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光明录 » 第三十九章 丢失的书

第三十九章 丢失的书

    周老大默默地听着,想从小丫鬟的话里,找到些有用的线索。

    “那这间屋子,除了你苏荷姐姐和你家老爷,平时还有谁经常进来?”思索了半晌,周老大又问道。“我们都是一样的普通人,不必自称奴婢。”

    小丫鬟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些感激之色,看他们三人的眼神,也不再充满戒备。

    “我也是会经常过来洒扫的,苏荷姐姐还会在这间屋子里教我读书认字。”小丫鬟的眼睛忽闪忽闪地,好像想到了一些美好的事。

    “你负责这屋内的洒扫?那你看看地上的那些被翻的乱七八糟的书册,能放回原来的位置么?”柳致突然开口问道,柳致虽说不是晋王与太子那样公认的美男子,但也算面目清秀,只是此刻脸上沾染了些许血迹,又披头散发,看起来有些可怕。

    小丫鬟看着突然凑上来的柳致,被吓了一跳,方才他恐吓自己的一幕又浮现眼前,险些又忍不住哭了出来:“我……我试试,这些书册平日里也是我收拾的,虽然认不得所有的字,但是放置的位置我还是记得的。”

    说着,她就跑到了地上的书册旁,一册一册地将那些书,放归书架。

    周老大看着柳致,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周老哥,方才看你手中拿着一块木片,那是何物?”柳致又问道。

    周老大回身从桌上拿起刚才端详的木片,递给柳致:“你进屋前,在桌案下边发现的。看看,能看出什么来?”

    柳致接过木片,在眼前仔细地查看起来,没有看出什么异样,直到他手指抚过木片的切口,心下一惊:“这木片的切口如此平滑,跟邵大人颈脉处的伤口一样。是同一柄武器造成的?”

    周老大点了点头,小楚正仔细地查看着屋内的木器:“快来一起找找这木片的出处。”

    小柳也忙碌了起来,仔细地翻找着,桌角,柜角,柱灯,一一翻看,将所有木器都翻了个遍,仍是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正当三人一筹莫展之际,在一旁收拾书册的小丫鬟突然尖叫了一声:“啊——有蜘蛛!!!”

    柳致上前一步,忙将她拉开,房梁上正垂下一只硕大的蜘蛛,吊在小丫鬟的眼前,晃来晃去。相比起蜘蛛,脸上还有血迹的柳致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她顾不得矜持,整个人跳到了柳致身上紧紧抱着他。

    柳致顿时羞红了脸,从小到大,除了娘亲,第一次跟异性这么近距离地接触。他顿时手足无措了起来,刚要伸手将那蜘蛛抓住,扔出房外,没想到那蜘蛛反应也快,竟是顺着蛛丝直直地吊上了房梁。

    柳致这才拍拍已经快要挂到他身上的小丫鬟,尴尬地说:“没……没事了……”

    小丫鬟在他怀中缩着脑袋回头看去,果然那只蜘蛛已经消失不见了。她赶忙松开手,长舒了一口气。

    周老大和小楚一脸坏笑地看着柳致,柳致的脸更红了。

    突然,周老大一拍脑袋,好像想到了什么:“小柳,你功夫好,上房梁上看看。”

    柳致恍然大悟,他原地跳起,跃起足半丈高,双臂向上一伸,便扒在了房梁上,稍一用力,便将身体荡上了房梁。他蹲在房梁上,顺着梁木望去,果然,桌案上方的梁木上,有一片积灰稍薄,仔细看去,明显是一人形。他侧身走到那块梁木上,向旁边望去,正在那梁木侧方,有一块伸出的楔子,明显缺了一片。

    他拿出刚才在桌案下捡到的木片,放到楔子上,严丝合缝,这块木片正是从这根楔子上割下的。

    “找到了!就是这里!”他探出头,对着周老大喊道,手指了指那块突出的楔子。

    周老大点了点头:“下来吧。”

    “这里的书,少了一本!”柳致刚刚从梁上下来,小丫鬟那边也有发现。

    她将地上散落的书册按照原来的顺序一册册放到书架上,只有一套书匣中,有一本明显的缺失。

    周老大走过去取下书匣,是一套《十方算经》,书架上的其他书籍都还算崭新,显然是主人买来后便没怎么翻看过,唯有这套《十方算经》,书籍泛黄,纸页褶皱,明显经常被人翻读。

    “少的那本是《缉古算章》。”小楚拿过书匣,一册册看过去。

    “这套书是老爷最为爱惜的,绝不可能丢失。”小丫鬟看着疑惑的周老大和小楚,信誓旦旦地说。

    “找吧。”周老大踌躇了一瞬,转头对柳致和小楚说道。

    三人又开始了翻箱倒柜的找书之旅,又过了足足一个时辰,屋内视力所及,连书柜后的耗子洞都被小楚仔细地查看,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会不会是邵大人拿到卧房中夜读了?”柳致坐在桌案旁,分析道,这一通翻找让三人都有些筋疲力尽。

    “老爷只在书房读书。”小丫鬟解释道,“即使是苏荷姐姐,要看什么书也都要来这书房中阅看,不能把书带离书房。之前府中总管的儿子来上京赶考,在府中借读,有次不小心从书房中带出了一页废纸,全家便被老爷赶出了邵府。”

    “那你那位苏荷姐姐,现在人在何处?”小楚问道。

    “老爷出事那天下午,苏荷姐姐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惹怒了老爷,跟老爷大吵了一架,就负气出走了。我当时还伤心地在娘亲那儿哭了好一会儿。”小丫鬟嘟着小嘴,说道。

    周老大席地而坐,靠着桌案,微闭着眼睛,仔细地思索着。柳致和小楚不敢出声打扰,也都坐在一旁歇息。直到一刻钟后,他才睁开眼睛,招呼着两人:“走吧,吃饭去。”

    “吃饭?好不容易才进了府中,又差点成了太子和晋王火拼的池中之鱼,不好好查案你还有心思吃饭?”小楚被周老大的心胸惊住了。

    “那怎么着?早饭没吃,午饭就吃了一口,现在天都黑了,难道案子没查出来,我先饿死自己给大伙助助兴?”周老大白了一眼小楚,柳致和小丫鬟捂嘴暗笑。

    周老大说着就往府外走去,柳致和小楚忙跟上,刚出屋门,小丫鬟就叫住了柳致。

    “喂,你——”柳致回头看到小丫鬟怯生生地看着他,“你这样出去吓到别人怎么办?我带你去洗洗脸。”

    说着,她拉起柳致的袖子便向着府中的疱屋走去,周老大在院中等他。

    一进疱屋中,就看到一慈眉善目的婆子正在灶间忙活着,看到小丫鬟进来,脸上绽开了笑意:“红豆,快来,做了你爱吃的炸糕。”说着从灶边的筐中捡起一块儿炸糕,不由分说地塞到了小丫鬟嘴里。

    “好吃!娘亲做的炸糕最好吃了!”小丫鬟笑脸盈盈,回过头来看着站在门边的柳致,“进来呀!”她冲着柳致招招手。

    婆子这才看到门口还站着个脸上沾着血迹的少年,她先是一愣,随即恍然道:“这就是今天来府中探案的京兆府大人吧?婆子我失礼了。”

    柳致忙摆摆手:“不是什么大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京兆府捕快。”

    婆子看着站在门外有些尴尬的柳致,又转头看看自家姑娘,眼中笑意更浓:“还是个会害羞的小伙子。”说着便拉着柳致进了疱屋中,打了一盆清水,又递给柳致一条干净的脸帕,“快,洗把脸,来尝尝婆子我的手艺。”

    柳致在水盆中洗干净了脸,散开的头发也被清水浸湿,一旁的小丫鬟又递给他一条蓝色的布条:“头发也扎起来吧。”

    柳致接过布条,简单地将头发在身后绑了起来,一旁的小丫鬟看着刚才还一脸血迹,看起来骇目惊心的柳致,转眼间就变成眼前清清秀秀的少年,不由地看呆了。

    婆子转头看到梳洗干净的柳致,也笑了起来:“挺清秀的小伙子,别把脸上抹的像个修罗一样。”随手递过来一块炸糕。

    柳致呆呆地看着手中的炸糕,一时有些熟悉的感觉,那个在宛州小院的灶台边忙忙碌碌的女人的脸,又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很好吃的。”见柳致呆呆的,小丫鬟又拿过一块炸糕,塞进嘴里,口齿不清地说道。

    柳致笑笑,将炸糕塞进嘴里,大步地走出了疱屋:“我叫柳致。”

    “喂,吃了我娘亲的炸糕,以后我有什么麻烦可要去京兆府找你啊!”小丫鬟看着他的背影,将身子探出门来,对着他喊道。

    晟平十年六月二十九日,远香馆。

    满脸带笑的老板正送走最后一桌客人,这种开在清水街的小馆子,招待的都是附近公衙里当差的差役,差役们下了值,馆子自然就门可罗雀,所以一般都是早早地便打了烊。

    老板刚要转身进屋,收拾了桌子打算早点休息,随即就在空荡荡的街上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顿时眉开眼笑了起来:“老周!果然守信啊,晚上就来给我送钱来了。”

    “别瞎说啊,我啥时候欠你钱了?”周老大满脸的漫不经心,好像真的忘了中午那桌菜没给钱一样。

    “嘿,想赖账咋滴?”老板瞬间变脸,佯怒道。

    “赶紧的,来点吃的。再叨叨这顿也不给钱。”周老大假意威胁道。

    “哎哟,不巧,刚送走最后一桌。”老板摊摊手,无可奈何地道,“没菜了。要不,把你们中午没吃的给你们热热,不收你钱了。”

    “行行行!来壶烧刀子,快点的,一天没吃饭了。”周老大带着柳致小楚随便找了张干净桌子落座。

    “得嘞!屋里那口子,把老周中午那桌菜热热!”老板咋呼着走进内厨便去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