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知青中的手艺人 » 第31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31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想想看,朱家村的人出门就能看到坟头,一拉溜那么多,真让人慎得慌。尤其是每年清明节前后的时候,各家坟头上都插着花,烧着纸钱,大晚上要出去能吓个半死。

    马父和马母还有马春生跟在后面,往砖窑里面去。

    这窑厂在靠南河的河崖上修建,作场在崖顶,看护砖坯,收藏器具的低矮的小窑屋。就在旁边。砖窑的炉塘凿壁修建圆直径差不多有十几米,就连烧火升温区也修了一条简易的平坦斜坡土路,南北方向的路,北高南低。

    这片区域和农田部分,习惯上被人称之为南窑。

    这个砖窑厂建在朱村的南边,有几个有利条件,第一个是村南边的土细实粘硬,挖成砖窑立体型好,不容易被雨水冲刷。第二个条件是悬崖有纵深,这样可以省去建高大烟筒的钱和施工麻烦。

    第三个是利用崖底烧水加温区可以天然的形成。第四个有利条件是,取土取水比较便利。

    这砖窑土硬实细腻有一定的粘性,适合压制成型做成砖瓦。而且,烧窑够天数之后,停火冷却有余温,浇水降温成物体的常态。烧红的砖胚在浇水后变成青砖,青砖浇过水之后,到建筑工地时就吃水比较少,建成的房屋亦看透。

    另外一个就是烧过的砖坯浇上水,就相当于破坏大检验,能够通过检验的自然都是优质的产品。

    给砖降温用水,自然是临河比较方便。

    周卫国看了一眼这个窑厂,非常满意,回头对马春生说道。

    “你得找几个精干的小伙子,这烧砖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儿。”

    这还是其次,砖窑厂找工人,一般找的是那种能工巧匠,然后由老人帮带,过段时间熟悉了业务之后,工作劳动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成,这是包在我身上了。”

    马春生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道,旁边的马父和马母表面上没说什么,心里还跟以往一样打着问号。

    年轻后生有一股子干劲,这都能理解,但落实到烧砖瓦这种大事儿上,还是谨慎一些好,一个弄不好,烧出来的砖瓦片不符合要求,基本上都得白干一两个月。

    “春生,要不咱请一下马大头,过来给咱讲讲技术要点。咱地里刚出了花生,给他送点当做是报酬,我想他也不会不来吧。”

    马母担忧的对马春生说道,归根结底还是对周卫国的技术不放心。

    马春生看了一眼周卫国,周卫国却是一副你看着办的神情,也不是他吹,就马大头那技术,周卫国还不一定能看得上。

    谁教谁烧砖瓦,那还真说不准。

    “卫国兄弟,你觉得呢?”

    马春生相当尊重周卫国,直接问道。

    “也成,正好他来了,咱也看看到底谁行。”

    马春生应了一声,拔腿就往村子里去,走到半道,就看到几个人拿着铁锹,往窑厂这边来。

    “刘队长,马大鹏和周卫国就在前面,我看清楚了,刚才和马春生在一起…”

    马春生看到他们几个人高马大的,脸上的横肉乱晃的吓得心惊肉跳。

    他可是个读书人,从小就跟这些打打杀杀的没有扯上关系。

    “糟了,这是刘志勇家亲戚受欺负了,过来讨公道了。”

    马春生二话没说掉头就跑,他拳脚功夫没这几个人厉害,但是人称外号飞毛腿,跑得贼快。

    等到马春生跑到窑厂,远远地看到三个虎背熊腰的人正站在周卫国的旁边。其中两个看起来年纪还不大。

    “卫国,不好了,刘志勇带着知青,往咱们窑厂这边来了,要找咱的麻烦。”

    那三人其中最高大的那个这才转过身来,原来是王大虎。

    “找事儿?刘志勇是想找死吧。”

    二虎和三虎立马严阵以待的队形,直接站在周卫国旁边。

    “哥,别怕,在咱的地盘,刘志勇还不敢胡来。”

    周卫国找帮手,自然是上阵亲兄弟,打虎父子兵。一个表哥两个表弟,必须得用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他懂的比谁都多。

    “不管他。咱继续,对了,不是让你去找马大头吗?春生,你赶紧去吧。”

    马春生看三个虎兄弟在这,估计刘志勇他们也不敢怎么地,扭头就去找人。

    周卫国领着两个表弟一个表哥,给他们介绍着制砖的流程,毕竟他们是第一次接触这个。

    “要烧砖,先要制作砖坯,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土粉碎大块碎成小块,然后再把沙石杂草都用筛子筛出去,摊薄了之后浇上水“浸”土,把它弄成土不土泥不泥的,干湿度合适的砖胚。”

    “然后再用长条状的砖模里面填上土,抹成坯,起砖之后再把模去掉,搬开,然后给他上一层干坯待用。”

    王家三虎兄弟从来没干过这个活,听周卫国拽着一连串的词儿,都愣了一下。

    这个二流子的表哥平时吊儿郎当的,别人没少嘲笑他,常年读书,他竟然还会懂烧砖。

    “行啊,卫国,说的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王大虎站在周卫国左边,看他一边用手指着,一边在说。

    “这才哪,跟哪儿啊?砖坯才治好,这才第一步而已。”

    “另外还有个关键点儿,制作砖坯的时候,活泥最为关键。制泥的时候,先将泥土用水浸泡翻匀,然后用脚踩,也可以用牛踩也可以。”

    “泥的硬度最为重要,泥软了,制砖省力,但制作的砖胚容易变形。同样,泥要是硬了,搬砖胚的时候费力,而且下面的4个角不容易到位。”

    如果说前面,周卫国说的是一般的烧砖的流程,这里讲究的就是技巧了。

    若不是常年烧砖窑,哪里懂得这样的技巧?

    王大虎很认真地盯着周卫国,搞不明白这小子从哪儿学的制砖的技术?

    马父和马母虽不是文化人,但也看过马大头烧窑,虽然承认周卫国说的有点道理,但事关他们盖房子的大事,半点都马虎不得。

    还是等着马大头来了之后作出判断,才能让他们放心。

    而他们没想到的是,马大头还没来到,刘志勇领着那几个知青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