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宴 » 第十六章 狭路相逢

第十六章 狭路相逢

    李言带着许多玉瓶从隧道内向上而行,一路也非易事。慢了恐二次坍塌,前功尽弃。快了这玉瓶相互叮当作响,又怕招引生人!

    如此心急如焚,待来到地平面时,已然月上枝头,夜过三分。

    在确保四下无人之后,李言没有停留,直奔小施山而去……

    当日众师兄与巫家族人一战,定然凶多吉少。即便如此,眼下若不去探个真切,内心实属难安,何况陈师兄还曾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此去理所当然。二来日后回到封仙门也好有个交代,只盼灯笼果已经摘取完毕,无人驻守方好。

    脚下距离小施山只有一个时辰的功夫,但李言为了安全起见,走走停停,三个时辰后洞窟内方显现出身影来。

    如之前所料想一样,并无巫家族人逗留,灯笼果也尽数取走,只剩下焉枝枯藤攀附在墙壁上。至于师兄们的去向亦是渺无踪影,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既如此,便由我毁了它!算是用来告慰众师兄们了。”

    说罢,李言抓起诞出果实的藤蔓,用了十二分力气狠狠一拽!连同许多杂叶根茎一并扯下。除草不留根,李言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顺着一根最为粗壮的主干接连拔起,直到拐了几个弯,在脚下一处石缝中戛然而止!

    李言原地轻踏了两下,随后猛的一拳轰出!

    “给我破!”只听‘轰隆’一声!水缸般大的窟窿出现在后者面前,胳膊粗细的根茎也赫然扎在其中。当下李言也不啰嗦,晃了几下,硬生生连根拔起!

    “这…?”

    在拉出根茎的霎那间,一汪清泉从下方涌出,不光如此,还携带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李言下意识屈膝挽出少许来,轻尝了一口。

    顿时!整个身躯变得炽热起来,一股巨大的能量在体内来回翻滚碰撞,眼中同样也泛着道道血丝!这种熟悉的感觉似曾相识,李言虽慌却不乱,赶忙坐直了身体,运转起超凡境来!

    “呼……真是造化弄人。”在长出了一口气后,李言不禁感慨道。

    “这汪清泉正是灵气浓郁到极致,长久积压形成的液体,可谓而不可求啊。至于灯笼果能有诸多效用,看来也正是因为这灵泉的滋养。守护此地的巫家人也应知晓其中缘由,之所以没被直接收取,许是灯笼果带来的好处要远远大于前者。只是没想成,如今倒便宜了我!”

    可也巧了,本想没有器皿装,好在先前搜刮出了许多玉瓶,如今倒有了用武之地,被李言大大小小,满满当当灌了十几瓶,方才全部收纳完。

    正踏步欲走,忽闻一阵清脆的风铃声忽近忽远传到李言耳旁,还未来得及反应便是一顿娇斥!

    “好你个李言,我就知道你没那么容易死。若逃出便罢了,为何偏又折返回来,毁了百年积攒的灵泉,简直是自寻死路。”话音刚落,转角处便闪出一道魅影来。

    身穿交领直裾服,青金二色,窄衣紧袖,更刺云气归并之祥案,乍看倒有几分男儿像。来者正是巫乞真!

    李言满脸惊愕,没想成被堵个正着,心如撞鹿,情急之下出言相驳:“巫乞真你不要咄咄逼人,是你族暗怀鬼胎,勾结外部势力陷害我同门众师兄,如今我取回封仙门所属之物,有何不妥?!”

    “哼,几日不见,学得伶牙俐齿了……只许你宗抢夺,倒不准别人来占不成。况且你现在还算不上封仙门的人呐。”巫乞真气极反笑,双臂环抱在胸,一副无所不知的模样。

    李言一时哑语,显然对方已经知晓了,自己还未真正成为封仙门的弟子,在左右看过再无旁人后,开口试探道:“既然你什么都已知晓,我且反问一句,那你又是谁?真的是巫家族人吗?!”

    “胡言乱语,凭你怎么说,我先捉你回去问罪。”

    巫乞真不由分说,再次摆动手腕上的铃铛,顿时山外轰声大作,连同脚下这处洞窟都随之摇晃起来,碎石掉落,仿佛片刻之间就会倒塌!

    眼下想也不用想,定是后者又召出了那蟒状妖兽在作祟!临危之际,李言大喝一声:“巫乞真!你看这是什么?!”

    说罢,李言急忙掐诀施印,随后一圈圈气浪波纹朝四周散出,越过巫乞真,继续向外延伸而去。正是古书上的驭兽之法!

    在波纹触碰到巫乞真的刹那,后者摇摆的手腕随之一顿,连同在外的轰鸣也明显迟缓了下来。

    这并非李言的驭兽诀影响了蟒形妖兽的行动,李言也心知自己不可能得以操控如此强大的妖兽。那么能够让它迟缓的唯一理由,便是它主人的情绪出现了极大的波动!

    “你是从哪里学来……”巫乞真平静的望向李言,看不出喜怒哀乐。

    但后者却感受到了一次真正的杀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浓郁!!!似乎只要稍稍偏离了她的本意,下一秒便会粉身碎骨!

    李言没有说话,从怀中取出了那枚竹简和古书,一同拋向了巫乞真!

    在巫乞真接过后,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玉简的内容,便一把向洞外扔去,顺势落入了一张早已等待许久的血盆大口之中!至于另一本驭兽古书,后者玉手一翻,即悄无声息的消失不见了……

    接而看向李言,四目相对,都不见有何动作,仿若时间陷入了静止当中。短暂的对峙后,先是巫乞真主动避开了目光,侧脸哑笑,“你走吧…”

    突如其来的一句让李言有些出乎意料,万没想到巫乞真能够如此痛快,事已至此,岂不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

    李言故强作镇定,一步一步不疾不徐的向洞外走去,尴尬的是随着走动身背的玉瓶又“砰”“啪”作响起来,显得格外刺耳。直至即将踏出洞窟,身后又传来巫乞真的声音。

    “嘿,等下!”

    李言内心咯噔一下,莫非又反悔了不成,这巫乞真作风向来多变。不禁赶忙转过身,直面后者。

    “见者有份,难道不打算分我一点?”

    巫乞真单指朝李言身后的瓶子指了指,又勾了勾指头,下颌上仰,眼神轻佻。李言会悟,打开包裹拿出两只装满灵泉的玉瓶。

    “要大的!”此话一出,李言瞬间无语起来,没法子,只得挑拣了两三个稍大的一点的递了过去。

    “这才差不多。你还欠我一个恩情那,可是你自己说要报答我的,你走吧,以后别忘了才行!”说话之人一边端详着瓶中的灵泉,一边向李言摆摆手。

    此刻李言听闻只感到羞愧难当,不觉脸一热,欲言又止。再无半分停顿,大步流星地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

    再说巫乞真,从李言走后,把玩了几下玉瓶便收了起来,又拿起那本驭兽古书。

    与此同时,不知是从哪得来的?竟还有两本古书被巫乞真相继掏出。与先前那本比较,除去颜色不同外,其他宛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三本古书合到一处,青红金三色,浑然天成,缺一便是瑕疵!

    :至于身份由来,巫乞真岂会不自知,但那又如何?族人没落已成事实,如今不寄人篱下,恐往后难活。

    何况本就是相互利用,巫家用她来攀龙附凤提高家族实力,巫乞真也同样利用对方树大好乘凉,借机一步登天。在自己正式踏入正阳宗后,便能摆脱束缚。

    至于李言,哪怕只偷学了一点驭兽皮毛,可见物思乡,确实做不到痛下杀手。二来观他暗藏情愫,恐日后再有交集,到时还有利用之处也未可知……

    “陆亨,灵穴被废,你作何解释。”

    黑夜中走出一人,俯首回道:“是在下鬼迷心窍,擅自盗取灵泉,自会请少主定罪,以死相赎。”

    说话人目光呆滞,波澜不惊,仿佛失去了神志。此刻李言若在此,定能一眼认出,正是当日逼自己陷入地室绝境的五重境黑袍青年!

    话至此暂且略过。

    且说李言离开小施山后,连续奔波了几日,乏了便沾饮点灵泉,直到如今,方才看见有几户人家坐落于半山坡上。临近响午,却不见炊烟升起,不免加快了步伐一探究竟。

    来到近前,一条蜿蜒小路由此向上直通村舍,路旁两株柿子树相依为伴,枝头上黄叶已全部凋零,零零散散只剩下几颗熟透了的红柿子挂在梢头。李言多看了两眼,抬步寻起人家来……

    绕了半响,发现只有一位阿婆斜靠着墙角,坐在自家门槛上,身旁杵着一杆桃木拐杖,双眼半开半阖,已近古稀之年。想来是趁着正午暖阳在此打了会盹。

    李言接连叫了两声“阿婆”,这位老人才稀松的挣开眼,眯了下来者,最后颤颤巍巍扶着拐杖,起了身。

    李言本想搭话问些要紧的事,一番交谈过后才发现,这位年迈老人已经有些耳聋眼花了。要么问而不答,要么答非所问。

    无奈只得伸头向门内张望,看是否还有壮年在家……

    院落里成堆的枯草,枯草旁锈红的锄头,锄头后破败的木门,都在告诉李言再无他人了!

    看到这里,随后便掏出仅剩一些碎银放入老人手心。李言不知道如今这些钱财对于这位老人来说有什么用,还能做什么,但这是目前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内心也由此有些失意,转身原路折回……

    “孩儿…”

    还没走出几步,背后老人家不知道从哪里牵出一头,黄黑相间的土驴来,朝李言喊到:“儿走了,孙儿也走了。”

    话音未落,有拍了拍自个心窝,“走不动了…得守着!你、你牵去吧……”说话便用双手把驴儿往李言这边推。

    李言内心一颤,只见老人又将拿着碎银的那只手,吃力的举着,笑道:“等孙儿来了…盖房。”

    望着老人纯真的模样,李言强颜笑了下,对其深深拜了一拜!把包裹放在驴背上,牵着便走了……

    此去没有回头,也不敢回头,因为他怕,怕那老人还留在原地,望着自己的背影一步步远去。

    又过了半月之久,这一路没有山川大河,也没有奇峰俊岭,多为平原山丘。面对如此辽阔的沃土,却不见人来耕种,纵使杂草没膝,野禽遍地。

    在李言特意打听下才了解,世今群候割据,烽烟四起,各州各郡都在招募壮丁以备战事。主善者,以钱粮驱去;主恶者,便以刀戟相邀。致使寻常百姓家怨声载道,或逃或藏,唯恐避之不及。

    各村落间也只剩下那些经不起折腾的老人留守了,又确因无力耕种,导致虽辽原千里,却尽是荒芜景象。不由想到前朝落第书生,亡国时写的一首《太原行》……

    瘦湖冷风惊孤雁,西下笛芦挽红帘。

    摇舆吐辙无经纬,蓬蒿陈梗诉旧年。

    金戈乱战马,阵旗绣五花;

    千里疆野!兵卧戏昏鸦……

    魂敲锣,鬼打更,老判忙作宗;

    十殿阎罗轮番问,世间谁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