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梦记 » 第三十一章 长孙璀(一)

第三十一章 长孙璀(一)

    郭晞只穿了件中单的上身斜倚在卧榻的围屏上,膝盖上搁着一份刚出炉的邸抄,内容是关于陇右军的噩耗。根据西陲传来的最新消息,节度使哥舒翰派驻龙驹岛的四千戍卒,在吐蕃大军的倾力围攻之下,坚守应龙城十日后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湟水也是又过了七天才惊悉败仗,援军尚未出发便就地防守,敌人的一万先锋已逼近赤岭。

    但是跟纸帖上几行干巴巴的损失数字相比,郭晞内心的忧虑更深。从宿醉中吵醒,他就脸色阴沉。急忙随手套了半臂,步武匆匆,进书斋写信。在他提笔构思时,小僮借机哈气研墨。他舔了舔笔,习惯性地用笔顶挠了挠后脑勺,然后一气呵成写了两封。虽然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史书记载,他在兴庆宫对明皇言之凿凿,但事已至此,他既不乐见其成,也不幸灾乐祸,反而更加为远方的浑进和朔方客军担心。原本的历史悄然改变,随手所投的小石块所激起的涟漪,是否会引发足够的连锁反应,令变化莫测的战况趋向不利。自己在石堡城自作主张的冒险,于哥舒翰而言,其结果并不美妙,如果他认为功劳被篡夺,万一怀私挟恨,则如何是好?纵或不然,也怕他因贪功以至铤而走险,一切尚属未知。

    一个通宅的老仆出现在书斋外,巴头探脑地朝内看。他背后,在主院宽阔的回廊底下,白玉正有板有眼地吩咐兵分两路的四名信使各自的任务。西去陇右的两人着重打探浑进等人的安危,以及发回哥舒翰下一步的举措;剩下的北上朔方,传递这一消息并收集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的反应,以文人知兵事而笃信释氏的张和尚只怕又要多念几卷金刚经了。

    在郭晞示意老仆开口,道:“启禀主人,门上传话,说外间有人求见,已延入乌头门,于影壁前等待。另附上素贴子一封,礼物若干。”

    郭晞接过来但没马上读,“来了多少人?”

    “说是七八个,领头的偏是位小娘子。”

    “小娘子?”因为龙驹岛出了事,郭晞本没心思接待外客,但他还是先翻开门状,朝署名处一盯,愣了一下,又从头到尾细瞧一遍。“右街使长孙全绪:右全绪谨祗候金吾将军,伏听处分。牒件如前,谨牒。天宝八载十一月初三日,右街使长孙全绪牒。”

    郭晞心中生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重重叹了口气。“嗯,好吧,不可怠慢了。开中门迎客,请上中堂叙话。”他又拿笔在上面画了个“可”字,因为通常只有主人签字允许引见,访客才能正式拜会,然后吩咐老仆代传不敢领赐,原帖奉还。

    长孙璀忐忑地坐在紧邻阍室的客庐内,一面远远端详着大门外照壁上的石雕孔雀,以显镇静,并为一时冒昧起意而后悔。她在郭晞宅的大门处受到礼貌周到的接待。这座官邸位于长安城的最高点乐游原边上,周围松柏成荫,再无第二户人家。屋舍的规格相类于自家已分隔的祖传老宅,是按照三品常参官的标准建造。她心里暗自庆幸,也亏得强拉堂侄同来。

    且说她自那日魂不守舍地归家,什么安慰也没有听进去,只感念郭晞的救命之恩,当即便有登门拜谢之意。起初尚需叩问见义勇为者是谁,有好事的人主动相告出处。她尝听得人讲,郭晞是石堡城的英雄,被夸作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猛将。据她当时所见,郭晞确实气度不凡,何况又受他天大的恩惠,依照当世的风俗习气,虽非邀请、亦须回谢,怎能不感恩图报,何敢三心二意,坐失良机,被人耻笑了去。

    这一日,大她一纪的堂侄长孙全绪轮到休沐,她不敢唐突穿艳装盛服,只是淡妆轻抹,偕同亲弟,借了现填的长孙全绪的名帖差人快马至郭府门上投递。幸而不远,己方随后自永宁里的家中出发,对角便是升平坊。打进了坊门,坐在马车上,她特别留意道路两侧,人烟错落,室第并不密集,但宅基地偏大,自非北部沿三大内诸坊可比。又行了半天,未至北街东的十字巷,即有渐次隆起的梁状高地,驱车登上第一道缓坡,有大块开阔平坦的地势,属于乐游原的西缘,当中的府第正是郭晞宅。三丈宽的大道北面,他们顺黄土夯筑的外墙转到乌头门前,乌头门的两根立柱顶上套有防止雨水浸蚀的黑色雕花云罐,故名之。

    忽见乌头门右侧立着一块半身埋于土中的人形石敢当,像是新刻的。虚掩的门前列队分站着八名佩刀短战袄的士兵,昂首挺胸、目不斜视。长孙全绪下马去交涉后,士兵推门放他们进入,但不离岗跟从,后面自有专人询问。马车在阍室外被拦住,门家恭恭敬敬地收下名帖,请三人进客庐暂歇,里面有糕点茶水,还有供洗脸更衣的隔间。

    此时郭晞已看过下属的门状,即刻请入会见,这番光景便不同之前。走了约一箭之地,三长孙携手绕过影壁,只见行马因客至而吊起,门前彰显等级地位的戟架上共插了十根长戟,戟尖都绑着幡旗,风一吹,耳听得呼啦啦的抖动声,甚是肃穆。

    踏上几级石砌台阶,就是朱红色的两扇大门。这座华丽气派的门楼有二层高,东西宽度相当于三个大房间,南北进深则达五架房梁。悬山式的屋顶上覆盖黑色的陶瓦,两角各有一只折而向上的鸱吻。门楼两侧是延展伸开的白色宅墙,也是建在夯土台基上,底部包了一层砖石。长孙璀心里担忧,“待会言词须谨慎谦恭,贸然来访确实不妥。”

    过后又往北不远,引路人带出了前院,照样铜头乳钉的三间大门,是主人迎送宾客的地点。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片极空旷的中庭,没有栽种花草树木,地面大部分是平整结实的黄土,鹅卵石铺的通道连接着房屋院落。左右手的西厅和东厅是工字形的轴心舍布局,皆碧瓦朱甍、雕梁画栋,藉树植山石点缀,环以廊庑,非寻常人家所能僭越。

    待三人稍加打量后,引路者才提醒他们主人已在中堂等候,不可延误时间。于是长孙璀肃然整容而进,长孙从重和长孙全绪对视一眼,紧跟其后。几个沿木头栏杆上正堂的台阶,引路人送至滴水檐前,自去通传,等复命出来,目送长孙等进入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