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知青中的手艺人 » 第27 章 多年的夙愿

第27 章 多年的夙愿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周卫国和葛大鹏去朱家村要回手表的时候,遇到的那个31岁的落~榜生。

    周卫国这个时候才知道他叫马春生,很普通,很朴实的一个名字。

    “兄弟……你这是回队里吗?进来喝口水吧!”

    周卫国愣了一下,对方一个劲儿地把他往家拉。

    “兄弟,上次真是谢谢你,来我家喝碗水,吃个柿子……”

    人实在的很,实在盛情难却,周卫国走了进去。这是一个破烂的院子,进了大门之后,便看到堂屋被拆除了,地上还放着石滚,这是农村用来打地基用的,俗称作打夯。

    用绳子缠绕在一块大石头上,中间再穿上粗的木棍,五六个人抬起大石头,随后又松开,砸在地上变成了一个坑……

    一遍两遍……最终把土弄的瓷实,这就是打地基。

    地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青砖,青瓦,相比于60年代土胚墙,这些已经进步多了。

    “春生,你家盖房子啊。”

    马春生点点头。

    农村这个时候盖房子,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政策,每家分到的宅基地面积是两分,但大部分都能占到三分。

    要盖房,首先写申请,报到大队部,大队长签字之后,再报到公社,最后由公社书记批条子,允许建房,少了一个条件都不行。

    现在是1975,没有具体的法规约束,所以农村宅~基地就属于乱建,只要征得村里最大队长的同意,原则上可以往外扩建。

    82之前的房子普遍宅基地都大,周卫国还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出售农村四合院,面积就有一亩半,大约为1000平方米,典型的豪宅。

    “我四个姐姐都出嫁了,就我的事儿还没办。前几个月马嫂子给说了一个姑娘,我想着先成家后立业也行,没了后顾之忧……”

    “春节就要结婚,建房子赶趟的很。只是,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就是这个柴票不到位。”

    计划经济时代,各种票据一应俱全,甚至有人还统计过有大粪票。

    相比来说,柴票就显得正常多了,凭借柴票,可以买柴火取暖,除此之外。建房子的时候也需要大量的木材,对柴票的需求量特别大。

    每家都有一些柴票剩余,但是盖房子得需要大量的柴票,普通人家根本就没有。

    “卫国兄弟,听说你舅舅是咱公社书记,看看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弄点柴票。”

    原来马春生等在村口,为的就是求周卫国帮忙办事儿。

    他爹和他娘整天在家气得很,埋怨马春生整天只会读书,连柴票都弄不来

    这么一说,周卫国就明白了。

    “你是想让我找我舅舅,给你弄点柴票是吧?”

    马春生重重地点点头。

    “俺爹俺娘说了,这事不让你白帮忙,我们家还养了一头大肥猪……”

    周卫国看出来了,这可真是个实在人。

    这年代,人们除了干活挣工~分之外,还可以利用各种手段致富,比如家里面养鸡养鸭养猪,不过,有些村子会对数量进行控制。

    猪的话,一家也只允许养两头,卖猪的时候,只能把猪拉到公~社里面,统一进行宰割。

    农民格外的收入,基本上就靠着这两头猪了,马春生家里的人真实在,直接把一头猪都给送出去了。

    除了养殖之外,农村开辟出来的还有自留地,在自留地里,各家各户可以种自己的粮食,也可以种蔬菜。

    吃不完的蔬菜,农民基本上都是挑着去集市上卖,也得注意点儿眼力劲儿,倒霉被抓住就该被批评,甚至是罚款。

    在农村,农民的粮食是公社供应的,菜是自家自留地里产的,基本上花不了多少钱。

    现在猪肉4毛钱一斤,一头大肥猪少说也得有300斤,少说也得有120块钱。

    这大肥猪,基本上可以够全村人吃肉了。这年月,平时哪能吃上肉,只有到年关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

    “成,就这么说定了。”

    马春生没想到,周卫国答应的这么爽快,高兴的让着他们去自己房里。

    堂屋是正房,一般居住的是男主人和女主人,马春生住的是西厢房。

    西厢房明显是用泥土盖成的,上面还摞着青砖,顶层还用青瓦覆盖着。

    进到屋里之后,见家里摆设简单,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这些只存在于家庭殷实的农村家庭,自行车更是没有几辆。

    这年代,人们要买自行车必须得用到工业券,农民自然没有工业券,就算是有足够的钱也难以买上一辆自行车。

    就连他舅舅这个公社书记买自行车当初都做了难。自行车被明令禁止运送。

    当时周卫国的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自己的工业券买了一辆自行车,拆了之后分批运到了刘河乡,之后再由王建城把自行车拼装,这才有了自行车骑。

    周卫国上一世听这个年代的人讲过,有人专门去城里买自行车,运送到乡下,赚取中间的差价,最高可以达到500元。

    但周卫国现在身在冯家村当知青,脱不开身。不过,这绝对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只能等到合适的机会捞一把。

    平时走亲访友,基本上开的都是11路公交,百公里只耗十个馒头,所以那年代的人们,身体大部分都壮实。

    走进西厢房,里面摆了一张八仙桌,旁边摆了一个破旧的凳子,里面还有一张木床,床头贴着朱琳和龚雪的照片。

    这种七十年代的明星,美得各有特色,在没有美颜加持的条件下,这颜值简直吊打一众当红小花。

    尤其是朱琳,女儿国国王的形象深入人心。当年周卫国小的时候看西游记,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猴子身上,忽略了里面的美女。

    在这个年代,见到她们的宣传剧照,更是让他惊为天人。

    “要是有一天,能找朱林拍一部戏,真圆了我多年的夙愿了!”

    周卫国半开玩笑,半自言自语道。

    葛大鹏就跟被踩到尾巴的老鼠一样,吱吱叫了起来。

    “哥,你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