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乱记 » 五二、武关

五二、武关

    说到乐普,文通就想到那天落荒而逃的东岭关关尉宫浚关相乐普。

    于是就说:“那日东岭失落,关相乐普与宫奇族弟宫浚聚数百兵顽抗,恰好为某所击,兵败后仅有数骑逃入莽山,关尉恕罪。”

    文通知道东岭关所有的前因后果。但他今日投降,也想送点顺水人情。有意美化宫乐两人,淡化他们与宫奇争权夺利的事实。

    “车大夫多虑了,两兵交战各属其份,卞只是感叹东岭关毕竟也有忠诚之人。乐普是我关西世家子弟,虽败犹荣,不枉旧识一场。”

    王卞听了,自然而然就以为乐普宫浚是忠于西秦,敌众我寡情况下护关不敌。

    于是转头唤来家将王猛,却是一个粗壮大汉,交代说:“你持我符信,现下就趋莽山熊部豕部,寻找乐普宫浚下落,生死都要有个确信。”

    思索片刻又继续说:“如果戎蛮有无礼不堪之事,不管有心无心,相关人等擒回武关发落。”熊部豕部就是活动区域比较靠近东岭的狄戎部落,豕是野猪的意思。

    王猛应下后,分了几十军卒,骑马扬尘而去。

    文通看在眼里,暗想:这王卞做事果断利索,我兵败就擒也是不冤。若是在曾国,说不定大庶长还要责问乐普无能,追究失关之误牵连家人。

    “东岭素有天险之奇,宫奇献关求荣,想必是收到了什么消息。”王卞感叹一句。

    “东岭关确实奇胜,却非是宫奇有意献关,是某与同僚文亥偷袭关城,夺关后烧毁栈桥,宫奇不得已才举城而降。”

    “如此说来,车大夫有万夫之勇,卞不识英雄,让将军见笑。”

    王卞听文通的话,脸上神色未变,但内心也有些波动。

    他马上就联想到东岭关的壶口奔涌,和关下几十丈高的悬崖峭壁。

    这种条件下还能夺关毁桥?这文通的悍勇,简直不能想象。虽然不知当时夺关情形,但文通与曾国军卒之勇,却不容小觑。也难怪文通敢几百人就深入武关前沿,如果不是扎营河滩这种绝地,真厮杀起来,恐怕胜负还是两可之间。

    “车大夫,曾国偷袭我东岭,不知主将是何人?”

    “前军主将卿大夫曾弧,中军主将大庶长曾鸢。”文通心想,这也不算什么军事机密,西秦迟早都能知道,于是没有隐瞒就直接说出。

    “曾鸢向来沉稳有谋,倒是劲敌。”王卞语气还是一如之前的平静。

    文通沉默无语。

    “莫要以为东岭易下,武关也一样不堪一击,却不知曾国击秦,将卒几何,奴役几何,后续有何计划?”王卞看似随口告诫文通。

    “通军事无能,已经束手就擒,任凭关尉处置。事及曾国大事,某不便告知。”文通倒也硬气,把王卞的小心思直接挑明。

    “车大夫忠勇无双,卞自然以礼待之,连同大夫营下军卒,某也不至于苛刻,车大夫勿要担忧。宽心与某一路同观,一览西秦风土人情。”王卞看到文通不愿谈及军事内情,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感佩文通这人忠义,于是转移话题。

    接下来连续两日,王卞只是和文通闲聊一些风物人情,再没有问及东岭之事。

    就连夜里扎营也没有过多禁锢文通活动,文通看着表面轻松,内心却越来越沉重。这一路回武关,沿途十里一堡,烽堞连立,自己所为奇袭简直就是笑话。

    直看到武关,只见关城倚山而立,城墙高耸足足三丈有奇,箭楼、敌楼、角楼、垛堞修葺得规整有序,一直延伸到山岭之上,护城河从丹水引入,宽阔湍急,关城前面开阔平整,设有墩堡云台,如同介士两螯,遥遥与关城对应。

    这样规模形制的雄关,没有五倍十倍的军力,想攻打下来谈何容易。

    文通不由得感叹:“东岭胜于险奇,武关胜于严密。东岭或能奇袭,武关却只能强取。”

    “车大夫见识过人,一言中的。”

    王卞对自己驻守的武关也是充满信心,接着说道:“此关自建成之日,便未曾落失,卞就在此等候大庶长与曾国勇士大驾光临。”

    文通听了神色有些黯然,如果曾鸢真的携兵到了这里,大战之下又不知有多少曾国同袍魂附他乡命丧异里。

    文通遣派的亲信,在文通被俘的当日,已经回到了东岭,求见了卿大夫曾弧,一五一十把去武关一路的情形告诉了曾弧。

    当听了文通和商人头目的对话内容,曾弧是旁观者清,已经知道事不可为,接着听到文通选择河滩扎营待援,心里暗骂文通糊涂。

    曾弧谋划这事,是私自行动,并没有告知大庶长曾鸢。

    原本在他想来,文通是自己的家将,曾鸢一般不会过问。前军几千人,几百个士兵的行动,就算有什么闪失,也能编个说法敷衍过去。但现下的情形是文通深入武关前沿,明知事不可为却没有直接折回,竟然在敌人的腹地选择扎营待援,简直糊涂至极。

    于是命令来人速速回报文通,尽快返回东岭,以免发生意外。

    曾弧思考良久,觉得文通带回来的消息非常重要。估计能够折抵他私派文通出兵的责任,于是赶紧往关城的议事厅来寻曾鸢。

    “大庶长,弧有要事禀报。”

    这些天天色放晴,各种基建事情进展相对顺利,曾鸢也有些轻松,就说:“卿尉,日色正好,不在关下监督各事,莫非雎城又有变故?”

    “大庶长,将卒用心,雎城城池现下进展超出预期,并无大事。弧在前军,每日忧思也多为伐秦之事,武关情形未明,弧前日遣了家将文通,化妆去武关探听消息。”

    曾鸢听到这里,也没有多想,前军排出探子刺探军情也是合理。就说:“都有什么消息?”

    “据文通遣人来报,武关确实如大庶长所虑,不容小视。”于是曾弧把文通来人的话,照搬了说给曾鸢听,只是省略了五百军卒扎营待命这一节。

    “王卞?”曾鸢从来没听说个西秦有这么一号人物,想来应该是后起之秀,接着说:“此人能够独当一面,制服狄戎部落,想必也不是一般人物。”

    “大庶长,弧所虑者,乃是秦人之心,文通回报之事来看,秦人拥护随氏之心甚为炽热,伐秦之事,怕不是太过轻易。”

    “卿尉有此见地,老夫甚为高兴。老夫所虑者也是如此,就怕前军过于轻敌,招来损失。等那文通回来,让他来见老夫,我有话咨询。”

    “是,弧请告退。”

    “慢着,狄戎既然归附西秦,随氏也有心将东岭交与戎蛮,却要多加防备狄戎南下。此事也可和宫奇说说,他身家均在东岭,想必也会上心。”

    “弧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