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帝传之月净佛 » 第31章了别外境剑

第31章了别外境剑

    对于很多的真神和大神来说,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这些境界,要想觉悟,真的好难。

    一般只有那些神王、神尊,掌握有各种奥义,才能觉悟。

    更别说,这些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能够修炼出,五硬神件剑气。

    这些境界上面,觉悟星初五界硬件神剑气,那是更加的艰难。

    那是,宇宙星空诞生之初的剑气。

    ……

    月净佛,在宇宙的深处,变出名鼓星噪森林,森林之光照耀世界,道:“(1)了别与分别的不同。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每个境界,都需要彻底的分清楚,什么是分别,什么是了别。就像那宇宙深处的民星国照生莲,可以吸收宇宙的本源力量。”

    森林之光,显示出各种各样的画面。

    “宇宙游民神,有很多种,都可以吸收,本源力量。”

    “鼓噪神灵。星名光古界之照神莲。都是,典型的代表。”

    “他们,都可以觉悟……所有的了别和分别,具有很强的力量。”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称为了别;

    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

    比如,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参言梵希神的声音,知道我参言梵希神的声音,是男神人的声音吗,知道。

    但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

    没有,对吗?

    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参言梵希神广超剑神师的声音,是男神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用,称为了别。

    但是,当我参言梵希神,提起我的声音是男神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低沉的,与女声不同;

    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

    我们的心,对外境有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

    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

    我们知觉的第一念,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

    我们先了别,而后分别。

    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

    而分别,确是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

    比如,我把手举起来;

    “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精灵曰:“(2)六识了别的作用。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每个境界,所包含的内容,就是根据这些境界来划分。”

    画面,继续凸显出来。

    比如,有一堆颜色,我没说那是什么?

    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

    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

    在星光大道,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

    那黑白里面,表达的是什么?

    眼识,是不知道的。

    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

    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

    如果,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

    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过去。

    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

    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一下红、一下白;

    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作用。

    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

    它就不知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

    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

    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

    在了别猫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

    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处在分别的时候。

    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

    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

    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之所,生出来的亿法。

    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

    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弥--陀--佛。……”

    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

    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

    你们,知道吗?

    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

    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的心;

    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

    所以,这六个识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

    当我们念“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

    ……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

    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

    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根据大星乘,唯识神剑宗的灵魂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

    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

    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

    第七识,又称为末那识,翻译成中星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我”的一种,心理作用。

    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根。

    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

    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称为——意识。

    “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必须根据这些,才能不断的觉悟和前进。”

    “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只有不断的觉悟这些,先力星神,就是通过这,达到了无上境界。”

    “只有超越,无上境界。才能达到,不灭境界!”

    月净佛道:“互相关系。五蕴剑中的色蕴剑,分为内色剑与外色剑,就是根剑与境剑(尘剑)。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都进行了,彻底的觉悟。”

    森林之光,继续浮现出,更多的画面。

    尘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们的识,所依靠来知道外境的。

    心与境接触的那个心理,称为触。

    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

    过后苦、乐、舍三种受,即生起。

    同时,心构网画,种种的形相。

    给它们种种名称,此即是所谓的想。

    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精灵曰:“真相。五蕴剑的真相,是五行剑。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五个境界的根本五行界剑!”

    周围的画面,继续浮现,各种声音,以及各种深刻的奥秘。

    “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这五个大境界,本身就包含,无穷无尽的小界、金界、意界、见界、星力界。”

    “因为,星光大道产生的众生神,都是不一样的。”

    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

    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

    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

    “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是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月净佛道:“观察。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必须通过观察这,来觉悟。”

    画面,立刻浮现出来。

    佛陀,在《五蕴譬喻神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

    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灭;

    “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

    “想”如春天或夏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光焰那样,虚幻不真实;

    诸“行”如芭蕉,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没有种子的,没有寄托的。

    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

    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

    没有。

    “弥”里面,有东西吗?

    没有。

    ……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字,所代表的东西;

    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术神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

    “同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精灵曰:“识蕴界星剑。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超越了无上境界和不灭境界。修炼出,不可思议的剑法。”

    周围浮现,各种咒语。

    梵星语vijn~a^na-skandha,神巴利经语vin~n~a^n!a-khandha,识蕴界星剑,很多识蕴剑心,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界星剑。

    依唯识神剑宗,说:识界剑,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进行一种不可思议的觉悟。

    可分为八种界剑,称为心王界剑。

    ……

    前面六种界剑:眼界剑、耳界剑、鼻界剑、舌界剑、身界剑、意界剑,是属于了别的作用界剑,故称为识界剑。

    “识界剑,是依根缘外尘剑,了别外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