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黑旗 » 第四章 五桅沙船

第四章 五桅沙船

    呼延庆又嘱咐了杨业他们三个都头一番,便上马走了。

    唐真看兵士们都已登船,便也招呼二人,然后向站在船边的各纲首道“插定风旗,准备升帆起锚”

    杨业他们这都分到两艘沙船,杨业和郑远各在一条船上。杨业站在甲板上看了一会,他大学是机械工程专业,最感兴趣的不是应用最广泛的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而是充满力学和结构学美感的巨大机械。他总是不喜欢写代码,觉得大型机械才是男人的浪漫。

    到了军事领域的审美,就是在战列舰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后,还有的那一大批拥趸一样,喜欢大舰巨炮的海上凶兽,多铆蒸钢,炮塔为王,口径越大越正义。

    对于航海杨业一窍不通,但是对于古代船舶,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甚至还买过激光切割的木船模型,一片片木头自己拼装过一艘五月花号。

    眼前的这几艘沙船都是五桅沙船,长十余丈,有三层甲板,比三桅沙船大了不少。虽然船头没有撞角,船侧自然也只有拍杆没有火炮,但高高耸立的五根巨大桅杆就让人感受到这古代帆船的雄壮。

    沙船和福船两种船舶出名都是由于郑和下西洋。但其实这南北两种著名船舶的历史却不是从明朝开始,沙船至少在唐代就有了,出使和漕运用的都是此船,而福船也在宋朝海贸中扮演了重要的地位。沙船和福船最大的区别就是沙船平底防搁浅用于内河和近海,福船尖底抗倾覆用于远海。

    也有特例,比如蒙元两次攻打日本,这些套马的汉子大概觉得是艘船能装人就行,庞大的舰队竟然都是由沙船构成,一遇到海上风暴就悲剧了。

    兵士们此时大多去到了下层甲板的隔舱之中,杨业呆了一会便也准备向下层甲板走去,看到军士涂旺在甲板上走来走去,在主桅杆下面观望,似乎还想爬到望斗当中去。便叫住他道“涂旺,你不去休息,却在此处做些什么”。

    涂旺见得是杨业,道“都头,我家都是祖上都是打渔的,家中却只有一艘鱽鱼船,看见这等大船,心里欢喜。若我有这等大船,全家便不仅不愁生计了,还能有钱买些田地了”

    杨业点点头道“海上讨食风波难料,不过这沙船与你那小舟不同,却不是数人就可操弄的。想那海寇应当多有舟船,等到平了海寇,某便去求呼延大人,分些小船在我们都众,由你们众家去用。”

    杨业故意提高了声音,周围一些兵士听到了顿时连声称谢,这个时代的军队打仗本来连开拔都要赏钱,至于登城,陷阵,更是要有天价的奖金来激发能动性,杨业手下的这些兵士,这次讨寇没有主动要赏钱,令杨业很满意,但也不想薄待了他们。

    杨业再没说话,走到下层甲板,找了个唐真的兵士,让他带着到了为安排自己的隔舱中。等躺在床上,他本来是想休息一下,今日他们准备航行到养马岛岸边,等到明日寅时,乘船趁夜色登岛。

    可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听着福船破浪前进的声音喃喃自语“妈的,就要亲手杀人了,我居然一点都不害怕。告诉了自己这么多年,总有这一天。开始能想到这一天会开始,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说着抽出了自己的长刀,他这把刀形状和苗刀有些相似,只不过刀身更厚,整把刀有十二斤重,没练了这么些年武艺绝对无法使得利索。

    刀为百兵之胆,此时杨业手握刀柄,看见雪亮刀身上映出的自己也好像多了一份坚定。

    三个时辰后,杨业从睡梦中醒来,他中午本来就没吃什么东西,现在只觉得腹中咕咕直叫。就从包裹里掏出一个蒸饼准备吃,宋朝的蒸饼也就是武大郎买的炊饼,圆形较薄。但是和前世的馒头一样没有馅,倒是宋朝的馒头和包子都是有馅,区别只是一个馅少一个馅多。

    换成在平时,光吃蒸饼杨业定然吃不下去,不过此时心里有事,也没有挑剔。但等吃完一个蒸饼,还是觉得索然无味,又开始自言自语“传说那金华火腿就是宗泽这个浙江人作为军粮发明的,也不知是真是假,要是真的。这宗泽倒还挺有钱,难怪部队士气都要高些,不知道岳王爷吃过这火腿没有。以后有机会见到宗泽,得问问他知不知道火腿怎么做”

    平海军中腌肉不多,腌鱼倒是不少,不过这个时代的腌鱼,湿腌的叫做鲍鱼,干腌的叫做鲞鱼,也就是咸鱼。杨业都没什么兴趣,尤其是那鲍鱼,可以说是在历史上臭名远扬,让很多人以为古代的鲍鱼真是臭不可闻。

    这隔舱中空间着实狭小,杨业吃完后,就想出去走走。等杨业走到甲板,天色已是渐暗了,而几艘沙船都已经把帆放下。旁边一艘沙船上支出一节跳板,唐真就踩着跳板跃了过来,不过唐真显然是武艺平平,跳板和杨业这艘沙船不过五尺距离,唐真跳的时候不仅加了两步助跑,落地险些还没站稳,差点屁股着地。

    附近军士们也只好装作没看见,等唐真站稳,就看杨业笑着向他打招呼。唐真脸上一红,但随即道“杨都头,今日都是顺风,我们行的极快。你看北边,养马岛已经大致可以瞧见,只需一盏茶便到,我们今日便在岸边休息,明早登岛吧。”

    杨业忙向北边望去,只见,海天尽头有在海平面黑沉沉起伏的一线。忽然看去竟是感觉极大,在他的记忆里山东海边似乎没有什么大岛,不过他地理知识一般,印象中的大岛屿,也只有海南,台湾,崇明,舟山这几处。忙问唐真“唐大哥你可知这养马岛方圆几何。”

    唐真看出杨业的惊讶,便道“我两年前还行船来过左近,估摸这此岛能有20里长,五里宽,在这登莱海边,算是除了长岛之外数一数二的大岛了。”

    杨业听了心里面放松了一点,这个面积虽然不小,也没有大的夸张,而且离岸边也不远,应该不会出现上岛之后发现对面是个渤海海贼王这种奇幻情形。

    忽然间,杨业看到远处好像有几个小黑点朝那座岛缓缓行去。这个时代没有望远镜,杨业忙向旁边的唐真道“唐大哥,你看那岛东边却是什么东西。”

    唐真看了几眼也看不真切,就朝着望斗爬了上去,唐真虽然跳远不行,但是爬这望斗却是像个人猿泰山。唐真上去看了看,就顺着桅杆滑了下来,向杨业道“看去应是三五条船,想必是那海寇的,我们怎么办,杨都头你却拿个主意。”

    杨业也是吃惊,他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略一思忖道“这几艘船想是出海抢掠回来的,必定料不到我们在此处,我们不如趁此时逼将过去,说不得便可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儿郎们未经战阵,先海战杀杀那贼寇威风也好。”

    唐真听了点点头,向着左近几艘沙船大声道,“快升帆,叫所有兵士集结到甲板上,速速将拍竿拉起,驶向养马岛”。

    随着唐真一声令下,几艘沙船便缓缓开动。过不多时,岛边的几艘船已然在望。却是四艘三桅沙船,不过令人惊讶的却是最后一条极大的木兰舟。这木兰舟和兰舟催发的那个兰舟完全是两回事,木兰舟南北朝就有,也是一种巨型海船,就凭着极大的身形抗拒风浪,虽然最开始发明时没有福船上面各种黑科技,但也在随着时间不断改进,到了南宋时,已经变成了能向印度洋贸易的巨舰。历史上面的记载是“帆若垂天之云,舵长数丈,一舟数百人。“大小和神舟不相上下,如果加上火炮,到了17世纪的英国,改造改造用上软帆和三角帆也能混个一级战列舰,没准和胜利号有得一拼。

    这艘木兰舟没那么变态,不过也有将近他们两条五桅沙船的长度了。杨业和唐真齐齐吃了一惊,杨业正在心里骂王师中混蛋,这回骗他们踢了个钢板。就听唐真道:“木兰舟难行于近海,又非良港不可停泊。必然是那些海寇刚抢来的。而且此船上并无战具,转向迟缓不足为虑。“杨业也随即反应过来,除非劫的是宋朝水师,不然哪有海寇用这种船打劫的。

    唐真当下就向他的兵士喊道,“向各船传令,靠上前面几艘沙船,以拍竿击之。“那传令兵就向着几艘沙船挥动令旗。

    那海寇显然是没有反应过来,估计是没有和正规海军对阵过,等到杨业他这艘船靠到最后一艘沙船旁边,船上的人还在大呼小叫,有人还准备把挠钩扔过来,有人举弓朝船上射箭,不过在海上射箭本来就没什么准头,加上这些粗制滥造的轻箭大多也软弱无力,杨业挡在唐真和几名兵士身前,拿刀鞘随手就拍开了,剩下的兵士也只是用盾牌稍作遮挡。这些海寇虽然看到了他们的军服有些慌乱,但还是对高高竖起的拍竿完全视若无睹。

    随着唐真的一声“放”,沙船一侧的三根拍竿猛然击下。将对面船侧打的木屑飞溅,顿时出现了三个豁口,这几艘船一下大乱。这时的杨业大概看清楚了这些海寇的战斗力,心完全放下了。

    杨业前世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大多时候都是一帆风顺,做事有些心高气傲。等到了这个时代,面对古人,心底也是崖岸自高。但这一刻,唐真这个在平海军里,看似平平无奇的小军官却是给杨业上了一课,也许他掌握了一些超越时代千年的见识和知识。可其他人和他相比也不过是缺了这些,本身的智慧和阅历也都不能小觑。

    就在唐真准备让几艘沙船合围的时候,杨业伸手拦住了他“唐大哥且慢,这趟就是要让兵士们挥挥刀,见见血的,只把他们赶到岛上即可”

    唐真听了也没有异议,便挥手传令下去,只是驱赶这些海寇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