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知青中的手艺人 » 第28章 初步规划

第28章 初步规划

    “没事瞎打听啥。”

    周卫国白了他一眼,但心中明白70年代美女众多,而且各美地有各的特色。

    比如东方不败林青霞,可男可女,星爷说,她穿上女装就是最美的女人,穿上男装就是最靓的男人。

    那种美,简直超凡脱俗,让所有男人为之瞩目。周卫国印象中,林青霞就是73年参演了窗外的女主角,从而一炮走红。

    这个时代不仅仅有林青霞,还有张曼玉这个被称之为猫系的女人,长相有一种立体的美,透露着猫咪一般的可爱和灵动。

    还有周慧敏被称之为一代玉女掌门人,这个时候的关之琳,才刚刚十三岁…

    性感女神邱淑贞,霸道的身材,天使一般的面容。

    “哥,哥……”

    周卫国的思绪被拉回到现实中。

    “人家春生跟你说话,你这发什么愣啊?”

    “啊,说的啥?”

    周卫国一脸懵逼。

    “我说卫国兄弟,你看什么时候方便去舅舅家,把柴票的事说一下?”

    周卫国坐下来,看桌子上有一盘毛豆,抓了一把吃了起来。

    “别慌。我先吃点东西。”

    一大早就去舅舅家,早饭没来得及吃,早就饿的前心贴后背了。

    “没吃饭,这好说好说,我让我妈给你们做一点。”

    周卫国推辞不过,便由着他去了,吃了几口毛豆之后,走出屋外。

    这个三分左右的小院内,东北角开出来了一片菜地。

    西南角则是正在晒棉花,棉花放在了高粱杆子穿成的席上,白花花的一片。

    这种一看就是种在自家自留地里的,量并不是太大,还能堂而皇之地晒在家里。

    整个院子除了西厢房,还有临时搭起来的一个棚当做厨房之外,面前一片空旷。

    这年代,男人娶老婆的要求是三间瓦房透花脊,要求高一点的是四间出前沿的高台大瓦房。

    70年代中期,农民建设三间红砖红瓦房大约需要多少钱呢?

    红砖约1万块,每块三分钱,需要300块钱。两根水泥柱子20元【中柱两边的大插及b柱用家中的杂木无需花钱】,九根水泥船条大约需要90元,木椽约100元,建房人员的工资50~80元之间。【主要是木工瓦工工资,小工农民之间互相帮忙,不需要花钱】,旺砖2400块,120元,红平瓦1200片,一片儿一分钱约120元。石灰一吨约50元,招待费用100~120元。总体费用在1000元上下。

    而这对于农村人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

    这个时候的农村,一个男壮劳力劳动工分一年有6000工分,女壮劳力一年下来可以有4000工分。全年下来各种工分合计,1万个工分是可以保证的。

    一个工可以划0.6元到1.3元,那一个家庭合计有1100元。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生产队在核算的时候要扣除生产成本之后,再把剩余的可用货币价值计算的,按工分整除。

    比如说生产队需要打一口井,来供乡亲们生活所用。那么在工分分配劳动支出的时候,就需要把打井的费用排除在外。

    假如核算下来,预分配的价值是20万元,用来今年最终分配的现金额度是4万元,还有1万元的农产品需要再分配,而全年生产队总共是25万,那这个对核算下来的工分价值就是一元钱。

    以一个普通家庭为例,老王家今年的工分是900个工,但是因为孩子多各类预分配的合计价值是1000元,按人口来分摊的,那老王累死累活一年,一毛钱赚不到,还欠生产队100元。

    所以,花一千元盖一座房,那简直要了他们的命了。

    而房子只是娶媳妇儿的第一个必备的条件,家里面富裕的还会请木匠。给闺女打个大衣柜,木桌子,还有木床。

    要是婆家再能够买得起自行车,缝纫机,还有手表,

    尽管是这样,农民们奋斗一辈子,也势必要为自己的儿子建一座房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再添置缝纫机这些家用物品。

    几千年以来,农民对于家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有家才能成为一家人。

    仓颉造字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加这个字儿上面一个宝盖头,寓意着遮风挡雨的东西,而下面则是一头猪,寓意着家禽。

    所以这个年代,泥瓦工,还有木工,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很吃香。

    而且建一座房,也不过是用几天,中间可以跟别人调班。

    如果在会烧砖,烧瓦片,势必在这个年代大发其财。

    当然了,70年代中期,县下面的公社已经建起来了轮窑砖瓦厂,但仍是供不应求。

    老百姓建房子,甚至买砖都得提前预定。

    周卫国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商机。

    “卫国兄弟,饭做好了。赶紧过来吃吧。”

    马春生招呼着周卫国,周卫国扭头看着,只见马春生他娘。端着一碗玉米糊糊,拿着一个杂面馍,还有一碟自己腌制的小咸菜。

    “吃吧,孩子。”

    饿了啥都好吃,周卫国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一边吃一边在心里合计着,周卫国会的技艺,在穿越之前还曾经被评为非遗民间手艺人,像木工瓦工,以及怎么烧制砖瓦,这些东西他都门清。

    在穿越之前,带领着全村的老少爷们儿奔向致富道路的时候,周卫国就靠着这些发家致富,进而带领着乡亲们走向了富裕的道路。

    也许,这个年代也可以从这个行业做起。

    马春生老实可靠,正好收来做小弟,鞍前马后地指挥着他,规模可以先小一点,组成一个小型的建房队。

    周卫国负责技术,马春生负责跑腿,找人,管理人,监工……

    “春生,你过来我有个事儿跟你说一下。”

    周卫国把大致想法跟马春生叙述了一遍,这个常年在家读书的书呆子听到有钱可以赚,二话没说都答应下来。

    马上就要娶媳妇儿了,一家子吃喝拉撒都需要钱,不赚怎么行?

    “行,那咱说定了。”

    周卫国迫不及待地,在心里面已经展开了蓝图。

    从哪儿做起呢?

    那就先拿马春生家这三间正瓦房开始吧。

    【今晚12点更新,别走开,6个小时后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