”

    事到如今,高起潜已经认命了,不做什么挣扎了,便说道:

    “不错,正是这样的。”

    在一旁的李邦华与凌义渠对视了一眼。

    这张忻也是有点料,不愧是刑部尚书,问人还是有一套的。

    先来软了,让高起潜放下戒备心,随后抬出皇帝,一步步施压,让高起潜就范。

    不过这些高起潜能说,最主要还是在皇帝的原因。

    恐怕皇帝是要放弃高起潜了。

    放弃到什么程度,恐怕除了皇帝没人心里清楚。

    这位高公公怕是难了。

    搞不好,还有性命危险的。

    只听张忻说道:

    “高公公,那劳烦你跟我去一趟,录一份文书,毕竟口说无凭的。”

    眼见着一步步踏入深渊,高起潜丝毫没有办法,他只能寄希望皇帝能念恩情,能照顾照顾他。

    张忻对高起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带着高起潜就要往外走,出门前还不忘跟李邦华两人说道:

    “两位大人请自便,我去去就回。”

    李邦华与凌义渠,也不想多待了,审问这个环节本身就是刑部的事,和他们没关系,便跟张忻和高起潜道了别,各回各家。

    这边高起潜赴刑场般的跟着张忻走。

    那边,皇宫里王承恩何尝不是心神不宁呢,就连在替皇帝处理奏折,都差点出错。

    新崇祯在高起潜走了后,照旧回忆,照旧去写他的东西。

    真的是该弄一个硬笔了,不然写字是真麻烦。

    他倒是安心的写他的材料,替他批阅奏折的王晨恩可是颤颤巍巍。

    心思已经不在奏折上,而是想着要怎么办了。

    皇帝对高起潜之前,有多么器重,内内外外的人,都看得十分清楚,就是这样的人,皇帝说放弃就放弃。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真的毫不手软。

    替陛下批阅奏折,将来要是被翻旧账的话,准准的要死的,虽然历来都是内臣替皇帝批红,但都没有太大问题。

    但没问题的前提,是建立在没人追究的前提下的。

    一旦皇帝想要追究,外面那些天杀的文官,有的是愿意替皇帝分忧的,那咱家不是死了吗?

    不行,一定不行,得想个办法。

    皇帝处理宦官,下手也是狠的,十几年前宦官魏忠贤什么下场,大家都知道的。

    哪怕这回皇帝没有明面上要杀高起潜,王承恩也担心高起潜会没了性命。

    转眼就到了中午时分,王承恩照例按照皇帝的吩咐,让小太监端上太监,小太监试几口后,便走了。

    “大伴,你怎么心神不宁的样子?”

    新崇祯看了一眼,头也没抬,他知道什么事,推己及人,他清楚王晨恩一定是担心被往后被卸磨杀驴。

    在担心没好下场。

    “陛下,奴婢替陛下批阅奏章,本为陛下分忧,是奴婢的荣幸,只不过奴婢毕竟才疏学浅,生怕哪里做的不好,误了陛下的大事,所以一直心神不宁的。”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说道。

    “朕知道你的担心,但是你不用担心。朕只是暂时让你批阅处理罢了,过些日子等朕把事情理顺了,你就不用担心了。”

    批阅奏折这种事情,老是让宦官帮忙做,早晚是会出现问题的。

    新崇祯也不可能一直让王承恩来做这个事,只不过他目前事情多,有更重的事情去处理,暂时让王承恩看看。

    听完新崇祯的这话,王晨恩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气,跪下对新崇祯说道:

    “奴婢多谢陛下体谅。”

    “起来吧,对朕不需要动不动下跪。你替朕好好办事,朕不会亏待你的。”

    “朕想听听你怎么看朕重审孙伯雅案,怎么看高大伴?”

    本来刚刚放松一些的王承恩,心跳不知加快了多少,冷汗都要流下来了。

    要死了,要死了。

    这种问题,怎么回答,回答不好,要死人的。

    但王承恩依旧努力保持镇定的说道:

    “奴婢愚昧,奴婢只是一个宦官,对军国大事更是不懂,并不敢有看法。”

    看法?

    什么看法?有看法就是有态度,就是得说某些人的好话,再说某些人的坏话,不是一个宦官该有的。

    作为一个宦官内臣,做好本分就好,多一句都会有砍脑袋的风险。

    他才不说呢。

    “怎么,朕让你说说,你都不可说吗?你可是朕的心腹啊。”

    “外面那些大臣不肯对朕说真话,你也不肯跟朕说真话吗?让朕真的成为孤家寡人吗?”

    这可就有点把王承恩吓了,急忙说道:

    “奴婢不敢,只是奴婢确实是愚昧,生怕乱讲讲错了。”

    “你只管讲真话,朕听着就是了,何况你讲的朕也不一定信,所以你就讲吧。怎么看孙伯雅这件事?”

    “陛下,奴婢以为陛下重审孙伯雅案,追封孙伯雅,是众望所归,是大臣们希望的。”

    “但更是陛下英明,才让大臣们重审孙伯雅,追封孙伯雅。”

    等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说完,新崇祯不咸不淡的问道:

    “那就是说朕以前昏聩了,才会把孙伯雅抓进大牢的?”

    简直要了老命了。

    看看,陛下这是要了咱家的小命吗?

    刚才明明打定主意不说的,干嘛又要说了呢?

    但是不说皇帝恐怕也要治罪。

    真是生死完全不由自己。

    悔不该这样说,但不拍皇帝马屁也不行啊。

    噗通一声。

    王承恩干脆利落的跪下,快速的,重重的跪下。

    “陛下恕罪。”

    “奴婢不敢,绝无陛下昏聩的意思。”

    新崇祯瞥了王承恩一眼,只见王承恩头深深的埋着,大气不敢喘,悠悠的说道:

    “那就奇怪了,现在朕让人重审孙伯雅,你说那是英明;前些年,朕让人把孙伯雅抓进大牢,怎么就不昏聩了,你说说。”

    王承恩被新崇祯吓到了,慌不择言的说道:

    “陛下当年只是被小人蒙蔽了。”

    等说完这句话,立马察觉很不妥,但已经晚了,只听新崇祯问道:

    “哦,那你说说是哪个小人蒙蔽了朕,既然被小人蒙蔽,那也是朕昏聩,才会被小人蒙蔽;倘若朕真的英明,会被小人蒙蔽吗?”

    “陛下恕罪。”

    王承恩心中那个后悔啊,当初已经离开皇宫了,为什么还要再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