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太白吟 » 第六章 探查(一)

第六章 探查(一)

    乌蓬小船已经进入蔚然湖,目之所及,天水一色,令人心胸为之一畅。

    “千年雪莲也是能增加功力的,如此一来,加上他原有的二十年功力,岂不是有一甲子的修为了?”青衣老妪一脸骇然之色。

    白衫少年神色庄重的道:“事实上还远远不止,目前,我必须以千年雪莲为其解毒,同时以我的自身的真力催发药性,助其打通任督二脉。”

    “那还得了,这小子具有一甲子的真力之后,任督二脉又通,以后真力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万一他本性不良,伤天害理。”青衣老妪神色郑重。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除非我不救他,如要救,就得冒这种风险。”白衫少年轻轻一叹。

    “依我之见,最好是不救。”

    白衣少女一声惊呼:“姥姥。”

    “四娘,方才我已经说过两次了,目前我已是没有别的选择余地了。不过四娘你也不必太过担心,救醒他后,我还得先考察一番,如他本性善良,我将成全他,否则,我将立即废掉他的全部真力。”

    接着四人围坐在甲板之上,低声密语了顿饭功夫,白衫少爷低声说道:“事情就这么决定了,记住,六个时辰之内,任何人不能打扰我。”

    说着已抱起十二的身子,进入舱中,啪的一声,舱门关上了。

    六个时辰的功夫,并不算长,但对于船上的五人而言也并不算短,六个时辰,刚好是一整天,由现在的辰时算起,也要到深夜的戌末时分,才算功德圆满。

    南国仲秋的阳光,还是相当炎热,中舱已然被白衫少年和十二两人占用,其余三人只好在甲板上支起半张风帆,已做遮阳之用。

    风平浪静,海阔天空,小船暂时毋须操作,就让它随波逆流的在湖心中飘着,老少三人,就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闲聊起来,借此消磨光阴。

    当夜,西末时分,中舱里的白衫少年独自开门而出。

    白衫少妇首先娇声问道:“怎么样?”

    白衫少年笑了笑:“功德圆满。”

    这话,当然是表示他替十二解毒并打通任督二脉的事已圆满达成了。

    说来,此人的一身功力,委实令人莫测高深。

    按说,以自身的真力替人打通任督二脉并助长其真力,那是最吃力,也最耗精神的事,绝顶高手在做完此事之后,如非满头大汗或脸色苍白,也得静坐行功周息一番才可复元。

    可此刻的白衫少年,于完成此一艰苦工作后,在溶溶月光下,却依然是容光焕发,一点也看不出疲惫之态。

    那青衣老妪抬头看一眼北斗位置,微微吃惊道:“现在还只是酉末,较预定的六个时辰,整整提早了一个时辰。”

    白衫少年神采飞扬的道:“这小子的体质好的令人惊奇,所以较预定提早了一个时辰。”

    “那这孩子现在……”

    “我点了他的睡穴,让他好好的在睡上六个时辰吧。”

    “那他还未见过你?”

    “是的,当他将醒未醒之间,我便立即点了他的睡穴,这小子其他方面,我都可以放心,唯一令我担心的是他的杀孽和情孽。”

    白衣少妇微微一笑道:“人总是免不了都有缺点的,就是你我也不能免俗。”

    白衫少年含笑接道:“这些暂时就不要谈了,四娘,蔚然湖的月可是非常有名的,虽然,一年之间最好的赏月日子是中秋佳节,咱们没能赶上,可今宵十六,相差也不过一天,咱们都难得到蔚然湖来了,当抛下一切杂务,好好的欣赏这蔚然湖中的月色。”

    凤仪城

    悦来客栈

    约摸是辰初时分,客栈中一间上房的房门,呀然而开,身穿一袭洁白绸衫,但却是满脸困惑神色的十二,探出半个身子,连声唤道:“店家,店家?”

    一个手提茶壶的店小二连忙赶来哈腰谄笑道:“公子爷,您起来了,那位老爷子却是已去上关了。”

    虽然两夜之间,等于经历了两场生死大劫,但却由一个打渔郎变成了公子爷,想来应该是太划得来了。

    可十二脸上的困惑之色更加浓厚了,十二揉了揉眼睛,几乎还在怀疑自己做梦似的呀然问道:“老爷子?谁是老爷子?”

    “公子爷,就是那位送你到这儿来的老爷子啊。”店小二开口。

    十二似乎有些明白了,当下点了点头道:“小二哥,你到房中来,我有话问你。原来十二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和衣睡在一家客栈的房间内,而且全身衣衫焕然一新,不由猛然一惊的愣住了。”

    略一定神,他才想起那天晚上连番血战,以及在波罗江口的水底,与那白色怪蛇的缠斗,可那之后的一切却是一片空白。

    难道说,这是在梦中?或者是已被淹死,变成鬼了。

    十二揉揉眼睛,咬咬手指,证明不是梦,也未曾死去,并看了看随身携带的物品,一样也没少,连前天晚上夺自敌人手中的一把长剑,也好好的放在茶几上。

    困惑莫名中,他打开房门,将店小二叫了来,经过一番询问,十二已大致明白自己是被好心的人救上岸,并送到这客栈中来了。

    但他也仅仅知道那位好心的老爷子是一位药材商人,此刻已赶去上关,据说要后天才能回来,并请店小二转告他,要留在客栈等他。

    问明这些经过后,他愣住了。

    此刻,十二已然知晓自己身在凤仪城中,而凤仪城在蔚然湖边上,这附近,正不知道有多少莫名其所以的敌人要擒住他才甘心,能在这虎口等下去吗?

    如果不等,那位对他有过救命之恩的老爷子,又如何交代呢?

    有道是,点水之恩,当涌泉以报,而那位老爷子对更可是有着救命之恩,他能这么不辞而别,一走了之吗。

    就当十二在犹豫不决间,隔壁房间传来一阵粗狂的咆哮声,还夹杂着微弱的呻吟,和少女的饮泣声。

    十二不由微微一愣间,只听得那粗狂的语声低叱道:“装死,哭,就能解决问题吗?”

    另一个女声微弱的道:“胡大人,我已经走投无路了,你逼死我们母女,又有什么用?”

    “哼,逼你,我一生心血尽付东流,难道就这么罢了不成。”

    “胡大人,并不是我有钱不赔你,而是实在没有钱啊。”

    “我知道你没钱,但你有人,这么一个黄毛丫头,许五万两银子,难道你还吃了亏?”

    那女人近乎以哀求的语气道:“胡大人,求求你,积阴德。这丫头才十六岁,而你已年近六旬,这怎么可以呢。”

    十二方自听得剑眉一挑,那胡大人又嘿嘿的阴笑道:“既然不赔钱,又舍不得这丫头,好,我也不勉强你,不过,难听的话我说在前头,如果你痛痛快快的交出这丫头,我还能认你这个亲家,否则三天之内不交出钱来,我只好报官处理,到时候,这丫头你还是得交给我,可是你这位亲家,可就不会有人认咯。”

    那女人没有答话,只是发出一声无助的幽幽长叹。

    只听得那少女心心嘤嘤缀泣道:“娘,您就答应了他吧。”

    “对,还是这丫头乖,放心,我不会亏待你的。”胡大人阴阴的笑道。

    微弱女人泣不成声的道:“我苦命的孩子,娘怎能忍心?”

    听到这里,十二霍然起身,怒叱一声道:“这是什么世道?”

    他这一勃然大怒,吓得店小二一个哆嗦,结结巴巴的道:“公子爷,您……”

    十二似乎察觉到自己的失态,不由强抑心头激愤,平静的问道:“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隔壁住的是一对母女,说来,也真是可怜人。”

    “这话怎么说?”

    店小二讪讪一笑道:“这一对母女,据说来自成都,那位姑娘的父亲,是成都一家镖局的局主,三个月前,为了承保这位胡大人一笔价值十万两的镖,结果镖失人亡,倾家荡产只能赔出一半,万般无奈下,只好千里迢迢投奔这儿那位局主生前一位八拜之交的盟友,希望那位盟兄能义伸援手。”

    十二的星目中神光一闪地接口问道:“是否那位八拜之交的盟友不念旧情,不肯伸援手?”

    “那倒不是,公子爷,那位盟兄已于一年之前迁居到关外去了,这对母女,投亲不遇,而老的又因为旅途受了风寒,竟然病倒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那位胡大人又逼着要钱,想来也是真够可怜的。”

    “是的,是的,委实是可怜的很。”

    话没说完,店小二陡地发出一声惊呼:“公子爷,您?”

    原来十二那握在木椅扶手上的健腕,已不自觉的将那坚硬无比的檀木扶手握成一团粉末,由指缝间纷纷滑落。

    店小二何曾见过这等场面,又岂能不惊呼出声,而十二也感到无比困惑,一夜之间,自己的真力竟已精进到此种程度,已能于不知不觉间,将坚硬无比的檀木扶手握成粉末,一时间,也不由的目瞪口呆的愣住。

    也就在此时,隔壁又传出胡大人的嘿嘿怪笑声:怎么样?我就等你一句话了。

    那女的并没有答话,只是传来缀缀抽泣声,想必是那对母女在抱头痛哭。

    十二长身而起,沉声说道:“小二哥,你带我去隔壁房间。“

    店小二讶问道:“公子爷,你去隔壁干嘛?”

    “你先过去,告诉那胡大人,那对父母所欠之债务由我来还。”

    “公子爷,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五万两白花花地银子,数目可不小啊。”

    “少废话,快过去跟他说。”

    店小二将信将疑的向十二仔细端详了一会,才带着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朝着胡大人房间走去。

    少顷之后,店小二回到门口,向十二哈腰讪笑道:“公子爷,胡大人有请。”

    十二昂然走进隔壁房间中,星目微扫,只见一个头发蓬乱,满面病容的中年妇人,斜倚床栏,床边一个妙龄少女,伏在中年妇人怀中,正在抱头缀泣。

    床前一张椅子上,大马金刀的坐着一位两鬓斑白的锦袍老者,见到十二走进来,也不起身,只是目光深注,冷冷的问道:“是你要代她们偿还老夫的银子?”

    “不错。”十二点点头。

    “你知道这数目有多大?”

    “我知道,白银五万两。”

    锦袍老者仰首看着天花板,口中漫应道:“是的,白银五万两,可不是三五串铜钱,你拿得出来吗?”

    十二剑眉微扬,毅然地道:“我得勉力而为。”

    “空口白话,不能为凭。”

    十二探腕掏出一颗明珠,拖在掌心中,向前一迈,冷然接口道:“胡大人,你瞧瞧,这颗珠子值多少两白银?”

    锦袍老者收回仰望天花板的傲慢目光,向十二的掌心深深一瞥,不由目光一亮道:“好,这珠子可值一千两白银。顿住话锋,抿了抿嘴唇道:一千两和五万两之间,相差未免太远了。”

    十二二话不说,探怀取出刘伯伯留给他的半袋珠子,哗啦一声,悉数倾在茶几上,注目冷然的回道:“你数数看,够不够?”

    这满房间的珠光宝气,惊醒了床上那一对相拥而缀泣的母女,看呆了站在门外的店小二,也冲淡了锦袍老者那一双狗眼看人低的势利眼。

    床上的那一对母女,目瞪口呆,一时之间,竟说不出一个字来。

    锦袍老者目放异彩,小心的数着茶几上的明珠。

    满脸肃穆神色的十二,猛然想起那明珠堆中那块紫色玉佩,刘伯伯说这玉佩关乎自己身世,断不可遗失,便是赶忙从明珠堆中将玉佩拾起。

    锦袍老者数完明珠后,淡淡一笑道:“小哥,这里总共四十八颗,共计白银四万八千两,还差两千两。”

    “胡大人,你也可将就些,我也知道这明珠价值远不止一千两一颗。”十二剑眉微蹙。

    “不了,小哥,天地良心,老夫这一千两一颗的价钱已是出得过高了。”

    锦袍老者贪婪的目光凝视着十二手中的玉佩,咽了咽口水道:“小哥,你既然一番好意救人,老夫也不妨吃点亏,我看,将你手中的玉佩交给老夫,折价两千两,这笔交易就算是成功了,你看怎么样?”

    这紫玉佩与自己的身世有关,刘伯伯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断不可遗失,怎能折价给人呢?

    因此一时之间,十二沉首垂吟,默默不语。

    这是床上一对母女,已是回过神来,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那中年妇人不由惊声道:“公子,您……”

    十二淡笑截口道:“大婶,请莫打岔。”

    “可是公子这大恩,教我母女如何报答?”

    “大婶,十二只求心之所安。”

    十二目光移视锦袍老者朗声接道:“胡大人,我答应了。”

    锦袍老者眉开眼笑的道:“好……好,那么我们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