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乱记 » 十五、神魂颠倒

十五、神魂颠倒

    曾侯早间召见了许多臣将,安排后日前军开拨事宜。

    前军主将是卿大夫曾弧,着其点兵卒三千,奴役两千,车百架,先至庸水下游,择机渡河。

    曾弧领了将令,径自来寻庸城伯姬牧,询问庸水水情。姬牧称此时是春夏之交,雨季未到,正是渡水良机。

    曾弧想借几员庸城伯的家将,随军咨询,姬牧知道曾弧大夫是曾侯宠信,也有心结交,便说:“我今在国君帐营之中,进出不便,可修书简一版,卿大夫自寻我仲父姬乃,有其安排。”

    曾弧拿了书版,唤来家将文通,令其至庸城寻主簿姬乃。

    文通骑了快马,驰入庸城,来伯府寻姬乃。

    姬乃此时与公大夫曾鲤正在打擂台,曾鲤官比他大,要主导庸城兵卒的指挥,姬乃是地头蛇,算尽心思不愿退缩,两人一早弄得不欢而散。

    见有奴役通报说,又有曾国军将求见,憋了一肚子火,有心不见,又怕把曾鲤得罪狠了,惹恼曾侯,于是传了文通进来。

    文通进来后,通报姓名,呈上姬牧的书简。姬乃看了书简,沉吟片刻,就说:“此事倒能即刻安排。”

    他见对方姓文,就想到家将文亥。文亥是他的亲近,世代都在姬家效命,忠诚可靠,最合适穿插在曾侯军中,做个内应。

    命奴役寻文亥过来,姬乃先在内宅把事情和文亥细说。

    文亥随后在前院见到文通,两人互相通报名姓,竟然同源,顿时觉得亲近。

    文亥就和文通说:“待我召唤家丁,与大兄同去。”

    文通就说:“卿尉招呼得急,兄弟不要迟疑。”

    文亥不愿未入军营,就让对方存了踯躅,便叫来伯府役吏,说:“我有伯爷军令,你去寻数个文氏家丁,随我赴曾侯军中。”役吏急忙找来几个姓文的家丁,共有三人,竟然是文氏三兄弟。

    就在姬蘅和小宰手捧刻好土书,朝曾侯主帐而来时。

    大帐里,安排完军中事物,大小将吏回营,曾侯身心畅快,召姬牧过帐饮酒。

    在姬牧的彩虹屁中,忍耐不住就讲起王女神授献计一事,对姬牧说:“此次庸城之礼,秉自神意,庸伯切不可不诚,惹来神灵恼怒。”

    姬牧听了,心底对王女仰慕不已,他本艾慕声色,不由得神游万里,只愿一窥神仙颜色。

    听到吏目通报王女求见,知道恐怕是正主来了,心焦难耐。本来这个时候,他应该站立起来告退,却装痴作呆,低头不看曾侯。

    曾侯这些时日心胸快畅,哪里想到这厮无礼,他不愿慢待王女,听了通报,立即吩咐请王女进来。

    姬蘅带着几个吏目,袅袅娜娜走进帐中,对曾侯施礼。然后示意吏目把土书奉上,由小宰去分说。曾侯看了,又是大喜:“王女果然神奇,今日我又得见神迹。”在曾侯现在的心目中,王女是神使,做什么事都是神的旨意。

    姬牧在旁边低着头,偷偷瞄着王女,只觉得领如蝤蛴,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由得心荡神驰,待听到曾侯说王女再献神异,好奇之余,更觉得王女沐浴神采,不可渎亵,又觉以往所见,都是庸脂俗粉,不忍再睹。心焦猴急的也想看看神女献的物件,黑乎乎到底是什么神物。

    曾侯把玩几番之后,对小宰说:“其后记事,当依此例,今日王女有功,军中无物赐赏,且先记下,待回师之后,再议封赐。”于是姬蘅告退,小宰也跟着退出。

    曾侯哈哈大笑,转头对姬牧说:“王女如是,天命可期,快哉快哉。”

    姬牧赶紧逢迎:“王女神物,可否付臣下一观。”

    “且近来看。”曾侯毫不吝啬。

    姬牧走近一看,不过是几版记事土页,平淡无奇。就问:“君侯,此物有何神异?”

    曾侯指了指土页上面,是用刻刀画出三道浅浅直线,文字竖刻在直线夹线之间。

    这个时代的文字大小不一,刻写时为了节省地方,有空隙就写长,无空隙就写短,最后呈现出来的,往往是由内向外的放射状,加了直线约束,大者大,小者小,如军行伍,绵延有序,识读容易流畅,确实妙不可言。

    姬牧一时领会不到曾侯的意思,以为是指文字内容,试读了一下,因为没有前后文的呼应,虽然词句优雅,但也不明所以,自作聪明说:“莫不是神仙辞文?”

    曾侯见他领悟不了,心想:“不亏王女献计,庸城岂能容于彼掖。”

    于是对姬牧说:“星罗者,天地之准,文字者,伦常之心。为文字设准,如众星成斗,斗列而柄成,柄成则极定。王女所献者,非是几个纵横,乃是神灵嘱喻,纲定伦常。”

    几句话意思是说:天上的星星,是世界的准心,文字,就像星星一样,说透了世界的道理,所以虽然是几道线,但它是神灵在暗示我,让我来条理天下人心。

    得了吧,竟然把简单的几道线,无限抬高到最高的政治意义上,只能说曾侯自己心有所想,不自觉就把心声说了出来,也亏得他有这份文采。要是姬蘅听到,一定会想:“那是你想多了,我就是想好认读而已。”

    姬牧听了暗暗腹疑:有你说的那么神么?嘴上却说:“牧,且为吾王贺。”

    曾侯得意的命令奴役,抬来案桌,把几个土页郑重摆好,召大宰及主管礼仪的官员过来,询问是否需要拜祭天地,表露决心。

    大宰听了曾侯的解说,看着几个土页,也附和说此事重大,表示一定要隆重来办。只是天子尚在,太过大张旗鼓,恐怕引来东土各国的非议和讨伐。能否在讨伐西秦之后,才正式举办。

    曾侯犹豫之后,令吏目去询问王女,希望王女能和神灵沟通一下,看看神灵的意见怎样?

    吏目紧忙去寻王女,姬蘅听完,内心啼笑皆非直说荒唐,哪来这么复杂,装模做样的祈祷一番,然后回复吏目:“且推行一国各地即好,人心来投,不在一日一时。”

    听了王女的回复,曾侯不再多想,按神灵的意思,下了命令,吩咐吏属依令去办。

    姬牧在旁,看到曾侯对王女意见尊重如斯,也是咋舌。继而想入非非,神飘万里。

    且说文氏三兄弟,那日主簿姬乃释放了兄弟几个,狼狈的逃回城主府,心中渐渐安稳下来后,几兄弟又觉得有些对不住四狗。毕竟是兄弟,又怕再触了东门吏的霉头,不敢去求情,惶恐中度过一日,听到府中役吏招唤,心中忐忑不安。

    待见到文亥,文亥是他们远房的叔叔,是军中将领,随即上前攀亲戚,文亥居然听说过他们兄弟,说:“你们本来四人,怎么只来了三人?”

    文大急忙上前禀告:“有四弟一人,罪了东门吏,昨日作为献礼奴隶,被送到曾侯军中。”

    文亥思索一会,说:“东门吏岂敢作贱我文氏族人,该死。我此次便是到曾侯军中做事,如有头绪,且为尔等寻来。好生做事,兄弟定能团聚。”

    文氏几兄弟大喜过望,纷纷表示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