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楚 » 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期付粮

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期付粮

    陈轸思索片刻,他双眼猛地爆出精光,顿时有了灵感。

    “虽魏将军在我王心中价值连城,却也不能任由楚王索取。楚王也知我秦国甫经大战,民生凋敝,十五万石粟是拿不出来的,只要楚王答应十五万石粟分五年来还,外臣可替我往应承!”

    陈轸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以每年还一部分的方式先将魏章换回去,至于后续还不还,那就要看大王的意思了。在他心中,秦楚不久之后必有大战,那时候还谈什么还不还的?

    熊槐乍一听对陈轸真是佩服,不愧是游说之士,脑子就是活泛,分期付款都让他给整出来了。

    不过,分期可不是这么玩的。

    熊槐微微一笑说道:“寡人也知道秦国目前确实有些困难,但我楚国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与秦国几场大战亦折损颇多,国力难以为继呐!不如双方各退一步,秦国可以分期支付,但总要个首付,就...十万石,剩余五万石可以分三年来还,不过最终要还八万石。如何?”

    分期付款,不要利息怎么行!?

    “八万石?”陈轸眉头紧皱,“如此岂不是十八万石,楚王莫要欺我!”

    “一次偿还自然只需十五万石,然而分三年换自然要支付一些利息的嘛!”

    殿中楚国大臣们也都被熊槐这一招震惊不已,这是得了管仲真传了吗?

    陈轸摇摇头,“首付十万石太多,至多可出五万石。”

    “也行,那就首付五万石,剩余十万石分三年换,每年还五万石。”

    陈轸面色猛地涨红,他咬牙道:“三年十五万石,总共二十万石!为何比方才又多了两万石?”

    熊槐微微一笑,“方才是首付十万,现在是首付五万,对秦国来说还粮的压力减小,有更多余力来恢复国力,多付一些利息也是值得的,不是吗?”

    陈轸感觉被楚王绕晕了。其实不止陈轸,其他人也都云里雾里了。

    熊槐继续说道:“秦使可要尽快作决定,实在不行回去一趟,让秦王决定。不过...夜长梦多哦!”

    陈轸一咬牙,说道:“那就首付五万石!”

    若是回报秦王再作决定,难免令大王以为自己没有决断,以后恐怕不会再信任自己。事到如今,他已经是打着赖账的心思了。不管怎么样,先把魏章赎回去也算不辱使命。

    熊槐拍拍手,“爽快!”说完语气一顿,似乎是想起什么来,接着说道:“空口无凭,总得有个凭证和见证人。来人,召魏公子高!”

    熊槐要来纸笔,用他自创的隶书写了一份‘分期契约书’,书曰:“

    维周纪王四十七年,岁在己亥,秦王特遣使臣陈轸,持节至楚,议定赎魏章事宜,双方议定条约如下:

    秦国愿以十五万石粮食,赎还魏章将军归秦。此粮分三年交付楚国,以示秦楚之信。秦当即付楚国五万石粮食,作为盟约之始。

    后续三年,每年秦当再付楚国五万石,共计十万五余石,以践前约。所多之五万石,视为利息与补偿,以彰秦之诚意。

    魏公子高,贤名远播,德才兼备,两国有目共睹,特请为是盟之见证。公子高见证之下,盟约更昭其信,光其义。

    此盟既定,双方当各守承诺,不得有违。若有违约,天人共鉴,当受背盟之咎。”

    熊槐成书之后,便又命人抄了一份。没过多久,公子高便到了。

    昭阳将事情起末一说,公子高当即表示愿作两国誓约见证者。

    他当然愿意!

    三方在两份合约上各自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按了手印,手印是熊槐要求的。

    熊槐与公子高一脸笑意,陈轸却越来越心虚,有一种入了套的感觉。尤其是看着那两张笑脸,仿佛一切都在他们的计划当中。

    陈轸带着狐疑离开了,接下来便等秦王将五万石粟米送来。

    陈轸走后,楚国朝臣们便安耐不住了。今日他们全是看客,见证了熊槐这张嘴的实力,但他们还是有疑惑。

    昭阳首先问道:“大王,臣以为秦人只会拿出五万石粟,至于后续的十五万石,怕是不会履行。”

    众人也都点头,这是他们最大的疑惑。明知秦国不会完全履行承诺,大王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地作一份契约?将魏章杀死或者永久囚禁在楚国,削弱秦国实力不是更好吗?

    熊槐知道他们会有疑惑,便解释道:“寡人其实希望秦人毁约,如此时机成熟之后我们便有借口出兵攻秦,这样天下诸侯谁还有借口阻拦我们伐秦?下一次我们便要将秦人彻底打服,一直不服一直打,直至其灭亡。若秦人半道屈服那也好说,毁约之后需要赔偿我们的粮食就不单单是十几万石了,我会让秦人种的每一粒粮食除却饱腹之外的悉数交给我们!

    底下众人听地心惊肉颤,大王所谋果真深远、狠辣!

    “至于魏章,与司马错相比,寡人宁愿面对魏章。若魏章返秦,司马错怕是还要再等些时日,等到我们把魏章打败,他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下众人心中没了疑惑,昭阳笑道:“如此一来,履行契约倒是秦国减少损失的最好办法了!二十万石,就看陈轸如何回去向秦王禀报了!”

    田忌又问,“大王以公子高作见证人,用意何在?”

    “公子高是魏人,寡人意欲将魏国拉下水。如若其不能夺取王位,他日秦国毁约,我便有理由,约魏伐秦,其若不从,伐秦之后便是伐魏!”

    “可公子高若是夺位失败,如何能归咎于魏?”田忌又问。

    “他是魏国公子,这就够了!”熊槐有些不讲理了。

    众人无语,这等牵强的理由也就大王能说得出口。

    沈衍问道:“大王,秦若毁约,我们何时伐秦?”

    “灭巴蜀之后,要花数年时间消化,使巴、蜀、苴诺大的疆土融入楚国,从让巴蜀之民从制度、文化上认同楚国。巴蜀局势稳定后再按子期之谋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