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生之屠龙 » 终日乾乾(一)

终日乾乾(一)

    吴老烟留下的册子起初一直被忘在一旁,是周游喝茶时不慎打翻茶壶,在桌边发现的。他只是随意地翻了一页:

    开元二十年,四月初八,小雨初晴。少林寺九痴大师、崆峒派晓憩长老、青城派的墨涯道长和华山派的岳大先生四人齐聚丐帮总舵,应我帮轩辕帮主之约,一同闭关参研我帮弟子偶得的绝世奇书“化龙玄经”。

    同年七月十三,五人出关。但奇怪的是五人所得各不相同:

    九痴大师得其势,创出“大力龙爪手”;

    晓憩长老得其神,创出“龙腾四象变”;

    墨涯道长得其形,创出“迴龙剑诀”;

    岳大先生得其意,创出“醉珍珑”。

    四种武功不分伯仲,皆自有玄妙之处,只是无法相互融合。因此,四位宗师猜测经文应存在遗失的部分。

    不过,轩辕帮主却认为是四位宗师的练法有误所致。因为他悟出了第五种练法,只是此法凶险异常,以致一直未下定决心尝试。

    因为这一方法是反其道行之,逆转乾坤的路子。需要先散去全身功力,逆转经脉,从头练起。将“化龙”变为“降龙”,练到最后可突破“化龙之境”,成就远超四位宗师。

    不过,这一方法却招到四位宗师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这是“本末倒置”的入魔邪念,练之必将万劫不复……

    合上册子,周游的心已乱,无法再平静。

    岳大先生,这个名字在华山派曾经是无人不晓。在华山派历代祖师中,他绝对是最出众的。二十岁剑法大成,仗剑游历江湖,罕逢敌手。四十岁重回华山,闭关苦修,自创绝技“沾叶飞花”,由此突破至“无剑境界”,成为华山剑法第一人。而后传闻他下山访友,因机缘得成神功“醉珍珑”,武功大进,一时无敌于陕北武林。只可惜他最后却误中了奸邪诡计,含恨陨落,神功“醉珍珑”也不知去向,从此失传。

    华山派从没有放弃过寻找凶手,只是毫无头绪。此时,周游忽然觉得岳大先生之死可能与丐帮有关。

    他再次翻开册子,查阅这件事之后的记载:

    开元二十二年,五月三十一,轩辕帮主闭关后,创出了“降龙掌”八十一式和“擒龙手”二十七式,以及尚有缺陷的内功心法“屠龙神罡”。即使如此,他的武功也远胜从前,足以败尽天下英豪。

    不过,“降龙掌”和“擒龙手”却耗损内力甚巨,而“屠龙神罡”因缺陷无法全力运转,只能勉强负荷。久之将必损伤心脉,且无法逆转。

    于是,轩辕帮主决定求助挚友九痴大师,想尝试以少林的“易筋经”修补“屠龙神罡”的缺陷。却未曾想九痴大师早就在半年前因修炼“大力龙爪手”时过度痴迷,导致内息出差而走火入魔,成了疯癫之人。后来,又因其疯癫时杀伤寺内僧众无数,后被“伏魔阵”困锁于苦途林,无法见外人。

    轩辕帮主在百般央求下,才得见其一面。入苦途林内,他以“屠龙真气”救醒了九痴。之后,二人于林中密谈许久,内容外人所不知。

    从少林寺返回总舵后,轩辕帮主当众焚毁了“化龙玄经”,并告诫帮中子弟此经乃是不祥之物,绝不可再向外人提及……

    看到这里,周游心中的疑问更多了。苦思许久后,不但没想明白,还变得心烦意乱。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索性去练剑。对,去练剑。

    早在华山之时,周游只要一心烦意乱,就会练剑。他本来是更喜欢刀法的,但是心情烦躁之时练刀,只会戾气徒生,容易闯祸。所以,他只能练剑,因为剑法讲究的是心境平和。

    华山派的剑法好像不是用来杀人的——全无杀意,只余下清雅与妩媚。剑在用剑者手中,可以如风般徐来,也可以如花般绽放,还可以如雪般映人,更可以如明月般静谧。天下间,也只有华山派的剑法是可以舞的。

    周游的剑名为“朝晨”,是下山辞别时师门赠予的礼物。朝晨剑只是由普通精铁打造,算不得宝剑。甚至它还有些钝,还不及衙门的捕刀锋利。不过,这样的钝剑却也成就过像岳大先生一样的风云人物……

    刹那间,他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

    因不久前自己用金叶子使过一手“沾叶飞花”,致使吴老烟误认为自己是岳大先生的传人。于是,将这本册子留下,目的就是想凭借失传神功“醉珍珑”的新线索,引自己主动追查轩辕无伤的死因。

    不过,吴老烟终究棋差一招。自己并不是岳大先生的传人,“沾叶飞花”只不过是自己当初用一坛陈年大曲,与看管典籍的长老还换的……

    突然,周游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连忙拿出册子,翻到最后:

    嗯……经书虽已毁,但以轩辕帮主的惊世才华,早已将经文牢记心中,从未与外人道之。日久精深,轩辕帮主已将全部经义化为了一首诗,在临终之际,飞鸽秘托于我。

    咋闻帮主离世消息,我心丧若死。又逢帮内专权内斗,手足相残,以致有了隐退之意。只叹轩辕帮主一世英雄,却枉死收场。偌大的丐帮,手足兄弟不计其数,却只会争权内耗。

    故此,我将轩辕帮主苦心所得的六句诗文载于书册,留待有缘之人。望君神功大成之后,能感念老朽之良苦用心,保我丐帮之香火存续:

    东海玄极青鳞变,西沙万里惊鸿吟。

    南天穹楼九阳炽,北邙沧溟蚀骨寒。

    风云啸唳灵台照,蒙沌造化一念牵。

    乾坤入微苍龙现,大千无尽君莫痴。

    “吴老鬼啊,吴老鬼。我看你真是’处心积虑’的坑我啊,如果你真是想补偿我,为什么不给我留下几百两银子呢?你把这种东西留给我,就是在逼我跟师门做对,还骗我卷进丐帮的内斗。绝世武功?哼!九痴大师已经练成了疯子,你的帮主轩辕无伤也因它落得经脉俱损,等死收场。难道你想让我也步他们的’后尘’吗!”

    周游想过就此离开,隐姓埋名流亡江湖。可是,最后要么沦落于市井,浑浑噩噩度日。要么躲进深山老林,孤独终老——那简直生不如死。

    也想过把册子交给华山派,请求门派庇护。不过,华山派太大了。人心难测,一个已下山且混得不怎么样的弟子,恐怕还不够份量得到掌门和长老们的重视。

    还想过上少林,或许一向以慈悲为怀著称僧人们会看在册子的份上愿意收留他。只可惜自己与佛门弟子从未有过任何交集,人家凭什么为自己惹麻烦呢。如果是为了这本册子,恐怕自己这一去就是“羊入虎口”了。

    除此之外,身为华山子弟,而去他派寻求庇护,已算是背叛师门,人神共弃,正好给了别人发难的藉口。

    “吴老鬼!这回全被你算计到了,看来我以后也只能老实待在这里了。”

    刘大虎算是丐帮里的老人儿,面子熟,里子也不差。早先他在总舵那边混,由于年轻且性子急,得罪了不少人。等到年纪大了,性子才逐渐成熟,对人对事也终于看得明白了,知道自己在总舵是不会有啥好前途的。于是,在上代蓝旗舵主招兵买马之时,他就趁机混了进来。

    在财神庙,他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臭脾气,无论对上面溜须拍马,还是对下面撒谎、吹牛,都是轻车熟路,张口就来。又仗着一副好身板,几手江湖上卖艺的假把式,不到一年的功夫儿就在身边聚起了百十来号人,让他顺利升了“四袋”,成为分舵里众多小头目之一。

    现在,他是周游的属下。因为周游是凭着“恶煞令”入帮的,待遇远非一般人可比。这代表着周游已是“十二恶煞”中的鸡煞,帮里帮外都得按规矩尊称一声“司晨星君”,再也不是小捕快。

    “凶神恶煞”在丐帮中的地位超然,本来是只听帮主号令的护法使者,排名不分高低。“五凶神”是借用民间供奉的神袛名号,所以尊称为“神君”。而“恶煞”是借用的生肖星宿名号,所以尊称为“星君”。例如,韩猴子只是外号。与他相熟的人才会这么叫,而其他人得称呼其“献瑞星君”,或是“韩星君”。

    “禀周星君,鲁长老一行人已出发。属下等也已准备妥当,可以随时动身。”

    成为周游的属下,刘大虎完全是出于自愿。虽然之前他与周游交过手,而且还被夺了兵器,但是他一点也不觉得尴尬。相反,他还时常用这件事吹牛,告诉别人这叫做“不打不相识”,关系硬着呢。

    说到关系往来,韩猴子的态度才真正出乎他的意料。平时冷颜寡语,从不与人亲近的“献瑞星君”,却对周游却是例外。不过,他不会像刘大虎那样主动示好,而是等待周游自己找上他。

    “你终于来了。此时的幽州就是一个杀局,财神庙、丐帮总舵、七杀会、官府衙门,可能还得加上个总兵府。多方人马汇聚,高手云集。要活命,就得先破局。你就是那个破局的人。”

    第一次见面时,韩猴子说话就是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不过,也能看得出他是真心为周游的加入,而感到高兴。同时,也让周游有了警惕心。毕竟,他是被吴老烟给诓进来,小心点总没错。

    “你和他们不一样。这里的人大都好追名逐利,尔虞我诈,难辨善恶。而我要做的事,只有你能帮我,其他人不行。等到时机成熟,我会告诉你我要做什么,现在还不是时候。”

    “什么时候是’时机成熟’?”

    “起码也要等到你的武功变强以后。以你现在的身手,是帮不了我的。从上次的比试来看,你用剑比用刀娴熟。华山派的’长虹剑法’剑路清正,以灵巧多变破敌。要练至大成境界,没个十几年功夫是不行的。不过,说到用剑之道,自古以来就没有墨守成规这一说。形、气、势、神、意,人剑合一,随心所欲,自成天地。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给你一点帮助。”

    曾经吴老烟就指出过他武功上的缺点,因而将在载有“化龙玄经”诗文的册子留给他,引他入局。此时,韩猴子也是如此,是否也有其他目的?

    仔细思虑后,他释然了——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数都数不过来的算计和背叛。如果因此而变得疑神疑鬼,那么生活就彻底完了。只要不是性命攸关和违背心中大义之事,就应该勇敢地去尝试。

    “我愿意!”

    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韩猴子给予的“帮助”居然是比试。

    与上次不同,这回周游手中有剑,可以施展“长虹剑法”,再以“仙人踏云”相辅助。全力出手下,他的身形灵动飘逸,剑势如虹,招法多变,一气呵成,唯独杀意不显。跟上次用刀相比,已是不同境界。

    不过,韩猴子这次用的也是剑。单手持竹棒,屏气凝神,全身剑气迸发。他的起手式就已将攻过的所有剑招瓦解,并化为己用。最后,才不急不缓地发出了一剑——实际上这一剑快若闪电,且有万千变化,形若奔龙,奔腾咆哮,所向披靡。

    一道剑伤,一个剑意,一种境界。有的时候,受伤并不一定是坏事。有些人,伤你其实是在帮你:

    以伤悟道,根据韩猴子的剑意,启悟自己的剑道,方能突破瓶颈,提升境界。

    从此以后,每当他练剑时就会用心去体会这道伤,用剑去追逐伤痛的方向,用心神去消磨伤中的剑意,直至再也感知不到。也从那时起,只要他一出剑,全身都会隐隐发痛,痛得每根汗毛都会竖起,仿佛他的每一剑都是刺在自己身上,一样的伤,一样的痛。

    不知从何时起,那六句诗文偶尔会偷偷跃然于心头。忽而化为垂暮的老者,埋头低唱,字字珠玑;忽而又化为巨龙,峥嵘清吟,盘迴怒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