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要买太阳 » 第9章 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冲突

第9章 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冲突

    街道上。(下午)

    冯文星的婚礼。四辆高级小骄车披着大红花,玻璃上贴着红光闪闪的大喜字,向前慢慢移动。两旁鞭炮齐鸭,后面锣鼓唢呐声响彻云霄。一群装束十分讲究的姑娘们簇拥着打扮的珠光宝气,胸戴结婚礼花的新娘冯文星和新郎周建国跟在骄车后面走。唐二妈油头粉面,笑容可掬地拿着高级香烟,一路散发给为她女儿送行的人们。

    徐钱锋,冯新发,刘二,姚八,孙三,刘小兰,刘小凤等青年坐在百乐楼办公室商谈收粮食的事。听见锣鼓声,他们跑下楼去站在门外看热闹。

    冯文星走进百乐楼。拾眼瞅了徐钱锋一眼,傲慢地向前走过去。

    刘二伸出手,放在嘴里对着冯文星不满地吹了一个刺耳的口哨。

    唐二妈走进百乐楼,看到徐钱锋等人,停下手里的烟,收住笑容,略了噜嘴,然后走过去。

    刘二又抬起手正准备吹口哨,冯新发拐了他一下,他放下手,偷偷地瞟了徐钱锋一眼。

    徐钱锋没有意会这些,他在人群中寻找什么。

    姚八:“噢,怎么没见冯文芳,她不是回来了吗?”

    孙三:“也许她坐在小车里。”

    姚八:“怎么会呢,她姐出嫁,她要陪着送亲的,这是规矩嘛。”

    孙三:“你们看,文芳在那里。”

    大家顺着孙三指的方向,看到冯文芳站在镇西桥头上。

    徐钱锋:“我们进去吧。”

    百乐楼办公室。(下午)

    徐钱锋:“粮食我们哥们结合在一块儿收,形式就叫个股份经营,营业执照我去办,业务安排的事由冯新发负责,帐由刘小兰管理。大家愿意入股就进来干,不愿不勉强,会就开到这里吧。”

    工商所。(上午)

    徐钱锋捧着营业热照走出大门。

    百乐楼。(下午)

    大门旁又挂上了一块:“光福镇粮食购销股份经营部。”的招牌,

    徐记店铺。(夜)

    徐大翁坐在桌前抽烟。徐钱锋在房间里头用钥匙打开抽屉锁,寻找着什么,他找了一会,然后又走到柜子前打开衣柜在上面挂着的衣袋里掏了掏仍然一无所获。

    徐大婶走进来放好一叠洗净的衣服,看徐钱锋急得满头大汗,问道:“钱儿,你在找什么?”

    徐钱锋走到门口,望着徐大翁:“爸,那抽屉里的存折是不是你拿走了?”

    徐大翁坐着抽闷烟,不理不睬。

    徐钱锋走到桌前:“爸,我不是给你商量好了嘛,明天粮食收购开业,你怎么出尔反尔呀。”

    徐大翁:“我没出尔反尔,这十五万是我徐家的性命根,你拿去要是收不回来,我这往后日子怎么过,啊。”

    徐钱锋:“我不是给你说了,我是借你的,今后要还给你的。”徐大翁:“要是还不回来呢?”

    徐钱锋:“不会的,粮食只要不发生天灾人祸,绝对不会出问题的。”

    徐大翁:“嗯,这天灾倒是没有,就怕人祸,你们几个毛小子办事能让人放得下心吗?”

    徐钱锋:“嗨,你教我怎么说才好。”他急得蹲在一边。

    徐大婶走过来:“他爹,你就依了他吧,今下午我看刘二他爸在银行里取钱,我问他,他说也是给刘二收粮食的。”

    徐大翁:“真话?”

    徐大婶:“我说的还有假。”

    徐大翁看了看蹲在地上的儿子,从内衣口袋里掏出存折,递给徐大婶:“好,拿去吧,反正这钱迟早我不会带进棺材里去。”

    徐大婶接过存折,看到父子俩生气的样子摇了摇头,然后把存折递给徐钱锋。

    百乐楼。(上午)

    门前停满了卖粮的车辆。

    刘小兰与刘小风在过磅记帐。冯新发用手碾谷验质量,徐钱锋、姚八、刘二帮着农民们往百乐楼临时仓库里抬粮包。冯文芳帮着孙三在窗口里发款。

    农民们从窗口里领出大把钞票在手里清点着,喜得乐哈哈。

    老年农民一边点着票子,一边说:“谁说个体户不好,我看个体户比那粮所强,他们只收粮食,不管票子。”

    中年农民:“哼,就是嘛,那皇粮爷们儿一副嘴脸咬得死人。”

    老年农民伸手拐了拐中年农民:“小声点,你看,他们过来了。”

    粮所郑主任一行人走过来。

    郑主任:“老大伯,你的粮食卖的什么价?”

    老年农民:“每斤七毛。”

    郑主任:“你卖到粮所是什么价呢?”

    老年农民:“粮所高是高点,可你们没钱。”

    郑主任对着众农民:“喂,各位农户,我们粮所目前已经组织了一定的现金,是专门收春粮的。大家拉过去吧,粮食要卖给国家。”

    中年农民走过来:“郑主任,你们粮所真的有现金?”

    郑主任:“是的,不信你把谷子拉过去看看。”

    中年农民:“那我们的白条该兑现了。”郑主任解释道:“白条我们已转帐到了银行,银行也在想办法兑现,现在粮所只付春粮款。”

    徐钱锋从里屋走出来,身后跟着姚八和刘二。郑主任等人后退几步,人们停下手里的活,紧张地望着他们。

    徐钱锋:“郑主任,宣传工作做的不错。”

    郑主任:“钱锋同志,我正要和你商量,你们这种行为是违反国家政策的。”

    徐钱锋:“郑主任,别拿政策吓唬我们,我手里有营业执照,有国务院关于放开粮食经营的政策文件,工商所亢所长说了,只要完成了当年国家粮食定购任务,个体户就能和你们国营粮店一样平等竞争收粮食。”

    郑主任:“平等竞争,哈哈哈,我们国营粮店与你们个体户收粮食,从性质上讲是两码子事。粮食你们能不能收,我们要报告镇政府。再说过去我们没钱收粮,现在镇委想出一些办法,组织了钱收春粮,你们凭什么与我们唱对台戏,啊。”

    徐钱锋:“如果你们粮所有钱,能把老百姓的白条全部兑现,我们马上停业关门,有吗?”

    众哥们:“对,你们有吗?”

    郑主任:“徐钱锋,不要太狂了,别以为你们个体户有几个臭钱就来坑我们,要知道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

    徐钱锋:“那就走着瞧吧。”

    粮所办公室。(下午)

    郑主任一脸怒容地走进去,他将手提包往沙发上一丢,走到电话机旁,打电话。

    郑主任:“喂,冯镇长吗……我是老郑啦,嗯…嗯。冯镇长,我要向你反映一个重要情况,徐钱锋组织一伙个体户在镇上公开收粮食,这叫我们怎么开展工作。我们请示镇委查处这件事情,……嗯,好……好的,我马上来。”

    郑主任按下电话,提起手提包向门外走出去。

    冯镇长办公室。(下午)

    冯镇长在打电话:“喂…是工商所吗?……我找你们所长接电话,...什么,他不在?你们通知他今天晚上回家后赶到镇政府开紧急会。”

    何书记走进来,冯镇长放下话筒。

    何书记:“老冯,什么事这么急?”

    冯镇长:“出乱子了。”

    何书记一惊:“什么乱子?”

    冯镇长:“刚才粮所郑主任打来电话,反映徐钱锋领着一帮个体户在镇上公开收粮食,与政府唱对台戏。”

    何书记:“噢,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冯镇长:“通知工商所,先查封他们的粮食,再听候处理。”

    何书记:“不要太急,目前粮食政策逐步放开了,粮食销售渠道不畅,国营粮店收的粮食卖不出去。出现严重亏损,已无能力再收粮食。农民家里还有不少余粮,让个体户出来收粮,调济一下市场,我看是可以的。”

    冯镇长:“何书记,个体户收粮食的是为了赚钱,他们不知道要干出多少坑农害农的事来。再说我们已给粮所调剂了一部份现金收春粮。”

    何书记:“对坑农的问题要工商所出面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粮所春粮也要收,但他们已无能力承担全镇的粮食收购任务。”

    粮所郑主任跨进门来。

    冯镇长:“老郑,你来的正好,坐吧。”

    郑主任在何书旁边的沙发上坐下:“何书记,我们已经组织了一定数量的资金,我们还在想办法组织资金,粮食决不能让个体户收购。”

    何书记:“老郑,你刚才说你们粮所组织了一定数量的资金,这个数量究竟是多少?”

    郑主任:“二十万”

    何书记:“这个二十万从哪里搞来的。”

    郑主任:“动用粮油挂钩贷款十五万,所里集资五万元。”

    何书记:“你们还有什么办法搞到资金?”

    郑主任:“这个……下一步要靠镇委的支持。”

    何书记:“哈哈哈,冯镇长,镇委能给他们搞多少钱?”

    冯镇长:“农贷已挪用了十五万,再没办法可想了。”

    何书记:“那么按照你们反映的情况,整个春粮收购资金只有二十万元……”

    郑主任:“何书记……”

    何书记用手打断郑主任的说话:“你听我把话说完,二十万元能收购三十多万斤粮食,可是,眼下全镇农户手里还有一百五十多万斤粮食。即使粮所想办法再组织二十万元,也只能收去二分之一,余下的一半又只有打白条了,要不然,那就是让农户们继续把粮食存在家里,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两人默不作声。

    何书记:“不是我不支持国营粮店收粮,眼前的困难是很严峻的,银根紧缩,老百姓拿着白条无钱兑现,用于春耕生产的农业贷款又动用了十五万元,那我们今年的农业生产还搞不搞?”

    冯镇长:“既是这样,也不能让这些个体户钻国家的空子嘛。”

    郑主任:“就是啊。”

    何书记:“不要老是看不起个体经营户,我不否定个体户中间有不少不正当的经营行为,但我们也要看他们当中的主流。现在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大力发

    展个体私营经济,我们不转变观念,那这个工作是做不起来的。”

    冯镇长:“那,粮食的问题?”

    何书记:“按照党的开放政策,允许他们收购粮食,通知工商所对收购工作加强监督管理。”

    粮所办公室。(下午)

    郑主任倒靠在沙发上,象个泄了气的皮球。

    方科长急急忙忙走进来。

    郑主任看了他一眼。

    方科长:“郑主任,镇委什么时候下令封他们的粮仓?”

    郑主任:“唉,封个屁,何书记允许他们收粮。”

    方科长:“这…依我看,是钱锋这小子事先给何书记送了重礼,不然,为什么冯镇长和何书记的态度不一样呢?”

    郑主任:“别瞎扯蛋,你有事去忙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郑主任说完倒靠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

    方科长无奈的走出办公室。

    百乐楼。(上午)

    粮食收购在继续进行,楼下仓库内已堆满了粮包。门外还停着不少卖粮的车辆。

    徐钱锋从粮仓上跳下来,喊道:“姚八。”

    “噢”姚八从门外往里抬粮包,听到喊声应道。

    徐钱锋:“你停下,我有事跟你说,”

    姚八走过来。

    徐钱锋:“这地方已经堆满了,还缺粮食仓库,你家水果店停业了,能不能借出来用一用?”

    姚八:“没问题。”

    徐钱锋:“那,你现在回去收拾一下,明天开始往那边搬粮。”

    姚八:“好的。”

    姚八向家里跑回去,徐钱锋走出门,向收发款窗口走过去,冯文芳从里面走出来。

    冯文芳拿起照像机:“钱哥,靠近汽车,给你拍张照片。”

    徐钱锋用手遮拦:“别,别。”

    冯文芳眼疾手快:“卡喳。”闪光灯跳跃了一下。她一阵嘻笑。

    徐钱锋:“文芳,今天你又来了。”

    冯文芳:“哟,你不欢迎?”

    徐钱锋:“瞧你说的。”

    冯文芳:“钱哥,看这样子,收粮任务还很大,三五天不能解决问题。”

    徐钱锋:“我们的资金不多了,恐怕难以满足农户的要求。”

    冯文芳:“要是镇里干涉不许收购怎么办?”

    徐钱锋:“不会的,小灵通刘二已把消息带回来了,何书记允许我们收粮。”

    冯文芳:“那太好了。”

    工商所亢所长走过来。

    徐钱锋:“亢所长,是不是为收粮食的事来的?”

    亢光:“不错,不过粮食镇委已批准你们收,只要求我们督促你们依质论价,公平交易,不干坑农害农的事情。”

    徐钱锋:“好,我们欢迎你的监督管理。”

    “哈哈哈”三人大笑。

    徐记店铺。(上午)

    黄三蒸走进去。

    徐大翁从里屋走出来,两人相迎。

    黄三蒸:“徐大哥,没人看门罗。”

    徐大翁:“嘿,我进里屋喝了杯茶,三弟,沙发上坐,我给你泡茶吧。”

    黄三蒸:“哎,免了,免了,我坐一会就走,馆子里头忙着哩。”

    徐大公掏出烟递过去,然后自己装上烟,正要开口问。

    黄三蒸先发话了:“徐大哥,钱锋回来没有?”

    徐大翁:“在粮店里收粮哩。”

    黄三蒸:“嗯,好啊。”他将烟含在嘴里两人点上火。

    徐大翁:“三弟,有什么事啊。”

    黄三蒸使劲吸了两口烟,喷出一堆烟雾:“嘿嘿,徐大哥,我想…”

    徐大翁:“想咋?”

    黄三蒸伸手摸了摸秃顶的脑袋,仍然笑着说:“我想参加钱锋收粮食的股份。”

    徐大翁:“什么?你?唉,别听他们瞧掺和,我跟他们捏了一把汗水呢。”

    黄三蒸收住笑容,心里一下子凉下来:“这怎么是瞎掺合。”

    徐大翁接连抽了几口烟,眉头紧皱,待烟抽完他在柜台边上轻轻敲掉烟蒂,一脸愁容:“唉,谁知这粮食将来是个什么样的底儿,我劝你别打这主意,我徐大翁搭进去十五万,能看着你也去跳火坑。”

    黄三蒸:“这”

    徐大翁:“这是一步险棋呀,你还是回去吧。”

    黄三蒸站起来:“好吧,我听你大哥的。”他走出

    店门。

    刘幺爸家。(夜)

    刘幺爸与他婆娘刚吃完晚饭。

    刘幺爸:“哎,我说风儿他娘,钱锋这小子胆子不小,揍几十万在街口收粮食,还请我们家小风去帮工,看来粮食有赚头,不然他们敢花那么大的本钱。”

    刘幺婆用牙签剃着牙,瞟了他丈夫一眼:“哼,你也想去发财呀,做梦哩。”

    刘幺爸:“嘿嘿,我的主意,咱不去入他的股,咱拿钱自己收粮食,哼,准他收就不准我收?”

    刘幺婆:“你收?”

    刘幺爸:“嗯”

    刘幺婆随手甩掉牙签:“收粮能赚几个钱?”

    刘幺爸:“嘿嘿,哪没钱赚,今年肯定是缺粮年,现在收进来,秋后就是金子,再说,我们在秤上做点手脚,能不赚钱?”

    两人诡秘的大笑。

    百乐楼。(上午)

    粮食收购在继续。

    冯文芳帮助刘小兰记帐。唐二妈风风火火地走来,她在人堆里找到冯文芳。

    唐二妈:“你这个不要脸的,你不回报社,就与这帮小子们混在一起。你给我回不回去。”

    冯文芳:“妈,什么事?”

    人们停下手里的活,围过来看热闹。

    唐二妈:“什么事,你来问我,我还要问你呢,你是不是让钱锋这小子把魂勾去了?”

    众人大笑。

    冯文芳:“妈,你胡说什么?”

    唐二妈:“我胡说,你叫钱锋这小子出来。”

    徐钱锋从后面挤过来。

    唐二妈:“好啊,我就要找你算帐,徐钱锋,你凭什么勾引我家文芳,说。”

    徐钱锋:“二妈,你这是什么意思?”

    冯文芳气得忍无可忍:“妈,你神精病了。”

    唐二妈一巴掌打在冯文芳的脸上:“你才神精病呢。你这不要脸的东西,你知道街上人们怎么说,人家说吗镇长的二女儿爱上了个体户,只怕觉都睡了呢。”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冯文芳气得差点晕倒,刘小兰急忙上前扶住她。她立刻清醒过来,摔住脸跑出人堆。

    唐二妈气得口吐白沫,指着徐钱锋大骂:“徐钱锋,你这个流氓,我告诉你,我家二姑娘眉毛是有根数的,你小子敢动他一根毫毛,我要你坐三年大狱。哼。”说完,怒气冲天的扒开人群追冯文芳去了。

    徐钱锋站在人堆里,两眼怒视着唐二妈离去。

    刘幺爸铺子。(上午)

    门前贴着一张大告示,几个农民围在下面观看。

    农民甲念告示:“我店从即日起开始收购粮食,数量不限,价格从优,现款交易。欢迎农户来店卖粮...这粮食生意又一家开张了。”

    刘幺爸从里屋走出来:“各位老哥,我店粮食价格从优,每斤比百乐楼高一分,欢迎光临,嘿嘿,欢迎光临。”

    农民甲:“高一分,真话?”

    刘幺爸:“嘿,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信你拉来就成。”

    “哈哈哈。”几个农民大笑。

    百乐楼粮仓内。(夜)

    徐钱锋与冯新发、刘二、姚八四人在粮仓值班守粮。

    姚八蹲在徐钱锋对面的粮包上:“钱哥,唐二妈这一闹,文芳姐就不能来了,不知道冯镇长又要设什么法指责我们。”

    徐钱锋:“别瞎猜疑,昨天我去找了冯文芳,她根本不听她妈的话,她准备回报社去,离开这个家。”

    姚八:“离家?再不回来了?”

    徐钱锋点了点头。

    冯新发:“哼,这个唐二妈,太气人了,她要不是冯文芳的妈,我非揍她一顿不可。”

    徐钱锋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向他摆了摆手说:“算了,别和她一般见识。”

    冯新发:“可她当众辱骂你。”

    徐钱锋:“有几个信她的话。”

    冯新发:“信不信她的话是小,可冯文芳是她的女儿,她就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那种难听的话来。”

    徐钱锋痛苦的闭上眼睛:“……只可怜冯文芳跟着我们要受委屈了。”

    姚八:“钱哥,听孙三说我们的钱已收光了,明天支不了半天就要关门。”

    冯新发看了看倒在粮包上熟睡的刘二,想把他推醒。

    徐钱锋用手拦住他:“就让他睡吧,这些天咱们实在是太累了,新发,我明天与你去找银行曾主任。”

    冯新发:“嘿,没希望,曾主任是个什么角色,他能买我们的帐。”

    徐钱锋:“我想好了,你负责买几条烟,几瓶好酒,去试一试,他这个人喜欢这一套。”

    冯新发:“那,能成吗?”

    徐钱锋:“万一不成,我们再找个体哥们儿集。”

    粮所收购站大门前。一张停止收粮的告示十分显眼。

    刘幺爸铺子。(下午)

    卖粮的人大包小包往里扛,刘幺爸过秤记帐,刘幺婶付款,后面货仓堆了半边粮食。

    银行宿舍楼。(夜)

    徐钱锋与冯新发提着大包礼物,踏上三楼徐钱锋站在防盗门前伸手按了按门铃。

    里面的门打开,隔着防盗门透出一幅老花眼镜。

    徐钱锋:“曾主任。”

    曾主任:“你们是谁?”

    徐钱锋:“曾主任,我是钱锋啊,上次给你修电动刮胡刀的。”

    曾主任:“啊,有什么事?”

    徐钱锋:“曾主任,我们有点小事想求你。”

    曾主任:“小事?有事明天到办公室去谈,现在是下班时间。”

    徐钱锋提起礼物:“曾主任,你看我们带着这个,不进去怎么行。”

    曾主任用手扶住眼镜贴着防盗门看了看,然后将门打开。徐钱锋与冯新发走进去。一间装饰十分豪华的客厅。

    徐钱锋将礼物放在茶几上:“曾主任,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曾主任脸上绽开笑意:“哪里,哪里,请坐,坐。”

    徐钱锋与冯新发在沙发上坐下。曾主任掏出烟递过去,然后坐在沙发上。

    徐钱锋:“曾主任,我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想来找你贷点款收粮食。”

    曾主任:“贷款收粮食?……嘿嘿,这个,不好办喽,现在资金很紧张,再说个体户贷款我们行还没有上级拨给的计划指标。”

    冯新发:“曾主任,我们不会白让你帮忙,只要能贷上十万元……”

    曾主任:“十万?哟,实话告诉你们,我们银行现在一个月之内都见不到十万现金,再说你们不是单位,这担保人找谁?”

    徐钱锋:“曾主任,我们用百乐楼作抵押,贷款半年期限,到期还本付息。”

    曾主任:“这个……”

    冯新发将装有二千元的信封递过去:“曾主任,你就破个例吧,我们收粮是为解决农民眼下的困难。”

    曾主任接过信封看了看,笑道:“好吧,我明天与行里商量一下,再回你们的话”

    徐钱锋:“好,我们听曾主任的回音。”

    刘幺爸铺了。(上午)

    几个农民围着刘幺爸争吵。

    农民甲:“你这是什么秤,我明明是五百斤谷子,怎么就称了四百二十斤?”

    刘幺爸:“那是你的秤不准,你看看我的秤是磅秤,通过国家验定了的,还有假。”

    农民乙:“刘掌柜,这磅就是有问题,我三百斤谷子差了五十来斤,你这是不是坑我们?”

    刘幺爸:“唉,我说同志哥,说话可要负责任,你凭什么依据说我秤不准?嗯?”

    农民丙走上前来:“刘掌柜,这秤就是不准,百乐楼卖粮食,从来不差秤,我昨天卖给你二百斤少了三十八斤,你这秤怎么秤秤都少?”

    刘幺婶这时涌出来:“你们吵什么,我又不强买你们粮食,愿卖就卖,不愿卖就拉倒。”

    刘幺爸:“是啊,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愿卖我退你们的谷子。”

    农民甲:“退,就这秤再退出来,我们不又吃一道亏。”?

    刘幺爸:“那你说咋办?”

    农民甲:“好,好,算我倒霉吧。”说完他愤愤地走了,其它几个农民也无可奈何地跟在后面压住怒火离去。

    刘纟爸与他婆娘露出一脸得意的嘻笑。

    银行。(上午)

    徐钱锋走进去。

    徐钱锋望着玻璃柜窗口:“请问曾主任在家吗?”

    “不在”里面的年青女营业员头也没拾的答道。

    徐钱锋:“不在,那我们的贷款?”

    营业员拾起头来:“你的贷款?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

    徐钱锋:“我叫徐钱锋。”

    营业员:“噢,有,我们曾主任下乡时留下一张批条,是给你们的贷款指标。”

    徐钱锋从营业员手里接过批条:“三万元,怎么这么少,我们说好贷款十万元。”

    营业员:“那你找曾主任去吧,我们凭批条办事。”

    徐钱锋愤愤地离开柜台:“真是个老滑头。”

    营业员抬起头不懈地望着徐钱锋走出大门。

    百乐楼。(上午)

    粮食收购已停,大门紧闭。

    农民甲:“喂,楼上有人吗?”

    姚八从二楼窗口探出头来:“你们找谁?”

    农民甲:“我们是卖粮食的,你们还收粮食吗?”

    姚八:“现在没钱收了,请回去吧。”

    农民乙看着楼上的人头缩了回去,失望地对着农民甲:“你看看,这,咋办?”

    农民甲:“拉回去就拉回去,反正再不卖给姓刘的,太坑人。”

    农民乙:“哎,我的粮食不卖出去,这早稻的化肥拿什么买呀。”

    农民甲:“好,那你自个儿去卖给姓刘的,反正我不卖。”

    农民乙:“呃,我说我们去找工商所,他们是管这码子事的。”

    农民甲喜出望外:“对,先到工商所去。”

    两农民拉着粮车离开百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