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鼓书艺人 » 第一章

第一章

    那是公元1982年。正月刚过,天气还冷得厉害。即使是温暖的南方,出门还得穿上棉衣。

    李永乐闲在家里没事做,不知怎么想到自家后门处的两棵棕树来。他搬出梯子,靠在棕树上,想剥下几匹棕来。老伴珍嫂笑道,想补蓑衣还是想搓棕索?

    李永乐嘿嘿一笑,说剥了晾在那儿,用的时候好用。

    珍嫂说,梯子这么高,别为了几匹没用的棕把身体摔坏了。李永乐说,一起两三米高,就把人摔坏了,也是太把我看娇妙了。除非阎王要我今天走,草草了结这一生,不然屁事没有。还催促珍嫂去做饭。

    珍嫂本来想扶梯子的,见永乐这样说,嗔怪了丈夫一句,说他嘴巴贱。况且儿子银生很快就要回来了。一回来肯定要喊着吃饭。

    珍嫂到厨房做饭去了。永乐一手扶着梯子一手拿着刀子割棕匹,割着割着扶住梯子的手便离了梯子,扶着棕树去了。

    不一会儿珍嫂就把饭做好了,让儿子去喊父亲过来吃饭。可银生到后门口看了两次没看到父亲,大声叫喊也无人应答。

    珍嫂飞快跑到棕树下。永乐微闭着眼,梯子翻倒在一旁。梯子旁边,是剥下来的十几匹棕。

    银生很是吃惊。他不能想到健康的父亲为何忽然间不省人事。他不能设想没有父亲他的未来在哪里。想到此处,他不禁哭出声来。

    父亲的工作是曲艺,更明确地说是打书。附近人去世了,父亲便去打书,以安慰死者和活着的亲族四邻。

    父亲也参加了些比赛,获得了一些奖项。但银生不羡慕。银生还是喜欢做些其它的工作。

    银生没考上。读不上大学,还可以去外面打工的。不一定要打什么鼓书。银生一直抱的这个主意。

    现在父亲成了这个样子,银生和母亲花了好半天,才把父亲移到床上。

    父亲好半天才醒来,半闭着眼晴,示意母亲把桌子上的东西拿过来。母亲见桌子上只有一面鼓,两根鼓槌。

    母亲拿了拿鼓,父亲轻轻摆头的同时,又用手指了指。母亲明白了,把两根鼓棒拿过来交在父亲手上。

    父亲抚摸鼓棒。

    父亲看向儿子。

    儿子低着头,好像没看到这一切。

    父亲叹息着说,声音很低:别人看不起我们打鼓人,你也看不起我们打鼓人,我觉得打鼓人也蛮好。

    银生说,好什么好,我没觉得好。

    父亲结结巴巴地说,什么鱼儿,冲什么浪,我看你的资质,就是干这个的。

    银生说,打死也不干这个背世事。到别人屋檐下熬更守夜,为哪起?

    父亲把两根鼓棒合在一起,想交给儿子,可儿子躲得远远的。

    父亲想道,儿子还是太年轻。人生有好多活法呀,面朝黄土,背朝青天,专心务农,从老天爷那里讨得一口饭吃,这便是农民的活法。祖祖辈辈的农民都是这个活法。

    打大鼓的,得有点文化,得识字断文。一本本的书,得整本整本的背下来。背下来,还只是一小部分的功夫,还得加上自己的理解,加上自己的诠释,让听众接受。

    这时候,和那些教师有得一比,都是一本课本,这个教师教得好,那个教师教得差,这与学生有关,更与教师的水平大有关系。

    打大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拈鼓杄,一个动作,一张嘴巴,水平高低,是骡子是马,落眼就见。

    要把书打好,要有看不完的书,想不完的问题,不这样,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艺人。

    儿子年轻啊,他哪里懂得这些!他以为拿起两根鼓锤,就成了大鼓艺人!他以为成了大鼓艺人,就再也不需要学习,再也不需要思考,就到了尽头!

    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永乐心里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声。

    母亲说,别惹你父亲生气,你先到外面去下。银生就赌气到外面去了。

    父亲对母亲说,一个男子汉,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得搞一份职业,搞得一份职业,才不会游手好闲,才不会搞得油毛水滑去当水老倌,才不会讨人嫌,才能成家立业,让人心安。

    现在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银生,银生貌似读了很多书,生活的道理他还很懂得很少。他的这一生,要么有人指点,他能接受,可以少走弯路,要么自己去闯,也可能闯出一片天地,也可能闯得头破血流,这都是他的命!

    古时候,有纸上谈兵的赵括,兵书读得多,没实践经验,遇到了名将白起,他哪里是对手!最后大败,自己身死。你得想法子,让他想明白。还有好多事,让他一件件地想明白。

    我们出身农家,平凡就好。那泼天富贵,前呼后拥,也不是我们家载得着的。想那戚家军,历史上赫赫有名。一来戚继光的确有本事,有能力。二来也是张居正给罩着。那张居正是何等人物,排除了多少干扰,才让戚继光有那位置继续报国有门。戚继光感念张居正,送金银财宝,送美女,这都是当时官场上的标配。有些东西你不可想象,我们平常农家,有些东西你是想象不来的,也不应当去想。

    永乐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银生娘只得静静听着。让儿子把这些东西想明白,也超出了自己做娘的能力。

    第二天晚上,银生父亲的病似乎更重了,已不能说出完整的话来。

    亲戚围坐床前,不断说着这样那样安慰的话。

    到得十点钟,不省人事的父亲突然抓紧两根鼓棒,好像还有点气恼。

    母亲对银生说,看来你不接下鼓棒,你父亲是不会甘心的。

    父亲好像觉得母亲代说了他想说的话,一线泪水涌出来,眼中的柔弱灯火好像随时可能熄灭。

    母亲哀求说,儿呀,你快呀。

    儿子忽然喊了一声父亲,然后跪倒在地,双手举过头顶,接过母亲从父亲手里传递的鼓槌,放声大哭。

    父亲走了。据后来反复考证,父亲可能有高血压,不然不会那么快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