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熵变四百年:风云南北朝 » 第十五章 凉州乱局(上)

第十五章 凉州乱局(上)

    上回说到,“痞子哥”刘裕,拔掉了东晋上下最后一颗敢跟他叫板的“钉子”,在整个中国南方,拥有了绝对的统控制力。

    但刘裕并不满足于此,他放眼全国、环视世界,准备先灭掉后秦,再扫平诸国,一统天下。

    刘裕为什么要拿后秦先开刀呢?

    这些年,中国北方又经历了什么呢?

    要说清楚中国北方这些年的风云变幻,还得从最混乱的西北凉州之地说起。

    在“五胡篇”中说过,前秦大帝苻坚,在国力鼎盛之时,派遣大将吕光,征讨西域诸国。

    吕光把西域几十个国家打得哭爹喊娘、满地找牙、死去活来之后,带着丰厚的战利品返回中原时,惊讶地发现:“卧槽!我大秦没了?”

    吕光望了望手中的大批部队和大堆战利品,心想:“既然总公司没了,老板也挂了,那我开个分公司,不过分吧?”

    于是,之前给前秦当打工仔的吕光,在凉州之地站住了脚,于公元386年10月建立了后凉,成为了一国之主。

    后凉的统治区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青海西部、以及新疆北部。地盘嘛,不算小,但当时这个区域的人口密度堪比秃子头上的虱子、地广人稀;而且凉州处于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地带,统治和管理难度不言而喻。

    吕光当上了一国之主才发现:称王称霸这事,绝对是个类似于走钢丝绳的技术活:

    走的好了、不出岔子,的确可以迎得鲜花和掌声,生活在绝大多数人羡慕的生活中;但凡脚下一滑,或者稍微有些干扰因素,那就不仅仅是身败名裂了,绝对就是堕入深渊、粉身碎骨。

    这不,吕光才割据凉州不几天,“干扰因素”就来了……

    公元386年10月,原前凉国主张天锡的儿子张大豫,找上门来,说吕光是冒牌的凉王,张大豫本人才是真正的凉王,发兵找吕光讨要说法。

    公元386年12月,吕光的西平太守康宁,自称“匈奴王”,公开反叛吕光。

    同月,吕光的张掖太守彭晃,大将徐昊等人,背叛吕光,加入了康宁的造反队伍。

    直到公元387年的7月,吕光才一一平定凉州境内的各股叛乱势力,真正地掌控了凉州。

    但,这仅仅是内忧而已,外患还有很多呢:

    后凉如果想入主中原,北方有北魏、南方有西秦、东方有后秦、西南方还有吐谷浑。

    好,你说,我大不了固步自封、不跟你们斗还不行吗?你猜行不行?你不去找别人麻烦,是可以,但怎么能保证别人不找你麻烦?

    吕光是将军出身,他很清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乱世生存法则,不抓紧时间做大做强,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在公元392年,吕光派弟弟吕宝,主动向东西南北包围圈中最弱的国家——西秦,发动了攻击。

    吕宝兵败。

    呃……最弱的国家都打不过?尴尬了哈,那就挑个最弱的部落打吧,吕光又派庶长子吕纂,攻击实力更弱的南羌族部落。

    吕纂兵败。

    弟弟和儿子的连续兵败,给吕光气的够呛:“不是,你们俩这酒囊饭袋有没有搞错?难道我们凉国的军队就这么菜?你俩连凉国周边的小势力都摆平不了,以后怎么指望你们冲出凉国、走向世界?”

    吕光赌上了自己的名望和老命,亲自率军与南羌族部落对战,勉强取胜。(当时的吕光肯定想:早知道中原这帮家伙战斗力这么强,还不如待在西域,在中亚、西亚地区称王称霸呢。)

    公元395年,吕光又倾全国之力攻打西秦。西秦国主乞伏乾归,为了保存实力,没跟吕光火拼,立即乖巧地表示愿意臣服于后凉。

    到了这会儿,后凉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换句话说,从此之后,后凉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等会,后凉建国以来,只不过是平息了国内动乱、打服了一个小部落、名义上让西秦臣服,就……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是的。

    公元397年,反射弧比较长的吕光发现:西秦的投降,只不过是嘴上说说,人家西秦国内该干啥干啥,根本不听后凉的调度和安排。于是,吕光派弟弟吕延、大将沮渠罗仇、沮渠曲粥攻打西秦,誓要把西秦彻底打服、打趴。

    这回合,西秦国主乞伏乾归,玩得更“花花”,他使出“反间计”,用吕延派出去的细作告诉吕延:西秦国主得知后凉大军前来,已经夹着尾巴逃了,现在正是拿下西秦的最有利时机。

    吕延一听,血压和血糖蹭一下就上来了:“哎呦?西秦国主乞伏乾归已经跑了?那可得撵上去狠狠踹上几脚!”

    随吕延一块出兵的沮渠罗仇、沮渠曲粥苦苦劝说吕延:“王爷,西秦国主乞伏乾归的坏心眼子,比咱仨脸上的黑头还多。说他跑了,只不过是传闻,不能真信,这很有可能是乞伏乾归诱敌深入的陷阱,千万不要冒然轻进,还是观察观察再说吧。”

    吕延眼一斜、嘴一撇,很不高兴地说道:“乞伏乾归听说咱们大军前来,怂了,属于正常反应;但你俩怎么比乞伏乾归还怂?西秦的国主都跑了,还怕他个鸟?削他就完了呗。”

    于是,吕延轻松地孤军深入西秦腹地,然后就真的被人家乞伏乾归安排好的伏兵轻松给收拾了,吕延的部队几乎被全歼,吕延当场战死。

    (乾归使人绐延云:“乾归众溃,奔成纪。”延欲引以轻骑追之,谏曰:“乾归勇略过人,安肯望风自溃?皆羸师以诱之。”延不从,进,与乾归遇,延战死。)

    主帅死了,后凉军士气大衰。吕延的副将沮渠罗仇、沮渠曲粥只得率领残余部队,返回后凉。

    当吕光得知后凉大败于西秦,弟弟吕延被杀的消息后,大怒,并迁怒于沮渠罗仇和沮渠曲粥,将这兄弟俩给处死了。

    沮渠罗仇和沮渠曲粥,除了是后凉的大将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便是沮渠匈奴部落的首领。

    吕光杀掉沮渠罗仇和沮渠曲粥倒是容易,但他得罪的,可是整个沮渠匈奴部。

    首领被杀的消息传到沮渠匈奴部后,整个部族都炸开了锅:“你吕光是不是有毛病啊?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明明是你弟弟吕延不听劝,非要孤军深入给西秦送人头,你杀我们的首领干嘛?跟着这样的糊涂蛋领导,我们还能有好果子吃?”

    于是,群情激愤的沮渠匈奴们,推举沮渠罗仇、沮渠曲粥的侄子,沮渠蒙逊,为新一代部落首领,在临松(现今甘肃省乐民县,在张掖市东部)公然竖起反抗后凉的大旗。

    西秦没灭成,后凉的精锐部队和弟弟吕延的小命搭进去了不说,沮渠匈奴部还反了?这就不仅仅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问题了,简直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小妾又跟隔壁老王好上了”。吕光气得肝都喷火了,立即派庶长子吕纂率军平定沮渠匈奴部的叛乱。

    吕纂正和沮渠蒙逊打得有来有回,沮渠蒙逊的堂兄沮渠男,成听说堂弟沮渠蒙逊反了,马上也起兵响应,在乐涫(现今甘肃省高台县,在张掖市西部)公然竖起反抗后凉的大旗,与堂弟沮渠蒙逊遥相呼应。

    沮渠男成这边比他堂弟沮渠蒙逊更加顺利,先是击败了后凉的酒泉太守垒澄、然后又策反了后凉的建康太守段业;气势汹汹地由西向东,朝吕纂的部队杀来。

    吕纂担心自己背腹受敌,正在考虑是否要撤兵的时候,一则消息传来,让吕纂不得不撤兵了。

    原来,后凉的散骑常侍、太常郭黁(nún),联合后凉尚书仆射王详,田胡部落首领王乞基等后凉高官,也反了!

    更要命的是,郭黁的起兵地点,就在后凉首都姑臧城(现今甘肃省武威市)。而且,郭黁还劫持了吕光的八个孙子作为人质(这里面,大概率有吕纂不止一个儿子)。

    所以,为了救援老爹和被劫持为人质的儿子,吕纂放弃平定沮渠匈奴部落的叛乱,抽身回姑臧城了。

    吕纂这么一跑,沮渠匈奴部陡起来了。

    公元397年,沮渠蒙逊、沮渠男成两兄弟会师之后,拥立看似比较有文化、比较有威望的段业为主,建国号为大凉国,史称:北凉。

    不久,匈奴沮渠部反叛后凉的消息就作为“今日头条”,传遍后凉全国。早就看后凉“老吕家”不爽的秃发鲜卑部(秃发,是音译,可不是说这帮人都是秃瓢)首领秃发乌孤,在后凉的南边,也建了个大凉国,史称:南凉。

    这下子,凉州之地可热闹了:后凉王室跟自家大臣郭黁、王详打成一团;还一夜之间蹦出来沮渠匈奴建立的北凉和秃发鲜卑建立的南凉。

    别急,更热闹的还在后面呢。

    我们后凉国主吕光同志,用尽最后一口气,好不容易平息了郭黁、王详的叛乱后才得知,自己八个被当作人质的孙子,已经全部被气急败坏的郭黁给肢解了……

    得知这一消息的吕光,悲愤交加,一口老血喷薄而出:“唉……早知如此,当个什么凉王?早知道这凉王连自家孙子都保不住,还不如囤聚西域抢来的万贯家财,成为一名富可敌国的边境商人呢……”

    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打击的吕光,再也没有任何雄心壮志,自称“太上皇”、退居二线,将皇位传给了嫡长子、太子吕绍。

    哦对了,吕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己在位,主动退居二线担任“太上皇”的皇帝。

    两年后,也就是公元399年,心如死灰、极其窝囊的后凉“太上皇”吕光驾崩,享年63岁。

    吕光这一死,让凉州之地的“大乱斗”,正式进入到了高潮阶段。

    原来,虽说吕光在生前就将皇位传给三儿子、嫡长子吕绍,但他两位作为庶长子和庶次子的哥哥吕纂、吕宏都表示严重不服。

    吕宏撺掇吕纂道:“哥,您多年东征西讨,为我们大凉国立下汗马功劳,将士们都非常拥戴您(这句完全就是抬举吕纂的话,其实吕纂也没打过几次胜仗)。老爸也太偏心、太草率了,应该把皇位传给您这个做大哥的啊,怎么能让狗屁不是的老三当皇帝呢?不如,咱一块把老三做掉吧?我们都愿意拥护德高望重的您来当皇帝。”

    吕纂听吕宏这么说,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但嘴角已经咧到耳朵根上了,吕纂答道:“这……这不太合适吧?老爸才刚死,咱就搞内斗?再说了,现在国内沮渠匈奴和秃发鲜卑的叛乱还没平定下来,国外还有北魏、后秦、西秦对咱们虎视眈眈,我看,要不就……算了吧。”

    吕宏从大哥吕纂的语气中就能听出来,他已经同意了七八成,只是稍微有些顾虑罢了,于是,吕宏又添了把火:“哥,您就别犹豫了,正是因为咱们面临内忧外患,才更需要您这样的明主带着我们挽救大凉国啊。等吕绍这怂货再墨迹些时日,咱们大凉国可就真凉了。”

    吕纂一想,倒也是,他心想:“要政变,就得趁早,如果等吕绍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坐稳了,再想把他赶下来,那就得乘以难度系数了。”

    于是乎,吕纂和吕宏这俩当大哥二哥的一拍即合,率军发动了政变。

    吕宏说三弟吕绍是个“怂货”,倒也没冤枉他,因为吕绍听说大哥二哥率军前来,竟然吓得直接上吊自杀了。

    就这样,吕纂轻松取得了政变成功,继位为第三任后凉皇帝,而吕绍在他们的老爸吕光死后,仅仅做了5天的皇帝。

    吕纂坐上龙椅后,才发现屁股底下和背后凉飕飕的,吕纂心想:“我是篡位上来的,保不齐其他人也跟我学,也来个率军逼宫之类的?”

    吕纂伏在龙椅上,将这问题引申一步,继续往下想:“那么谁最有可能篡位呢?如果非要选个人的话,这人一定是吕宏!吕宏这小子既然能撺掇我,去抢吕绍的位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去撺掇别人来抢我的位子?”

    就这样,吕宏在吕纂的臆想中,成为了“反贼”。吕纂将吕宏由司徒,降职为番乐公,打发到现今甘肃省的永昌县。

    吕宏大怒:“吕纂你大爷的!我苦心辅佐你篡位登基,没有当时的我,哪有现在的你?你却不信我,要搞我是吧?行!那咱俩就来个鱼死网破!今天咱俩必须没一个!”

    吕宏根本就没有去永昌县就职,率领手下的部队就跟吕纂干起来了。

    结果吕宏没打的过吕纂,兵败后跑路了。

    公元400年3月,吕纂抓回逃亡在外的弟弟吕宏,将其活活打死。

    至此,吕纂终于觉着屁股下的龙椅坐起来,不那么凉飕飕和硌得慌了,他也终于可以倒出手来,收拾先后反叛后凉的北凉和南凉了。

    公元400年6月,吕纂发兵攻打秃发鲜卑部建立的南凉。结果吕纂被人家南凉打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

    吕纂恼火至极,转而又去打沮渠匈奴建立的北凉,结果人家北凉正面死守城池,背面安排轻骑兵偷袭后凉的首都姑臧城,吕纂不敢恋战,只得窝着火、灰溜溜地撤回姑臧城。

    这两场战斗下来,吕纂变得跟他老爸吕光一样,心如死灰、再也没有了任何雄心壮志。

    吕纂的人生教条由“振兴凉国、称霸中原”变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要么躲在后宫吃喝玩乐、要么外出打猎数日不归,完全沉溺在灯红酒绿、酒池肉林之中。

    (凉王纂嗜酒好猎。)

    公元401年2月,因为边境领地纠纷,吕纂的堂弟吕超,跟西秦太子、大将乞伏炽磐干起来了。

    吕纂得知后,大怒,立即召回吕超,并在大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怒骂道:“吕超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咱们国内的沮渠匈奴部和秃发鲜卑部还没解决掉呢,你又去招惹西秦干嘛?你是嫌咱们大凉国的麻烦不够多,还是依仗着你们兄弟几个有点战功,就自作主张?朕看,先得把你们这些居心叵测的家伙全杀光,大凉国才能稳定下来!”

    此时,匍匐跪在吕纂面前、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吕超也怒了,他在心里默默咒骂吕纂道:“你才脑子进水了呢!我为国家拼死守卫领土,错哪了?难道要放任西秦入侵大凉,你就满意了?要是让我逮着机会,一定手刃了你这昏君!”

    但人家吕纂毕竟是皇帝,如果在他盛怒之时跟他顶嘴,自己的脑袋肯定得搬家。于是,吕超一个劲地磕头谢罪,吕纂这才饶恕了表面上吓得跟个小鸡仔似的吕超。

    (吕超击鲜卑,纂命超及思盘皆入朝。纂见超,责之曰:“卿恃兄弟桓桓,乃敢欺吾。要当斩卿,天下乃定!”超顿首谢。)

    过了一会,吕纂冷静下来,他也觉着自己刚刚发的飙有点过了,打算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吃吃,安抚一下堂弟吕超的情绪。

    当天中午,吕纂宴请了吕超、吕隆等堂兄弟和文武大臣,席间,吕隆一个劲地敬酒,吕纂喝得很是开心。

    午宴过后,吕纂还是不尽兴,又拉着吕超一起坐车游览后花园。

    当这兄弟俩游玩到琨华阁的时候,咱也不知道是有个陡坡,车子上不去;还是车子有点小问题,需要人来推。总之,吕纂身边的侍卫们,都放下手中的佩剑,推车去了。

    而早就对吕纂又恨又怕的吕超,瞅准这个空档,杀心骤起,摸起一把侍卫的佩剑,又准又狠地刺向吕纂的心脏!

    吕超得手了吗?凉州的局势又会如何发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