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吾妖欲成仙 » 第五章:同窗

第五章:同窗

    今日,堰塘书院来了位新同窗,号李仁礼。

    李仁礼与赵一尘同年。

    赵一尘三月十五,惊蛰日生。

    李仁礼四月二十一,小满日生。

    李仁礼也有一位书童,长得牛高马大,为他背着书箱,书箱里面尽是画本小说与干货。

    赵一尘也有一位书童,长得秀丽温婉,也为他背着书箱,书箱里通常空空,并无一物。

    毫无疑问,赵一尘又是迟到,依旧被罚扎着马步顶着三本书卷听讲。作为书童的小离自然不敢落座,背着书箱站在一旁。

    小离习惯了,赵一尘早就习惯了。

    锻炼体魄,也算是一种修行。这是他迟到的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有点累,每当感觉修炼更进一步之时,疲劳感也自然而然加重许多。

    三年以来,他变得更懒,也变得更容易疲惫。

    他不知道为何如此,就算找遍书籍,也是毫无进展。

    任其自然,有时候是一种无奈之举。

    双拳紧握,规在腰间,双腿如石,分毫不动。

    论扎马步,诸葛先生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这位8岁的孩童。

    毕竟,能够保持日日迟到,也算是极有恒心。

    赵一尘闭着双眼,运起吐纳之法,感受天地灵气的变化。

    只不过,堰塘关实在是算不上灵气充沛之地,一吐一纳之间获得的灵气自然也算不上充盈。

    他曾提过要去青云山,可娘亲并不答应,说一切急不得,待他十岁,龙虚真人自会前来。

    赵一尘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静待时间一天天过去,早日盼望龙虚真人前来接自己回青云山。

    有时候,他也会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那就是龙虚道长再次路过堰塘关,顺手将他带回青云山。

    但期望总会落空,所以不再期望。

    “所谓修道者,分知性、志学、而立、不惑、天命、耳顺、所欲、逾矩、无矩九大境界”。

    一年以前,诸葛先生便偶尔开始讲修行者的事,半年以来,便开始讲修行者的法门。

    赵一尘也便在这个时候学会了内外兼修,即在吐纳天地灵气的同时,听诸葛先生讲学。

    本以为有所裨益,可诸葛先生讲的都是些基本窍门,赵一尘听了觉得有些乏味,最终又是内修。

    而新来的同窗本在未央城学宫问学,因父亲被调任堰塘关任城主,这才随之来至此地。

    诸葛先生教的,他早已学会,甚至有点瞧不上这位看起来极为腐朽的糟老头子。

    看不起,自然不当回事。

    课堂之上,他将画本置于桌前,光明正大的看着,并不理会。

    诸葛先生见其如此,戒尺当头而来。

    在某种程度而言,李仁礼与赵一尘犯了相同的错误——不将诸葛先生放在眼里。

    “嗡、嗡”。

    李仁礼有些愣住,自言自语道:“怎么会,我刚才明明已经”。

    “伸出手来”。

    与当初赵一尘一模一样。

    可李仁礼并未伸手,反而将手缩回了飘飘然的衣袖之中,反而怒喝,“想干什么?你想打我”?

    “伸出手来”!

    诸葛先生的怒容已格外明显,其余学生噤若寒蝉。

    “我偏不”。

    李仁礼没有丝毫退步的意思,更运起全身灵气,想要奋力一搏。

    戒尺现重影,化外有魔音。

    赵一尘心神有些微动,睁开双眼,李仁礼双手依旧吹着,手掌依旧藏在衣袖之中,只是那洁白的双脸之上,出现两道红彤彤的印记。

    印记乃是戒尺所为。

    李仁礼的微薄道行,在诸葛先生面前脆弱的如同一张纤细的薄纸,一捅即破。

    李仁礼有些懵,或者说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懵,只有赵一尘例外,因为三年之前,他已向诸葛先生讨教,没落个好下场,自那以后他在先生面前一直是恭恭敬敬,不敢有半点违背之意。

    “好好年纪不学好,看的什么邪书”。

    戒尺重重地敲在课桌之上,画本被震起三尺余高,每一页自画本脱离,碎成七零八落。

    有几片落在小离身前,好奇的看了看,纸上的内容瞬间让她的小脸变得通红,然后扭过脸去,故意不将视线落在那堆碎纸之上。

    赵一尘也看见了,这几片是画本中的插画,乃是春宫图的一角,确实足够让人血脉偾张。

    李仁礼终于知道是自己小瞧了这位糟老头子,但心头的那股余怒未消,便道:“李洛克,动手,出了事算我的”。

    李洛克,便是李仁礼身旁的书童,看模样就知道是一位莽夫。

    这位看起来像莽夫的书童,毫不迟疑,挥着就是一拳。

    见了这一拳,赵一尘也是有些吃惊,入学三年以来,有不少同窗好友总会在背地里捉弄一下诸葛先生,比如偷偷去诸葛先生家在花盆里撒尿,落雪时在暗处朝先生扔雪球等。

    诸葛先生也只是随便骂骂两句,并不当真。

    而如此光明正大在书院之内与先生叫板的,李仁礼是第一人。

    李洛克的这一拳,非同小可,足足有千钧之力。

    “见师不尊,是为不忠;见长不爱,是为不孝;所谓仁礼,有堪存焉?”

    又是那把戒尺,已挡在壮拳之前,随后戒尺往下一点,敲在手背之上。李洛克却不管疼痛,变拳为掌,五指内扣,往前送出。

    “哼,跪下”。

    诸葛先生是真的怒的。戒尺往左一撇,书桌登时一分为二,李仁礼已跪倒在地。

    “再上”。李仁礼依旧不服。

    “不过尔尔而立境,安敢在此造次”。

    诸葛先生双眼真如炬,两道灵气自双眼飞射而出,直朝李洛克而去。

    李洛克微吼一声,额头后背青筋暴起,一手抓住两道灵气,猛的一拍,两道灵气消散得无影无踪。

    “过八关掌法”。

    李仁礼很是不屑的说了声,“想不到乡下的糟老头子还认得过八关,给我往死里打”。

    虽然是背对着,可赵一尘还是听出了咬牙的咯吱声。

    “你们先走”。

    诸葛先生眉头紧皱,他已看出李洛克修为虽然只有而立境,但能使出过八关掌法的绝非是普通人士,万一伤着其他学生,自己很不好交待。

    “不准走,谁走打谁”。

    李仁礼已回头,用极具威胁的目光看着一干人等,仿佛在此片天地之间,他才是最大。

    平时胆大的已心惊肉跳,胆小的已哭出声来,要回家找爹娘。

    但无一人敢往后迈出一步。

    所谓向后,自然是因为房间的门在他们身后。

    “李仁礼”。

    “诸葛明德”。

    赵一尘在心里感叹,这位公子哥还真是持宠而娇,恃人无恐。

    戒尺已悬浮在这间房顶,一道慕白色的屏障缓缓落下,“你们快走,他伤不了你”。

    还是没有人敢动,因为李洛克已挡住了那条唯一的退路。

    “谁敢出去,就杀了谁”。

    这是李仁礼的命令,很是冷血,足以让人汗毛直立。

    他只是一位八岁的儿童,却如此狠辣。

    赵一尘伸了伸懒腰,略微活动了几下筋骨,掰了掰有些微麻的手指,发出清脆嘹亮的响声。

    “小离,好不容易下次早课,想去哪里吃点好的,今天少爷我请客”?

    “真的”?小离笑了,笑得宛若一朵盛开的桃花。

    赵一尘最满意的便是小离的笑容,很是好看,也很是怀念。

    “我想吃卤猪脚,一定要是猪脚尖”。

    “好”。

    两人若无其事的说着,小离已将空荡荡的书箱背在身后,转生欲将离去。

    所有同窗看着他,很是吃惊,正是犹豫。

    李仁礼看着他,也是吃惊,双眼似要喷出火来,若他还能动弹,定要上去踹上两脚,已解心头之恨。可惜的是他双膝如胶,被粘在地板上无法动弹。

    诸葛先生看着他,却笑了。

    “是牛奶奶家的卤猪蹄吧”。

    “不,少爷,是刘姥姥家的卤猪蹄,牛奶奶家的卤豆腐好吃,刘姥姥家的卤猪蹄好吃”。

    小离依旧在强调牛奶奶与刘姥姥的区别,更是不忘吐槽说道:“少爷,你还是多出来走走,多说说话吧,要不然话都讲不利索,以后会娶不到老婆的”。

    想到老婆二字,小离不知怎的,脑海中又突然出现那碎纸上的肮脏画面,顿时脸又变得通红。

    “知道啦,知道啦”。

    赵一尘有些不厌其烦。

    “拦住他们”。

    李洛克原本比赵一尘高出半个头,顺手一抓,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可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的赵一尘如一条浑身湿滑在泥土里活蹦乱跳的泥鳅,无论李洛克如何用力,竟碰不着一星半点。

    越是如此,李仁礼越是着急,“快,快,快”。

    李洛克的速度确实越来越快,小小房间内的桌椅已被破坏得稀巴烂,就连那扇门都已经体无完肤。

    有了戒尺的保护,其余学生毫发无损,反倒是李洛克累得不轻,李仁礼嗓子喊得嘶哑。

    诸葛先生没有出手,脸上却一直挂着微笑。

    “人体有八门,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惊门、死门,每过一门,便是一关,若八关皆过,可怒仙人”。

    此时的诸葛先生缓缓说道:“而立境,已开休门,确实难得一见。不过,此乃白岭秘技,想不到李家关系竟然深厚至此啊”。

    一听白岭二字,赵一尘的声音要低沉很多,也要冷上很多,“还要继续”?

    “开生门,弄死他”。

    诸葛先生连连摇头,不敢相信这是六个字竟然从一位八岁的孩童嘴里说出,“如此歹毒,哪里配得上仁礼二字”。

    “要你管,弄死他”。

    李洛克还未出手,赵一尘已连扇了李仁礼三十余个耳刮子,瞬时鲜血直飞,双唇肿如累卵,再也说不出话来。

    诸葛先生看在眼里,却没有阻止,甚至连语言上的相劝都没有。

    李洛克更是没有反应过来,等他反应过来时,为时已晚。可他依旧记得李仁礼的命令。

    生门已开,拳掌极为迅捷,已与赵一尘不相上下。两人从屋外斗至屋外,顶也塌了,梁也毁了。

    “快走,快走”。

    趁着这个空档,小离带着同学逃出了书院,好多学生瞬间嚎啕大哭,止也止不住。

    “住手,都给我住手”。

    刚才的动静是在太大,城主安排的暗哨快马加鞭通传,城主夫人已急匆匆的赶来。

    李洛克这才住手,赵一尘也随之住手。

    “小满,你这是干什么”?

    李仁礼出生日正是小满,又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所以他的小名便是小满。

    城主夫人只看了李洛克一眼,已提着裙摆入了堰塘书院。

    那把戒尺又被诸葛先生握在手中,一头在掌心,一头在李仁礼头顶。

    如此威胁,城主夫人有些微惊,连忙止步说道:“素闻先生教学有方,不知今日怎会如此”?

    诸葛先生微微躬身,“不知未央城学宫可曾教过养不教,父之过”。

    城主夫人知道这是指责,可宝贝儿子被诸葛先生用戒尺压着,她也只能放低姿态,“自然是学过的”。

    “犬子今日入学,却枉顾学纪,公然看那春宫图,夫人可知?随后又令书童扰乱堰塘书院,掀屋顶,碎横梁,此罪当不当跪?又扬言杀害同窗,此等不义之举,是否当罚”?

    城主夫人看着李仁礼那副无所谓的样子,便知道诸葛先生所言非虚。

    按常理来说,城主夫人此时应该道歉反省。可城主夫人虽然态度姿势放低了一些,言语上只是说道:“小满固然惹祸,可不过是小孩子之间的玩闹罢了,至于这堰塘书院,我城主府倒还是赔得起的,过几日定还你一个更大更宽敞的堰塘书院”。

    避重就轻,似是而非。

    诸葛先生哑然。

    赵一尘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发现后背有多处开裂,这恐怕不是一个猪蹄能够弥补的了。

    “先生,学生先告退了”。

    赵一尘突然恭敬起来,这在之前极为少有。

    “慢走,不送”。

    诸葛先生颔首微笑,也是极为恭敬。

    城主夫人不解,脸上更是浮上一层薄薄的怒色,心道:先生这还不是区别对待,对我家小满如此严厉,对那个屁小孩如此尊敬,也怪不得我家小满要闹这一场。闹这一场也好,以后你就不能小瞧我们李家了,我们好歹也是这堰塘关最大的人物,排队来巴结的都已经到了护城河,你算个什么东西。

    越气越想,越想越气。

    言语上的恭敬也自然被消磨得一干二净,“先生,莫非是要将我家小满留堂吧”。

    诸葛先生收起了戒尺,叹然道:“不敢”。

    李仁礼瞬间感觉如释重负,已扑倒城主夫人怀中,“娘,我膝盖好疼”。

    “乖,娘来给你揉揉”。

    “娘,帮我查查刚才那位是谁,怎么这么厉害,和李洛克一样厉害”。

    “好好好,只要你乖,娘都答应你”。

    “我还要吃牛奶奶家的卤猪蹄,刘姥姥家的卤豆腐”。

    李仁礼每一个字都说得极为清楚明白,但城主夫人却微微一愣,“这是什么?怎么从来没有听过”。

    “我不管,我就要吃”。

    “好好好,只要小满想吃,找遍全城都要为你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