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舞至巅峰 » 第四章 松林泼墨衬晴川 2月 第八节 猪肚

第四章 松林泼墨衬晴川 2月 第八节 猪肚

    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周末,张小桐瘫软在家:

    “我得回回血。”

    本想睡个懒觉,可一大早张小桐就听见厨房乒乒乓乓,抽油烟机“呜呜”直转。

    张小桐从被子里伸出头来,探照灯一样四面转了转,“嗞——”有东西下了油锅,随即“咔嚓咔嚓……”锅铲在炒菜。

    张小桐伸脖儿朝床头柜上的手机看了看,“神经,才6:30,起这么早干嘛,简直比‘永动机’还能干。”

    “嗒嗒嗒!”

    有人在敲门。

    “谁啊?”张小桐第二次从被窝里钻出脑袋。

    房门开了,秦坷站在房门口一边戴帽子手套一边说:

    “一日三餐饭菜都给你做好了,饿了就去冰箱,想吃什么拿什么,微波炉热两分钟就可以吃。”

    “几点了,你去哪儿?”张小桐揉着眼睛,迷迷瞪瞪。

    “7:30了,我去学校。”

    “不……不是还没开学吗?”

    “我去图书馆,你再睡会吧,中饭晚饭都别等我。”

    一阵风,秦坷消失在门口,不一会儿,听到大门“嘎达”一声扣上,一切恢复宁静。

    秦坷进修了半年多的财经大学成人班还没有开学,但学校图书馆在整个寒假都对本校学生开放,只凭学生证就可以出入。

    秦坷在学校公众号上看到图书馆连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都照常开放,并且“上座率”还挺高,这是她这个春节唯一感到产生了“损失”的地方。

    比你环境好、背景好、基础好的人,比你更努力——这是秦坷不能容忍的。

    不过,秦坷上了地铁,却没有转8号线去学校,而是坐2号线直达公司。

    她估摸着,今天是个绝好的“良辰”,她会在公司里,“偶遇”她想见的一个人,而且,还是在周围无“闲杂”人员的情况下。

    春节假期结束,上班的第一周,她就发现财务部是全公司最早“收心”进入紧张状态的部门。

    三月上旬即将召开公司年度董事会、股东会。过去一年的“财年报告”集中报财务部赵总审核。按照老赵的习惯,他既不喜欢上班时间在来来往往的事务处理中修改报告,也不希望占用平时晚上和老婆团聚给孩子辅导功课的时间,因此大概率会利用周末在办公室边抽烟边审改报告。

    碰碰运气吧。秦坷想。

    所以今天秦坷早上6:00就起床,在厨房忙活了一个小时,精心做了几样菜。

    她要赶在赵总到公司之前把自己“钉”在座位上。

    戴上耳机复习功课,两不耽误。

    旅行回国的最后那个晚餐,她把自己比作“传送带上的猪”。

    当一个人可以揭开自己血淋淋的“伤疤”,或者说,撕下了伪装的面具,她可以勇往直前。

    秦坷在张小桐三人面前,第一次袒露了自己的出身——她的家乡,乡霸,村霸,化工厂,矿厂,金属粉末厂,尘肺病……;她讲进城不久遇到合租平台爆雷,无处可归,欠了“巨”债……;她讲削尖脑袋跳出农村,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那个“传送带”上逃跑。

    “我要跟你们一样,我要自己掌控命运,就像我自己能够掌控滑雪的速度与方向……”

    秦坷那天喝了不少酒,杯里的红酒就像自己血淋淋的伤口,她要把自己卑微的出身和着血一口一口吞下。

    蕴雅吃惊的表情逗得她咯咯笑个不停,她端着酒杯给蕴雅敬酒:

    “你抬举我哈哈哈我知道,我哪是什么小麦色、古铜色?在我们村,人人都是这种颜色!焦黄!腊黄!土黄色!有啥好看?到老了,皮肤会发亮!你知道吗?那是肿了,水肿,透明发亮!有啥好看?我们镇上卫生所一抓一大把。肺气肿你知道吗?先是不能干活,别说开犁种地了,浇水浇肥都不能干。再,不能爬山,上几步台阶就喘不过气来,最后……连路也走不了,肺里面塞满了金属,尘肺。空气进不去,人就活活憋死了,在我们那儿,人不是老死的,是活活憋死的你知道吗……

    张小桐,我知道,你是个好心肠,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你收留了我,还邀我一起出来玩。你知道吗,我被房东赶出来的那天晚上,腿抖得站不住,那天下大雨,我就坐在公汽站的板凳上,从屁股到两条腿到我鞋子里面全是水。我在公司住着,提心吊胆,在厕所洗澡,在桌子底下睡觉,我不配有脸我知道。你收留我,跟你给快递小哥一杯水,几个面包是一样,你是个好人……别打断我,你知道吗,你做了件大好事,我总算像一个‘人’,我总算站起来了哈哈哈……

    谢谢你们,这次旅行,我最‘值’,最开心!在这样的,做梦也梦不到的地方,滑过世界级绿道,泡过高原温泉,吃过牛奶煎的牛排,让外国人给我当教练——哈哈我现在就算死了,这辈子也值了!

    ……

    虽然“断片”之后,秦坷一句都想不起来她曾说过什么,但这次旅行过后,她在办公桌的一角刻了三个字:

    “我相信”。

    快乐是短暂的,解脱是暂时的,但秦坷相信,她一定能从那个“传送带”上跳下来。

    9:30不到,走廊上响起了不紧不慢的脚步声。

    秦坷露出半个脑袋,看见了赵总踱着方步的身影。

    秦坷本身的脖子一缩。想了想,硬挺起来,盯着电脑,希望赵总能看见她正在“工作”的样子。

    赵总似在打电话,嗯嗯唔唔,门禁“滴”的一声响,不一会儿传来咳嗽和打火机“啪”的一声,随即门就扣上了。

    一早上,赵总都没出办公室。

    真能熬!秦坷想:胖子肾功能就是强大。

    好容易挨到11:30,秦坷起身,拎着她的便当袋和一个牛皮纸马夹袋去了茶水间,微波炉热好饭菜,她又打了杯开水,把马夹袋夹在咯吱窝下,敲响了赵总的门。

    “哟?这是什么?”

    当秦坷忍着令人窒息的二手烟,为赵总打开饭盒的时候,赵总面露惊讶。

    当他抬头看秦坷时,眼睛睁得更大了。

    看惯了平时朴朴素素的蓝西装,今天的秦坷居然……大变样?大概是化了妆,灰扑扑的丑小丫焕然一新——深色开衫黑毛衣,小方领白衬衣领子翻出,领子外系了条碎花红丝巾,倒也干净利落。胸脯鼓鼓的……唔……赵总赶紧收回目光。

    “有什么事吗?”

    “赵总,今天正巧碰到您加班,我带的饭份量多了,您帮忙吃一点吧。”

    赵总看看饭盒,上层整整齐齐一盒菜,有荤有素,下层一盒白米饭,不像是“帮忙吃”。

    “你自己吃吧,我等会回家吃。”

    “我知道,嫂子做的饭肯定比我做的好吃。我……”秦坷抬起眼皮,朝赵总瞥了一眼,“我今天正好有点事到公司来,想着您今天可能会加班,就多做了点菜,不值多少钱,您……将就着吃点。”说完,秦坷将胳膊下的马夹袋放到桌上,朝赵总推过去:

    “过年……也没能去您家给您拜年,但,您对我的恩德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赵总沉吟了一下,盯着秦坷的眼睛,下巴指了指桌对面的椅子:“坐吧。”

    秦坷悄悄吐了口气,挨着椅子坐下了。

    赵总大大方方把马夹袋拿过,撕开封口,打开一看,两条金灿灿的烟,他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两根指头把烟抽出来:

    “菜不值钱,这个可值钱吧。”

    他把烟反复在眼前旋转打量,这让秦坷有点心慌。

    对于赵总这个老烟枪来说,这两条烟的价值他很清楚——差不多要花秦坷小半个月工资。

    以秦坷25岁的阅历,“送礼”还“手生”得很。

    她的家庭环境在这方面没有一丝一毫“提前教育”——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给她爸爸妈妈送过礼——没拿锄头刨他们家地界,没在他们家院子里动刀子打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秦坷只听说过“伸手不打笑脸人”。只要对“人家”客客气气,“人家”也不会把你往死里整。打了你的左脸,大不了把右脸伸过去。

    秦坷对赵总,是真心对他有所感激的——如果不是他把她招进来,她不可能从农村迈进城市。

    只是……

    秦坷潜意识里觉得,目前她能扒住的,大概只能是赵总这一条船。

    张小桐还太稚嫩,他顶多算一条“救生艇”,只能暂时救她一条命,而不能“渡”她,把她送上岸。

    阿尔卑斯滑雪之旅,让秦坷知道了人生居然还能这么精彩绝伦,这么五光十色,别人能有,她凭什么不能有?

    赵总把烟放回马夹袋,往老板椅上一靠,眯起眼睛打量秦坷。

    怎么?过了个年,这丫头怎么就脱胎换骨了?平时屁都不敢放一个,今天还敢于送礼了。

    “你……有什么事就说吧。”

    面对抛过来的冷冰冰的问话,秦坷还是紧张了:“没什么事……”

    “没什么事那你搞这一套?收回去!”

    赵总直视着秦坷的眼睛。

    秦坷哪里敢对视,慌乱中她将饭盒推了推,“那……那您尝尝吧?冷……冷了就不好吃了。”

    赵总似乎态度稍稍放缓,他垂下眼睛,盯着饭盒。

    刚加热过后的盒饭冒出诱人的香味。

    赵总被香烟熏了一上午的肚子开始抗议了,他早上就没吃饭,空空的胃有点不舒服,急需热乎乎地东西填满。

    赵总再次将目光在秦坷脸上搜寻——这丫头今天还化了妆,脸白得有点假,跟脖子的颜色截然不同,看得怪别扭的。

    唉,连个好一点的化妆品都舍不得买,还给他花半个月工资买烟。

    赵总忍住肚子的“抱怨”,接过秦坷递上的杯子,喝了一口热水:

    “我不缺你这烟,我们公司也没这风气,你给我送礼,那是害我。把这烟孝敬你爸去,饭放在这里,我等会儿吃。”

    赵总答应吃饭,这让秦坷大大松了一口气。她终于敢抬头看赵总了。

    “赵总……,我……我是真心感谢您,是您把我招进公司来,给了我这么好的工作机会,您……还发给我那么丰厚的年终奖,所以我拿其中的一点,给您买个礼物,也是应该的。”

    “那是你自己工作干得不错。”赵总没有提秦坷的年终奖是部门里最低的,毕竟,她就是个临时工。不过,对于农村出来的孩子,这个起点算是不错。

    秦坷等待赵总多说几句,比如“再接再厉”,比如“新年取得更好的成绩”,甚至比如“未来争取能够临时工转正式员工”……

    可是赵总言简意赅。

    空气凝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赵总干脆两手交叉抱在胸前——他不收礼,也决不先开口,他才不会做上钩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