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要买太阳 » 第8章 家庭责任与个人幸福的权衡

第8章 家庭责任与个人幸福的权衡

    百乐楼。(夜)

    二楼舞厅内。刘二、冯新发陪着刘诚坐在沙发里,刘诚脸憋的通红,两只大眼不住的往楼梯口瞧。

    刘二:“哥,别紧张,拿出点男人的气魄来。”

    刘诚:“我,哎,刘二,我还是回去的好。”

    刘二:“哥,你。”

    冯新发:“刘诚,别害怕,陈珍英又不是老虎,她不会吃了你的。”

    刘诚:“可我不会跳舞。”

    冯新发:“这不要紧,不会跳舞,你们坐在一起聊一聊也可以。”

    刘诚:“我,我也不会聊。”

    陈珍英走上楼梯口。

    冯新发立刻迎了上去:“陈姑娘,请那边坐。”

    两人走到刘诚面前。

    刘二扯了扯他哥,俩人同时站起来。

    冯新发:“我来介绍一下,这是刘诚,这是他弟弟刘二,这是陈珍英。”

    刘诚:“你,你好。”

    陈珍英:“你好。”

    刘二望着他们俩笑了笑:“珍英姐,我哥不会跳舞,你们就坐下来谈一谈吧。”

    刘二和冯新发笑着向她们二位点了点头,走到一边去了。

    陈珍英望着跳舞的男男女女,有的向她投来一笑,她回过头来,招呼刘诚:“你请坐。”

    刘诚:“嘿嘿,你也请坐。”

    两人坐在沙发的两头沉默了一会儿,还是陈珍英先开口。

    陈珍英:“刘诚哥,你不认识我了吗?”

    刘诚:“啥?”

    陈珍英:“去年我在市里打货,是你帮我把货搬上汽车的。”

    刘诚:“这……”

    陈珍英:“你忘了?”

    刘诚:“啊,我记起来了,你一共打了三箱服装。”

    陈珍英:“是啊,当时你来回给我搬了三趟货,全身都湿透了,真不知该怎样感谢你。”

    刘诚:“这有啥,当时,你也帮过我的忙。”

    陈珍英:“互相帮助,哈哈哈。”

    刘诚的心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陈珍英:“你会跳舞吗?”

    刘诚又紧张起来:“我…我不会。”

    陈珍英:“啊,刚才你弟介绍过了,我也不熟悉,这里太吵,那我们下去走走,好吗?”

    刘诚:“这,好的。”

    刘诚跟着陈珍英向楼梯口走下去。

    刘二走过来用手拐了拐冯新发。

    冯新发:“啥事?”

    刘二拿眼看了看刘诚的背影:“你看,他们走了。”

    冯新发望着刘诚走下楼梯:“晤,八成有意思了,让他们下去好好谈谈吧。我练武去喽。”

    武术馆,徐钱锋走进青年中,帮助他们纠正一个个动作。

    冯新发走进去,不声不响的站在后面练起膀子功来。

    刘民山家。(夜)

    刘诚走近用手叩门。刘二妈打开门,刘民山笑嘻嘻地迎出来。

    刘民山:“刘诚,谈得怎么样。”

    刘诚摇了摇头走进去。

    刘二妈:“咋,谈吹了。”

    刘诚:“人家是逃婚出来的。”

    刘二妈:“什么?”

    刘民山:“她家里有女婿?”

    刘诚:“不是,是她妈要用她去换亲。”

    刘民山:“换亲,换什么亲?”

    “这怎么成?”刘二妈摇着头坐一边去了。

    刘民山:“刘诚,上店子里睡觉去吧,咱以后再给

    你去找,嗯?”

    刘诚:“爸,谈成了,陈珍英不愿意嫁到山沟里,她,她愿意嫁给我。”

    “你说什么?”刘二妈惊喜的站起来,走到刘诚身边:“她愿意嫁给你?”

    刘诚红着热呼呼的脸点了点了头。

    刘民山:“不成,她是逃出来的,要是她家里人找来了怎么办?”

    刘二妈:“这,也是啊,她做了我家媳妇,她哥咋办……”

    “不要紧的,陈珍英说她爹她妈并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只是她哥今年三十五岁了,这是被她哥逼出来的。”刘诚解释道。

    刘二妈没有再说什么,看着老头子在屋子里来回渡步,她知道老头子正在考虑这件事。

    刘诚又说:“陈珍英还说,她哥娶不上媳妇主要原因是家里太穷,她跑出来做生意,就是为了赚一笔钱寄给她哥,到时候他哥有了钱就能娶上媳妇了。”

    “真的?”刘民山站住脚问道。

    “是真的。”刘诚点了点头。

    “那好办,只要她能和你结婚,这钱我刘民山就给她垫出来。”刘民山来回又渡了几步,接着又说:“诚儿,我提出几个条件,你明天再去问问她,第一,她愿不愿嫁给你。”

    刘诚:“爸,这我不是给你说了嘛。”

    刘民山:“这第二,她哥娶上媳妇究竟得多少钱?”

    刘诚:“这个我不清楚,陈珍英没有对我说。”

    刘民山:“你明天去问个明白。这第三嘛,就是我要给她垫出这笔钱必须在她和你拿到结婚证以后。”

    “咋?”刘诚为难地看了看他爸,又看了看她妈。

    刘二妈向他点了点头。

    刘诚低下头默默地站着。

    刘民山:“哎,你怎么不说话?”

    刘诚:“爸,前两条好说,就是这第三条,我.··我怎么向她开口说啊。”

    “咱不能开口?”刘民山一副家长气势:“如今娶媳妇也想做生意,学的精点儿,就说她哥,她爹妈不把她送过门,人家会把媳妇送给她哥吗?”

    刘二妈:“他爸呀,你难道不知道咱家刘诚忠厚老实,他能当人家姑娘的面这么一条二条的说出来?”

    刘民山:“不说出来,今后要上当的,现在用这种方法骗钱的多得是。”

    刘二妈:“诚儿,你爸的话也在理儿,明天一早妈和你再过去问问,时候不早了,你去睡吧。”

    刘诚点了点头,走出大门。光福镇西码头。(傍晚)

    夕阳给河面洒下一片金光,刘小兰和徐钱锋向柳树边走过来,刘小兰走到柳树下伸手扯下一根柳枝,不停地抽打树杆。徐钱锋靠在另一根树杆上,望着刘小兰那张忧郁的脸。

    徐钱锋:“小兰,请你相信我的话,姚三不会对你有报复心理的,你爸的工作我慢慢去给他做。”

    刘小兰转回身子:“那保镖真讨厌,他天天跟着我,我简直不敢上街走路了。”

    徐钱锋:“你爸的思想弄通了,保镖自然就不会跟着你了。派出所刘所长对你爸说了,他们对你的安全绝对负责,再说,还有我们哥们保护你。”

    刘小兰:“钱哥,我想学练武,你能教我吗?”

    徐钱锋:“可以,绝对没问题。”

    “嘿嘿嘿”刘小兰破啼为笑:“那我现在就学。”

    徐钱锋站过来:“好,我先教你防身功,来,看我的。”

    徐钱锋在前一招一势的做起来,刘小兰跟在后面学着,忽然,她的高跟鞋顶在一块石头上惊叫一声,摔在地上。

    徐钱锋连忙跑过去扶着她坐起来,一边给她揉脚脖子,一边问:“摔伤没有?疼吗?”

    刘小兰:“哎哟。”

    徐钱锋笑道:“看看,还没开始就把脚扭伤了,练武这碗饭你吃不消啊,哈哈哈。”

    刘小兰:“别笑我,我明天换了鞋去百乐楼练,我就不信练不成。”

    徐钱锋:“好,有志者事竟成。明天晚上我去接你,怎么样?”

    “去你的!”刘小兰对准徐钱锋狠狠打了一拳。

    “哈哈哈”徐钱锋又笑起来。忽然他止住笑,一本正经地对刘小兰说:“小兰,我还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

    “什么事?”刘小兰抬起头来问道。

    徐钱锋:“小兰,我想请你去百乐楼当文化教员。”

    “文化教员?”

    “对,就是在电教室里教人读书写字。”

    刘小兰:“教谁呀?”

    徐钱锋:“教刘青山等一样的文盲人,我和冯新发、刘二几个上门找了他们这班年纪大的生意人,他们都有兴趣去学习文化。”

    小刘兰:“他们都上了年纪,还学文化有什么用?”

    徐钱锋:“小兰,我们的文化室不光只让年青人学习电大和函授,还要让年老的学习文化,读书写字,要让他们学会开发票,看帐单和看价格表,这些简单的文

    化知识,他们学好了,就能解决生意上的很多困难。”

    刘小兰:“那,新发、刘二,还有孙三他们都能教啊,为什么要我去教呢?”

    徐钱锋:“小兰,你是电大毕业生。新发、刘二他们正在学习之中,不能分散他们的精力,再说,这光福镇上的个体户电大毕业生就我和你,你不教,就只有我去教了。”

    刘小兰低头不语。

    徐钱锋:“小兰,并不是我要给你找难题,眼下个体户中有文化的中老年人并不多。你知道刘青山被税务所罚款三千,就是不会开发票的原因,我们应该帮他们一把,这也算是我们对社会又作了点贡献。”

    刘小兰抬起头来,望了望徐钱锋:“好吧,那我去试试,不过我每天晚上要去上课,我爸他又不会答应的。”

    徐钱锋:“你爸识字也不多,他也要去学文化。放心吧,我会给你做好工作的,到时候就让你爸给你当保镖,同去同回,怎么样?”

    刘小兰又笑了。

    刘民山家。(上午)

    刘诚坐在桌子上三下两下吃完碗里的面条他将碗放在桌子上。站起身来。

    刘诚:“妈,我去了。”

    “去吧”刘二妈从厨房里发出的声音。

    刘诚打开门准备走出去。

    刘二妈从厨房里赶出来:“哎,回来,回来。”

    刘诚扭转身:“妈,还有什么事?”

    刘二妈:“你去哪里?”

    刘诚:“我去店铺,爸还没吃早饭呢。”

    刘二妈:“唉,你管你爸干啥,你快进屋去换衣服。”

    刘诚:“妈,你这又要我干啥?”

    刘二妈:“哟,你这笨小子,昨晚上说的话你全忘了?”

    刘诚:“妈,我……”

    刘二妈:“我什么?是不是记不起来了?”

    刘诚:“妈,我没忘,我不想去,我怕人家怪我。”

    刘好妈:“唉,你这傻小子,丑媳妇迟早难免要见公婆的,你不去能行吗?”

    刘诚:“妈,媳妇丑不丑,你看见了的,我是说爸提出的条件。”

    刘二妈:“我不是说你媳妇丑,嗨,我这大儿子,怎么一点也不象老二啊。”

    刘诚听后,又气又恼,他回身走出大门。

    刘二妈赶出门:“刘诚,你给我回来。”

    刘诚已走的无影无踪了。刘二妈叹了口气,转身走进门来。

    集贸市场。(上午)

    刘二妈急急慌慌直往人堆里钻,她一口气跑到二十八号摊位旁停住脚,看着陈珍英。

    陈珍英身边围着三个顾客,她给顾客试穿着衣服,一顾客将选好的衣衫装进布袋里,从怀里掏出钱来。

    刘二妈看在眼里,脸上谧出满意的笑容。

    陈珍英拾起头来,伸手接住顾客递过来的钱,装进钱包,她笑着向顾客打招呼。

    刘二妈这时与陈珍英对了个正面,刘二妈急忙走了进去。

    陈珍英:“呀,大妈,你也来了。”

    刘二妈:“哎,来了,哈哈哈,你的生意真不错。”

    陈珍英:“大妈,你别夸我,我才开始跟人学呢。”

    刘二妈:“没错,刚才我看你又是解释又是招呼,这服务态度可是做生意的根本啦。”

    陈珍英:“大妈,我的铺子开张不到一年,加上我又是个外地姑娘,要是服务态度不好,那还有谁来进我的门哩。”

    刘二妈:“就是,就是。”

    旁边站着的顾客掏出钱来,递给陈珍英:“你这姑娘说话和气,价钱公道,我就爱买你的货。”

    “哈哈哈”三人一齐笑起来。

    陈珍英将钱装进钱包,找出另钱递给顾客招呼道:“大叔,慢走。”

    送走了顾客,陈珍英回过头来问道:“大妈,你找我有事吗?”

    刘二妈:“珍几,来,咱娘俩到里面去说。”她将陈珍英拉进铺子里面的更衣室旁。

    百乐楼。(夜)

    三楼电教室。黑板前刘小兰正在写字。课桌前坐着二十多个年老学员,个个戴着老花镜。刘麻子和刘青山坐在一起,徐钱锋坐在他们的前面。

    黑板上,刘小兰写出一行粉笔字:“请把你会写的字写出来。”

    刘小兰转过身,面对学员,她看了看他爸,又看了看徐钱锋,徐钱锋向她点了点头。

    刘小兰:“各位大伯、大叔,为了摸准大家的识字情况,以便我们好安排教课,今天晚上,主要是搞一次文化摸底,就象学校小学生们的入学考核一样。”

    “哈哈哈”学员们发出一阵嘻笑。

    刘小兰拿起桌子上的一堆纸一边走下讲台一边说:“我现在发给每人一张纸,请各位把会写的字写在上面,

    不要急躁,想好了再写。”

    刘小兰将一张纸发给刘麻子,又将一张纸发给刘青山。刘麻子和刘青山戴着老花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同时拾起头来看看刘小兰离去的背影。

    徐钱锋回过头来:“刘大叔,你们俩位不要急,字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写不出没关系。”

    刘麻子:“那是,那是。”

    徐钱锋站起身来走到其它地方去了。

    刘麻子凑近刘青山小声问道:“你能写多少?”

    刘青山摇了摇头。

    刘麻子:“不要急,我可以教你。”

    刘小兰:“爸,不准说小话。”

    刘麻子透过眼镜片,白了刘小兰一眼。

    刘民山家。(夜)

    屋子里坐着刘民山、刘诚、刘二和他妈。

    刘民山:“诚儿,我看这门亲事就算了,陈姑娘不要钱,这分明是瞧不起我刘某,哼,她不要钱也好,现在还没上她的当。”

    刘二妈:“你咋这么说话,人家陈姑娘又没说个不字。”

    刘民山:“咋没说,不要钱不就是个不字吗?她哥等钱去娶媳妇,她既然愿意和咱家刘诚接亲,为什么不收钱呢?”

    刘二妈:“人家姑娘说了,她不是商品,拿钱买来的。”

    刘民山:“那,没钱给她哥,她能答应刘诚吗?”

    刘二妈答不上来了。过了一会儿,她转身对刘二说:“刘二,你给出个主意,这事如何办为好啊?”

    刘二:“我看问题就在我爸,他认为自己有几个钱就向陈姑娘卖关子,可人家就不买这个帐。”

    刘民山:“混帐东西,我卖什么关子,啊?”

    刘二妈:“刘二,你说话总是冲着你爸,他也是为你哥着急。”

    刘二:“那好,我提出个建议,妈你和爸商量商量。”

    刘二妈:“什么建议?”

    刘二:“叫我哥离开我们店铺,上陈珍英的店铺去。”

    刘二妈:“什么,倒插门?”

    刘二:“不是,是去帮陈珍英挣钱。”

    刘二妈:“啊,我懂了……”

    刘民山:“你懂个屁。你不看现在是啥子时候了,这腊月的生意是黄金月,他去了,叫我铺子关门。”

    刘二妈:“这,唉,他爸,诚儿去了,还有刘二。”

    刘民山:“咋?刘二,你问他上了几天铺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东西。”

    刘二捂住嘴笑了。

    刘二妈:“唉,他爸,不管怎么说,总不能看着孩子们的亲事不管啦。”

    刘民山:“刘二,这点子可是你使出来的,你说说,你哥走了,你能不能守住铺子,嗯?”

    刘二:“爸,只要你同意,我一定守铺子。不过,晚上我要搞函授学习,麻烦你佬去守夜了。”

    刘民山:“…好,只要你小子保证白天不跑路,我守夜去。”

    刘二:“爸,你说话算数。”

    刘民山拾起头白了刘二一眼。

    刘二和刘诚忍不住又捂住嘴笑了。

    刘二妈:“时候不早了,你们俩睡觉去吧。”

    刘二站起来,拉着刘诚的手:“哥,咱俩今晚一起去守夜,明天归老爸去了。”他回头瞟了他爸一眼,笑着与刘诚走出大门。

    百乐楼。(夜)

    文化教室里,黑板上画着一幅发票格式图。

    刘小兰用手指着图讲解道:“前面我已经讲过了,填写发票一定要字迹工正,按照上面的格式要求,一栏一栏的填写,特别是金额栏的大小写不能错格。好,现在时间不早了,今晚就讲到这里,弄不懂的地方请大家在铺子上自己加紧练习。”

    学员们纷纷取下老花镜,揉了揉眼,收拾好课本和作业本起身走下楼去。

    桌子上还坐着刘麻子和刘青山。

    刘青山手里拿着一支圆珠笔,在一张纸上吃力的画着发票格式。

    刘麻子坐在一旁看着:“好,好,就是画不直线条。”

    刘青山:“嗨,人老眼花,手不听使唤呢。”

    “嘿嘿嘿”两人同时笑起来。

    刘小兰站在讲台上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望着他们笑,心里充满激情。

    刘青山家。(夜)

    刘青山的孙女儿在一张饭桌上做作业,刘青山推门走了进去。

    孙女:“爷爷回来了。”

    刘青山:“嗯,你还没睡?”

    孙女放下笔将手放在旁边的火炉子上烤了烤:“作业太多了,我又冷又困。”

    刘青山走到桌子前,从怀里拿出作业本放在桌子上,戴上眼睛笑着说:“现在的老师都一个样,我的作业也没做完呢。”

    孙女:“爷爷,你也做作业?”

    刘青山:“啥?我的作业比你的还难。”

    孙女:“真的。”她说完拿起笔又开始写作业。

    刘青山:“真的,真的,今晚上陪你写作业了。”

    刘青山坐在桌旁,将火炉子往身边挪了挪,把作业本打开,一张画得歪歪扭扭的发票格式。他拿起笔来吃力的在上边填写年、月、日……

    刘青山:“嗯,品名,裤子………,这裤子的裤字我又搞忘了,呃,虹儿,这裤子的裤怎么写?”

    孙女:“我也写不出。”她头也没拾的回答。

    刘青山:“你这孩子,读二年级了,怎么连裤子的裤都写不出?”

    孙女拾起头来:“二年级怎么样,没学嘛,爷爷真讨厌。”

    刘青山:“唉。”他搁下笔,向里屋喊起来:“环生,环生。”

    孙女:“别叫了,我爸早睡了。”

    刘青山:“唉,我这作业。”

    孙女:“爷爷,你的作业不做不要紧,老师不罚站。”

    “嘿嘿嘿,这鬼丫头。”刘青山被逗得笑起来。

    冯镇长家。(上午)

    唐二妈在厨房里做饭,冯文星从客厅走进厨房,帮助洗菜,突然一阵心烦,她忍不住呕吐,向卫生间跑去。

    唐二妈走到房门边:“怎么啦,文星,生病了?”

    冯文星一阵紧张:“妈,我没事,没事。”

    唐二妈不放心的又问道:“文星,要是没病,怎么老是吐---哎呀!”

    冯文星:“妈”

    唐二妈看着女儿一脸惊色,不好再追问下去,她走进房做起手里的活儿,想了想,又喊起来:“文星。”

    冯文星:“哎”

    唐二妈:“你进来。”

    冯文星战战兢兢地走进厨房:“妈,什么事?”

    唐二妈:“文星,你和周局长的老二谈得如何,这小子我看还可以。”

    冯文星:“妈,我……我想……”

    唐二妈拾起头来,望着女儿:“你想什么?”

    冯文星:“妈……我想和他结婚。”

    唐二妈吃惊地:“啊?那……”

    冯文星:“妈,我求你了。”

    唐二妈立刻醒悟过来:“文星,你告诉我,你是不是和那小子有了?”

    冯文星红着脸点了点头,把身子扭向一边,然后又偷眼看她妈的反应。

    唐二妈:“嗨,这可急死我了,我可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冯文星:“妈,你别着急,建国的妈说了,只要我们家里同意,什么东西都由他们办。”

    唐二妈:“傻丫头,人家就说说而已,我的女儿出嫁没有象样的嫁妆,外人不笑话,再说娘家不做陪嫁,婆家能把你当人看吗?”

    冯文星:“那就随便办点什么,反正他家里样样都有。”

    唐二妈摸着女儿的头发:“好啊,星儿,这一回呀,算对了妈的心愿,妈就巴望你能找到一个有权有势的,条件好的婆家。哈哈哈,凭你这人品,我信就一定会找到的。”

    冯文星:“妈,你倒是表个态呀。”

    唐二妈:“哟,看你急的,好,妈同意,嘿嘿嘿。”

    冯文星伸手抱住她妈的胳膊,高兴地扑在她妈的怀里:“妈,你真好。”

    唐二妈的脸上笑出了两朵金丝菊花,她辨开女儿,问道:“结婚的日子定了没有?”

    冯文星:“定了,三八。”

    唐二妈:“三八——哎呀,我的天,这一翻年就到了,那好,我赶快去办理嫁妆。你们俩合计一下,需要的东西开个清单,妈去给你买。”

    冯文星点了点头。

    集贸市场。(上午)

    春节前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寒冷,北风吹打的货棚呼呼直叫。场内的顾客也减少了许多。

    二十八号摊位上,陈珍英和刘诚一大早就摆了商品,可到了九点多钟还没有做出一笔生意,刘诚焦急不安地来回走动。

    陈珍英手里织着毛衣,见刘诚焦急的样子,安慰道:“别着急,这天气太冷,人还没起床呢,等到了中午,生意自然就好起来了,来,坐下来烤烤火吧。”

    刘诚走过去坐在火炉旁,一个老太婆走进来,她伸出手,看着刘诚。

    刘诚忙站起身,热情地招呼:“嘿,老人家,你要买点什么?”

    陈珍英吃惊地望着老太婆。

    老太婆:“老板,我又冷又饿,你们行行好吧,给点钱……”

    “乞丐?嗨,真倒霉,一大早没碰上一笔生意,倒碰上了一个要饭的,走出去。”刘诚气得发起火来了。

    老太婆:“店老板,行行好吧。”

    陈珍英从包里拿出一元钱递给老太婆:“你走吧。”

    刘诚:“珍英,你。”

    陈珍英望着刘诚笑了笑。

    老太婆十分感激的离去。

    刘诚:“珍英,生意没开张,不能给我的。”

    陈珍英:“算了,我看这老太婆怪可怜的。唉,我看到她,就想起了我家里的爹和妈,下这么大的雪,还不知道怎么样哩。”

    刘诚听陈珍英这么一说,心里的火气也降了许多:“珍英,我打个电话去问问吧,要不给他二老寄点钱回去。”

    陈珍英:“不了,做了这几天生意,我就回家看他二老,还有我哥。”

    刘诚:“那……我……也能同你去吗?”

    陈珍英:“嘻嘻,看不出你个老实刘诚变得不老实了,能,只要你愿意去,我就带着你,格格格。”

    刘诚高兴地低下了头。

    刘青山的铺子。(中午)

    铺子前围了一大堆人,徐钱锋走过去。

    刘青山:“我说大哥子,你们有理找粮所去,我这铺子本小利簿,吃不住这白条啊。”

    顾客甲手里拿着几张白条,无可奈何地央求道:“刘老板,你就收下吧,这冰天雪地的,孩子们冻得不行了。”

    徐钱锋挤进去:“刘大叔,这是怎么回事?”

    刘青山:“唉,这粮所收粮食尽打白条,他们拿白条买东西,这,这白条坑人啦。”

    顾客甲:“同志,你看看,这白条是银行开的延期付款单,说是年底到期付款,可现在已是二月了,他们就是不给钱。”

    徐钱锋:“你家收了多少白条?”

    顾客甲从口袋里又掏出一叠白条:“你看看,我家卖了八千多斤谷子,全部是白条子,我家里还有五千多斤没卖,政府要我们种粮食,种了粮食又卖不掉,老百姓苦啊。”

    顾客乙:“什么富民政策,当官的嘴里喊的山响,就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徐钱锋:“你们都有白条吗?”

    人群中伸出无数拿着白条的手:“我们都有。”

    徐记店铺。(上午)

    徐钱锋走进柜台。坐在椅子上。

    徐大翁:“钱锋,赶这天气没有下了,你把东西搬出去,出摊吧。”

    徐钱锋:“唉,出什么摊,我刚才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店老板们都在烤火。”

    徐大翁:“他们那边生意也不好?”

    徐钱锋,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呃,爸,我们家收了白条没有?”

    徐大翁:“什么白条?”

    徐钱锋:“就是粮所开给农民的延期付款单。”

    徐大翁:“没有收,咋,出事啦。”

    徐钱锋:“没什么事,爸,我们还有多少存款?”

    “十五万吧。”徐大翁随口道出,立刻他又警惕起来:“咋?你小子又想打这钱的主意。”

    徐钱锋笑了笑:“哪能呢,爸,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把这笔钱借给我们。”

    徐大翁:“借你们?哼,你们是谁,啊?拿这么多钱干什么用,又想盖大楼?”

    徐钱锋:“不是,我们想借钱做笔生意。”

    徐大翁:“拿去换白条啊?”

    徐钱锋:“不是,是收粮食。”

    徐大翁:“哼,粮食现在是个什么行情?你不看粮所都快把老本赔光了,他们都不敢再收了,你小子吃了豹子胆。”

    徐钱锋:“爸,刚才我在集贸市场上,看到好多农民拿着白条兑不出钱来,买不到东西,怨恨不该种粮食。照这个逻辑推算,今年粮食肯定要大减种植面积,这样一来,粮食就少了,粮食一少,行情还愁不旺吗?再说,眼前农民们放在家里的粮食卖不掉,鼠咬虫蛀浪费不少。卖掉的粮食又换不到钞票。你不是喊着你们党员有扶贫任务吗,如果把存款拿出来收粮食,既能解决农民的眼前困难,又能在秋后赚回一笔收入,这不是一举两得。”

    徐大翁:“嗯,有是有点道理,我就担心会丢掉老本。”

    徐钱锋:“不会的,爸,你就放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