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星尘剑心 » 6、虚乡

6、虚乡

    听李天师这说法,定然是栗子了,这得个神灵赐福,好像便是不要钱的饭一样,各个都要争着抢着,不过幸好还有向日陪着自己。

    然而还不等许凡安整理一下思绪,李天师的手又一次搭在了,许凡安额头上,骤然天地变化,大日隐没,夜色被泼在了这天地大幕上。

    “好了,教你那些之前,还得让你先了解一下这是个什么地方,顺便随我见一见几位先贤。”李天师放手,许凡安却发现自己已经处于一片完全不同的世界中。

    许凡安四处环视,只见自己周身都是虚浮的泡影,似乎离自己很近,可是仔细查探,才发现根本无法触及。

    那些泡影内部却是别有一番景象:

    有道人布法其中,众人坐而悟道,听仙人授长生。

    有书生讲学,便寻天下之理,授之众生。

    有圣僧坐而讲经,普渡世人,悟佛法者,可入三十三天。

    就像是一个个虚幻的世界,这些世界各有不同。

    “虚乡,魂魄所归之处,运转方向在空间上与人间一致,速度却是人间的两倍,所以每一年都会与人间重合一次,这一天也就是中元节。”

    虚乡?这个名字似乎听柳先生提到过。

    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便是要归于虚乡的!而魂魄是人意识的本源,相传由神明所造。

    “那些是?”许凡安指了指那些离自己似乎不远的虚浮泡沫。

    “魂归界,名字都不大一样,凡人死后的魂魄便会归于生前信仰之处,若是无处可归,要么便会归十二魂使中的净魂使管,要么便是被这些信仰度化,那里是欲界天,那里是清净宫……”

    许凡安忍不住向着一个讲经的虚浮泡沫接近,只是一瞬之间便到了近前,似乎心有所想,魂魄便能到达。

    越是接近,那虚浮的泡沫似乎也越来越庞大,其中万物的尺度也与人间相同了,忽然一僧人向着许凡安招手,金光普照,似有人间之大道,有诸多消解苦难之法,可达无想之境界。

    许凡安便忍不住靠近,似要沉于其中,却被李天师一把拉住。

    “怎么着我也算个道士啊,不先来清静宫看看?”李天师冲着刚才的僧人打了个招呼,那僧人回了一礼。

    许凡安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解脱感中,久久之后才反应过来,还有些后怕,自己应该是差点就被当成游魂超度入佛家了。

    “将神识完全放开,交由我控制动向,一般来说神识在五境以下都不敢随便来这里的,随我去清静宫看看,我见几个人。”

    李天师拽着许凡安向着一个泡影处迅速穿梭,速度极快,意识所想之处,便可随时到达。

    从外边看,有一桥横跨,无数人影徐徐前行,有人哀叹有人喜,有人驻足凝望开路。似乎留恋颇多。

    “能找给我说一下虚乡和现实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吗?”许凡安问道。

    “虚乡的本源是非物质的,刘账房那些原理,在这里就没用了,比如……”

    李天师拉着许凡安环绕了这个泡影一圈,接着说到:“速度超越光,而且对时间尺度没有影响,可能是因为魂魄映射速度是无穷的。”

    “药婆曾经告诉我说她是不相信有魂魄的。”许凡安想起了药婆的理论。

    李天师摇了摇头,说到:“她已经通过切割的道法证实了人的意识是由脑产生的,认为是人脑中的结构决定了一个人认为自己存在的意识。”

    “但是我问过她:人之初也,父精母血,只有物质,而无思想,如何便能决定这些物质将来对应的意识存在?”

    许凡安疑惑问到:“药婆魂魄境界应该不低,为什么便不进虚乡自己瞧一瞧呢?”

    “心坎,医者不信鬼神。”

    “当然,也不是仅有魂魄便能决定意识的,人或者其他生灵似乎生来便能容纳魂魄。”

    许凡安点点头,生灵的诞生本就还是个无解的谜题,要知道,除了一些先天神,很多神灵都是信仰神,由人的共同信仰所生,也就是神创人的说法很可能就是个骗局。

    “人的魂魄在时间会由诸多忧愁与牵挂等诸如此类的情感,只有化去了这些情感,才能重新归于人间,这也正是这些魂归界的作用,消去魂魄的情感,让他们对前生再无牵挂。”

    “那要是没有魂归界,又会怎么样呢?”

    “不知道,我还不太清楚,甚至那些竭力维持着阴阳魂魄平衡的人也并非完全清楚,另外,神明是没有魂魄的,所以除非放弃神格,转生为人,那些神明就不可能踏足这里。”

    “那有放弃神格的神明吗?”

    “不知道,虚乡背后似乎还有很多隐秘。”

    许凡安随着李天师踏入了那座大桥,周围的行人皆是各自前行,压根没人看他们一眼。

    桥的尽头,有一巨大楼牌,上书酆都二字,楼牌之后有一长廊,通往看不见尽头的漆黑之处。

    “这是哪里?”

    李天师走到许凡安面前,说到:“这就是地府,只不过和民间传说有些不同罢了,地府是佛道共有的一片魂归界,用来褪去无信仰的凡人的魂魄记忆。”

    “这里是虚乡唯一位置不变的地方,而之所以走这里,就是能见见那位负责审判的阎王,他知道清静宫的核心位置,虚乡运转,相对位置是会变的,我每次来都得这样。”

    “运转速度都知道了,怎么能算不出来位置呢?”

    许凡安记得先前李天师是说过虚乡运转速度是人间两倍的。

    “你是觉得你算力比我高?”李天师一句话噎死许凡安。

    离那廊道渐渐近了,路两边是无数火红的花朵,开得艳丽而永恒,花香淡淡,引人心念,许凡安只见数人徐徐前行。

    有老翁徐徐前行,叹气不止,眼中泪水欲下。

    有痴儿缓缓挪步,目无神采。

    有妇人一步一停,似有无尽往事留恋。

    有兵士面目坚毅狰狞,忽然大喊一声:“杀!”

    黄泉路上,彼岸花开。

    “你要走走吗?”李天师问道:“不想走的话我可以直接渡你过去。”

    许凡安没有答话,直接便踏上了那条不足一百步的廊道。

    他哭,他笑,他怒,他悲。

    恍如隔世。

    许多事情自己本以为已经忘了,可是那些喜乐哀怒,一直都在记忆深处,从未褪色。

    有一个很奇怪的细节,许凡安记得格外清楚,那场武逆北上玄曙的突袭中,家里的值钱物件,都被拿走了,包括娘仅有的那件银饰。

    可是家里的粮食却一点没少,自己也没有死,随后他就被玄曙送到那个收养遗孤妇孺的地方了。

    那些兵士的神情也许凡安不解,不论出于怎样的心境,那刻意被隐藏的悲悯都有些蹊跷。

    不管怎样,将来他要是能出这片地界,怎么也得找到那两个杀了爹娘的兵卒。

    走过桥,他泪流满面,看看李天师,却是满脸平淡,除了一点无奈的忧愁。

    “为何?难道你都没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吗?”许凡安问道。

    李天师慵懒地向前走着,说到:“想通了也就那样了。”

    走过这段黄泉路,生前往事一一浮现,交由地府判官裁决。

    “这地方是天下生民的共同想象,所以也有了九重地狱,惩罚恶人,总的来说,虚乡是一个由魂魄和思想构成的虚无境地,但却又真实存在。”

    许凡安沉思片刻,边走边说:“恐怕地狱的功用不止于此吧,既然要让魂魄望去一切,作恶之人受罚,心无所亏,善人享极乐之事,忘却生前一切,最终再经过某种手段,才能变成纯净魂魄吧?”

    “是,但不止于此,归魂界起初也是为了探究思想永恒的,但是还是无法打破熵增。”

    李天师接着说到:“魂归界的构成,便是由共同信仰,也就是说不论是佛还是道,都需要魂魄悟道,才能维持魂归界的永存,否则便会烟消云散。”

    “世人与先贤都在求永生,可是这宇宙,焓与熵,都由集中向分散,分明就只有长短,人生不苦短,又何来心安?”

    李天师莫名的慨叹,让许凡安也不禁有些落寞,是啊,人终有一死,人,也不过是终有一死罢了。

    正走着,却是已经到了一座大殿门口。

    “秦广王,清静宫的位置。”

    里边一声音悠悠传出:“哦?是那不姓张的小天师啊,他们可是等了你很久了。”

    随后便报出一串数字,有零有整。

    “思维放开,跟我走。”

    转瞬又到了一个虚浮泡沫之前,大殿浮于云海之上,有万里台阶,众人拾级而上。

    有人走着走着,便逐渐失去了魂魄本来的模样,从那台阶上消失,归于自然,转世轮回而去。

    有人即将登顶,却是立于台阶上发呆,也不知过了多久,似乎已有千古。

    有如朝圣般的景象,唯有震撼,才能形容。

    “这就是所谓的悟道?为何有人半路便会忘去前尘,重新变成纯净魂魄?”许凡安问道。

    “还不是。洗魂池再过一遍,喝碗孟婆汤,才能重新变成纯净魂魄。”

    许凡安等了一会:“前一个问题。”

    “每一级台阶上都是道家的道法,只不过这法,既是真的,也是假的。”

    “悟道者魂魄归于魂归界,变成构成魂归界的一部分,也算是意识永存,而有人在一半便会忘去本我,那便可以变成纯净魂魄,重新转世,而他们所悟之道,也能让魂归界更稳定。”

    “佛家的三十三天也是一个道理。”

    许凡安听罢,仔细想了想,这不还是一个骗局,而且就算如此,那么只会是魂归界越来越庞大,人间魂魄越来越少。

    像是看出来了许凡安的疑惑,李天师接着说到:“魂归界是在崩解的,人间虚乡,魂魄总数几乎不变,人间人数和虚乡闲余魂魄数之间有很微妙的平衡。”

    “人气过盛,则多生痴儿,人气凋敝,则多有精怪。”

    许凡安望向了拾级而上的众人。

    “十万级,一级一道,百级一坎,悟不到的人要么因惑忘本,要么入了歧途,忘去自我。”

    接着李天师又补了一句:“我觉着以你的悟性,还是别想着去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