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大宋之绝世宠妃 » 第七十四章 端王爷出使大理(九)

第七十四章 端王爷出使大理(九)

    次日他们辰时就开始出发,离开桂州城,向柳州城行驶。

    到了晚上酉时,他们来到了柳州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第二天他们开始游览柳州城,主要是参观柳州八景。

    第一景为南潭鱼跃。

    立鱼峰风景区是柳州最主要的名山之一,位于柳江南岸闹市区,东与马鞍山相望。平地崛起,突兀耸秀,呈东西走向。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故得名立鱼峰,也叫石鱼山,习称鱼峰山。因此山峰而得名。

    山上树木葱茏,亭台楼阁遍布其间,有翠松亭、冠山亭、观美阁等建筑。半山腰有崖刻“柳江砥柱”四个大字。山中清凉洞、玉洞、盘古洞、纯阳洞、阴风洞、螽斯洞、三姐岩七个岩洞彼此贯通,习称“灵通七窍”。

    盛称诸洞景奇:“是山透腹环转,中空外达,八面玲珑,即桂林诸洞所不多见也。”沿北麓攀登,进入山门,右上有一洞,口宽三尺,洞内塑有古代壮族歌仙刘三姐的坐像,称三姐岩。

    出岩后向右拐,在“气象万千”的朱漆巨镌下有一洞,高广明亮,凉气袭人,刻壁题字:“清凉国”。其右为螽斯洞,其左称玉洞,一块千吨石乳,悬空而垂,洞庭湖壁晶莹如玉,顶壁高刻:“西玉洞天”。洞厅左角有三姐对歌群塑。继续拾级而上,往左可到纯阳洞。盘山曲径共三百九十二级台阶,至峰顶,居高俯视,柳江如带,可尽览全城风貌。

    第二景为天马腾空。

    马鞍山古称仙弈山。位于柳州市柳江南岸的中心,与鱼峰山东西呼应,是柳州中心区的一座最高山峰之一,石山古老秀劲,形如马鞍而得名。在晨雾中似腾空奔马,有“天马腾空”之称。从山脚沿石径到达山顶,放眼眺望,柳州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唐代起成为游赏之地,有石刻一百余通,登山顶瞻望,大小群峰于足下,飞鸟掠过,但见其背,柳江玉带,锦绣河山,一览无余,柳宗元游览此山后,对这里作过生动的描述。至今山上还留有石刻数十处。

    相传古代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两位仙人曾在马鞍山上下棋,至今山上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和“棋盘石”、“仙人洞”等。半山有洞,洞中有洞,有屏有室,钟乳石组成各种不同的图画,甚为美观。

    第三景为笔峰耸翠。

    山形秀丽挺拔,笔峰耸翠,因其山峰酷似文人墨客所用的毛笔尖而得名。山上景点众多,有双鹅泡蛋、石头南瓜、飞石镜子、山顶观城等,为柳州八景之一。此外,文笔山及周围还有许多文物,如刘贲墓为市一级文物,刘家大院、张公岭军事工事、卢谷岭等,有许多传说和故事,令人回味无穷。另外,文笔山还有许多自然资源,如千亩果园与文笔山相依相偎,拉达水库、石头湾水库的涟涟碧水与文笔山顾盼生辉。

    第四景为鹅山飞瀑。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五言诗“登柳州峨山”传世:“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并记入游记中,古为曾以“鹅山柳水”来概括柳州的山光水色。园内主要景点有鹅之门、鹅山笑佛、柳侯读书洞、风寸亭、猴面石、山顶观景台、鲤鱼跳龙门、犀牛望月、闻笛亭、冠亭等。

    第五景为罗池夜月。

    柳侯园是为了纪念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所建的园。柳宗元,字子厚,原籍河东人,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

    在柳州期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建有罗池庙祭祀他。

    罗池

    游人进入柳候园,沿着林荫前行,就见一泓碧水,澄澈明净,水旁有碑,刻了“罗池”二字。每当月亮升到东台山上空,倒影罗池水面,便构成柳州八景之一的“罗池夜月”的绝美景致。

    罗池原来只是柳州城北的一泓野水,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常在此散步,死后又托梦给生前部属欧阳翼说要把自己的庙建在罗池旁而名声大噪。

    柳侯祠

    绕过罗池花径,便到了柳侯祠。该祠始建于宋代,祠为红柱丹梁的三进古屋。

    碑文是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享神诗》。此诗赞颂柳候,字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亲笔。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所以人们称之为“韩诗苏书柳事碑”或“三绝碑”。此外厅里还陈列着一块“龙城石刻”,碑上的字体是柳宗元的手迹。

    祠的第三进是正殿,中央端坐着柳宗元的塑像,他头戴褐色幞头,身着唐朝官服,正手执狼毫,在凝神攻读。

    “柳侯祠”陈列有文物、图表、书画,详尽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和历史功绩,祠内还有柳宗元书写的“龙城石刻”和苏轼书写的“荔子碑”等碑刻四十余方,脍炙人口。

    将园中的道路统一为自然质朴的青石板路和青砖路,呼应柳侯祠古建筑的古风古韵;

    柳宗元衣冠墓

    在祠后东侧,这里松柏拥翠,肃穆雅静。柳宗元逝世后,遗骸运回长安,柳州人于是便在柳宗元灵枢停放处,葬下他衣冠作墓来怀念他。

    柑香亭

    柳侯左面隔着罗池,有一座六角长亭,这就是“柑香亭”。当年柳宗元曾在这里栽种黄柑,并写有《种柑诗》广为流传,后人因此修建此亭。它碧瓦红柱,脊吻飞翘,牖格精细,花饰俊美,掩映于桂花丛中,颇具特色。

    第六景为东台返照。

    《县志山川》记东台:“其一崖面江,相传有龙须常浮水面,又名龙须崖。”至今还见崖璧内陷处,藤蔓攀缘,根须飘拂水面。昔时端午节龙舟过此,偃锣息鼓,相戒莫惊蛰龙,谁知它醒过来要干什么!

    时或晚晴,夕阳特别钟爱于东台,把余辉的一半分给满天云霞,另一半却全涂在东台的大壁上。东台铄石流金,像女娲娘娘舍不得拿去补天的瑰丽宝石,辉煌得不可以端视。烛照河面,渔舟晚唱,桨摇波涌,熛惊焰骇,光艳盈江。

    第七景为驾鹤晴岚。

    驾鹤山因“如孤鹤临大江”而得名,历史悠久。据《柳州地方志》载:汉元鼎六年,柳州即建置“潭中县治”于驾鹤山旁,成为柳州建城之始。唐元和十年,柳宗元治柳州时于此作有《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首先提出了“驾鹤山”之名。而称“驾鹤”,谁驾鹤?《相鹤经》曰:“鹤,仙人之骐骥也。”那么驾鹤者,当然就是仙人了。驾鹤山像只匍伏的玄鹤,独立延颈柳江。柳江水也真甜美,你着那鹤在吸水,头也不肯抬,每逢晴旦,岚气氤氲,鹤山灵动欲飞。至此而得见“驾鹤晴岚”之美。不过这仙鹤没飞,依然呆在水边。而驾鹤的仙人大概久矣遁迹人间,“此间乐,不思蜀”。那也好,就让仙鹤这么着,地老天荒地呆下去吧。

    第八景为龙壁回澜。

    龙壁山雄峙于柳江之滨,柳江至此折向东流,形成岩壁险滩,为柳州古代八景之一“龙壁回澜”。相传龙壁山出黑色岩石,质地细腻,为制砚佳材。唐代柳州刺史柳宗元说:龙壁山“其下多秀石,可砚”。

    游览完这柳州八景,大家均感心满意足,柳州的景色也是非常美,这八景也都各具特色,大家有的乘坐马车有的骑马,一起回到了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