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乱记 » 三二、捷报

三二、捷报

    曾弧奇计下东岭的军报,飞快的向后方传递。

    中军大上造曾鸢收到快报,也是大喜过望,不是他对神女授计有多么深信不疑,而是东伐西秦能够让他在曾国的国政上,获得大量对抗曾国西面军阀的资本,所以他才是曾侯跟前力主东伐的主要力量。

    争权夺利在哪朝哪代哪个国家,都是一切政务的源动力。

    前几日军队迟滞鸡泽,曾鸢焦虑难安,如果开门第一战就有什么闪失,他要面对的,就是政敌排山倒海般的反扑。

    如今,曾弧取得开门红,不但获胜了,还胜得精彩神奇,让他极为得意。

    同样是投降,如果对方不打一仗望风而降,那么功劳就是国君的,像这种奇计俘城,对方不得以选择投降的战例,是能写进历史书成为千古传奇,那就是巨大的政治资本。

    所以,也就难怪曾鸢如此得意。

    他当即命令刻吏,花团锦簇的刻了一篇呈报,派人送去后方庸城。

    庸城伯姬牧这些天却不太高兴。曾侯在大营住了几日就腻歪了,霸占了他的伯府。

    姬乃和公大夫曾鲤的口水仗也落了下风,虽然姬乃仍然指挥着庸城的军队,但曾鲤也安插了不少人手进去。最重要的是,他们不能自成一军,只是协助后军做些军资物料的转运,处处看别人的脸色,待遇跟以往的独立王国天上地下,十分憋屈。

    姬牧心里面还有一些别的小心思,不能为外人所知,自从那日见了王女,他仰慕不止神魂掉队,朝思暮想却无从再遇。

    其实他不知道,王女蘅也是无聊至极,整日闷闷不乐,她眼中的庸城破陋狭窄,远不如曾国王城襄都。

    废话,庸城当然不如襄都,但女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从来不能简单的归结于常理。王女蘅最不爽的事情,除了担忧伐秦成败,还有就是那批记录她神奇故事,因她建议而刻的土书,不能广泛的流传,被曾侯收拢在庸城某个地方吃灰尘。

    要是姬牧知道王女蘅在想什么,他有的是办法哄开她的心情。

    曾侯自然也操心前线的进展,但仍旧信心满满。

    曾鸢报捷的书简送到庸城,果然没有提到老马小周,只说曾弧见鸡泽难行,明修道路,暗渡丹水,庸城归将文亥奇袭东岭,俘关之后,二十人据险守住关城,被西秦大军围困三日,曾弧倚恃中军厚实,亲帅一千精兵连夜救援,杀散了西秦关尉宫浚、关相乐普的反扑,秦人无胆再战,遁入莽山,东岭关前关尉宫奇率城而降,东岭关今归曾国所有。

    看了军报,曾侯四骸通畅,暗想:果然是神灵庇佑,军将用命,竟然如此顺利就打开西秦东大门。

    随后招来留守在庸城的文武将吏,分派后续工作。并当场决定,君驾亲赴东岭关视察抚慰军将,然后回驾曾国襄都,加曾鸢为大庶长,伐秦之事,全权交与大庶长主持。

    随行的官员将吏自然也随即将得到前线报捷的信息,奔走相告,庸城和后军营帐处处洋溢欢喜。

    王女蘅自然也很快知道了大概,心头担忧落地,对那庸城的文亥印象深刻。她不了解关城地理,只知道二十人对抗秦国大军,那文亥恐怕勇比吕布赵云。

    在一个小小音乐老师那点文青气质的发酵下,无端端生出无数的幻想和期待。

    曾侯喜悦的心情自然要和神灵分享,于是再次唤来王女。

    姬蘅此时身心愉悦,没有了伐秦失败的担忧。自己神女身份的预言,更是在现实中被确认,回头自然免不了有文吏为她写许多动人的诗歌,再刻一大车的土书了。

    而且,曾侯既然要去东岭关视察,那她自然也能跟随,到时想必可以见识到那个勇冠三军的文亥。只希望那个文亥不要长得像个张飞李逵,最好是帅气小哥哥。

    嗯,要是姬牧知道了王女蘅那点小心思,肯定会酸溜溜的说:“文亥帅气是帅气,但年纪三十多了,家里妻妾儿女一大群。”

    姬蘅接到曾侯的召唤,已经想好了各种词语,进帐款款行礼,然后对曾侯说:“前些时日,王母神女对王父伐秦之事,甚为满意,特特招了天河水军元帅来助,梦中指点庸城之人奇击东岭,故有此胜”。

    姬蘅这是还没见到文亥,就着急想给他戴上神仙指引的光环。

    可惜她收到的信息是被人修改过的,白白便宜了某些人。

    ——晕死,要是给周同礼听到,肯定要吐槽:能不能多上某点看小说啊,瞎编什么天河水军元帅,那个是猪八戒好不好?

    曾侯听了,对这天河水军元帅又大感好奇,就问:“元帅听起来是个职位,天河元帅又是何方神灵?”

    姬蘅也就是看过电视剧《西游记》,记得这么一个神仙的职务,具体这职务什么来历,电视没说她也不知道。

    但耐不住她会编,就说:“听王母神女说,天上有白玉京,凡人死后灵魂飞升,可在那白玉京居住,成为仙人,不饮不食,无生无死,这天河便是阻隔凡人灵魂飞升进入白玉京的大河,凡人也称天河为银河,在凡间晴朗之夜,可见天河流动,如水银流泄,天河水军元帅就是驻守天河的军将首领。一帅,可将十万八千人。凡人灵魂只有越过天河水军的把守,才能进入白玉京,成为神仙。”

    曾侯听了有些怅然若失,原来成为神仙这么难,但也很快丢了这点情绪,自己是神灵垂青的国主,说不定死后有神仙接引,也能进入白玉京,大不了自己多带点兵卒,和那天河水军做过一场。

    他其实对王母神女也很感兴趣,但不能问也不敢问,西秦就是因为张挂王母画像得罪了西王母,自己要是随便问,说不定也得罪神灵。只有等攻下随城,灭了西秦,才看有没有机会一睹西王母的画像了。

    于是就说:“幸有王女,蒙恩天命,王女且为我祷祝,今日已下东岭,来日必灭随城。”

    姬蘅自然答应,还是那个声声慢,婉转犹如仙音。

    曾侯听完觉得没听够,这种神仙歌曲,也不是随时想听就能听到,唱多了会不会得罪神灵谁都不知道,不可太过随意。

    姬蘅见曾侯没有其他言语,自然也就告退。

    准备了一日,在收到东岭捷报的第三天,曾侯起了车驾,望东岭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