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隆庆大帝 » 051章 开关奏疏

051章 开关奏疏

    时光在悠悠的度过,朱载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他最近的目标就是怎么混出宫去,他想看看自己治下的百姓,看看原汁原味的北京城。

    石塘岭大捷的硝烟已经逐渐散去,各种升赏已经到位,杨博升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由原宣大总督王之诰接任,葛守礼任左都御史,马森接任户部尚书,朝政正在走向正轨。

    不过有时候平静的生活注定不能太久,朱载坖隐隐的有些感觉,应该是有些事情发生了。果不其然,朱载坖刚刚开始批阅奏疏,陈洪就来了,说道:陛下,内阁诸位阁老和部院大臣求见。朱载坖赶紧请他们进来。

    一众大臣进来后,朱载坖一看就有点懵,这赶上小朝会了,内阁阁老,六部尚书,左都御史都到齐了,朱载坖问道:诸位一齐到来,可是有什么大事?徐阶取过一本奏疏呈上说道:陛下,臣等此来,就是为了这奏疏。

    朱载坖取过奏疏,展开一看,是巡抚福建右都御史涂泽民的奏疏,不长,就一个意思: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好家伙,这么快,本以为隆庆开关没这么早,草率了。朱载坖问道:诸卿可有意见?

    徐阶说道:内阁和部院大臣各执一词,难以调节,且此是国策,臣等不敢自专,故而奏请陛下,请廷议。朱载坖说道:既然诸位大臣都在,不如就先议一议吧!

    新任户部尚书马森说道:陛下,臣以为应当开海禁,南宋不过据有江南半壁,北有强敌,尤能享国百六十年。无非倚仗海贸市舶之利,今倭患渐息,当开海禁,以利国家,以便商民。

    礼部尚书高仪却不同意,他说道:陛下,禁海是太祖皇帝的圣训,岂可轻易更改,祖宗圣训,万事不易,陛下不能为蝇头小利而乱国之纲维。

    吏部尚书杨博也说到:陛下,国朝禁海,已逾百年,沿海卫所松懈已久,舟楫不修,冒然开海,恐海上不靖,且西夷窥伺我已久,嘉靖年间就曾袭扰我广东,开海还是要慎重。兵部尚书王之诰也说道:杨尚书说得是,沿海各个卫所舟船破败,已不堪用,冒然开海,恐滋扰地方,还是要慎重。

    高拱出来说道:陛下,倭寇起于争贡,是不争的事实。而今沿海走私猖獗,国家税源流失,所谓倭寇,三分真倭,七分假倭,往往受雇于所谓海商,如王直、徐海之流,贸则为商,禁则为盗,若一味严禁,东南不安,国库不宁,何以为继?

    其他的部院大臣也都相继发表看法,各有见解,朱载坖一时也没法直接下令开海,两个月的皇帝生涯,让朱载坖明白这个道理,政治就是妥协,要是朱载坖强行命令开海,文官们有的是办法阳奉阴违,历史上隆庆开关,朝廷也没多收几两银子,和宋代远不能比。

    朱载坖这就说道:既然诸卿莫衷一是,就将此交付在京公侯伯及三品以上官吏讨论,廷议决定。朱载坖让内阁留下继续商量,其他官吏退下干活。

    朱载坖问道:内阁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徐阶说道:开海自然是好事,一则倭患渐轻,二则国库能纾,自然是好事。高拱也说道:陛下,开海利大于弊,现今所谓禁海,禁百姓不禁豪门,利归于豪强,祸推于国家,海上樯橹连天,而无一分银入国家,如此海禁,还有什么意义?

    郭朴也说道:所谓海禁是祖制,也是无稽之谈,太祖皇帝之所以海禁,实则是因为张士诚、明玉珍余部纵横海外,骚扰地方,同时和大陆上的残匪勾结,为防止其死灰复燃,故而禁海。成祖时七下西洋,难道是违背太祖圣意?非也,禁海本就是一时之策,不是长久之计。

    李春芳也说道:查太祖圣旨,并无海禁之言,所谓海禁是太祖祖制,不过小人附会,如所谓大海寇如王直、徐海之辈,都是海商,因通商不许,遂为盗,故而以祖制论,甚为可笑。

    朱载坖说道:既然诸位阁老都无异议,为何不直接拟票,送朕批红。徐阶笑道:陛下,此事关系国政,若出于内阁,宣于陛下,到时候百官沸腾,阳奉阴违反而不美,臣等必请廷议,如此令处于朝廷,诏宣于天下,才能令出必行,毫无掣肘。

    朱载坖问道:那廷议必能通过吗?朕看今日,不少大臣都持反对意见,如何能在廷议通过?徐阶笑道:参加廷议的有在京三品以上官吏,还有公侯伯参加,这些勋贵,只要陛下点头,就可以左右,三品以上官吏,臣看五五之数,只要公侯伯们过半同意,通过就不难。

    那开海后具体如何操作,和前宋一样,设市舶司征税吗?徐阶笑道:一应制度,既有前例可循,不妨效法前宋,陛下也不烦扰,何乐而不为呢?朱载坖也笑道:时移事易,前宋之法未必适用,内阁和司礼监要参考前法,妥为商议,定要使国家税源不失,严打走私。

    徐阶也说道:既然开海,就是为开拓财源,宽裕国库,定要严禁走私,有敢逃税者,必重处之!朱载坖也说道:既然要廷议,不如先召英公、成公和几家亲近勋贵,阁老和朕一块说与其听,力保此事必成。

    朱载坖立刻命陈洪传召英国公张溶、成国公朱希忠、恭顺侯吴继爵。三位勋贵来到暖阁,一看内阁诸位阁老都在,有些好奇的行礼后,英国公张溶说道:不知陛下召臣等何事?朱载坖让人把涂泽民的奏疏拿给勋贵们看,勋贵们看完后,英国公张溶说道:陛下,这是国家大事,当问阁老们,臣等哪敢置喙。

    朱载坖说道:诸位也是勋戚,于国家大事自当发言。张溶直接说:臣惟陛下命,陛下如何说,臣等就如何做?朱载坖不由得在心里给张溶点了个赞,不愧是老工具人了,上路子。

    朱载坖说道:英公体察朕意,果然是勋贵楷模,徐阁老给英公、成公、恭顺侯说说。徐阶就把大概要做的事给张溶他们说了,张溶说道:陛下之意,臣已明了,臣今日就会和各家勋贵说,必不让陛下失望。

    三日后,文华殿,隆庆朝的第一次朝会开始了,在京三品以上部院大臣和公侯伯们分班列队,陈洪将涂泽民的奏疏宣读一遍,内阁首辅徐阶上前奏道:臣请允诸勋贵大臣廷辩。朱载坖说道:众卿畅所欲言。一刻钟之后,朱载坖已经后悔说这句话了,整个文华殿已经成了菜市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支持海禁的和主张开海的互相陈述,已经要开骂了。

    主持廷议的徐阶出班喝止他们,说道:诸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主张开海的认为开海能够增加国库税收,使倭寇不再袭扰东南,主张禁海的认为厉行海禁是祖制,而且开海后倭寇会更加猖獗,部院大臣和公侯伯争执不下,臣请投票,付之公论。

    朱载坖说道:可。陈洪带着一只罐子和两个碗来,说道:诸位大人,若支持禁海,就将红豆投入罐中,若支持开海,就将绿豆投入罐中。然后太监们开始给诸位大臣发豆,大臣们接过豆子,纷纷上前投票,不一会在太监和大臣们的监督下,投票结果出来了,徐阶上前奏道:陛下,在京公侯伯及三品以上部院大臣共计156人,支持开海者81人,支持禁海者75人,臣恭请圣断!

    朱载坖一看,终于到了自己表演的时刻,沉声说道:朕思虑再三,禁海是太祖皇帝一时之策,并非万事之法,既然诸卿多数属意开海,朕意也是如此,决定开海,详细章程,朕与内阁、诸部院商议后,以诏令下达。

    群臣山呼万岁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