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让你读瓦尔登湖,你在干嘛 » 第19章 豆田第一百五十七页

第19章 豆田第一百五十七页

    “整个夏季,我都高高兴兴地忙碌着——让豆子在这一块大地的表层上生长,以前他们上面只长洋莓、黑莓和狗尾草之类,还有甜甜的野果和漂亮的花儿。”

    “我喜爱他们,给他们除草,从早到晚,照料他们,我一整天就做这些工作。他的叶子又宽又大,非常漂亮。露水和雨水是我的助手,湿润了干燥的泥土;土壤中又含有肥料,不过大部分泥土都是贫瘠而枯竭的。害虫、冷天,尤其是土拨鼠,他们是我的敌人。”

    卢梭的这片土地存在很多故事,在给豆田锄地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东西,箭头、烧黑的石头,还有一些其他植物的根系,这里在很早以前或许有过一个种族。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个民族为了有个好收成,已经将这片土地的肥力耗尽了。

    “在任何一只土拨鼠或松鼠从大路上穿过之前,或者太阳还没有升上那片矮橡树林,到处都是露水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在豆田里忙碌了,拔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杂草,并用泥土盖住他们。”

    “在阳光下,我给豆子们锄草松土,在满是黄沙砾的冈地上,在那一行行15杆长的绿油油的豆苗从中慢慢的来回走着。”

    可能对于很多有经验的农夫来说这样做不合适,但最好还是在露水没干的时候做完这些工作,湿润会让你省下更多的力气。

    “我锄掉杂草,将新鲜的泥土陪在豆苗茎秆的周围,以帮助我种的作物长得更好,使这片黄土地不用苦艾、芦管和狗尾草,而用豆叶和豆花来抒发他盛夏的幽情——这是我每天的工作。”

    “用手劳动,即使到了做苦力的程度,也许还算不上是浪费时光的最差方式吧。”

    凭借双手将农作物照顾的好好的,这并不是在毫无意义的浪费时光,相比于我们现在,每天拿着手机刷视频,一个又一个的阅览,最后将手机电量耗光,只留下干枯的灵魂要好得多,至少劳作是有收获的,豆子粮食等,而刷视频除了耗光手机电量外,很难在生活上给我们什么帮助。

    我讲的是大多数靠刷视频摆脱无聊的人,并不是说那些能挣钱的人,如果真的有人能躺着把钱也给挣了,我不会去说什么,只会佩服他,一边舒服一边还能挣钱。以我的智慧目前无法做到,所以不如人的地方就要认,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以结果而言或许我还应该向这样的人学习。

    再说回卢梭的豆子地,毕竟这是个半路下地的假农夫,所以在耕种上还是有些不得要领,在别人除草松土时,他在播种,他也不施肥,也不放什么草木灰,给人感觉就只是为了种而种。

    “至于我的豆子地,似乎正好介于野地与开垦的土地之间;就像有的国家是开化的,有的是半开化的,还有一些是野蛮的,我的土地就属于半开化的地,不过这并不包含坏的意思。我种的豆子都高高兴兴的回到野生的原始状态中,我的锄头还为他们演奏了牧歌。”

    如果将土地比作国家的话,或许卢梭的豆子地也就比野蛮稍微好上一点,毕竟还是个假农夫,土地的肥力又不强,也不想着施肥,靠下雨和露水发芽,其实就是自生自灭吧。

    不过在某些方面卢梭做的还是够格的,比如除草。

    “自从种了豆子,我就天天跟豆子打交道,时间一长,也积累了一些独特的经验,比如播种、锄地、收割、打场、挑拣、出售等——最后这个活计难度比较大——或许我还要加上吃豆子这一项,因为我的确尝过它的味道。”

    “试想一下,一个人与各种杂草的交往居然会如此亲密且如此奇异——这些事说起来很啰嗦,因为干活的时候清理这些杂草就够麻烦的了——把一种草全部除掉,毫不留情的摧毁他们的纤弱结构,同时还得用锄头区分它们,只为了小心的培植另一种草。”

    “这是一场持久战,我的敌人不是鹤,而是杂草,一群有阳光和雨露相助的特洛伊人。每一天,豆子都看见我扛着锄头来救他们,杀死他们的敌人,使杂草的尸体填满战壕。”

    在这一方面,我确实没什么可吐槽的,种了豆子就要对他们负责,锄掉杂草只是最基本的,施肥这一项才重要,但在这一项上卢梭就不靠谱了,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从不给豆子施肥,难道有杂草生长的地方就代表营养足够吗?

    令人惊讶的是,卢梭这种只除草式的养田方案有收益,除开耕种时的工具与种子,卢梭的收益是8.715美元,真是令人感动。

    豆子的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讨论的是另一种作物,并不是种在地上的那种。

    “我还收获了更有益的经验:我告诉自己,明年夏天,不用再花这么大力气去种豆子和玉米了,我打算种这么一些种子,比如诚实、真理、纯洁和天真等,假如这些种子还没有丧失的话。”

    “然而,如今又一个夏天过去了,而且一个又一个夏天都过去了,我必须告诉你们,读者们啊,我播下的种子,如果它们真的是美德的种子,那么都已经被虫害吃了,或者说已经没有生命活力了,所以他们都没有发芽长出苗来。”

    对于新英格兰人,卢梭下了很大的心思,但从经验来看,这些播撒在四处的种子并没有很好的生长,反而被人当作杂草除掉了。

    就像老人们的经验一样,如果认定了这片地是种豆子的,那么除了豆苗以外的一切绿芽,都是杂草,不需要等他真的结出果实,在还没有长大的时候便要除掉,以方便自己种的豆子更茁壮的生长。

    对待农作物是这样的,但是对于精神思想,还是用这样的经验去对待,不敢想象是好还是坏。

    守旧安于现状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我们不希望每天都活在动荡之中,这无可厚非。但在卢梭这样的人眼中,这样的经验就像命运的必然,这一片地区将没有未来可言,哪怕再过一百年,这片土地上种的依旧还是豆子,这片豆田将会是卢梭最难受的地方。

    安逸,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享受,他们子孙具齐,三世同堂,生活只需要稳定便好,这叫做知足。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不太一样,有些人觉得年轻就要多打拼,攒足经验,然后在机会的海洋中乘上一艘大船,扬帆起航,满载而归的那一天才是他享受安逸的那一刻,在满载之前,安逸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我们年轻人的心田中,种的又都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