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有一片星河 » 第九章:未知力与星眷者

第九章:未知力与星眷者

    要探究星眷者的起源,就得从一种超凡力量说起。

    这种力量被新世界人类命名为“未知力”,是难以用现有的科学法则解释的存在。

    著名的“新世界三大定律”浓缩了人们对这种力量的归纳总结与公认猜想:

    第一定律,未知进化定律:人类探索未知并将之转化为已知的过程,会产生未知力。即未知—探索→已知+未知力。

    第二定律,未知力转化定律:未知力在自然情况下永恒不变,但在星眷者精神力的作用下,可以重新转化为已知,即未知力+精神力—星眷→已知,该过程只能单向进行。

    通俗来讲,就是星眷者通过消耗自己的精神力来使用周围的超凡力量,实现控火驭水、凭空造物等能力。这一条也是星眷者世界的核心定律。

    第三定律,三级传递定律:未知力的转化效率会随着中间过程的增多而快速衰减。举例而言,如果直接用未知力治疗某个患者的效果是100%,那么消耗等量未知力和精神力去生成一种有着治愈作用的药水,其效果就只有10%。如果更曲折一点,试图去生成一种“加到水中可以把水变成有治疗作用的药水”的物质,那么其效果就仅剩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三级传递定律是对星眷者能力极限的一种探索,它意味着将星眷者的能力大范围应用于生产生活、推动社会进入超凡新时代的设想是不太可能的。

    也正因如此,当今社会中普通人和星眷者的世界仍然是割裂开的,普通人生活在科学定律统治的世界中,大多数人虽然能从书籍、网络或者传说中认识星眷者,却很难亲眼见识他们的力量。

    不过,这其中也有个例外,那就是当今世界的律法体系。

    律法是最高法院统治世界的基石,和旧世界的各种法典条例相似,定义了居民们的各项行为规范和违法行为。不同的是,新世界的律法不仅仅停留在纸笔上,而是通过星眷者的一种特殊能力——“言灵”,真正被赋予了生命力。

    星眷者可以通过言灵提出“命题”,它是指一个含有判断语义的陈述句,例如“矿藏、水流、海域的所有权属于最高法院”、“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等等。

    言灵若是发动成功,那么对应的命题也就随之成立,成为“真命题”。此时若是有人试图违反命题描述,做出违法行为,就会受到冥冥中的力量制裁。

    一条条真命题,构成了复杂精密的律法体系,所谓“人立法,法治人”,最高法院通过制定和管理各个命题,确保社会正常运行。

    不过言灵之力不足以断人生死,也不能实现诸如“十五日拘留”、“500元罚款”这种具体的惩罚条例,它能做到的是暂时压制违法者,令其无法行动,之后则需要警方带走违法者,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对普通人来说,律法就是他们头顶上无时无刻不在的“审视之眼”,也是他们的保护神。

    但对于有些星眷者来说,律法却并不是绝不能违背的红线。律法既然同为未知力和精神力融合的产物,那就和星眷者的其他能力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违反命题导致的惩罚自然可以用精神力去抵挡化解。

    至于究竟是不敌被捕,还是逍遥法外,就要看两者之间孰强孰弱了。不过即使能逃得了律法的压制,也要遭到监察局、甚至是最高法院执法队的追捕,后果要严重得多。

    除去言灵之外,星眷者的能力方向还有五行、死生、虚象三种。

    五行,顾名思义,呼风唤雨、操控火焰的能力都能归于这个行列。这也是星眷者最常见的能力,鲜少听闻有哪个星眷者没有五行方向的天赋的。

    死生亦很好理解,疗伤治愈为“生”,杀人无形为“死”。这个方向的能力并非所有星眷者都能掌握,精通此道者,或为悬壶济世的神医,或为匿于暗中的死神,全靠己身心性。

    虚象则多指虚无缥缈的玄学能力,观星者夜观天象,试图得到星辰的启示,乃至占卜吉凶、测算未来,便靠的是虚象的能力。制造幻象亦属于虚象能力的一种,虚实变幻,令人无从分辨。

    这四种能力,大多数星眷者只具备其中的一到两种,以五行最多,死生次之,虚象再次,而言灵最为罕见。

    有言灵天赋的星眷者几乎全部进入了最高法院,鲜少听闻有例外者。几百年下来,对言灵的垄断、以及在律法命题的实践中积攒的各种经验使得最高法院对言灵的应用技巧十分精通。

    这些机密技术在造就其神秘感与威慑力的同时,也为体系之外的星眷者竖起了一道高高的壁垒,纵然有言灵天赋,若不加入最高法院,也很难凭自身领悟到最先进的技巧。

    看到这里,凌梓秋已经基本明白了星眷者使用能力的原理和几种能力方向。除了言灵听起来比较神奇,其他三个方向倒是和他想象中的差异不大。

    不过不得不说,以言灵构建的律法体系听起来相当巧妙,想来最高法院的初衷是希望建立一个人人遵纪守法的理想世界。

    能力方向说完,接下来就要提星眷者的天赋问题了。

    此前提到,星眷者要利用未知力,就需要消耗自身的精神力,而自身精神力的强弱,自然也就决定了能使出多大威力的技能,以及能使用几次。

    以水缸来类比的话,星眷者每次使用能力就等同于从水缸中舀水,水缸的容量就是其精神力的总量,一旦水被舀完,星眷者就无法再使用能力,只能等待精神力慢慢恢复。

    而星眷者的天赋就是其精神力总量,被人为分为S、A、B、C、D五个等级。这是从出生就决定的一种“属性”,某些理论认为,精神力总量与人类的灵魂密不可分。

    不过,星眷者的精神力比普通人强,却不代表着精神力强的人就一定能成为星眷者。甚至可能有些普通人的精神力总量比某些星眷者还多,却依然是个普通人。

    成为星眷者的必要条件就是“星眷”。从“星神赐火”一事之后,人们便相信,星星的注视是人类能感知到未知力存在的必要条件。此后越来越多的星眷者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并不是生来便能使用未知力的,而是在某一时刻突然与冥冥中的力量产生共鸣,成为真正的星眷者的。

    这个蜕变的过程也被称为“觉醒”。

    此外,并不是说精神力总量越多,星眷者的实力就越强。事实上,天赋与实力等级的对应关系存在着一种理想假设,那就是精神力的转化效率为100%。然而在现实中,绝大多数星眷者都无法保证自己精神力的转化率在一个如此高的水平。

    比如一个简单的法术“搓火球”,理论上来讲只需要消耗一份未知力和一份精神力即可,但星眷者施法时很难保证自己的精神力尽数用于这个法术,不熟练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很容易把精神力消耗在无用的方面,导致需要两份甚至更多的精神力才能搓出一个火球来。

    如此算来,这人真正的实力等级便要大打折扣了,甚至可能达不到其天赋等级的一半。

    星眷者们注重修炼与切磋,事实上就是借此提高自己精神力的转化效率,令其接近于100%,此时便可认为实力等级和天赋等级一致。若无奇遇,这就是其人一生能达到的最高实力水平了。

    难怪说天赋再高的星眷者都要从普通人开始逐级提升,而且一开始的提升速度相对较快。凌梓秋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缘由:

    从0%到50%或许很容易,但从50%到100%就要难得多了。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天赋更高的星眷者进境也会更快。同样是消耗一定时间提升到50%的转化效率,精神力总量是他人两倍的人,能发挥出的实力便也是两倍,从表面上看来,他的进境就比别人快许多。

    这些电子书对星眷者和未知力的介绍还挺全面,凌梓秋感觉它们甚至可以作为儿童的科普读物。想到这里,他有些好奇,打开了“最星博客”,搜索“星眷者”词条。

    因为昨天出了S级天赋的大新闻,这个词条下面十分热闹,有无数的讨论帖子。

    他往下划了划,找到更早一些时候的博客,发现还有一些专门的分析博,围绕着少数流入网络的星眷者视频进行讨论,分析他们使用的技能、威力以及原理。

    参与的网友大多不是星眷者,但乍一看却说得头头是道——他们自称“理论星眷者”,虽然自身没有天赋,但熟读大量有关星眷者的书籍,自认在理论知识方面并不逊色。

    这倒是挺有趣的。凌梓秋心想,其实星眷者的世界离普通人也没有那么遥远,甚至还能成为他们闲暇时的一种爱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