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9种田养家 » 第62章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第62章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接下来,就是做茶干了。

    这段时间,陈明铁已经在脑海中回忆了无数回制作方法了,当然,也没忘记记到了自己的小本子上。

    重生后没多久,陈明铁就特地去供销社买了一些白纸回来。

    现在不比以后,卖的白纸都是一大张一大张的,需要什么大小的都是买回家之后再用小刀自己裁。

    陈明铁仔细地把它们裁成一张张巴掌大小的小纸片,然后再用李桂芳缝被子的粗针粗线缝出来好几本小本子。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更何况,他觉得自己的记性并不算很好。

    前世好些事情的记忆都已经模糊不清,如果再不记下来,他担心,以后可能连那些模糊的记忆也会被他彻底忘记。

    为此,他还特地去买了一枝圆珠笔,还顺带买了好几根笔芯,挺贵的,花了他足足一块钱。

    之后,他只要有空,就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的,没多久,就写满了一本本子。

    上面记的东西很零碎。

    一部分是之后将要发生的事件,不管是他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还是道听途说的,只要他有印象的,就全都记了下来。不过因为时间短,他才写了接下来十年的,之后的还没来得及写。

    另一部分则是一些赚钱的方法、门路之类的,不管是他之前曾经亲自种过的蔬菜大棚,养过的猪,还是听人说过的,比如于德民曾经干过的包窑烧砖,运输队,或者是建筑工程队这些,他全都给记下了。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上了呢。

    还有就是一些小技能,很繁杂,像什么比较好吃的菜谱啊,一些生活小窍门啊,还有手工制作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啊,或者吃食什么的。

    茶干的制作方法,就在其中。

    这里面的好些内容,他都是从网上学来的。

    反正老年的他一人在家,时间多的是,可以慢慢学,慢慢试。

    至于他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人,为什么会上网,为什么会从网上学东西,也会从网上买东西。

    这些都要归功于他的女儿跟外孙了。

    本来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人,是不太会搞这些玩意的。

    最初,他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一直用的老年手机,也就是只能接打电话的那种。

    后来他坚持要回老家,他女儿不放心他一人,特地给他买了智能手机,还给老家装上了宽带。

    方便随时跟他视频电话,这样可以及时注意到他的状况。

    不过那时候,他也只学会了接打视频,其余功能一概不会,所以对智能手机一直兴趣缺缺。

    后来还是他外孙回老家过暑假,怕外公无聊,教会了他许多。

    普通的农村留守老人,除了辛苦地伺弄家里的几亩地外,就没有多少精神生活了,要么就是整天看电视,要么就是一班人混在一起打牌。

    那样的生活,一点都不健康。

    陈明铁却不一样,托了女儿跟外孙的福,他的晚年生活既丰富又多彩。

    他把家里的大部分地都承包出去,只留了少量的地自己种,这样能轻松一点。

    而种得的粮食,除了留给自己吃,其余的全都托人带到了省城,给了女儿一家。

    自家种的粮食,总比外面买的放心。

    其余的空余时间,他迷上了上网。

    不过他跟一般人不同,对那些小视频没有兴趣,他反而更喜欢那些长一点的视频,尤其是那些教人动手的视频。

    像什么做菜啊,做手工啊,自己制作一些健康食品啊,杂七杂八的,他什么都有兴趣,什么都看,什么都学。

    虽然很多都是看完就扔,不过也学到了不少真东西。

    最起码,女儿一家回老家之后,都夸他做菜有进步了。

    只是,现在好些食材都没有,也没有调料,也没那么多油,所以,他就是想大展身手也不可能。

    不过今天的年夜饭,他还是准备做一道简化版的松鼠鱼。

    为什么是简化版的呢,那是因为家里根本就没有番茄酱这种东西,到时候那浇汁就只能用糖跟醋来调了,口味上可能会差上那么一些。

    不过,松鼠鱼那是晚上的事情,现在他要做的是,尽量一次性把茶干给做成功。

    前世的时候,他用鲜豆腐做过,是按照网上的视频一步步做的,还别说,做得挺成功的。

    至于直接用大豆为原料的做法,他只是查过资料,并没有自己上手做过。

    他心里其实挺没底的。

    所以,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豆浆是现成的,都是之前李桂芳已经磨好的。

    接下来的两步,其实跟做豆腐差不太多,就是煮浆跟点卤。

    不过还是有一些不同的,那就是在点卤之前,要在煮好的豆浆里添上大概两成的开水。

    目的就是稀释豆浆,这样一来,在点卤时,豆浆转化为豆腐脑的速度就会变成,更加有利于水分排出,压制豆干时就会更容易一点。

    李桂芳听了陈明铁说的制作方法之后,都没用儿子动手,她就一手包办了。

    没过多久,豆腐脑就点好了。

    两人一人拿着一只大勺,在豆浆里不停搅拌着。

    陈明铁仔细观察了下。

    果然,成型的速度慢了不少。

    然后,步骤就跟做豆腐有点相似,又有些不一样。

    模子也不一样。

    这个模子是前一天晚上,陈明铁连夜钉起来的。

    其实就是一个大大的正方形木框,木框的高度约四到五厘米。

    之所以要做这么高,那是因为豆腐脑里面的水分比较多,四五厘米厚度的豆腐花压掉大部分水分后,得到的茶干估计也就只有一厘米多一点了。

    茶干跟豆腐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唯一的差别就是含水量了。

    含水量越高,那豆腐就越嫩,含水量越低,那豆腐就越老,而等含水量低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变成豆腐干了。

    像这样的方框,他做了好几个,反正是够今天用了。

    其实他不知道真正的豆干模子是什么样子,这个方框是他自个儿瞎琢磨出来的。

    他准备压出一块大茶干之后,再手工切成一个个小的方块。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