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召唤隋唐文臣猛将 » 第6章 父子交心

第6章 父子交心

    “这两大理由可分为近理由和远理由”刘璟躬身行一礼,有条不紊的说道。

    “近理由则是我们可以赈济灾民,但是我们并不是完全管他们饱,也就是说我们只需每日供粥即可,而灾民再要获得更多的食物,则是需要付出劳动”

    刘璟停顿了一下,“这些灾民中不乏青壮男子,或者年轻妇人,我听说我们那些庄园之中正需要人手,我们可以让那些青壮男子去开垦荒田,疏通沟渠等等,而那些年轻妇人则可以让她们织布编筐,播种种子。他们可以按劳动程度获得米饭,粮食,孩儿将之称为以工代赈。”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收留那些愿意为我们耕种的灾民,让他们成为我们的佃农,充实人口,相信这样我们的粮食反而可能不会减少,还会有所增加。”

    “而远理由,则是一个看不见的软实力。古人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昔日周文王礼贤下士,安抚百姓,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名声大震,天下之人无不想为彼效力;商鞅立木,一诺千金,使之信义传遍秦国,他接下来的改革成功让百姓信服,最后成功推行了下去,才有了后来“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的美谈;以及高祖皇帝如关中约法三章,尽收秦地民心;有如东方术,董仲舒等等无一不是信义之名传遍海内。”

    “故父王若能在这个时刻,敢为人先,率先拿出我们的粮食,救济这些灾民,那么可想而知,父王的仁义之名定会天下皆知”!刘璟声情并茂的说道。

    听罢,刘仁顿感诧异,他感觉似乎不认识这个眼前的儿子,又或者说是第一天完全认识他一般。他实在没想到这个看似只对武艺感兴趣的儿子,在其他方面还有如此见识。他决定接下来在好好观察下。

    “没想到吾儿还有如此见地,正如你所说,救济灾民似乎确实是百利而无一害,名利双收,也罢,我支持你这个相法。”刘仁抚了抚短须,微笑的说,顿了顿,接着又说道“既然是你提出的想法,那这期间的过程就让你来做吧,我让冯管事配合你,方案尽快拟出来,要多少人手,多少物资你和冯管事说”。

    刘仁看着刘璟,有些狡黠的说道“我就退居幕后,忙里偷闲,让年轻人多干干”。

    听罢,刘璟大喜,他没想到父亲会如此相信自己,把这么重要的是交给自己做,而且这样的话,相信此事结束之后,他不仅会在府上拥有威信,他的信义之名也会广泛传播,他立刻答应下来,“孩儿领命!”

    刘人摆了摆手,“哎,不过那个招收灾民为庄奴,此事还须谨慎行事,不能落人口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虽说朝廷这些年朝政日益颓败,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豪强世家土地兼并不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谁也不知道我们荥阳这里到底有没有暗探,你可明白?”

    “孩儿谨记。孩儿一定不会犯这方面的错误,不放让父王失望的!”刘璟双手合并,严肃恭敬地说道。

    刘仁大为欣慰,面露笑容“嗯,不错,我相信我的儿子能够做成这事的。”

    “吾儿还有何事否?”

    刘璟有些犹豫,不知道要不要现在便将黄巾之事告诉父亲,想了片刻,还是决定日后在找时间袒露,“孩儿暂时没有别的事情了。孩儿告退。”刘璟深施一礼,对着刘仁平声道。

    “嗯,那你先去休息吧。”

    “是,父王,父王也早点休息。”说罢,刘璟退出书房。

    刘仁看着刘璟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他感觉看不透自己的这个儿子了,那个曾经在他心中只是一个允武不允文的痴儿,似乎没有那么简单。难道是因为几天前的晕倒所致?

    刘仁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上的那轮圆月,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仁对着书房外在等着召唤的侍女说道,“把冯管事叫来。”

    …………

    却说刘璟得到父亲的准许后,心中十分高兴,他这第一步算是成功迈了出去,而且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成功,居然得到了主导权。他行动的脚步也不由得轻快起来,心中想着如何去办好这件事。

    他快步的回到自己的院子,看见旁边侍女的房间还是灯火通明,不时间还传来嬉戏的笑声。刘璟不由得摇了摇头,还是长不大的孩子啊。

    却也并未说些什么,刘璟越过由石板组成的路径,推开了自己的房门,走到桌子旁,左手拿起水壶,右手提起杯子喝了几口水。

    正待想要提笔写一个赈灾方案的时候,却不想原本的刘璟是个武痴,房中根本可以书写的地方和工具,心中更是不由得苦笑。

    “世子,是你吗?”

    刘璟寻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位身穿一袭白裙的少女,款款的移步而来。

    这不是自己的侍女玉樱吗?没想到自己声音放低了,还能惊动她们。

    刘璟只得对着她温和地问道:“是我吵到你们了吗?”

    侍女玉樱有些慌乱,她赶紧躬身行了一礼,低着头回答道,“没,,没有,只是,,”

    刘璟看着眼前窘迫的少女,心中不由觉得好笑,他微笑地轻轻说道,“好了,我知道了。你不用害怕的,我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是吧?”

    “不过,你来的也是时候,正好有件事想让你去做。你去找下一张小桌子到这里来,还有一些纸墨。”

    玉樱有些诧异,但她又不敢问,“是,世子。”说罢,就转身而去。

    “等一下,以后不要叫我世子了,叫我少爷吧。”

    “是,世子,不不,少爷。”玉樱急得慌忙小跑离开。

    看着这般模样的便宜侍女,刘璟嘴角微微上扬,摇了摇头,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啊。不过自己前身倒也的确是个武痴,一身心思全部放在武艺上了,如此俏人的少女在身边,却也从未做过什么事,真是个神奇。换在其他的权贵子弟,或许这对妙龄少女早就被啃的骨头都不剩了吧。

    刘璟摁住其他心思,回到赈灾之事上。从前面刘仁告诫自己谨言慎行,就足以看得出刘仁确实不简单,并不是向外部传言那样孤陋寡闻,胸无城府,只知享受;恰恰相反,世人都看错了这个荥阳王。

    这倒也是,如果一个鼠目寸光的人当初如何能与现在皇帝争皇位呢?

    不过,在赈灾方面,自己该如何入手呢?毕竟从前也没有过经验,理论差不多都是从书上看来的,还没有实践过。纸上谈兵人人都会,但有的人成为了赵括,有的人却成为韩信。

    历史上不少人才华横溢,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但真正为官之道却不并会,如何处理百姓的事情,官府的事情却没有那些务实的人强。

    不过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自己虽然不是很精通,但自己可以请教下冯管事之类的,既然他能将府上的事情、庄园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自己只需要把握大局,细节上,任务交给他们去执行,那就可以了。

    想到这,刘璟心中轻松下来,赈济灾民只是在这乱世中走出的第一步,后面的黄巾起义才是真正的大事。可惜自己身边没有啥谋士,能给自己参谋参谋。宇文成都虽好,可惜是个武将,在战场上他可以叱咤风云,谋略还是差了点。

    只得心中暗暗下定,希望下次召唤能来个谋士,这样也不用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像这个赈灾的自己完全交给实干家去办,他们在这方面才是真正专家,自己完全是个半吊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