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理宗 » 文武全才华翠微,文人风骨江万里。

文武全才华翠微,文人风骨江万里。

    嘉定十四年九月初二,赵信住进了王府,赵信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好的方面,家里有足够的佣人伺候着,每日里就连吃喝拉撒都不例外。而且可以不用去列班上朝,只有皇帝宣召才去进宫面圣,自己有了不少富余时间。再有就是不用每日里跟别人明争暗斗,这列班的十几天赵信就见识了朝堂的凶险。每日上朝那是唇枪舌剑,稍有不慎可能就被流放发配。赵信能躲在王府里清闲也是不错的。

    坏处是无论什么都会有人过问,每日从起床开始一天该干什么早就安排好了,你拉个屎时间长一点都会有人进来看你是不是嗝了。从早到晚要学习各种礼节礼仪,就连你进门迈哪只脚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而且你都不知道身边哪个人是来盯你的,什么时候吃饭放屁都逃不过别人的耳目。

    住进王府以后,史弥远派了一个叫郑清之人来当赵信的老师。赵信除了每日要在王府上课,还要去太学。每天的功课着实不少,作业也不少。除了每天的课业还要随时听后宣召,逢年过节重大节日或者忌日都要跟随皇帝去各个庙宇参拜。

    进了王府后,很多事情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包括你跟皇帝出去参加祭祀活动,走路是应该走皇帝的左后还是右后,走在第几位都有严格要求。好在身边会配备有这方面的专家从旁指导,不然一时半会儿还真学不会。

    这天赵信借升官请客吃饭,来到鸿宾楼。此时张福贵正在店里坐着,见来了一个华服冠带的王爷不敢怠慢,于是出来上前热情的招呼。因为有层层护卫保护,张福贵竟然没认出来这个王爷就是赵信。也不怪张福贵没认出来,天底下哪有人突然就从白身摇身一变就成了王爷的。

    赵信在张福贵的引领下径直走进包房,随后借故将侍从打发出去,眼睛直直的盯着张福贵。张福贵低着头,开始用眼角余光打量着赵信,见赵信面带微笑的盯着他看,于是缓缓抬起头。张福贵盯着赵信看,看了半晌,赵信又在哪里挤眉弄眼的做了半天动作,张福贵才反应过来这个人就是赵信。

    发现眼前这个人就是赵信后,张福贵的话开始多了起来。可是话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那几个王府侍从办完事情又回来了。张福贵只能岔开话题,幸好张福贵够机灵,才没有露出破绽。张福贵知道赵信如此肯定是有自己的苦衷,只是他怎么也想不通赵信怎么就突然成了大宋的王爷了呢。

    又一日,赵信来到了太学院,他是来这里读书的。经了解能在这里读书的人,要么才高八斗,要么出身不凡?读的书也不是在王府小学和县学里面读的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而是各种专业性的书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所学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内容。

    这一天,赵信发现了一本名叫《翠微北征录》的书。本以为这是一本小说或是传记类的书,准备拿来打发一下时间,毕竟每天读那些经典子曰实在是太枯燥无聊了。没想到这书一读,就停不下来了。

    这竟然不是小说,而是一本兵书。书里面详细的介绍了各兵种在不同地形的作战方法,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赵信更加不敢相信的是,书中竟然收录了他制造的前装燧发枪和神威将军炮。

    赵信曾经读过一本类似的书,名字叫做《纪效新书》,不过现在年代可比戚继光要早多了。赵信询问了这本书是哪位古人所作,没想到得到的回答是:这本书不是古人所作,而是现任的殿前司同正将华岳所作。

    赵信对这个叫华岳的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敢相信在这个万人唾弃的弱宋竟然会有这种人才。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此的军事天才能写出这样的书,他的军事能力最起码应不逊于戚继光吧。

    九月初七,赵信参加完朝觐活动,借口去吃鸿宾楼的炒菜来到鸿宾楼。期间赵信故意支开王府的侍从,跟张福贵交代几件事。赵信没有交代为什么失踪了一年的事情,也没有说如何成为了王爷,只交代几件事给他。

    第一以后交换信息可能就很难了,需要找一种隐蔽的方式沟通问题。第二赵信让张福贵先将刘青云在鸿宾楼安置好,赵信有时间来鸿宾楼看她。第三这一年多耽搁了很多事情,把没事做的人调到南土大陆,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第四所有的矿石生意先停下,等以后赵信有时间了再继续。第五就是调查几个人的底细。

    首先调查的是王府的人,最好是将王府的所有侍从祖宗八代都调查出来,然后想办法换上自己人。其次最好把所有朝臣的情况都调查清楚。这样就能分析其中的利弊关系。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调查一下手下的人,看有没有被人收买监视的。

    赵信感觉现在不太自由了,每天都觉得背后有眼睛在盯着他,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他要想办法挖出那双眼睛。现在他还只是一个边缘人物就有人盯着了,万一哪天跟别人起了利益冲突,会不会被人给玩死!

    赵信的想法就是尽力保全自己,保全每一个身边的人。保全自己就要有未雨绸缪的觉悟,早做打算,不能被人卖了还不知道是被谁卖的。但是目前他却毫无办法,想不出任何对策来挖出那双眼睛。想不到办法就先不想,该吃的吃该睡的睡。当然赵信行事很谨慎,能自己解决问题的就自己解决。

    九月十九日赵信来到鸿宾楼,想办法支走了王府侍从,找来张福贵问刘青云母子的情况。张福贵说道:“公子请放心,一切已安排妥当,嫂夫人明日便到,请公子安心等候!”

    张福贵其实很纠结对赵信的称呼问题,尤其是还有刘青云。如果单独称呼其中一个那很容易,就称呼赵信为公子,他跟刘青云没什么交集,更谈不上关系。可是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就纠结了,如果称刘青云为夫人,则显得太疏远。称呼其为嫂子,自己又比赵信大了五岁。称呼为姐姐又感觉疏远了赵信,称呼弟妹问题就更大了。首先他不敢托大,因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赵信给的,他之所以有今天的生活,完全就是因为赵信让他有今天的生活。其次那刘青云可是比他大一岁的,一时间可是难煞他了,最后就有了嫂夫人这个称呼。

    九月二十晚上,酉时初赵信便早早回房睡觉,借口人多睡不着将使唤丫头全部赶了出去,让她们任何情况都不得进屋。戌时初,赵信换了衣服偷偷从王府外墙边僻静处的一棵树上潜出王府,来到鸿宾楼。

    赵信来到鸿宾楼后门轻扣两下,隔数息再轻扣两下,凡如此五次。张福贵早已等候在门口,听到敲门暗号迅速开门,放赵信进来。跟他说了刘青云的房间号,然后就在门口等候。赵信迫不及待的前去敲刘青云的门,没留意张福贵在身后露出一抹坏笑。

    赵信来到门口敲了敲门,开门后赵信却愣住了,心想:不是说刘青云的房间么?难道自己敲错门了,退了两步看了看左手边的房号嘴里嘀咕道:“没错啊!天字西十房!”

    那开门的不是别人,正是上次比武输了说要嫁给他的杨妙真。杨妙真见到赵信后一脸害羞的转头进了屋。赵信却不敢进去,他在门口犯了难,因为这要是进去了可怎么解释的清,一时间竟在门口呆住了。

    刘青云在屋内等了半天,见赵信没有进来,于是放下手中正在整理的衣服走了出来。看见赵信愣在门口,连忙将赵信让进屋里。赵信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她二人在一起?又在门外磨蹭了一会儿,在刘青云再三催促下才走了进去。

    此时已经戌时过半,两个孩子都已经睡了。赵信蹑手蹑脚的走到床边,看着熟睡中的一双儿女,心中一种歉疚感升起。心想:这一年来他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刘青云母子应该急坏了吧!刘青云见状笑了笑:“总算还没忘了我们娘几个!”

    赵信听到刘青云的话顿感尴尬,挠了挠头说道:“青云,你说什么呢!我是那种人么!我这一年没来找你们,我也不好过呀!我每天都在想你们,每天都在担心你们!”

    刘青云轻轻哼了一声说道:“哼,谁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说不定你在外面有了年轻漂亮的女人,就把我们娘几个忘在脑后了!听人家说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可苦了我们女人!唉,怎么就这么命苦呢,生来做女人!唉……”

    赵信走过来从后面抱住刘青云的腰,在耳后吹了一口热气。顿时感觉刘青云整个人都软了下来,感觉好像突然被抽空了全身的力气。刘青云喘着气说道:“相公,别这样,姐姐在呢!”说着在在赵信怀里扭动,一点也使不上力气。

    赵信说道:“这么晚了,让她去别的屋睡,我们也要早点安歇嘛!”刘青云听了赵信的话从赵信怀里挣开说道:“让姐姐去哪?相公,姐姐就是来服侍你的,你让她去哪?既然命运这么安排了,我又有什么好说的呢!我先出去等你们!”说着便要出门。

    却说杨妙真为何会跟刘青云住在一起呢?这就要从上次的沂源之战说起。自从沂源之战结束后,因为已经许身于赵信,杨妙真就要追随赵信,怎知晚了一步,赵信已提前离开了沂源。杨妙真一路追随赵信来到临安,怎知到了临安却没了赵信的音讯。后来在旧识汲政的安排下,住到了龙门山,跟刘青云住在了一起。

    杨妙真本就和刘青云情同姐妹,二女又同时属意赵信,于是二女决定共事一夫。因为突然没了赵信的音讯,二女曾经向汲政和张福贵打探,怎料二人也不知赵信的去向。于是二女就一边打探消息,一边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起来。并声言若是赵信死了,二女就携手把赵信的一双儿女养大。怎知这一年来赵信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杨妙真差点就成了望门寡。

    话说回来,此时赵信见刘青云作势欲走,上前一把拉住刘青云,把她拉了回来,顺势用左臂揽住她的双肩。刘青云被一把拉了回来,倒在了赵信的手臂上,二人四目相对相视无语。片刻后赵信问道:“你什么意思?”

    刘青云正了正身说道:“姐姐都已经说要嫁给相公了,反正早晚都要……不如今晚就让你们……”说着双颊泛起一抹红霞,随后又转身走出了房门。此时一旁的杨妙真听到靡靡之音早已经面红耳赤,在一旁低垂着头。

    刘青云出门顺手将门关了,屋内只剩赵信和杨妙真两人和两个熟睡的孩子。二人见此情形颇为尴尬,半天都没有任何动作。刘青云在门外偷偷的流着泪,将自己的爱人分享给别人,就好像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送给别人。

    见屋内半天没有动静,刘青云仔细的擦了擦眼泪,随后打开房门走了进来。见二人还在原处站着,刘青云催促着说道:“相公、姐姐你们快点,等下万一孩子醒了就不好了!”刘青云见杨妙真在那犹豫,于是亲自过来帮她除衫,不过一会屋内就春光无限。

    刘青云又转身出了门,在门外轻轻抽泣。刘青云的心情很复杂,二人迟迟不动就是对自己的尊重,但是世事如此谁又能左右的了呢。她此时既难过又开心,难过的是今天以后相公就不再属于她一个人了,开心的是二人迟迟不动就是担心她难过。自己的相公和金兰姐妹心中记挂着自己,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么!

    赵信见此情形心知此事是势在必行,若不做则伤了杨妙真的自尊心,若做了大家心照不宣。于是屋内巫山云起,雨打芭蕉,靡靡湧起,秋风萧萧。

    不多时杨妙真整理好衣物出来,以手掩面循墙而走。稍后刘青云进入房中,于是靡靡又起,大地春回,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寅时,赵信忽然惊醒,醒了醒神迅速穿好衣服潜回王府。

    接下来几个月,赵信每日从王府到太学,太学到鸿宾楼,鸿宾楼到王府,每日如是,除非遇到有皇命宣召或者节日入贺。赵信每日里思索如何解决背后那双眼睛,但是苦思冥想不得其法。

    赵信在太学认识了一个非常有才学的同学,赵信有心想跟他交往,然而那人却并不买账。经打听这个人名叫江万里,江南西路南康军都昌人,年龄比赵信大七岁,看起来英俊潇洒风流不羁。

    江万里每日埋头读书诵经,偶尔也会写些文章,作些诗词。其诗词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引经据典,很有文采,有大家之风。后来听别人说他自幼不喜欢结交高官贵胄,赵信不禁怀疑世间还有这种人么?后来才发现在大宋这种人真的很多。

    赵信又想:读书人不就该有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傲气吗!读书人就要像张载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有的追求与理想。不要像那些衣冠禽兽一样: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

    闰腊月除夕,赵信来到宫中庆贺新年。以前过年还可以失踪一下,但是现在不行喽,听宫人说,从年初一开始到上元节,没有个十来天半个月这年是过不去的。

    年初一赵信听说史丞相遇刺了,这大初一的,丞相竟然会遇刺?这个年还能不能过好喽。随后听到的消息就更让赵信震惊了,行刺史丞相的人竟然是自己仰慕已久的华岳将军和殿前司的官兵。这不禁让赵信来了兴趣,让人暗中调查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华岳在开禧年间,曾以宋军准备不足为由,上书反对韩侂胄北伐。因此被韩侂胄记恨,下至建宁狱中。开禧三年韩侂胄于玉津园被史弥远用计所杀并函首金国,之后华岳才被释放。

    嘉定初年华岳又数次上书反对和谈,于是跟新一代掌权者史弥远生隙。此次暗杀史弥远是因为不满其消极避战,损害国家利益。可以说华岳是一个头脑清醒的军事人才,凡事以国家利益为先,是一个真真正正为国家民族考虑的人,此种人值得敬重。

    华岳在建宁狱中作《平戎十策》、《治安药石》等书,并有诗作流传于世,其诗作朴实豪放,有幼安之风。华岳不但文章秀丽,更是嘉定十年的武状元。其人有胆有识、有勇有谋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

    华岳于去年闰腊月二十八谋诛史弥远未果,当场被抓关进临安府大牢。赵信让王义琛打点临安府并安抚其家,如果可以便乘隙解救。正月二十二,王义琛打探到华岳被判刑杖毙,于次日午时行刑。

    赵信不忍这么一个为国为民尽公无私的将军因为政争而殒命,让王义琛当天晚上带人扮作江洋大盗去劫狱。正是:古来文人有风骨,长江万里识今古。征战沙场真宿将,万丈华岳守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