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周采石补天 » 第十五章 夜谈

第十五章 夜谈

    配合着妇人的脚力,两人走得都慢了些,到达山顶时,夕阳最后一抹余晖也从峰顶滑落。

    怀虚道长似是早就知道他们要来,早早派了江见素在观门口接应。

    江见素和两人打过招呼后,便带着妇人去找怀虚道长了,另有一个稍年长的道士带他们去客堂安置,看打扮,应是江见素的师兄。

    两人也没推辞,毕竟天色确实晚了,只能歇脚明天走。

    蜿蜒小路穿林而过,一座掩映在葱翠竹林间的屋子忽然出现在眼前。

    竹风穿户凉,山中有草堂。不得不说,这清城山真是一草一木都带着仙气。

    两人沉重的心情也稍稍缓解,和那位师兄道谢后,便自行进屋休息。

    屋内的陈设虽简陋,却十分干净。

    一方竹榻,两个小凳,一张长条桌,桌上还有一壶泡好的热茶。

    叶长风走到桌旁,给两人都倒了一杯,“宋兄,过来喝杯热茶缓缓。”

    宋知北应声走了过去,坐在了他对面。

    两人默默喝茶,见宋知北一直不说话,叶长风忍不住开口:“你怎么了,一路都格外沉默?”

    宋知北脸上扯出一丝苦笑,“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些无力。”

    “百姓的日子太苦了,朝廷、官员仿佛一个笑话。”

    看来是那个妇人的事让他受到影响了。

    叶长风默默点了点头,关于他说的也很赞同,不过,“还是有好官的,咱们的张知县算一个。”

    “可这天底下又能有几个张永呢?”

    说到此,叶长风也不由叹了口气,“是啊,之前我一直以为蜀地富庶,百姓的生活应该都过得不错,如今再看却—”

    宋知北忽地捶了捶桌子,神色愤慨:“朝廷冗官冗费,浪费大量财力物力,到头来,这些负担都摊到了老百姓头上!若是多些为民考虑的好官,百姓的日子还能过过,若都是胡知县之流,再加之官官相护,官商勾结,长此以往,别说百姓日子过不好,我看离亡国也不远了!”

    “噗—”

    叶长风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下意识四处看。

    “宋兄,你你别激动,你这话…虽然…算了,你要不再喝点茶,平复平复心情。”

    宋知北气得脸部充血,“敢问叶兄,看到刚刚那个妇人,你心里没有和我相同的感受?而这天下又会有多少这样的人?”

    叶长风看了宋知北一会儿,也收起其他情绪,认真道:“有。我的气愤不比你少,但我知道光生气改变不了什么,你在这里生气难道就能让皇帝修改国策?”

    宋知北好似被浇了盆冷水,突然冷静下来,一脸的颓丧,半晌后说道:“他不会改的。”

    至此,叶长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两个人又沉默地喝起茶。

    没过多久,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小道长来了。

    “小道长,怎么样,那个妇人和孩子安顿好了吗?”叶长风边给他倒茶边问。

    江见素接过杯子,喝了一口,说道:“嗯,那个孩子已经醒了,刚刚送到前山的道观去了。”

    宋知北:“前山?”

    叶长风:“为何去那?”

    “那位大娘不愿带儿子回去,说想把孩子留在道观当个道童,天天吃素也比总是挨饿好。师傅师兄们商议过后,就把他送去了前山的师伯那,大娘也一道去了,想多留两天陪陪儿子。”

    如此看来,那位大娘确实是走投无路了,只希望她回去后,她的婆婆不要因此为难她。

    ……

    江见素领着两人用了晚饭,便回去做晚课了。

    天色一黑,叶长风他们也没心思闲逛,门口溜达了一圈当消食,就打算进屋洗洗睡,毕竟一天的奔波劳碌还是有点累的。

    一张竹榻,两人各睡一边,原以为能很快睡着,但翻来覆去就是没有睡意,一会儿叶长风翻个身,一会儿宋知北翻个身。

    月光透过窗棂斜斜地照进来,即便不点油灯,屋子里也不算暗。

    叶长风双手垫着当枕头,看着浮在月光中的尘埃:“宋兄,你也睡不着吗?”

    宋知北又翻了个身,语气有些无奈:“是。”

    “对了叶兄,方才谈话时我情绪有些激动,请你见谅。”

    “无妨,有志之士仗义执言罢了。不过有一点我确实很好奇,你以往都十分从容淡定,今日为何如此?”

    宋知北也拿双手垫在脑后,看起了屋子里的一道道月光,叹道:“叶兄,可曾去过京城?”

    “没有,今日来这青城山还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呢。”

    “那叶兄觉得,京城的百姓生活如何?”

    “天子脚下寸土寸金,有钱的在哪都活得好,没钱的各有各的难处,但应该会比其他地方情况好些吧。”

    宋知北笑了笑:“叶兄确实通达。”

    “我自小在京城长大,内城安家的百姓多是有钱有权之人,有些富户家里,便是给女仆置办的服饰都要达百贯,而这些钱可以供普通的三口之家生活五年。”

    叶长风忍不住皱眉,有些被伤害到了,这也是他将近五年的零花钱。

    “若他们的钱财合乎情理,那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可他们却是通过侵占农户土地大肆敛财,甚至为了逃避赋税恶意瞒报,那些没收到的税自然就落到了本就穷困的百姓身上。”

    宋知北说着又有些低落,“今日见到那个妇人,又想起了些往事,心中的愤懑一时难以抑制。连天子脚下和相对富庶的蜀地都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叶长风也叹了叹气,“富者有弥望之田,穷者无立锥之地。”封建王朝下,底层的百姓总是被一层一层吸血。

    “叶兄,你想过改变这些吗?其实我之前所言并不是气话,只是觉得若不重视百姓的生活,繁荣也只是表象,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这个问题,一时还真把叶长风问愣了,不过对于他的观点,倒是十分赞同。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宋知北能有这种想法,此人定不简单!想来应是京城某个有钱有势的人家。普通或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是没那么多见识,二则连饭都吃不饱了,哪还有空想这些大道理。

    “唉~”思及此,叶长风又长长地叹了口气。

    “叶兄,怎么了?”

    叶长风眼神怀念,“没什么。”就是有点想念社会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