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P社玩家勇闯大明朝 » 第24章 参议府的组建

第24章 参议府的组建

    京城近日,最火爆的话题就是:“新朝官制改革”。

    虽然没有正式的旨意或者命令,可是大将军府的“申请制”和右相府的“报名制”殊途同归,看起来以后当官,不看殿试成绩了。当然,以后什么同乡、同学、坐师,通通要改革了。聪明人觉得,新朝治下,找几个通晓庶务的师爷,可能是当官出头的最佳对策。

    如果有人在几百年后考证参议府的历史沿革,一定会错以为,陈明义一开始就是新政改革的核心人物。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在参议府组建初期,陈明义连个搞行政工作的面试官都没有,第一轮面试就得自己干。

    “请做一下自我介绍,着重讲一讲你熟悉什么庶务,有什么特长。”

    “禀议长大人,小可保定人士,崇祯十一年中举,家中颇有田产,族中有一个妹妹,长得天资绝色、秀丽动人...”

    “呵,恩!这位...”,陈圆圆想叫公子或者相公,但是场合也不对啊,“注意不要跑题!”

    幸亏秘书提醒,要不就被面试者歪楼了。“说重点,会什么庶务!”

    “学生颜体尚可,诗词稍差些.....”

    “我这里不缺抄写的书吏,下一个!“

    前面面试了十几个,没有一个对味儿的。要么是死读书的书呆子,要么是读书都不太行的纨绔。

    “做一下自我....”

    “鄙人傅青竹,太原人,秀才功名,擅长男女科病症。另外,对于道家亦有研究,通晓易经八卦。”

    “大夫?这个有点用,会算命,那应该懂察言观色,辨识人心。行,你进入试用了,去后堂先呆着。”

    -----------------

    头一天,忙了个头昏脑涨,四脚朝天。面试工作仅仅完成了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时间都是浪费在等待废话,礼送出门的过程上了。

    晚上回家,一边享受圆圆的推背按摩,一边回忆自己游戏之外,抽空学的“行管”课程。

    面试答卷、小组面试、压力面试,这些应该安排上啊。虽然自己没怎么淋过雨,但撕碎别人的伞,不亦快哉!

    第二天面试,应募的发现改招子了,不再谈话选官,回到考试卷了。这才是正途嘛,哪有选官不考试的?

    直到他们拿到试卷,才发现大大的不对头。这也没有四书五经的内容啊,怎么全是庶务?

    1.请阅读甲告示板的内容,针对崇祯十五年的关中民情,写一份安定地方,消除祸乱的策论。

    2.漕运因黄河缺水而断绝,如果让你组织海漕,写一份方略。

    3.山海关一年之用,含军械新造使费7万两,其中甲胄1200领,刀矛4000件,火药21000斤,....分析其耗费合理性

    4...............

    5..................

    总共五条问题,选任意两个问题写成策论即可交卷。交卷了之后,有一个文官书办,拿着一张表格,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比如,计算一下顺天府隐匿的田亩数量;从德胜门出发,可以选用任意方式,最快到达天津太仓的方法;........

    这两关过了,就是陈明义亲自组织,让过关的10人一组,抓阄讨论一个大将军府公布的“救国十任”。

    讨论完了,还要去后面找一个叫傅青主的,简单核对一下个人信息,顺便聊聊师承啊、同乡啊、至交好友啊,家中营生啊什么的。

    全都通过,留下一个地址,到时候没看到“发榜”,参议府会差人到地址上进行聘书送达。

    -----------------

    有两个青田人,也参加了参议府的招考。

    俩人精通庶务,无论是海贸还是防倭,甚至也懂经营茶园和通商土司。唯一的弱项,就是官话说的太差了。

    原本二人是投奔洪承畴的,在军中做了一年多的幕僚,后来一看洪承畴扛不住崇祯的决战催促,俩人一商量,跑路回京城了。

    回了京城,又受到福建总兵郑芝龙的委托,为他在京中活动官职。老郑人到中年,一个是想收了澎湖和台湾,做三省总督。另一个是儿子郑森,在南京跟黄道周、钱谦益混了半天,还没有正式的官职。

    这俩人以为靠着洪承畴的面子,多少可以跑跑门路,没想到自打陈新甲和周延儒被杀,内阁仅剩的三位大佬,都不爱出头了。

    事儿就怕磨蹭,一不留神,便被闯军堵在了城里。俩人本身就没什么京中产业,只能坐吃山空,加上京师物价腾飞,一下子荷包下去一大半。

    可算,闯王进城解禁,物价恢复正常。本打算装作一般商民,偷偷下天津,乘船回乡。没想到赶上了参议府招人这么桩好事儿。

    -----------------

    经过三天时间,终于确定了二百七十一位试用名额。

    这些人都将从底层的普通参议做起,连续三次作业评优,可以晋升一级,连续三次作业评差,即行开革。

    右相竞争失败的顾君恩,临时来做了左参议,原兵部职方司郎中临时借调,充任了右参议。以上一次地图小组的核心成员,组成了第一个司局:参议府统计司。然后又分为研究各类问题的第一科、第二科、第三科。

    两个青田人被一同分在了,海外贸易司,东南第一处,福建科。

    傅青主就比较简单,总参办公署,贴身随员,简称秘书科。

    其他人暂时做岗前培训,准备接受第一份工作任务:“救国十任”自荐方略的方案评估工作。

    至于怎么做方案评估,这就用得上龙华民、汤若望跟斯宾塞·刘易斯这帮假水手真海商了。表格作业,信息统计,风险分析,这是一个葡萄牙商人的基本素养。而运用逻辑和数学,是汤若望的强项。

    随着李岩接到越来越多的“竞聘书”和“竞标方案”,陈明义的第一期参议员员工培训,也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

    远在一千多里之外的盛京,摄政王多尔衮,接到了敌国将领吴三桂的“借兵折子”。

    自从两年前大决战赢了洪承畴,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多尔衮的威望,已经超过了老王努尔哈赤跟先皇弟弟皇太极。

    但是他发愁啊,吃掉洪承畴的十万军兵之后,需要一个漫长的痛苦的消化过程。

    终于,在去年冬天,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高绝的智慧,完成了对绿营兵的整编。加上蒙八旗和汉八旗以及三顺王,全军十八万人,兵力之盛,堪比靖康大捷的大金国。

    现在,他只需要一个借口,就一个。

    挥师伐明,取天下而王之。

    那时候,他就可以,正大光明、众望所归的坐上皇帝的龙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