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梦记 » 第八章 任氏(二)

第八章 任氏(二)

    天黑以后,郭晞赶在坊门关闭前一刻到了家,刚下马,就有一个韦崟的老仆候在外院,是来打听他下午为何失信,到时候没有去酒肆,郭晞隐瞒他与任氏相遇这回事,心不在焉地敷衍过去,编了个意外的由头,满心只想着第二日的预备。他在门楼旁再三嘱咐下人,明天天一亮,便从光宅车坊买一辆最好的钿车,直接到任氏的住处;又安排婢女赶做茶食点心,还命人连夜至乐游原嗣薛王的赐宅,租一个亭子;末了,让家人拿他的名刺,去外教坊打声招呼,请他们免了任八娘近期的差事。

    这一天晚上,郭晞睡在又高又阔的柏木寝床上,千思百虑,竟然感到失去了什么似的。回想任氏的花容月貌、妖娆艳丽,觉得她身姿体态十分优美,一言一笑的举止都非常动人,真是人间少有。他愈加辗转反侧,一心只盼东方即曙,鸡鸣树巅。

    他一直挨到四更天才迷迷糊糊地睡去,等到官街的鼓声隆隆响起,假寐的他立刻精神抖擞地霍然而醒,随即叫人打水洗脸,戴好幞头,穿上紫衫,打扮得整洁华丽后便前去了。

    乌头大门外,一直排到里北门,两列整齐的卤簿已依序站定,由金吾士兵作前导,跟着的是白玉率领的步兵队,之后是十三人的前部鼓吹队,再下是焦晖领头的骑兵队,郭晞骑在马上,带着众多的防阁仗身,前呼后拥,后面是十五人的后部鼓吹,这还是他第一次动用自己三品官的仪仗。一行出了坊门向西,导从传呼先行三百步,清理出前进的通道。他心无旁骛,毫不留意道路两边闪躲的百姓和避开他下马致敬的低级官员,威风凛凛地横穿天门街,在安化门街转北,最后停在布政坊南门。卤簿正好分占坊门两侧,中间不许行人通过,以至交通断绝,闻讯而来的坊正连忙和门吏一同限制出入者,免得有人因失误冲撞了仪仗,而受到责罚,轻则杖打坐牢,过去,甚至有被杀头的成例。郭晞倒没有等待多久,很快,载着任氏姐妹的钿车渐渐驶近,从容不迫地在他热切注视下汇入队列。

    任无双骑一匹闲厩马与郭晞并辔而行。本来钿车是专为她们准备,但她更喜欢自由地看一看长安的街景和风情,而郭晞也正求之不得。他带着深深的感情说,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就是整个大唐的缩影,你几乎从不愿意离开。第二天的再会,郭晞对这个姑娘的相貌越发吃惊:任氏是位身材修长、优雅而又婀娜多姿的美人儿,她脸上线条分明,带有落落大方的美貌,若不是她有一对深蓝而灵巧生动、跃动着机敏与生气的双眸,会让人觉得她美得不像人类。今日出行,她穿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头戴锦绣浑脱帽,足着透空软锦靴,于郭晞而言又是一番不同的感受,说明任氏至少有一部分西域的胡人血统。

    他们沿着来路返回,郭晞走马观花地和任氏讲解了道路两边各坊中的名胜,她对此津津有味,有时甚至还能补充一两点郭晞言语模糊的部分,显然她并不是一无所知,曾经有过相当程度的了解,或许是任八娘的传授。发现郭晞脸上的诧异,任无双浅笑道,我所惭愧不安的是居然得到你如此深厚的礼遇,以我这样卑微的身份,不足以承受你的恩情,况且又无以为报。所以,实不相瞒,我虽是咸阳人,出身在优伶的家庭里,从小生长在嵯峨山一带,家族和表亲中,却有不少是被王公贵戚宠爱的姬妾,因此,对长安城的狭斜小巷稍微熟悉。

    “我所看重的正是你,其他任何旁枝末节都是不需要计较的,绝不敢有丝毫的嫌弃。”郭晞大声说。这时,他的卤簿为了越过启夏门大街而将一整队满载着粗壮结实的原木和带图案的砖瓦的牛车赶到路旁,同时催促随从加快速度,因为远远地看见又有一队仪从从北面过来,笼街喝道、人声鼎沸。虽然数量规模不如郭晞,但声势威风已大大超过他,一瞧便知道是御史台的官员。不约而同地,北边也放慢步伐,呵斥声亦不那么急促。郭晞的卤簿快马加鞭,前面的导从几乎接近升平里的坊角了,然后才转回先前的话题。“昨天认识你,我就很荣幸,后来离开,心里十分恋恋不舍,回去后才懊悔没有留下长谈。我看待你到这种程度,难道你还忍心这么见外吗!”

    进到升平坊郭晞与大队人马分开,让卤簿打道回府,他只带三五随从,和任无双以及钿车上的任八娘、宠奴向东边乐游原而去。一路谈笑风生,你看我,我看你,有时眉来眼去,很快,便都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那是个秋高气爽的上午,明媚的阳光也变得更加娱人。度过沉闷而烦躁的夏季之后,贺兰山上吹来的清凉北风分外心旷神怡。郭晞平生第一次将自己的三世身彻底抛诸脑后,恣意烂漫,无论鼎鼎大名的传奇人物,抑或微不足道但蝴蝶效应的小角色,都不足以改变心意。其实,倘若继续不敢越雷池一步,又怎么能证明自身的存在,是超脱于轮回,而非镜像般的黄粱一梦,何况历史已经变得不同了。

    一个个长安闲来无事的市井小民成群结队地麇集在青龙寺中或者停于观池的边上;远眺慈恩寺大雁塔,曲江池的芙蓉园;徜徉在苜蓿怀风的的美景中;席地而坐饮酒品菊;在乐游原被士大夫的车马填凑、贵女的帷帐密布前感受重阳节庶民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