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职路广阔 » 第七十一章 目标

第七十一章 目标

    前面一个学期,高平所带的班级各方面评比结果都还不错,期末的综合测评数据也获得了各任课教师和系里领导的认可,这让他有理由相信,自己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这也给他新学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增添了动力和信心。

    他首先想到的是每次的长假之后,都要抓好学生们的思想管理与建设,寒假之后,也是如此。

    在新学期开始之前他就做好了计划,要把班级的管理工作再下力气抓一抓。

    根据之前的了解,再加上期末综合测评的成绩,他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学生的情况。但是开始的几天,他没有急着找学生们谈话,而是打算再仔细的观察了一下。

    于是,他就在学生们上课的时候,站在后门去看看学生们的听课状态;在晚自习的时候,进入教室随便的查看几名学生到底在做什么事情;晚上就寝之前,他还要进入到学生的宿舍里,看一看学生们课余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几天下来,他发现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甚至比他原本想象的还要严重,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有些学生明显的心不在焉,有的学生干脆就在下面睡觉,有的就是一直在玩手机。晚自习的时候,很多同学看似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但实际上根本就是无所事事,也完全不去复习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或者思考一下作业怎么完成,只等着有别的同学做完,自己去抄一下了事。至于就寝之前的宿舍,更是不忍直视,大部分同学都在抱着手机或坐在电脑前面认真的打着游戏,据反映,有的同学甚至要一直玩到凌晨时候。

    这些所见,都让高平心里不安。

    学生们并没有把目标、就业、未来和人生这些放在心上,他们关注的只有眼前。

    这些学生们,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呢?他们难道不知道那些看似快乐的游戏,都是在拿未来的前途做赌注吗?

    看样子,再这样下去,连之前公司化管理中已经逐渐的养成的一些“工作例会”与“专题研讨”等制度,也将要荒废了。

    这可不行,本来满怀信心要让自己带的班级与众不同的高平,下决心要想办法调整学生们的状态,他不相信,也不能接受学生们只是这种样子。

    他要能尽快找到解决的对策。

    高平先是找到了一些表现积极的学生,以便更为准确的掌握当前班级的现状。通过了解,他知道班级内部基本上已经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于学习和做事都很积极的同学,他们应该是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几个人互相促进;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对于各种事情都漠不关心,整天沉迷在游戏的世界里。

    高平随后又找了几位表现不积极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

    其中一位名叫刘建波的学生的话让高平印象深刻,他说他也知道那样做不太好,但是以前在家的时候,整天除了学习就是跟父母一起干活,现在虽然上了大学,但是毕业以后也就是去工厂里面当工人,那时候也会整天像父母一样,只能不停的干活,所以现在就成了最轻松的时候,就是想舒舒服服的过几年轻松的学校生活。

    还有一个名叫白雪松的学生,他的逻辑是因为每天打游戏而不学习,但是等打完了游戏又会觉得特别的空虚,心里就会十分的难受,为了缓解这种难受,就只好打游戏,只有打起来游戏才会暂时忘了难受的感觉。

    如何才能让学生们从这样的循环中跳出来呢?经过一番深入的思考,高平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让学生们的思想发生改变。二是要让学生们行动起来,要有事可做,要去挤占他们的游戏时间。

    带着这样的目的,高平开启了他的行动。

    行动是从一次班会开始的。

    班会上,高平没有提什么要求,也没有强调纪律,他就是像很多小学老师一样,让每个人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理想。

    这实在是有点难。

    第一个同学站起来,憋了很久,嘟囔着说也没什么理想。一个当代的大学生,二十来岁的正常年轻人,怎么可能没有理想呢?或许在他的心里有一个不愿意说出来的理想吧。

    等了半天,高平见实在没有办法让第一个同学开口再说点什么了,所以就让下一个说。见到前面的人可以什么都不说硬抗过去,第二个同学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

    再往后的两三个同学也都是一样。对于这样的行为,作为辅导员恐怕也确实是没有办法。难道你能够因为一个学生没有理想而给予处分吗?

    再后来,总算有学生有了一点突破,不再说没有理想了,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理想是“不挂科”,尽管这样的理想对于高平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总算实现了从无到有。

    于是,后面的学生干脆就把“不挂科”“减肥”“学会打网球”等各种目标说出来凑数。

    说来可能让人感到奇怪,小的时候可能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理想,甚至不知道自己所说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那时候是敢于表达的,或者说那时候心里是有想法的。长大以后,再说到什么是理想,不知道是因为心里空无一物,还是因为变得成熟或者懂得了一些东西,反而不肯再把理想说出来。

    高平总算听完了所有的理想,其中最为高大上的大概就是“专升本”了。

    高平打消了本来想和学生们深入的聊一聊“理想”的念头。现在这样的情况,无论是他们真的没有自己的理想还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理想说出来,都已经难以从这里找到突破口了。或许,随着时代的变化,理想真的已经从必需品变成了奢侈品。果真如此的话,那么不谈理想也罢,就从一点更具体的事情入手吧。

    他把同学们的发言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之后,继续说到:“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辩论会?”

    坐在下面的学生有的摇头,有的点头,三三两两的说着“了解”或者“不了解”。

    高平顿了一下,看了看学生们接着说:“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个辩论的题目,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下周咱们进行一次辩论活动。辩论的话题就是‘鸡头凤尾’,一方的观点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另一方的观点是‘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和观点相关的内容我在这里就不解释了,大家下去自己理解,我主要是说一下规则。”

    随后他给学生们说明了辩论活动的要求,包括每个观点要有四名代表作为辩手发言,分别为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以及各辩位的发言规则等内容。

    还没等高平把所有的内容说完,学生们的讨论声音已经越来越大,甚至变得乱糟糟的了。

    高平正是希望学生们的热情能由此被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