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知青中的手艺人 » 第29章 一头猪=五百斤柴票

第29章 一头猪=五百斤柴票

    “这样吧,春生,我们现在就去舅舅家里,把柴票拿过来……”

    “然后你把东西都置备妥当了,我这边就可以开工了。”

    谁知,马春生哭丧着一张脸。

    “卫国兄弟,还有一件事没跟你说。那个家里的砖和瓦还没有运过来。不过八成是运不上了…砖厂那边说是砖瓦都紧张,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现货……”

    周卫国哭笑不得,咱就说,盖房子砖瓦可是个大头,没有这些东西,拿什么建房子?

    “村头的小窑厂我也过去看了,人都走了,说是技术不过关,烧不出来砖和瓦……”

    在70年代,几乎大一点的村庄旁边都会矗立着一个高高的烟囱,那是砖厂的标志。

    一排排晾晒的土胚,整齐地排列在砖厂里面,上面还都盖着草垫子,儿童在砖块之间嬉笑玩闹,这是70年代最常见的情景。

    文学大家路遥创作的【平凡世界】就曾对孙少安砖厂有了描写。

    “清明前后,地已经全部融通,孙少安就在村公路边,属于他家承包的一块地盘上,开始修建烧砖窑了。”

    这部小说反映的就是70年代中期的农村生活。

    “而且,周围几个大村的窑厂,目前的砖都被提前定制了。”

    马春生说地一脸焦虑,眼看都已经快进入到11月份,房子再建不起来,春节之前就没法结婚。

    一根筋要是想通了,结婚比谁都积极。

    马父和马母也是着急地不得了,一个劲儿地埋怨马春生。

    “早跟你说把砖瓦都定住,也不知道你是咋办事儿?”

    在外人面前,马春生感觉很没面子,头往一边一扭,没有作声。

    “算了,现在砖瓦都紧张,一时半会儿估计也买不来。”

    “实在不行的话,你们朱家村那个废弃的窑洞,咱给它利用起来,直接动手烧砖瓦就行了。”

    “烧砖瓦?卫国,你说得倒是容易,关键是谁会呀?”

    “是啊,这可是个专业活。要真学会了这手艺,不仅自己家建房子不用花钱,还能往外卖钱。”

    马父和马母很是惋惜,一边还说着儿子只会钻到书本里面。

    “没事儿,我会。”

    周卫国站起来总结发言,让在场的人很意外。

    “你,小周你行吗?”

    看小周满打满算也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又是知青下乡,估计压根就没接触过烧砖烧瓦这样的活。

    农村盖房子可是大事儿,砖瓦不结实直接影响的就是房子的质量。

    马父和马母看了一眼马春生,那意思是不言而喻,你这朋友到底靠不靠谱?他能不能烧出来砖瓦?

    别到时候影响了咱盖房子,没法娶媳妇儿。

    周卫国在这事上也不多解释,直接拉着马春生去他舅家。

    马春生家没有自行车,周卫国忍痛割爱撇下了葛大鹏,直接带着马春生去舅舅家。

    马春生想了想。

    “卫国,要不你先走,让葛大鹏也跟着吧,人多了也可以帮忙说说话。”

    “也行。”

    两个人骑着车子扬长而去。

    “爹娘,要不我把猪给赶上了,不然,咱们有啥脸面去求公社书记给咱弄柴票?”

    谁都知道,农民是没有木材供应的,大多数都是在几十年前先种下树,等到盖房子的时候,直接就地取材。

    那时候榆树是最常用的盖房子用的木料,一方面结实不说,她的名字也寓意着年年有余,为了讨一个好彩头。

    马父和马母商量了一下,感觉求人办事不拿点东西,好像说不过去。

    “春生啊,你答应地也太畅快了。这头猪,咱们养了十个月,眼看就要出栏换成钱了,就这样给了书记家,咱又少了一笔收入。”

    马春生直接反驳他妈,拎不清关系。

    “那你抱着猪过吧,猪能当你的儿媳妇儿吗?”

    “没房子,儿媳妇儿就不会嫁过来,你仔细想想这其中的理儿吧。”

    马父和马父没奈何,只得任由马春生把一头大肥猪给赶走。

    …

    当马春生赶着这一头肥猪,来到了王建城的家里时,周卫国已经说通了他舅。

    外面的猪叫声,吸引着王三虎跑了出来。

    “哪里来的猪?怎么往咱家院子里来了?”

    王三虎看到猪哈喇子都流出来了,几个月都不吃猪肉了,嘴里寡淡地很。

    “爹妈,奶奶你们快出来。”

    王建城和周卫国也走出堂屋,就看到马春生把猪赶到了他们的猪圈,这年头家家几乎都有猪圈。

    “王书记好!”

    就算马春生再木讷,也知道跟王书记打招呼。

    王建城点点头。

    几乎没有费多少功夫,他舅舅答应了替他们弄柴票,不过,时间不确定。

    “没事,现在他家的砖和瓦还没有落实到位。”

    “舅,那我先走了。”

    马彩娟从屋里面冲出来,带着一兜子一兜子的土特产,花生地瓜之类的,直往周卫国怀里塞。

    “妗子,这我咋能吃得完?”【妗子就是舅妈的意思,豫东平原方言】

    “带给你同宿舍的知青们都吃,他们离家远……”

    周卫国只好扛着大包小包,坐到自行车后面,葛大鹏蹬着车子,

    刚走到冯家知青点,远远的看见了一个人,那典型的蘑菇头格外显眼,竟然是林佳瑶的表弟马鹏展。

    上次幸亏他跑得快,葛大鹏才没打在他身上。好了伤疤忘了疼,这话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哼,二流子就是会到处溜达,不干正事。”

    他虽然是小声嘀咕着,正好被葛大鹏给听见了。

    “哥,你下车。”

    等到周卫国下车,葛大鹏把车子靠在了一边,直接就追了过去。

    “马鹏展你小子,不打狠一点你就不长记性。”

    马鹏展瞬间秒怂,不过,嘴里边还在得意的说着。

    “熊什么熊?再怎么说你俩都是二流子,哪能配得上我表姐?”

    “实话告诉你吧,我表姐已经在粮食局转正了。”

    马大鹏一口唾沫差点喷在他脸上。

    “当个粮食局正式工了不起啊,我哥还看不上。”

    “以后少在我哥面前,提你姐的名字,要不然我见你一次打一次。”

    马鹏展嘟嘟着脸跑远。

    这林佳瑶可真得瑟,转个正而已,恨不得拿个大喇叭吆喝的人人都知道。

    真是肤浅。

    【下一章,上午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