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热血帝王:不做纨绔做皇帝 » 13.安置灾民井然有序

13.安置灾民井然有序

    朱慈炅又拜托姐姐董小宛去请南京的医生,董小宛也是挨着门的一家一家去请,最终也只请到了四十几位,接下来的几天,朱慈炅也是忙的脚不沾地,八卦洲上边现在就像是一片未开发的野地,到处都是芦蒿,杂草和一些树木,由于盖房子都用的到,也不能一把火烧掉。只好让军士们一点点的清理,先把靠近北岸的地方清理出来,搭建了两个小码头,然后向南慢慢清理。

    原先定好的要把灾民先安置在浦口的码头旁边,浦口距离八卦洲还有十几里的水路,不过是顺江而下,浦口码头现在已经是锦衣卫的防区了,两千锦衣卫在江北一边训练一边驻防,等候灾民。

    朱慈炅从南京城购买的五千石粮食已经在向江北运输,魏国公徐文爵捐献的三千石粮食也开始运输,一些消毒需要的石灰,草药之物也在准备。

    朱慈炅又拜托冒辟疆等复社的学子帮忙在南京城搞募捐,这个也是朱慈炅提出来的新鲜词语,就是让这些文人学子在夫子庙一代义卖自己的字画作品,不光是拿银子可以买,就是那棉被和棉衣,或者粮食都恩能够换。冒辟疆听明白怎么操作之后就去找侯方域等人商议,这些复社的年轻人也都是一腔热血,听说要帮那些穷苦的灾民,纷纷表示愿意,一时之间南京城热闹了起来,要说这些复社的成员在南京城的能量还真是不小。在夫子庙义卖的人士多如牛毛,大家后来就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是卖东西捐钱的都被大家尊称为先生。几天下来真是捐了不少东西,棉衣棉被多不胜数,但是朱慈炅知道这也远远不够呀!

    灾民有多少人?几十万,这几乎是南京城一半的人口数量了,先要直接把这些人养活起来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尽力而为。

    好在有几位上年纪的老郎中,对于预防疫病有些经验。前些年大明一直在闹疫病,鼠疫,霍乱都有部分的地区有流行。古时候人们常说大疫不过三,这指的是再大的疫病也流行不了三年,这个要是让扔挣扎在疫情里的朋友们听了也许会很振奋。不过这里边也有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所谓的大疫不过三,是有原因的,古时人们对抗疫情只有两种方法,第一不管不问,等着它过去,第二就是人为的阻断传染源,也就是整村整乡的灭杀那些有疫病的人们。这就说明不是不过三,是真的没什么人能传染了,那病毒也就消失了。

    朱慈炅非常清楚如果有疫病发生将会有什么影响,所以这些医生说的草药之类的东西他不敢怠慢,都让人准备了很多运到江北,而后将迎接灾民的程序写成了告示,在江北张贴,还让国子监的学生们给画了一些连环画,就是每张画画一个程序,也是在江北码头四处张贴。

    就在朱慈炅还在忙乱的时候,锦衣卫的一个百户来报灾民距离浦口只有二十里了,朱慈炅深吸了一口气,命人去请曹化淳,史可法和周弘图,四人会齐之后领着一帮小官吏,足足百余人一起坐船来到江北。

    天进黄昏的时候大家看到远处尘土飞扬,慢慢的听到了人生嘈杂,灾民到了,朱慈炅向身边的李若涟一挥手,李若涟马上跑了出去,带着一千锦衣卫一边五百人雁翅型排开,中间留了一个小口子,朱慈炅手里拿着个加长大喇叭站在一张桌子上亲自向灾民喊话。

    慢慢的灾民越来越多,但看到前方的锦衣卫排列整齐一个个手握刀柄,他们就很自然的开始停下来,找到自己的族老问接下来怎么办。

    朱慈炅大声高喊:“乡亲们,大家先停下来,都坐下歇歇,下边官府已经安排了大家的吃住,你们不用担心,后边已经在做饭了。现在需要你们各自的族老先来这里向大人们说明情况,然后就能分批的安置你们,大家不要乱,先请各位族老过来。按我说的做大家都有饭吃,要是有要乱来的,你们也看到这些人了,他们是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军,要是有人作乱,那就问问他们手里的刀答不答应。好了,各位族老上前来。”

    朱慈炅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大喇叭,他瞬间想到了党代表动员老乡撤离的场景。苦笑了一声就将喇叭交给了一个大嗓门的军士,让他接着喊,自己则下去等着看那些族老。

    不一会儿的功夫从那个特意留出来的口子那里进来了三十几个老头,一个个都是衣衫褴褛,统一的拄着一根根形式各异的树棍,这不说还真是像金老的丐帮,这些估计都能是长老。

    一群老头到了后边看到了身穿大红官衣的史可法和曹化淳,就知道这是大官,所以呼啦一下跪倒,有的跪下就起不来了,不是装病是真的虚弱到了极点。史可法忙命人将晕倒了几位老者扶起来到后边找大夫医治,看到这些人这么虚弱,史可法也是老泪纵横,他让这些老者席地而坐,坐着回话。

    原来这些人有一部分是河南周口信阳一带的,还有一些是凤阳府一带旧有的一些灾民,因为马士英没有让这些灾民进凤阳城,而城外又没有什么能养活人的地方,所以这些人也跟随这向南京来了,路上听说南京城能接纳灾民,就越来人越多了,走在最后边的是河南开封府的灾民,估计还要五到十天才能赶到。

    又问了问路上的情况,朱慈炅他们也就有了一些了解,原来这些人还不是最惨的那一拨,最惨的开封府的灾民,据说大部分连衣服都没有了,物资什么的全都泡到了黄河水里,牲口早就跑了,那是真惨。

    眼下这些人有的还有些生活物资呢,比如有的人还拉着小车,有的还能有个担子挑着,衣服被子也有一些,就是没吃的了,粮食在路上早就吃完了,这近十万人已经有三天没怎么进食了。

    朱慈炅一看,还行比自己想象的语法哦好那么一点,三天没吃饭,别的一切还好,把这里交给史可法安排之后他就去转着看那些灾民了。

    果然和那些族老说的基本一致,这些人饿是一定的,但是基本上都还有人形,这很好调养吃几顿饱饭休息两天,这近十万人就可以干活了,毕竟那些南京的守备军人数不多,再说也不可能让别人伺候着生活吧。

    这些族老都喝了一碗稀粥,然后回到自己的族人那里开始安排大家按照官府定好了程序进行安置工作,先是石灰水洗澡,然后每人一碗草药水,还要把自己带的行李里边的衣服等物全部用石灰水洗一遍,这些进行完之后就到后边喝粥,然后安排住的棚子,在江边休息一夜第二天开始一批一批的坐船前往八卦洲,而后在各自族老的带领下,男子帮军士伐树,在天机门匠师的指挥下建木屋,女子去清理那些芦蒿,蒲草,准备拿这些做屋顶。

    这江北岸是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热闹非常,南京城内却有不少人不以为然。魏国公徐文爵坐在一个摇椅上边,手里拿着一个手把壶在喝茶,旁边有一个五十几岁白白净净的老头,三缕山羊须,一双小眼儿炯炯有神,这位正是徐文爵府上的门客姓张名荐文,他正在给徐文爵回报江北的情况。

    “咱们的这位小王爷不是很安分呀!这灾民的事情是要笼络人心吗?他身份尴尬,现在又是乱世将现,也难免会有些心思。”徐文爵眯着眼睛说道。

    “公爷,门下觉得这庆王爷虽然有史兵部和曹公公的支持,但是这灾民的事情还是不好做呀!现在是凛冬,就是明年开春给这些灾民安排耕地开荒播种,要有收成也要到明年秋天了,这要是养活这几十万人到明年秋天,需要多少银子呀?再说养活这些人有什么用呢,难道这庆王爷就为了图一个好名声,那他哪里去弄来那么多钱呢?难不成到时候再找城里的勋贵官员摊派?”张荐文捏着自己的小胡子,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个,我也看不透,但是这小王爷要是再找勋贵和官员要钱,那可就没有这次这么顺溜了,这次大家看着曹化淳的面子也不得不给,但是也就没有下次了。这庆王爷要是真有所图谋,那他也不会再来麻烦我们毕竟要干大事就要有所担当,天天找别人要钱要人,那将来谁会愿意跟随他?”

    “公爷,那我们对这件事怎么办呢?”

    “怎么办?我们什么也不用办,一切都听庆王爷的就好,他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要是真的做不好也无所谓。但要他真是龙,那么就一定有翱翔九天的时候,所以我们决不能开罪他,他只要有难处我们就帮他,现在他身份敏感,我们不能在明面上靠他太近。这些你不用管了,我会让夫人去趟庆王府去拜会太妃的。大明朝这么多臣子就只有我徐家一门两国公,而且与国同休,靠的是什么,是忠诚,我徐家终于大明忠于皇上忠于皇家,说白了我徐家忠于大明皇位上坐的人,而且这个人必须姓朱。”徐文爵笑呵呵的看着手里的茶壶。

    “公爷,您说的对,您高瞻远瞩哪里是门下能比的,门下只看到了鼻子尖的下边,而您已经看到了北京城,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呀!高呀!”张荐文一脸正经的拍着马屁。

    南京城的官员勋贵其实都在观望这次的灾民安置,几乎没有人认为这位庆王爷真的能坚持到明年秋收,大家也是窃窃私语各种猜测都有,也都在翘首以待要看这位庆王爷如何过这一关。

    八卦洲上开了一条从北到南的大路,木屋是从南边开始建筑的,因为朱慈炅觉得留着北边的树木多少能暖和点,虽然这也就是个心里作用。每两百名男子,五十个军士和一位匠师组成了一件建筑小组,一排房屋一共十间,因为盖成联排的房子就可以互相共用一面墙壁,盖这样一座联排小房需要三天。

    首批到的灾民里边有两万多青壮男子,三天的时间这种十间联排的木屋盖了,一百多座,一千多户灾民住进了木屋。到了第二批木屋盖成的时候,又有三万多青壮加入使得进度快了很多,这时候八卦洲上边已经聚集了二十万人,灾民加上士兵,每天都要消耗一千石粮食,这令史可法和曹化淳十分着急,现在至少还有近十万的灾民没有到,全到了一天就要消耗一千五百石粮食,一个月就要近五万石。现在筹集到的粮食也就是够吃一个月半月。可一个半月之后呢,还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了,到时候要是没有粮食怎么办?这是个想想就让人出冷汗的话题。

    朱慈炅却没有这个担心,他自有他的计划,现在岛上的一切井然有序,按朱慈炅的要求族老们在一起成立了一个族老会,然后挑了一千名壮汉组成了民兵,用来维持秩序,男子还是每天盖木屋,女人负责清除杂草打扫街道,清除生活垃圾,这是朱慈炅特别要求的,他知道生活环境越干净就越不容易感染疫病,邻里之间或者不同家族之间发生了矛盾之后就由族老会现行处理,实在不行的话就由应天府来现场办公。

    灾民来到的第九天,朱慈炅这货正在江边上看着岛上的渔民们编着一个特别大的渔网,因为他看到现在渔民还都是使用的撒网,每网出不了多少鱼,就想要做一个拉网,用几条船拉着捕鱼,这样能提高效率,鱼捕的多了也能缓解粮食压力。

    江面上飘来一条小船,马吉祥在船上喊王爷,朱慈炅上了跳板来到船上,马吉祥回道:“王爷大事不好了,最后一批灾民也陆续到了,但是这些人有些不一样,李大人让卑职来请王爷。”说着话旁边的军士奋力划着小船向着浦口码头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