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隆庆大帝 » 059章 屯田与农具

059章 屯田与农具

    朱载坖原本以为内阁条例颁发后,会有言官上书反对,说什么祖制不可动摇的话。没想到所有的言官自觉保持沉默,看来庭杖还是有用的。朱载坖现在就在等待张居正能给自己弄多少银子来。

    朱载坖在万寿宫内批阅奏疏,陈洪来报,右佥都御史海瑞请见,朱载坖心里一惊,这尊大神怎么来了,心里还是有点发虚,朱载坖说道:请徐阁老过来,带海瑞到平台。朱载坖想想还是觉得得把徐阁老叫来,一个人面对这尊大神实在是压力山大。

    徐阶到来问道:陛下召臣何事?朱载坖说道:朕在此召见海瑞,请徐阁老相陪。徐阶一副了然得表情,老神在在的端坐在一旁。果不其然,海瑞刚一进来,行礼之后就开喷:陛下,为何移宫西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必舍大内而就西苑,非人君之所为。

    朱载坖赶紧说道:朕非贪图安逸,实乃偶感小恙,禁中不利养病,故到西苑调养,一待病好,即行返回。徐阶也说道:内阁已经详细看过脉案,确是不假。海瑞这才收声,朱载坖这才问道:海卿去承天府分田,可曾事毕。海瑞取过文书说道:臣奉陛下命,将承天府皇庄土地分于百姓,这是黄册和鱼鳞图册。

    朱载坖让太监取过文书说道:海卿办事,朕是放心的,朕目下有一急务,需海卿办理,不知海卿意下如何?海瑞说道:请陛下吩咐。朱载坖说道:朕觅得一新粮种,可与冬小麦套种,每亩可得两石粮食,朕欲现在京师皇庄推广此物,再推之全国。

    海瑞问道:真有可以亩产两石的新粮食?朱载坖笑道:这是自己。说罢命人取了一点玉米种子来,海瑞仔细查看了种子,问道:新粮栽种,可知道此物的栽培方法?朱载坖说道:此物已在延安府栽种多年,朕已命延安府送几名老农过来,教授栽培之法。

    海瑞说道:那就好办多了,臣可以马上着手此事。朱载坖说道:朕意皇庄今年免税,所获一切,均归佃户所有。只要能尽快推广新粮种,使百姓得以糊口。海瑞跪谢道:陛下仁慈,臣替皇庄佃户感谢陛下。朱载坖摆手道:不必谢朕,朕为天子,治下百姓,食不果腹,衣不保暖,朕之过也!海卿有何要求,尽可以提,朕尽力满足。

    海瑞说道:臣不要钱,只要陛下为臣提供农具,铁质的农具和耕牛即可,农户们缺乏农具,实在是难于耕种。朱载坖有点吃惊,他一直认为,古代重视农业,对农具也是极为重视,铁我们是不缺的,铁质的农具应该早就普及了,怎么会缺乏农具呢?

    朱载坖问道:难道民间还缺乏农具吗?海瑞笑道:陛下长居宫内,自然不知民间艰辛,铁是不贵,可是生铁脆硬,不适合打造农具,熟铁和百炼钢价格昂贵,不是一般佃户能承受的。朱载坖说道:朕竟然不知民生之多艰,实在是愧为天子。朱载坖叫李芳过来,问道:之前整顿遵化铁厂,现今情况如何?

    李芳回答道:遵化铁厂现在已经能够出铁,只是练钢的师傅还没来,暂时只能出生铁。朱载坖说道:生铁也能打造农具,这样,海卿去到皇庄查看,看缺乏哪些农具,直接报给李芳,由遵化铁厂供给。至于耕牛,朱载坖问道:徐阁老能让太仆寺或顺天府拨给一些吗?

    徐阶说道:臣会下令给顺天府,由顺天府拨给海瑞。但是臣以为,农具耕牛不能免费拨给佃户,滋长其怠惰之心。还是要减价销售,或待其秋收后还给官府。海瑞说道:徐阁老此言不妥,朝廷又不是钱庄,何来贷给百姓,且佃户贫困不堪,实无所有。

    朱载坖说道:徐阁老之言是正理,国家不能无偿提供,否则天下之大,贫民之多,何以负担?不若让佃户以工还款,农闲时兴修皇庄内的水利、沟渠等,以备天灾,朕自内库拨米,海卿监工,凡参与修建者,计日给米。如此,水利既兴,百姓得利,于地方也是好事一件。

    海瑞说道:陛下以工代赈之法,甚为妥当,如此最好。朱载坖说道:此物关乎国运,海卿一定要慎重,今年收获得玉米,除种粮外,要尽数收获,用作种子,推广北直隶、河南等地。多一口粮,就少一个流民,就少一分祸患。

    海瑞点头称是,朱载坖问道:海清一路走来,可有所见闻?海瑞说道:臣一路见闻,湖广百姓之生活虽然贫困,但是尚能有口饭吃,但是河南百姓,实在是苦不堪言。朱载坖问道:河南竟如此困顿?

    海瑞说道:陛下,河南水旱无时,灾荒不断,境内王府林立,王庄遍地,兼并成风,百姓无立锥之地,流民遍地,惨不忍睹。徐阶也说道:北方各省,以河南最为困顿,人口众多,灾荒频仍,兼并成风,难以赈济。朱载坖问道:这么惨,为何不见地方奏闻。

    徐阶沉默半晌,说道:周王府。海瑞也沉默不语。朱载坖说道:朕知道了,二卿下去吧!朱载坖一个人在平台上坐着,半晌,问道:天下得王府,都这般兼并土地吗?李芳说道:北方诸王,如周王、代王、晋王都是如此,王府占田,数以万计,有王庄、王店等,兼并盘剥,无所不用其极。

    朱载坖说道:朕知道了,说说遵化铁厂吧,现在遵化铁厂怎么样了?李芳说道:臣接手遵化铁厂以来,现有大鉴炉八座,日出铁四次,每年能炼生熟铁四十万斤。明代一斤大概600克。四十万斤就是24万公斤,差不多就是240吨左右,这是一个国家的官营铁厂。

    朱载坖问道:铁厂现有民夫、工匠几何?李芳说道:有民夫军匠一千一百余人,轮班工匠四百余人。民夫月支粮三斗,工匠六斗。朱载坖问道:一千五百人,一年就出铁四十万斤?李芳赶紧请罪:陛下息怒,臣会尽力修复另外两座大鉴炉,使遵化铁厂恢复到正德时每年出铁七十万斤的地步。

    朱载坖说道:朕非是责怪于你,只是不知道遵化铁厂的具体情况,故而询问。李芳这才向朱载坖介绍了遵化铁厂的情况,遵化铁厂由蓟州、遵化、丰润、玉田、滦州、迁安六处矿山组成,所需矿砂、煤炭都是从这六处转运而来,损耗极大,工匠匮乏,民夫不能全年上工,故而产铁不足。

    朱载坖想了想说道:如此的话,还是要扩大规模,招募民夫,购买牲畜,修缮矿山到铁厂的道路,增加运力,对了,现在是用煤炭炼铁吗?李芳回答道:煤炭炼铁质量不佳,现在都多用焦炭。朱载坖问道:现今这六处的铁矿,哪里最好?李芳说道:迁安铁矿品质最佳,为个中翘楚。

    朱载坖说道:那就优先修缮迁安到遵化的道路,同时在迁安就地设炉冶铁,还要想法提高熟铁和钢的产量,军器甲胄,都依赖好钢。李芳说道:臣一定加倍努力,提高产量。朱载坖突然问道:兵仗局内可有冶铁大鉴炉?李芳说道:城内没有大炉子。朱载坖说道:回头派几个工匠,在兵仗局内设一个大鉴炉,不必太大,送些矿石过来,朕要看看怎么冶铁的。

    李芳领命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