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孤女雁回 » 八十三 归路(二)

八十三 归路(二)

    “迟氏。”“迟氏。”

    雁回疑惑地转头,李母不耐烦地唤她。“叫你几多遍了怎毫无反应,近日你都呆愣愣,若是身上不舒服要说出口,万一耽误了腹中孩子,弄出闪失来,你可吃罪不起。”

    又是“孩子孩子”的,雁回紧抿嘴唇。

    “母亲教训得是。我腹中孩儿都是贵客,可不敢疏忽。”雁回低头行礼,手不由得抚住了腹部。

    虽从不对人说起,实际上她也莫名相信怀的是个女孩,只因此次孕中自己心明眼亮,完全不复上回那般终日昏昏沉沉。

    不同于初来乍到之时,雁回自知对李家众人也少了许多敬畏,正如李母爱说的那句“掂量自己斤两”,看着李母拂袖而去的背影,雁回恨不得拉住她再阴阳怪气顶撞几句,心想,我如今深知自己斤两,正好同你们较量较量。

    啊!她忍不住惊呼,为何我记得这句“掂量自己斤两”,若婆母是对我说,难道我不记恨?

    想起方才自己对桂子说的话,雁回明白了。

    久入鲍鱼之肆,怕是我早就处处言语伤人,只是无人提醒着我。而我……只想着我自己,想着那人,想着我同他的孩子。

    我是当真笃信于他吗?倒也并非如此。

    我只是,不敢不信他。

    雁回咬紧下唇,直到尝到一丝血腥味才想起来要松开,连忙掏出手帕压住嘴唇。

    再次未找见丑儿,桂子失望地回到屋里,同秋妈妈商量还乡,如今只有此事能令她心中快慰几分。

    秋妈妈正也是满心打算着。“趁还在城中,可多买些物品,今后不得机会时常进城了。”

    “对了。”秋妈妈竖起一指,“去寻个上好的木箱子,结实紧致点儿的,贵些也无妨。咱们将自己钱财同小姐的分出来,清白离去,不可欠她一分一毫。”

    “行,娘要什么物件儿都只管提单子,我一一照着去买,现在就去。”桂子的眼睛亮了起来。

    门人早已同桂子熟悉得很,不消上头批个出门牌儿,就能悄悄放她出去。

    说是上街置办衣料用品,桂子心知自己另有目的。她在街上转悠了好几圈,并无多少收获,便跑去药铺里问罗相士踪迹。

    幸好还是往常的伙计。“师父多日不来了,我知道冬日里他不常外出,近来不知怎地也不常过来,许是家里有事?要不姑娘每日过来悄悄,或许哪天就见到了?”

    “不成,我哪能每日里来等。小哥你可知罗师父家住何处?”桂子仍不死心。

    “这还真不知道,师父从不示人。”

    “或许他本就并不要个凡间住处……”桂子自言自语。

    “嗯?”伙计显然很关心她,试图走出柜台要陪着桂子细说。

    桂子连忙摇头,摆着手谢绝。“我急着寻罗师父,不在此久留了,免得耽误铺子里生意。或许我去趟山里。”

    “你独自去?”伙计到底还是急匆匆走出了柜台,直奔桂子而来。

    “我骑马过去!”桂子拔腿就跑,全然不知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

    方才说的话不过是因紧张而胡言,实际上桂子心里哪有主意,只能在街头伫立。伸长了脖子仔细去瞧过往行人。怕耽误摊贩生意,她还记着不时换个位置。

    快到黄昏时分,再不回去只怕天黑也走不到李宅门口。桂子长叹口气,看来今日运气不好,过几日再来试试?

    低头看向手臂上挎着的竹篮,此番上街的确不是为着采买,这提篮里空空如也,连娘亲交代的“好木箱儿”也未寻到。桂子摇摇头,往李宅方向走去。她仍然不愿放弃,三步一回头,总盼着能再来一次巧遇。

    桂子手握成拳捂在胸口,悄声念道:“您若真是神仙人物,必定能听见我心中所想,快快显灵了便好。”

    “猫儿姑娘?”

    桂子猛然回头,喜得险些流出泪来。“先生!”她迎上去,顾不得礼数,劈头就问:“我只问一句话,您可是那位裙钗郎君?”

    “哦?如猫儿姑娘所见,我只是一介布衣。”罗相士的不解神色在桂子眼里好似演戏,根本未曾费力遮掩住。

    罗相士暂且停住脚步,轻拂了拂身上长袍,又握住桂子的手,往她手心塞了个纸条。

    未等桂子握紧,他便又要踏上路途。桂子无心去看手中之物,追问着罗相士。“先生不便答复我也无妨,我只有一小小心愿求您,今后可否不再取走女孩儿性命。我为您造了好些像,也将传颂供奉,大可还原了女儿身,光明正大保佑女子一生自立自强。”

    罗相士不答,只是回头对桂子一笑,眼看向她手中纸条。

    得了示意,桂子立即低头打开,其上仅写一“好”字,女字旁写得尤其大,。

    她连忙抬头去看罗相士,又已无了踪影。在原地怔了片刻,桂子握紧纸条,立即拔腿跑了起来。

    要赶紧回去告诉娘亲!

    丝毫不知桂子已出了门去,雁回仍徘徊在院子里,自觉天光云影都已变动,显然在外头已逗留太久。怕叫用人见怪,也是为着甩开思绪,她疾步回到房里想找些事来做。

    眼望着架上书册,雁回伸手去拿,又缩回了手。上次怀孕生产以来,李家母亲一直不让她看书写字,说容易坏了眼睛,如今见着纸笔总有几分发怵。

    上个月池姨母上门来,面上是探雁回,贺她再次怀孕,实际上只拉着李母亲热说话,到底她二人才是同道中人。池姨母还点雁回“这做婆母的也是为难”“你在李家真是过得舒适”,叫雁回听了少不了又心中琢磨。

    意思是做儿媳的反倒做得不够?雁回心想,比起池姨母,李家母亲日子已然过得不错。但谁知其真正底细,若是万一、万一她也曾失去过女儿……

    雁回不愿再想下去,她明知此事不是回避就能一笔勾销,但眼下似乎勇气不足。也不敢再多评价长辈,于是来到双亲牌位前跪拜良久,虽也不知自己祝祷了什么,直到双腿酸麻。

    她也不想让歪坐在旁的婵娟知晓,只能自己先转为斜跪在坐垫上,缓缓松弛双腿,待到酸麻感消失了,才双手支撑着勉力让自己又站了起来。

    仿佛的确多了几分力气,雁回终于抽出一本书翻看,她眼盯着手中文字,却发现停笔之后再想捧起,已经完全看不进去。

    或许可做些针织刺绣?雁回寻摸出一个绣花绷子,竟然已经是前年的东西了,那时她刚来李家,喜欢他们后山的桐花,这半朵桐花必定是那时绣的,拖到今日还未能在手头盛开。

    李母倒是从不阻拦做针线,反而是雁回自己沉不下心来。怎地读书习字容易坏眼睛,而刺绣到半夜也没人阻拦呢?不都是用眼吗?

    雁回抬起头,望向窗外。

    一个人影闪过,雁回连忙追了出去。“桂子!”

    谢天谢地,只要她在,必定能说出我心中所想,能带着我往下寻摸出路,还有秋妈妈——

    “少夫人。”前方的丫鬟转身行礼,雁回这才发觉认错了人。

    “您寻桂子姐姐?她如今不在房里当差了,有事唤我小红便是。”

    这小红长着一副小巧圆脸,双颊自带红晕,一股稚气可爱。

    “鸿?”雁回失神问道。也不知小鸿如今怎么样了。

    “回少夫人,红头绳的红。”小丫鬟指着头上发髻。

    “那我何处能寻到桂子?”

    小红想了想说:“桂子姐姐怕是又到处去与人换钱了吧,她走动起来可不好寻到,少夫人此时用我便是,一会儿若我见了桂子姐姐,再请她来见少夫人可好?”

    “换钱?”

    “是,她好像颇有积蓄,最近忙着把零钱换整。也不知是否要出远门,我未曾过问。”

    正想问秋妈妈何在,雁回到底还是住了口。想起来好些日前,秋妈妈也曾提过想告假去雁回母亲给的田地里看看,雁回当时未置可否。

    她并不是无知无觉,能看得到她们母女二人经常窃窃私语,心头有些猜测。如今连这小丫头都知晓桂子到处换钱,显然她们母女毫不避人。

    不知何时已习惯了逃避,不想发生的事情就不提,仿佛假装不知就可以躲过。

    但真相和事实如何逃得过?李璧的脸又浮现眼前,很是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