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斗帝传 » 第十一章 经济战略规划

第十一章 经济战略规划

    诸葛亮的这幅样子让刘禅哈哈大笑,刘禅想起了后世外国人吃皮蛋的样子,简直和诸葛亮一模一样。

    “相父吃不下不要勉强,宫内很多人都吃不下!”

    刘禅笑着说道,随即又正色道。

    “相父,您旁边那一坨黄色的便是为洗净之后的模样!”

    刘禅拿起另外一个打碎,剥开之后与诸葛亮之前剥开之后颜色不一样,这枚呈金黄色,诸葛亮有些好奇了。

    “之前那一枚是用鸭蛋腌制,颜色为绿色,这一枚是鸡蛋腌制,为金黄色!重点不在于,如果以相父看到的那黄泥包裹的,可一年不坏!”

    刘禅吃的是津津有味,诸葛亮再次闻了闻,确实很难适应,刘禅笑了,这玩意在后世都有很多人不习惯。

    “相父还是别食用了,这种东西有微量的毒性,和药一样,是药三分毒,基本对人体无害,但是食用多了,肯定是有害的!”

    刘禅自然要说明,这玩意是不能多吃的,一个月吃上一两个问题不大,但是你天天吃试试!

    “陛下大才!”

    诸葛亮立马知道刘禅的意思,这玩意最好不要推广,但是确实有大用的,什么用?行军打仗。

    这东西再难吃,他也是鸡蛋,鸭蛋做的,营养高,行军作战那可能就非常苦了,有这玩意,可直接食用,这也算是一种物资。

    “不逗相父了,上菜!”

    小太监端着两碗皮蛋瘦肉粥上来了,诸葛亮这是一愣,这是?

    “相父,里面那点点绿色就是皮蛋,您这时候再尝尝?味道就不一样了,皮蛋能去热,醒酒,只是不能多吃!”

    刘禅继续吃了起来,十足的吃货,不过能理解,长身体嘛,自然是要多吃的,诸葛亮这时候闻了闻,和刚才的味道又不一样了。

    诸葛亮试着尝了尝,爽滑,可口,这,有些神奇!诸葛亮有些惊讶了,看着刘禅的眼色都变了。

    “相父,我益州少耕地,人口也不及魏国,若是要发展,必须要另辟蹊径,墨守成规肯定是没希望的!

    曹丕虽然奸诈,但是励精图治,伪魏的国力也蒸蒸日上,因此改良百姓吃食,增加人口为我益州首要目标!

    其次,战争不局限于真刀真枪,有时候在没有实力发动真刀真枪的时候,可以发动看不见的战争!

    此物为酱油,相父刚才吃的时候美味便有此物之功劳,具体制作秘方,使用方法,都已经记录好了!

    以蜀锦,精盐,酱油等物品发动看不见的战争,也就是经济战,我观相父已经派人在关中,陇右布局!

    这远远不够,曹丕占据了中原大地,需要有盟友,东吴可为盟友,如精盐,东吴盛产粗盐,我益州可为其加工为精盐!

    然后再由东吴销售到徐州,扬州,荆州,青州等地,甚至可销售到辽东,我们不必眼红,只收取加工费便好!”

    刘禅说的很直接,目前来说,诸葛亮和刘禅的目标是一致的,在这情况下,刘禅没必要隐藏。

    诸葛亮也在思索,作为学神的诸葛亮很快就想通了中间的关键,这位不插手政务的陛下已经如有此长远的打算了?

    “陛下战略远大,东吴若能增强,一能吸引曹魏的注意力,给我益州发展的时间!二能让东吴体现到我益州的诚意!

    其三,能削弱曹魏,二虎相争之计,不过若只是加工,东吴未必会满意,此事交给亮来处理!”

    东吴那孙子,一直装示弱,导致曹魏的注意力全在自己这边,东吴实力就真的那么差嘛?不见得吧。

    夷陵之战,陆逊将刘备带出去的五万精锐直接打崩,十不存一,可见东吴没有想象的那么弱。

    东吴的问题是孙权为人的猜忌心很强,采取了强干弱枝的办法,生怕别人取而代之,这点和孙策的差别极大。

    这导致周瑜,陆逊的实力并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其次是部队的多样性,孙权麾下各将各部大多为私兵。

    这也就造成了各有各的风格,如朱然,治军不错!潘璋也还行,就是部队贪污严重,搞部队商业化。

    孙韶也是治军名将,贺齐,鲁淑,都治军很强,但是缺乏强有力的统率,孙十万不行,而其他人,孙权又信不过。

    昔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部队多了,对于主帅的调度能力才是最大的考验,这也是孙十万的弱点。

    汉朝能指挥十万以上大兵团作战的统帅那都是屈指可数,刘禅对于夷陵之战一直在复盘,为何刘备会败!

    刘备败也败在大兵团作战,大兵团作战要考虑军队的协调,指挥,没有通信的时代,只能靠人力传达,这其中要主帅能预判的非常准确!

    可以说,东吴的将才很多,帅才只有陆逊!诸葛亮最担心的也正是陆逊,刘禅觉得诸葛亮的担心有些多余。

    毕竟魏国才是目前最重要的,先干翻魏国,再考虑东吴的事情,如果干不翻魏国,考虑东吴在刘禅看来毫无意义。

    “未来五年就麻烦相父了,刘禅有自知之明,现在还是以学习为主!”

    “陛下谦虚了,陛下请放心,老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基本的计划早就交给了诸葛亮了,刘禅可不想过得这么累,这些能创造经济价值的产品,交给诸葛亮打理是最划算的。

    本来刘禅还想坑诸葛亮一把,可惜没坑到,,刘禅想了想算了,若是没发现郭攸之的能力,刘禅说什么都得坑诸葛亮一把。

    诸葛亮匆匆离开,刘禅开始进行自己的规划,虽然刘禅不打算插手政事,但是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比如名声!古代获取名声的办法不多,一个是自吹自擂,这点很多人都干过,第二是有人帮忙吹!

    东汉有一群人,能力没半点,但是很会吹嘘啊!这类人被称之为清谈名士,这类不在少数!

    这一类主要集中在汝南,颍川一带,最著名的便是南阳樊英。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典故便出自樊英,秦宓也类似,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就是益州学者。

    其三,便是诗词歌赋,文章练达,刘禅只能抄一些文章,诗词,毕竟要刘禅要名气,虽然不插手政务,名气还是要的。

    刘禅想了想,太麻烦了,还是专心操练自己的虎贲吧,练兵之法,首重纪律,纪律好,起码不至于大败。

    “陛下,您这要求也太高了!”

    “不高,以后我每天晚上读书一个时辰,虎贲也要和我一起读书一个时辰,入虎贲者,皆是良家子!

    一旦你们外放,代表的是朕的权威,不读书,岂不是让朕跟着你们一起丢脸,董允,安排人将此书抄录!”

    “诺!”

    董允没有问什么,恭恭敬敬的接过了书籍,看到书籍名称吓了一大跳,陛下这是准备做什么?

    《孙子兵法》,此书虽然不少家族都有,但是陛下让大规模抄录,这,董允想劝,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劝诫。

    “五先生,《孟子曰》,百姓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那既然君都为轻,士大夫不应该更轻,为何刑不上士大夫,似乎前后矛盾?”

    刘禅问道,刘禅这段时间发现,这是蜀国最糟糕的时期,也是蜀国最好的时期,正所谓不破不立。

    汉末以来,儒家缺乏务实,少有如卢植,刘表这类务实的,因此儒家大多被诸侯所轻视,儒家士微,法家或者说新法家崛起。

    如曹操,诸葛亮都可以算是新法家的代表,说白了依然儒法并用,调换次序,以法家为主,儒家为辅。

    至于孙权,玩的是帝王心术,他才不在乎法家,儒家,那个好用用那个,也算是务实派了。

    “陛下,刑不上大夫指的是先秦五刑,然而我大汉朝君主仁慈,自高祖起便逐渐废除了五刑!因此在我大汉朝,没有此说!”

    刘禅听了五梁的解释,恍然大悟,五刑都是肉刑,割鼻子之类,汉朝受过五刑的名人也就司马迁了,宫刑!

    “孔夫子曰: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闻而谴发,则白冠厘缨,盘水加剑,造乎阙而自请罪,君不使有司执缚牵掣而加之也。

    五梁先生怎么看待?”

    孔夫子这时候还没封神,也还不是万世师表!汉朝虽然自武帝时期,独尊儒术,但是尊儒不代表就尊孔。

    汉元帝时期,孔霸成为帝师,汉元帝抹不开面子给封了一次,真正官方封圣是王莽时期,也因为王莽,东汉对于孔夫子的态度也就那么回事。

    “陛下不应该妄议先贤!”

    五梁没有正面回答,刘禅笑了笑,搞双标,两千年前就开始玩了,这也是秦始皇要灭了这群人的原因。

    “五梁先生,以先贤,古人为镜,方知兴衰!朕欲恢复汉室,自然要学习,学习王朝为何失败,为何成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大汉子民人人都能吃饱饭,穿暖衣,难道这也是错的?还请先生指点!”

    刘禅一副求学的架势,再把帽子戴高,五梁有些沉吟,考虑了许久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因为五梁面对的不是一般学者,若是普通学者,倒也还好,但是面对的是天子,他就要考虑天子问这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