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回头草 » 第七章:第一次产后复出

第七章:第一次产后复出

    从宁宁23岁毕业到27岁生娃,宁宁和陆俊一直没有停止过各种折腾。但是他们依旧漂泊,无处停靠。租的房子,城管随时可以进来查暂住证,哪怕半夜熟睡中,他们也可以急促敲门,要求起来配合检查。宁宁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她想要房子,一个可以自在栖息的地方。这种愿望随着孩子的降临,更加强烈。

    生下小雨时,宁宁大声在孩子面前许下诺言:“爸爸妈妈没有准备好就生下了你,所以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在你上幼儿园前,让你在自己的房子里醒来,妈妈再开着属于自己的车送你上幼儿园。”陆俊看着宁宁信誓旦旦的样子又心疼又好笑。

    “我家小雨是个招财宝!”宁宁又非常自信地预言到,然后她又用所有的行为去证明自己的预言。

    生了小雨后,亲戚都按习俗会来看月子。看月子时,又都塞给宁宁红包。于是,虽然全职在家,宁宁先后收了2万元左右的红包,这存款数量,超过了她以往的任何时候。宁宁称孩子让她赚到了第一桶金。

    同时,陆俊的一个同学向新爸爸道喜时顺便透露了一份工作:一家离陆俊家很近的社区医院需要一名口腔医生,无底薪,收入五五分成。地段好,周边居民富裕。

    陆俊是技术派实干医师,虽然年龄小,但很快积累了一批病人,收入第二月开始就上万了。那时大部分人的工资只有1200元左右。

    就这样,随着小雨的降临,陆俊的收入也超越了历史。

    陆俊的收入让宁宁很是安心,她期待着陆俊早日给自己和孩子买房,陆俊深知宁宁的心愿,也想快点赚多点的钱。因为宁宁带着孩子存钱不方便,一向爱上交工资的陆俊开始自己存钱。存款到一定数量后,陆俊开始试入股市。那时正逢牛市,陆俊赚得信心满满。

    此时捏着2万多存款的宁宁也并没有闲着。她去阿里巴巴进一些货放在出租房里,再挂到淘宝店倒卖,另外也倒卖一些可以反复卖的软件。当时的淘宝大数据没现在这么定向,开网店的人也没现在这么多,所以,只要有价格优势,基本都有成交。宁宁没有做自己的老本行数码生意是因为数码的价格和库存每天有变,呆在家里的她没法时时关注到价格和库存,所以选择了相对价格一成不变的产品。

    这样的生意虽然也有收入,但是毕竟少。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宁宁也开始为自己的复出做准备,她需要一门新的生意重新创业。

    生意转入

    孩子睡着时,宁宁会在网上关注各种生意转让信息。生意转让标题和内容基本由以下两块组成:旺铺转让、接手即盈利。转让理由基本是:有别的生意,兼顾不过,含泪转让;要回老家,无奈转让;要出国,急转......宁宁对这些信息会一一分析,感兴趣的就约上门去谈。分析多了就知道这些生意基本是两类组成:一类,亏本,想快点脱手;另一类,太累,赚很少,不值,所以要尽快脱手。但是在所有信息中,偶尔还是能淘出有含金量的项目,或者说项目本身不错,经营者的能力有问题或者时机确实冲突的项目。

    宁宁在淘信息的时候,就淘到了这样的一条信息:鞋店位于武林路,人流多,店主五一要结婚备孕,转让费3.8万。宁宁分析了下,地段没问题,杭州最中心的中心;店主五一结婚,此时四月,正是比较急迫的时候;3.8万转让费,在宁宁可承担范围内,因为她有收的2万元礼金再加一些淘宝经营收入。

    宁宁拎着孩子就去谈。店主和宁宁同龄,当她在说自己店的每一处装修的时候,宁宁能感觉到她发自内心的不舍,这种感觉宁宁感同身受。店主的婆婆嫌鞋城空气不好,不利备孕,要求她转出。宁宁呆了大概有2小时,初步估算,一天卖20双鞋子不成问题,卖10双会非常轻松,这样月毛利达到1万以上是很轻松的事。店面是两店合并,双通道打通,相当于一个店有两个门面,宁宁试想了下,哪怕经营不好,把店重新分隔,租出去一半,自己承担的租金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关于守店,宁宁想着,这种小生意不像数码产品复杂,她可以雇个人守店,自己带孩子偶尔来转转就可以了。一番考虑后,宁宁打定了想转下这个店的主意。全职在家久了,她特别渴望走出来,而这个项目对她来说风险不大。但是经历过前两次创业波折的宁宁,此时已经对问题考虑得会更周全。所有一切美好的设想只是她想的,万一现实经营中又有问题,或者赚不到钱怎么办呢?那就得继续转让给别人。所以转让费一定不能亏,更要稳赚。此时店主的婚期临近,正是谈转让费最好的时机。

    宁宁转了一圈市场别的地方,也有零星的店面在转让,根据装修和地段的不同,单店转让费基本在1.5-5万元不等。有了底谱的宁宁于是跟店主开了一个2万元的转让价。店主虽然有点惊掉下巴的样子,但是急于脱手的她,最终还是同意了。宁宁在转陆俊科式的时候,那个投资客老板提出先留下10%转让费,让陆俊帮他做一个月,带着他们熟悉业务流程,一个月后再付掉1万元和一个月的工资。于是宁宁也跟鞋店店主提出,扣下2000元转让费,让她带自己一周时间,熟悉进货和销售流程。

    此时的宁宁,虽然才28岁,但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老奸巨滑。曾经的每一步创业经历,不管成功与否,都给到了她非常宝贵的经验。

    买房失败

    宁宁的鞋店经营了半个月,每天盈利在200-300元左右。一切流程熟悉并上正轨后,宁宁开始招人。卖鞋没有太多的知识和套路,宁宁教了员工2-3天后,就准备安心在家休息。但是奇怪的是,只要自己在家休息,店面生意就会是鸭蛋或者破最高记录2双的销售量。宁宁招的员工是老朋友,她承诺了不低的工资。但是老朋友经营两天后觉得自己配不上宁宁开的工资,就提出辞职。

    于是宁宁选择在网络平台招聘。欣喜的是,第一位来应聘的员工就让宁宁决定录用。这是一位气质非常优雅的大姐,本地人,40多岁,曾经是某大型企业的会计,老公自己办企业。大姐坦诚地说了自己来谈这份工作的原因。首先是她老公不喜欢自己家人进自己的企业,会干扰制度。另一方面,身为会计的她,被老板要求做了太多身不由已的帐,于是越近退休的她越感觉害怕,她老公知道后也天天催她辞职出来,在家休息。

    大姐的要求很简单,呆着自在一点,压力小一点,比在家发呆休息好。

    大姐一进来,就像贤妻良母般把店里擦得干干净净,每一双鞋子也擦一遍。她说她在家里也习惯了一尘不染。虽然宁宁是老板,但是,她们在一起的时候,更像宁宁是女儿,大姐是良母。宁宁在带大姐卖鞋子的几天里,大姐给了宁宁很多生活和育儿经验。大姐看着宁宁正在蹒跚学步的儿子,对宁宁说,等孩子大一些,一定要让他学一下舞蹈,那身姿拔出后,一辈子的气质就在了。大姐还跟宁宁说了气场的重要性,教宁宁如何打扮才更显气扬。宁宁坦诚地跟大姐说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大姐听说宁宁没房,建议她一定要有房子,哪怕再小,也要先扎根。良母般的大姐居然还立即打了一个朋友的电话,因为她知道她朋友有套50多方的房子要卖。06年的房价,50多方在32多万,首付15万左右。小雨生下后,陆俊的存款基本是一月一万,宁宁算了一下自己手上淘宝经营的钱,差不多够首付。于是兴奋地约上陆俊跟着大姐的朋友去看房。

    房子很旧,很乱,一看就是空置好久的。大姐的朋友也是个优雅而富足的女人,连把房子收拾一下出租都懒得弄。陆俊看着破旧的房子没啥感觉,宁宁听了房东的报价后,脑子里却翻江倒海起来。她把房子的户型记在心里,一边跟房东说回去考虑一下,一边兴奋地跟朋友描述户型,听取他们的装修建议。似乎这房子已经是归她所有了。

    当宁宁沉浸在即将有房的喜悦中时,陆俊却沉浸在股市盈利的喜悦中。平时一向都听宁宁的陆俊跟宁宁说:“房子是肯定要买的,但是如果现在买了那套房,我所有的钱都得拿出来,就没有了钱赚钱的资本了。如果暂时不买房,等我股市里多赚一些,然后把本钱拿来买房,赚来的钱当股市本金,这样的话就两全齐美了。”

    宁宁一听有理,于是就跟房东说暂时钱不够,等过些时间再买房。

    没想到这一等,就等来了巨大的“五三”股灾。股市里的钱连本带利急剧缩水,断崖式下跌,连续几天连抛掉的机会都没有。与此同时,杭州房价大涨。宁宁连忙联系房东,表示想买下她的房,结果她说不卖了,因为听人说房价还会涨。

    这次惨痛的经历让宁宁懂得了一个道理,凡是刚需,必要先下手为强。

    生意转出

    经历过股灾后的股市,进入了不温不火的阶段。宁宁的鞋店在大姐的管理下,也一样不温不火,偶尔零蛋。如果宁宁在,一天基本能卖20双以上,宁宁不在,就热不起来。而来买鞋的姑娘们特别喜欢讨价还价,一副斤斤计较的样子。虽然只要守着店,宁宁的收入也不会低,但是宁宁不喜欢这样的客户群体。相比数码经营的经历,宁宁看到了巨大的差距。数码经营的客户层次高,基本一次购买,即成朋友。宁宁还年轻,除了赚钱,更需要资源和人脉的积累。如果继续卖鞋子,整天和斤斤计较的客户讨价还价,宁宁可以想象自己未来的格局会有多低。于是,宁宁决定把店面转出去。

    沉稳的大姐并没有因为宁宁要转店而转头离去,相反,她帮宁宁打出转让信息,开始清仓处理鞋子。和上一次转让陆俊的科室一样,宁宁极具穿透力的转让文案很快吸引了承接者,只谈了一个,店面就转出了。付了2万元转让费的宁宁,2个月不到,就以3.6万元转出。按当时的普通民众工资来看,宁宁赚的转让费基本是别人一年的工资。

    复做数码

    经历了那一次短暂的开鞋店经历后,宁宁决定重做数码。

    宁宁来到数码市场,人群熙熙攘攘,自己完全像个局外人。妹妹妹夫的生意也风生火起,宁宁由衷地为她们高兴。宁宁想做数码,但也不想妹妹妹夫多心,以为她想拿回店面。所以她决定只做他们不做的网店生意。

    宁宁在市场转悠的时候,看到一个非常角落又非常小的店面,店面放了一个柜台,柜台后有一个门,门上帖着:仓库招租。宁宁过去看了一下,门后十来平方的空间,可以放张桌子。把仓库拿来办公,那老板也没想过,宁宁提了,他就同意了。又偏又小的小仓库,租金很便宜。但是对于宁宁来说,却非常合适,因为这样,她可以随时关注到市场的数码信息动态。

    正式上班那天,宁宁拉着孩子,坐在冰冷的仓库里,对着一台电脑,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曾经,自己是一个有店面有员工的老板,现在栖身仓库,连跟人说话的机会都没。

    早上出门时,宁宁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奶瓶,奶粉,尿不湿,笔记本,回家时,她又整回这一堆东西,还有昏昏欲睡的孩子。宁宁告诉自己,人要可上可下,可伸可缩,心中有梦,随处可安身。

    网店新开,别人的店早已皇冠,几钻,装修精美,宁宁的店却素雅地显示着五颗星。偶有买家来谈,谈得好好的,就来一句,你的店开了这么多年星级这么低,有点不放心啊。那时,只要有人购买自己的产品,对宁宁来说,真的犹如上帝。她把这种感激用笔一字一字地写在纸上,随着货品发到客户手上。宁宁的店,开始有点热乎起来。

    但是,一心谈生意的宁宁,很多时候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谈生意,因为他的孩子,会经常需要妈妈抱抱。一到中午,孩子想睡觉了,就会哭,宁宁就得抱着孩子转,转到他睡着后,再把他塞到相机柜里,盖个小被子,再用两条椅子拦一下。孩子一醒,她又得停下。

    于是宁宁开始找住所附近的保姆。白天保姆把孩子带走,晚上宁宁把孩子接回。没有育儿经验的宁宁,在保姆过来的第一天,就听由保姆把孩子哄开,然后自己躲起来。孩子看到妈妈不见了,只能跟着陌生的保姆走。小雨一直到10来岁,还害怕一个人,孩子极度没有安全感。在后面小儿子齐齐的成长中,宁宁记住了这个教训,每一个保姆接带孩子时,宁宁都会陪着保姆和孩子一起相处3天左右,当孩子对保姆熟悉后,自己再去上班。

    就这样拉拉扯扯,宁宁把小雨拉扯到了2周岁多,到了即将上托班的年龄了。宁宁记得对孩子的承诺,要在自己的房子里,开着自己的车送孩子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