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知青中的手艺人 » 第32章 爹硬气,儿好汉【一更】

第32章 爹硬气,儿好汉【一更】

    远远地刘志勇边看到王家三虎都在,犹豫了一下,想停住,结果被其他几个知青一直催促着。

    “大队长,走啊,人都来了还能缩回去吗?”

    这摆明了是把刘志勇叫做缩头乌龟,刘志勇只好硬着头皮上。

    “干啥?都拿着铁锹来干啥?正好,窑洞还没有平整好,你们几个过来吧。”

    爹硬气,王大虎的底气也很足,一眼就认出来了刘志勇,招呼他们过来干活。

    “哥,咱不是来替我出气的吗?别怂啊,上去,直接上去打他们。就是那个葛大鹏打了我。”

    挨打的那个知青,也就是刘志勇的亲戚,一个劲儿地催促他,被刘志勇反身一下打在了头上。

    “打你个头啊,那个,大虎兄弟不好意思哈,没事儿,没事儿了。”

    “来抽根烟,抽根烟。”

    刘志勇从裤兜里摸出来大前门烟,直接递给了王大虎,王大虎一把把大前门烟拿过来。

    “刘志勇,既然你们过来帮忙,那也不能拂了你们的好意,来吧,正缺人手呢。”

    刘志勇本来是来找葛大鹏的事,结果反而被抓壮丁,也只能忍气吞声,咽下来这口气。

    “都愣着干嘛?大虎哥都发话了,还不赶紧干活。”

    葛大鹏嘿嘿乐着看向王家三兄弟,看来狐假虎威还真不是课本书上的成语,关键是在现实生活中真管用啊。

    六七十年代,像这种窑洞非常常见。现代化的各种机器没出现,窑烧制的物品全都是手工操作,尽管费时费力,但能供上需求。沿河看过去,一座挨一座。

    那时候,建窑又叫盘窑,对于村子里来说是一件大事儿。盘窑一般都是选在沙土的河边,周围还要有一块平整的地,用作摔砖坯。

    盘窑的窑址选好之后,还要从远处运来粘土,把盘窑的地点堆的高一些,泥土还要一层层地行夯,让他和原有的河边泥土自然结合。

    盘窑就是在这儿经过沉淀后的泥土上,深深的往下挖下去,挖出的泥土堆在两边,显得更加高。而且,堆在窑周围的泥土也要行夯,不然会出现滑塌或开裂。

    挖出的窑里面,还必须要预留出来烟道和火道,采用的燃烧材料也不同。可燃物都是在生铁的铁篦子组成的火龙口燃烧。这年代使用的还多为木材,木材的燃烧力道小,烧一窑砖瓦的时间自然就拉长了,往往需要十天半个月。

    “你们几个,把那边的烟道和火道重新清理一遍。看看里面有没有杂物。”

    王大虎指挥着刘志勇,刘志勇又指挥着手下的三个知青,只有那个被挨打的亲戚捂着半边腮帮子,只好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周卫国抱着拳,看着刘志勇和他三个手下钻到烟道里面,嘴角不由得挂了笑,往左边一瞅,一个30岁左右的汉子跟着马春生来到了现场。

    “大头哥,就是这个小伙子买下了你这个窑厂。我们经验不是很足,你看要不给我们说说,怎么干?指导指导我们。”

    马春生足足给马大头家里送了一挎篮的花生,还有一挎篮的地瓜,马大头才勉强同意跟着马春生过来,钱都到手了,其实他是不愿意来的。

    “你说的是他?”

    马大头上下打量着周卫国,一路上,马春生跟他说了情况,这小伙子要烧砖和瓦。

    这也太年轻了,身上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没怎么干过农活,这样的公子哥养尊处优惯了,一般都傲慢无人。

    马大头压根没把周卫国当一回事,春生家盖房也不容易,不能让这小子耽误了进程,怀着这个目的,马大头跟周卫国打招呼。

    “小周啊,听说你负责把窑厂开起来,烧制砖窑。不是我多嘴,这个活可不是人人都能干得了的,里面得有大师傅带。”

    “这样吧,我问你几个简单的问题,看看能不能答上来?”

    周卫国看眼前这男人头确实挺大,头大脖子粗,不是领道就是伙夫,这是故意考他来着?

    “小周,你知道什么叫窑变吗?”

    这专有的名词,让马春生和一同人都云里雾里一般,烧窑的程序还没弄清楚,这又蹦出来一个新名词。

    周卫国抖了抖腿,看起来吊儿郎当的样子,嘴里面流利地介绍着。

    “生坯做好之后,用传送带传到窑洞里,接下来的下一步就是烧窑。烧窑的火候要控制好,小火和大火交替循环着烧。否则的话,生砖坯无法烧透的。”

    “窑的封土上面,放上几口装满水的大水缸,这缸里面的水,将来是要开洞往烧着的砖块上面淋水。这个时间控制在从大火变为小火烧的第三天,要是不淋水的话,烧出来了就是红砖。淋了水之后烧出来就是青砖。这就是窑变。”

    马大头愣住了,想为难一下周卫国,他却回答的这么流利,这要不是事先背好了答案,那就是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

    “大头哥,卫国兄弟说的对不对?”

    马大头连连点头,还不死心,继续问道。

    “那烧窑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有没有什么操作的要领?”

    周卫国对这个太熟悉了,那些流程就像印在他的脑海中一般,画面一帧一帧的翻开,文字就在脑海中形成。

    “装好窑之后,烧窑的师傅就开始点火烧窑。一般情况下,烧一次窑大约需要8~10小时或更长。用到的木材大约需要1万斤。”

    “前几个小时主要是预热,把整个窑的温度都提高上来。中间几个小时把下面的瓦烧红,然后让火从下往上逐渐烧红。”

    “快烧到上部的时候,用火把在火道上面引火,让火苗从火稻或火眼里烧出来。火苗可能从中间出来,也有可能从窑壁处先出来。一般根据火苗快出来的方向,让烧窑的人把那个地方的火再烧大一点。”

    “等到火苗出来,用半边瓦片盖上,让火回烧最上面的瓦坯直到烧红。等到所有的火道和火眼周边的瓦坯全部烧红,盖上瓦坯片,停止烧窑。将沙土柴灰用水泼湿了把窑门封起来,窑上面用沙土全部覆盖大约一尺厚做成围堰,然后在围堰里面倒水,边往下渗边加水,一直到停止加满水,这个时间大约需要三天。”

    “上面不仅覆盖沙土,还要用沙土柴灰用水泼湿把窑门封起来,大约闷一个星期,就可以扒开砂土降温,一天以后就可以出窑。烧出来了新瓦呈灰白色,没烧熟,水没有渗透,瓦片就会呈现暗红色,没有灰白色的瓦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