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东垣契阔 » 十三、神爵派历史

十三、神爵派历史

    神爵派是武林中最古老的门派之一。门派的创始人是一位有着道家思想的哲学家凌希音。他看惯了世间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便弃了红尘俗世,隐居山林,静修己身。

    隐居的生活未免寂寞,他便在闲时取由天地之灵气、造化之神功所成的一方陨石,打造了一柄长剑,起名“凌霄”,与己为伴。之后又觉得长剑缺了剑法,少了些灵性,便为它量身创制了一套剑法,名曰“回飞剑法”。

    凌希音在山林中隐居,却也不免偶遇山民。淳朴的山民对这位谈吐风雅的隐士崇敬有加,免不了偶有求教,甚或将子女托付教授识字。凌希音不常与人接触,却也无意间指导过几个孩童,家中有受指教的孩童的山民往往脸上颇为有光,被人羡慕。

    时间长了,凌希音在山民中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山民上山求教。再后来,山民将凌希音的名字传进城去,俨然将其传成了一位道骨仙风的活神仙,以至于城中之人,或是方圆百里的百姓,都对之心生向往。

    内心虔诚者,寻了凌希音所在的方向,历尽艰辛,入山林希望能一睹其风采。求学若渴者,也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入山林希望能得其指点。几年之后,凌希音所在的山林,人群穿梭,熙来攘往,竟比繁华的都市还热闹些。

    初时,凌希音被这世俗的人群搞得烦躁难安,这样的烦扰是他始料未及,更是违背于他的初衷的。时间久了,凌希音却也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未必居远便可无忧,也未必离群便可无扰,与其避开这令自己不悦的尘世,倒不如投入这人间,开启一段救赎。

    经过几日的冥思,凌希音决定自创一派,广招天下门徒。当日,有神雀落于集雍山上,于是,他便将自己创立的门派称为神爵派,而他建造神爵派屋舍的地点便选在了集雍山。

    创立之初的神爵派与其说是一个武林门派,不如说是一个宗学派别。

    凌希音在派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讲学之上。因为派中人数众多,事务繁杂,他便设了凤凰二使作为自己的助手。后来又从众多弟子中选出了五位优秀的弟子为神爵五使,分别为赤焰使、丹青使、流黄使、白启使和紫光使。

    再之后,神爵派中的凤凰二使和神爵五使成为派中常设职位。至于凌希音初期创立的回飞剑法,也不过是作为宗学门徒强身健体之用。凌希音因为开创神爵派的地位被后代宗师奉为宗祖。

    此后,神爵派一直在宗学思想方面用力颇深。其门徒不乏学界大家,在外讲学,声名甚隆。

    传到第五代宗师曲舍智那里,由于曲舍智不仅热衷于宗学思想,还潜心于武学剑术。他改变了回飞剑法最初单纯强身健体的简单招式,将其创制为御敌制胜的凌厉剑招,而且创制了武功心法,来增强内功修为,最后更是将派中门徒学习的重点由宗学思想转为武功传授。

    于是,神爵派慢慢由一个宗学派别变成了一个以武立派的武林派别,宗学之师的名号也渐渐被武林掌门所取代。

    虽然神爵派在曲舍智之后不再以习道为主,但以其一贯习道修身的传统为基础,即使作为一个武林派别,神爵派却也立身持正,在武林中以正道侠义为先,称得上是武林正派。而这种情况到了第十代掌门寒敬信时,却发生了变化。

    寒敬信本身并非奸邪之人,只因年轻时痴心错付,性情大变,将武林中与自己有嫌怨之人尽数灭门,在武林中闹得沸沸扬扬,神爵派之名一时令武林中人闻风丧胆。

    后来,神爵派内部又起纷争,一些看不上寒敬信伤及无辜的行事作风的派众意图推翻寒敬信的掌门之位,却被寒敬信一一镇压。此后,寒敬信对派内人事进行改革,铁腕手段确立了唯其独尊的派内地位,神爵派的宗学之风荡然无存。

    从此,神爵派的行事风格也随着寒敬信的性格一般,变得狠辣阴毒。凡稍稍与神爵派有摩擦者,不问是非曲直,寒敬信轻则带人灭口,重则灭门灭族,手段之残忍,人所未见。一时间武林中人人人自危,将神爵派三个字都视为了禁语,即使听到一星半点神爵派的传闻,也要三缄其口。直到李太极和东垣派的出现,才稍稍遏止了神爵派一副邪魔横行的势头。

    武林传闻,李太极当年曾与寒敬信一战,寒敬信是战败了的。之后,寒敬信便把掌门之位传给了龙锦城,自己退出武林,再不见踪影。

    作为神爵派第十一代掌门的龙锦城行事低调,其面貌都少有人知。神爵派就像龙锦城本人一样,少有动作。自他任掌门之后,神爵派就像销声匿迹了一般,武林中再无人提,以至年轻一代的武学后生,都未曾听过神爵派之名。

    不过,龙锦城心里清楚,他所要打造的神爵派,是与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的。因为,他要将神爵派打造为天下第一大派,且是由皇室认定的天下第一大派。

    几百年来,神爵派无论如何变化,终归还是奉行着“避其俗而不离其世”的宗旨,始终保持着与政权和皇室的距离。不过,因为龙锦城的身份与以往掌门身份的不同,神爵派的行事方向也终将发生变化。

    龙锦城是世家子弟,他父亲曾对寒敬信有恩,寒敬信便收了龙锦城为关门弟子,且最终将掌门之位传于了他。而龙锦城的姑母龙舌兰是太常国大司空王徽烈的夫人,算起来,同亲王算是龙锦城的表妹夫,且龙锦城夫人陈乐盈又是同亲王母妃陈太妃的族人。无论从哪层关系来看,龙锦城都应该是同亲王的得力帮手。

    但其实当年同亲王找到龙锦城,请他协助自己时,龙锦城很是犹豫。最后,还是同亲王承诺,自己若是上位,定会扶助龙锦城的神爵派成为武林第一大派,这才令龙锦城稍稍动心,勉强为其所用。

    不过,龙锦城毕竟不是政客,也不是同亲王的手下,同亲王的吩咐,他会去做,却也未必一定照做。

    武林中人与朝廷官员牵扯的本就不多,龙锦城的父亲在世时便不甚与人交往,龙锦城自小也是个孤僻的性格,等到父母去世之后,他与亲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稀少,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世家子弟会是武林门派神爵派的掌门。

    自龙锦城一开始坐上神爵派的掌门之位,他的野心与格局便注定与前代掌门有所差异。当然,龙锦城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当年龙锦城得寒敬信悉心教导,他的行事风格也深受寒敬信的影响,做任何事都是我行我素,全然无所顾忌,更不会关心事后的影响。不过他素来都是隐秘做事,不会像寒敬信一般大张旗鼓,是以武林中误以为他做掌门之后神爵派便无所动作了。

    若是不论行事风格,龙锦城倒也称得上一位武林宗主,尤其在武功一事上,龙锦城出奇地光明磊落。他的剑术也确然不是邪派风格,纯然是正派刚直之风。他认可了同亲王上位后将神爵派钦定为武林第一大派的提议,但他更在意的是神爵派武功称得上这武林第一大派的名头。若是只凭了同亲王的背景换得这武林第一大派,他是绝然不甘心的。

    说到底,龙锦城还是一个醉心武学之人,他对武学的痴迷甚至超过对于权欲的渴望。当年他错过了师父寒敬信与李太极一战,一朴剑法也不过偶然见过几个招式,心中对一朴剑法一直不服。他自认为回飞剑法在自己手中达到至纯之境,世间未能有可匹敌者,所以,当年在遇到张青阳和文子琢之后,无论是一朴剑法还是合璧剑法,都让他有意外之感。

    武功境界如龙锦城一般的剑客,大抵难遇敌手。而像他这样痴迷武学,又争强好胜的性格,遇到一个能与之相较的对手,倒像是如获至宝。

    那时与张青阳和文子琢定下来年之约,第二年,两人却无故爽约,龙锦城很是恼火,原本他是上天入地都要将张青阳二人揪出来与自己大战一场的,只是过了约定之期不久,夫人陈乐盈便因难产而过世,龙锦城心中悲痛,无暇其他,加之女儿龙昙刚刚出生,需要照料,他才将约战之事渐渐淡忘。

    在那次趁着李宗祧外出之机刺杀之后,同亲王这些年倒是与神爵派少有联系,便是有什么任务需要完成,龙锦城也都是指派神爵五使去做,自己极少亲自插手了。

    近两年,随着龙昙长大,龙锦城的重心又转移到了武学进益之上。每每心有所悟,便闭关修炼,潜心研究,派中诸事便都交给龙昙打理。

    龙昙这次下山谋划刳心洞事件,正是在龙锦城闭关期间。

    神爵派凤凰二使的职位历来是由掌门人指定,神爵五使的人选却是交给上一任的神爵五使来委派,所以,实际上从凌希音选了五位优秀弟子任神爵五使之后,后来的神爵五使都是这最初的神爵五使的直系弟子。也因此,神爵派一直以来都不是掌门一人独断专行,掌门人的决定要受到神爵五使的牵制。

    直到寒敬信因为镇压了派内斗争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便裁撤了当时的神爵五使,改由自己指派的五名弟子担任其职位。这样,他才把神爵派的大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也才能利用神爵派在江湖上为所欲为。

    不过,等到寒敬信把掌门之位传给龙锦城之后,神爵五使相当于都是由龙锦城的师兄在担任,龙锦城却也并没有按照寒敬信的做法将他们的位置换成自己的弟子,仍是由五位师兄自行打理五使的职务,不予干涉,这倒换来了五位师兄对他这个掌门的认可。

    不管他们心中是如何对这个小师弟坐上掌门的位置不满,彼此之间又是如何各自为政,明面上,神爵五使仍是以龙锦城为尊,服从于他的命令。

    龙锦城闭关之后,凤凰二使随侍龙锦城入关,龙昙代理了神爵派掌门之职,神爵五使便都受制于这位掌门千金了。不过,这样的局面倒是神爵五使所乐见的,说起来,龙锦城在神爵五使心中的地位或者还赶不上他的宝贝女儿。

    龙昙幼失母怙,龙锦城自是对她加倍疼爱,连同对妻子的那份爱都倾注在了她身上。于是,龙昙从小便养成了无法无天的性子。

    偏她又是个心思玲珑的,最能猜透人心,别人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只要她愿意去猜,都能琢磨个八九不离十。而她千面的性格似乎是天生的,不管在谁面前,都能做出一副讨人喜欢的面孔。神爵五使算是她的师伯了,龙昙与他们交往起来一点儿都没有压力。

    赤焰使脾气暴躁,见了龙昙便失了火气,常常是被龙昙逗得哈哈大笑,甚至要与龙昙称兄道弟。丹青使为人冷淡,少言寡语,却禁不得龙昙一个撒娇,那副冷面孔便融化了。白启使和紫光使两人形影不离,却也时常产生矛盾,龙昙便是两人的解语花,两人往往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只要龙昙出马,两人立刻冰释前嫌。就连性格最为阴晴不定的流黄使,也常赠予龙昙一些小礼物——这让龙锦城都颇为惊讶。

    不过,龙昙或者是因为独来独往惯了,身边亦无教她向善之人,她所接触的又多是些冷酷的杀手,耳濡目染,她的身上便也多了些嗜杀的意味。当然,这在龙锦城或是五位师伯眼中,压根不算什么,反倒是获得默许和纵容的。

    除了性格受宠,龙昙还是一个武学奇才。

    龙锦城觉得自己于学剑是有天分的,但是龙昙似乎比他的天分更高一些。即如龙昙十岁的时候,她的剑法就已经与当年龙锦城二十岁时的剑法水平相当,除了力量方面稍弱一些。

    上天也似乎格外眷顾龙昙这个武学奇才,在她十岁生日那天,龙锦城带她在集雍山上玩耍,在一处破损的庙宇之下意外发现一把古剑“崇因剑”,而这古剑便成了龙昙的生日礼物。龙昙对崇因剑爱不释手,得此剑后,她于练剑一事较往常更加用心。等到十六岁时,她的剑术已当得上世间数一数二的高手,龙锦城闭关之后也就放心地把神爵派交给了她。

    自龙昙代理了这掌门之位,她便盘算起了“文蹈千秋剑法”的主意。

    当年文延义投奔到神爵派门下,以《文蹈千秋剑法》和《九畴方略》的秘密换取文延寿一家的性命,龙锦城以为这个交换很划算,毕竟“文蹈千秋剑法”在江湖中与“一朴剑法”齐名,他也很是好奇,便应了下来。

    当时,龙锦城派出凤凰二使去了文府,按照文延义的指点,进入文家密室,偷取了这两本书。之后,二人刚刚走出密室,便被许君离发现。凤凰二使便将许君离勒死,并造成了自杀的假象,同时放火烧府,意图掩盖密室偷书之事。再后来,凤凰二使又准备对文子琢下杀手,因其被李太极和张青阳救下,这才作罢。

    按说,凤凰二使偷书已然得手,《文蹈千秋剑法》和《九畴方略》此时应该就在龙锦城手上才对。哪知凤凰二使将书偷回之后方知,他二人所偷之书,一本是梵文医书,一本是梵文《华严经》,根本不是什么剑法和兵书。原本的剑法和兵书当在两人抵达之前就被调换,只是因为书中写的是梵文,二人不识,以为是剑法和兵书特有的文字,才误将其偷回。

    不管怎样,凤凰二使终是失手,龙锦城大怒,所有的罪责便都怪在了文延义身上。因为不知是文延义故意以空言相欺,戏耍自己,还是另有图谋,龙锦城便将文延义囚禁在了刳心洞中。

    刳心洞原本是龙锦城亲手设计的一处安放神爵派中奇珍异宝的密室,建造完成之后,龙锦城觉得不甚满意,便没有启用。文延义有幸成了第一个以身试洞的囚犯,这一囚便是十多年。除了每月按时给文延义送饭的下人,这么多年来,怕是龙锦城自己也早忘了文延义的存在。

    这次龙昙想要找出《文蹈千秋剑法》的所在,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刳心洞中的文延义。

    龙昙仔细考虑过当年凤凰二使失手的过程,觉得若是文延义所言属实,那便是有人在凤凰二使下手之前提前取走了那两本书,而这个人很可能与文家的人相关。那她既然有文延义在手,不如用文延义来引出这个取走剑法和兵书的人。至于如何布局,她又有了新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