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载吾赏之盛唐 » 第24章唐律带来的礼物

第24章唐律带来的礼物

    辰时,曦光露。

    吴指南一睁开双眼,就瞧见李白搬来一张“方褥座床”,盘坐在自己寝床前,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庄子.山木》篇,嘴里还小声咏读着:“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

    “以前诵读庄子,一直以为书中所写只是一种前人臆想,世上不可能有人与鸟兽亲密为伍,相处融洽?”

    “未曾想,这两日我就见证了一个奇迹!”

    吴指南揉了揉惺忪睡眼,撑起身子,对着李白打趣道:“咦~~~凉菜,大清早,你不在自己房中,为何到我床前读书,难道昨晚有山野狐媚女妖来勾引独身美少年?你害怕就躲我房里?”

    “奇迹,有啥稀奇事?”

    李白抬头惊愕地看着吴指南,忽然站起来,转头跑出门外,并且大声呼喊:

    “舒卷啊~~~~~东岩师、大娘、丹丘兄长,三郎醒过来了,快来啊!”

    随着三道人影赶来,在他们带着各种惊喜、牵挂、焦急、关怀、庆幸等一番问候之后,吴指南才知道具体情况。

    原来自己昏睡了三日!

    赵蕤和元丹丘先后来给吴指南望色、闻息、切脉,都说面色红润,气息悠长,脉象张弛平稳,身体根本无疾,伤口也恢复得很好,没有毒素滞留在体的症状,金创痉要不就是没有感染,要不就是消除干净了,可人就是不醒。

    李白刚开始还以为吴指南是装睡,偷偷用指甲掐过其股肉,也毫无反应。

    最后赵蕤断定,三郎应该是短暂陷入一种莫名的沉睡状态,如若七日内能够清醒,就无碍,如若超过七日,就让元丹丘赶往绵州,到紫阳真人暂修之处求救。

    四人本说定,轮流来陪护吴指南,但在李白自告奋勇之下,最难熬的夜间至清晨,都是这位重情重义的十二郎搬来几个方褥座床,搭成一个临时寝床,陪伴左右。

    而在吴指南不省人事这三日内,长短堂中却是热闹非凡,登门了数拨人员,更出现了让人颇感神奇,诗仙李太白以后会提笔写在他诗歌里的一个“奇迹”。

    第一日:负责一县之内“主捕盗贼、亲理庶务、割断追催、收率课调”的郪县欧阳县尉领县司法佐和几个胥吏在村正吴大用的陪同下,前来拜访赵蕤,并准备当面问询吴指南遭遇三名吐蕃谍子的详细过程,而倒霉了三次,还有些鼻青脸肿,但是侥幸留得性命的吴三龟也一同前来致谢。

    却得知吴指南服药后陷入沉睡。

    一行人正与乡望高士东岩子赵蕤、紫阳真人高徒,刚刚侍奉过玉真公主的赵蕤之子元丹丘相谈甚欢,奇迹就出现了------从长坪山各处飞来成百上千只鸟,大致品种有黄腹山雀、棕头鸦雀、黄臀鹎(bei)、黑额凤鹛、蓝额红尾鸲(qu)、黄头鹡鸰、黑翅长脚鹬等中小型鸟类。

    先是黑压压一片在房屋上低空飞行,慢慢地,这些鸟雀胆子大了,纷纷降落在长短堂各处屋檐与房顶之上蹦蹦跳跳,显得十分可爱灵动,特别是吴指南的东廊房之上,密密麻麻挤满了各种品目不一,色彩各异的鸟雀。

    一时之间,唧唧咋咋,清灵啁啾的鸟叫声就环绕在长短堂内外,好不热闹。

    众人惊叹之下,月娘拿出些谷物、菜蔬撒在中堂之前的空旷处,群鸟飞跃而下,聚集在院落啄食。

    李白胆子最大,正是少年心性的活跃期,手捧一堆稻谷,口中吹响口哨,一会儿“咻咻、嘘嘘”,一会儿“哔哔、嗖嗖”,引无数小鸟飞入其手心啄食,其余人也大感新奇,纷纷效仿。

    人鸟群欢,乐在其中!

    吴三龟抓着头,非常纳闷,自言自语傻问道:“这鸟都不怕人了?还飞下来逗乐人!我可是有一手烤鸟串的好手艺啊!”

    李白听闻此言,眉头蹙起,眼神变得“哆如饿虎”,一句话反顶回去:“你敢!”

    “子非鸟,安知鸟之乐?”

    此等奇观持续了接近一个时辰,群鸟才振翅高飞,离开房舍,散入山林中。

    第二日:经过吴大用回到乡里一通鼓吹,北坝乡多个村庄,上百村民蜂拥而至长短堂前,翘首期盼再有奇观出现,大部分村民受过赵蕤医术照拂,其余人等也都知道“东岩子”大名,没有出现骚乱,显得较为有序。

    就连一直扎根郪县,也是长短堂前业主的慧义寺,得知消息后也派出寺院“三纲”之一,管理僧众礼仪,统理寺庙杂事的“都维那”前来一探究竟,被迎入堂舍以礼相待。

    果不其然,群鸟在相同时间再次飞来,引得一众村民激动不已,共同见证此等奇观。而那位慧义寺的“都维那”也是双手合十,高呼佛号,还专门到吴指南房舍诵读佛经,为他祈福禳灾。

    反倒是,年初才开设的佛山寺,一丁点动静都没有,更加坐实其本意用在扩田霸户,迁转人丁那点小心思上了。

    当寄生虫嘛,肯定避免接触赵蕤此等有名望、多见识、明事理、具智慧之人。

    第三日更加劲爆。

    梓州长史苏乂(yi)与汉州刺史杨令深联袂而来。

    苏长史既是听闻郪县官员禀报治下有如此轶事奇闻,作为一州之内仅次于刺史的高级官员前来视察,同时,也是引领汉州杨刺史登门造访。

    而杨令深就是来“嘉其乡勇,宜有褒赏”吴指南的。

    当日,芒波结三人杀死两名水陆关津的守关士兵,逃入山中。

    依《唐律.贼盗》:谓背诞之人,亡命山泽,不从追唤者,以谋叛论,首得绞刑,从者流三千里,抗拒将吏者,谓有将吏追讨......并身处斩。

    但是追捕也是有时间限制,《唐律.捕亡》:部内有一人为盗及容止盗者,里正笞五十,坊正、村正亦同。三人加一等;县内,一人笞三十,四人加一等;部界内有盗发及杀人者,一处以一人论,杀人者仍同强盗之法.....皆以长官为首,佐职为从。

    即盗及盗发,杀人后,三十日捕获,他人、自捕等,主司各勿论......同州、县为罪。

    永徽四年(653)颁布名为《永徽律》的唐朝法律是隋朝《开皇律》和《大业律》以及唐初《武德律》和《贞观律》的集大成者,元朝才改称为《唐律疏议》,除开元年间对其有一些轻微改动,一直到唐末,都是整个有唐一代的重要法律依据。

    后世多个朝代制定法律也大多参考《唐律疏议》,如《宋刑统》、《大明律》等。

    不仅如此,在大唐国威的影响下,东瀛岛国和南亚各国在此之后上千年里,无论朝代更替,也大都借鉴此部法律。

    《唐律疏议》能成为各朝各代及各国的法律范本,原因有三:

    一:是历史上第一部突出“慎杀”的法律,这种超前的法治观念真正体现了唐太宗和长孙无忌在制定法律时“以民为本”,唐高宗一以贯之。

    判处死刑朝堂之上要“五复奏”,地方上也需要“三复奏”;

    二:第一部“轻刑罚”的法律:

    废除了多种肉刑,只余五种“笞仗徒流死”,笞刑在之前朝代也有,执行是击打犯人胸、臂、腿,唐朝的笞刑只在臀部肉厚处击打;

    死刑罪名削减到110条,东汉时有600余条;

    死刑只有斩和绞两种执行方式,既没有前朝之“腰斩”、“菹醢”,也没有后朝开启之“凌迟”(武周时期酷刑没写入唐律,私下滥刑各朝代皆有)。

    三:种花家法律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判刑必须有完善的证人制度和详细的司法解释;

    所以对官府追捕盗贼的司法解释是:

    【疏】议曰:谓部内有人行盗、及当境盗发,及部内人杀他人,及境内人被他杀,事发后三十日,自捕获,并他人捕获,主司各勿论,并得免罪......同州、县为罪,长官为首,佐职为从。

    三人犯罪,治下之官吏加一等处罚,每被杀死一人,再加一等处罚!

    从芒波结三人杀死两名守关士卒开始计算,到吴指南制止其再次行凶,被郪县县尉禀告梓州州衙,移文汉州,用了二十八日。

    还没算在山中被偷袭杀死的山民两人。

    汉州从最高长官刺史到基层胥吏乡正、村正等一干官吏,在得知此消息前,都已经开始陷入悲观,做好有人要被鞭子或大板打屁股,有人要被撤职查办,有人今年“考课”估计会得“中下”或“下上”,任职满期后守选无望。

    最不济,也要用铜数十斤及等价之物来赎罪。

    结果,最后期限前二日,好消息从天而降,一干人等绝处逢生。

    赶紧让当日在场人员指认、验明相貌,得到明确证词,就是这三人,来不及细审前因后果,连忙销案。

    松了一口大气的汉州刺史杨令深亲自跨州前来犒赏嘉奖吴指南。

    够意思,被保住官职,免了责罚的一众汉州官吏,又听闻是赵蕤视如己出的养子,集资使了一次大手笔。

    蜀州单丝罗:二十匹;

    汉州弥牟布:四十端;

    汉州紵(zhu)布:四十端;

    马:吐谷浑马(河曲马)一疋,次上,𬳵父(父指未骟雄马),四岁,配有官方马契;

    跟到沾光的梓州长史苏乂也当场宣布梓州刺史府嘉奖,再次蠲免赵蕤及吴指南一家,三年租调,只是这“庸”,色役不免。

    刚刚不惑之年就擢升为从五品上的梓州长史,不同于穿着一身紫袍,革带、银缕鞶囊、绿绶、象牙簪导弁冠、乌皮舄(xi)、金鱼袋,从三品标准官服的汉州杨刺史来正式行文,只作浅绯衣、牛角簪、戴着平巾帻,银鱼袋,一身常服的苏乂向赵蕤解释道:

    自己听闻吴指南的事迹后,喜欢这孩子的有勇有谋,再加上旁人都说此子长得俊朗,让人越看越顺眼,又是英灵之后,想提携、提携他,大致操作步骤为:

    让带有勋子身份的吴指南满十八岁以后,二十七个月的居丧期结束后,去梓州治所所在地------郪县州公廨,担任苏乂个人的执衣或者执刀,锻炼一年后下放县吏,渠头等职,再两年后,色役达到年限,凭他粗通文墨,一身善射能砍的武艺,就可由自己带去京畿之地,以后前途比呆在这偏远乡村强多了。

    并暗示,自家兄长两年前就已在在朝中担任要职,他四年任期满后,多半会右迁回京师。

    赵蕤也看出苏乂是真心喜欢吴指南,才出言相谢,但是更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

    赵蕤自己现在的份量也就是达闻临近州县,吴指南能让苏乂如此高看一眼,以期建立联系,大概是知道了元丹丘---紫阳真人---玉真公主。

    不过,走九等流外官这条线,并不是条好路线,借着现在吴指南还沉睡不醒,情况不明,也只有回答道,如若吴指南醒来,会转告自家三郎,让他十八岁时自己抉择,如若不醒,只有拜谢苏长史厚爱了。

    一同前来的汉州杨刺史经过一番闲聊才知道元丹丘之名,洞悉其中关系后,见吴指南被梓州官府捷足先登,就顺势向赵蕤讨要“备胎”李白。

    了解李白性子的赵蕤苦笑着回复道:“此子才入我门下三日,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还是等他学业有成再随侍刺史左右亦不晚。”

    才刚刚入学,怎么可能就此离开的李白,虽在一旁躬身行礼,却带着一股无形装逼的气质:“拜谢刺史厚爱,白从师受学,不觉时晚,尤愿弱冠之后,西入秦海,一观国风。”

    这一日,群鸟没有再飞来,两名官员带着他们各自的随从遗憾地告辞而去。

    准备回城的苏乂,侧身回望掩藏在一片青竹之中的长短堂,口中说道:

    “好一个长短堂,不仅引来无数灵鸟,老而弥谨东岩子,沉稳内敛丹丘生,一身傲气李太白,还有伤荔别少年吴指南,何不将此轶人趣事写信告知大兄!”

    -----------------

    PS此章鸟聚奇观改编自李白诗:又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

    杨令深:据《犀浦县令杨府君(鸥)墓志铭》,杨府君春秋三十九,以大历十四年冬十月卒于郫县之私第......汉、润、夔、濮等六州刺史令深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