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红楼开始重建大汉 » 第68章 扬州义结金兰语

第68章 扬州义结金兰语

    林如海坐在书房的椅子上,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林如海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迎合着他脑中的思维节奏。光线从窗外透进来,映照在他的脸上,展现出一份难以言喻的平静。

    林如海思索了半晌,缓缓说道:“珣哥儿,你此举比姑父我想的还要大胆啊。依我先前所想,不过是以银换取盐引,珣哥儿你比我还要大胆多了,但是这其中怕是难以实行啊。”

    贾珣此举将大夏朝食盐专卖制度之利分放给所有的商人,还有打击囤盐等哄抬盐价的措施,势必会对各地的众大盐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贾珣此法也有好处,各地都转运盐使司可以将盐引所得银钱在边镇周边购粮,取消盐丁的盐税,也可提高每年盐引的产量。

    贾珣接着说道:“林姑父敢问此四策有可行之法否?”

    林如海点了点头,说道:“珣哥儿此四法对眼下盐课确实能有几处实利,盐税确实也是回本最快,很好地打击了私盐贩卖的情况。但是第一项的举措太过激进,我怕下面太难实行。”

    内地的贩盐被豪族巨商把持,他们当然不会把这块大肥肉轻易地吐出来。

    贾珣眸内精光一闪,说道:“姑父,此举还需上面那位亲自拍板才行。若是不取消盐商的特许经营权,全国各地的盐价只怕会高居不下,各大盐商也会囤着盐,哄抬盐价。”

    林如海在书房里踱步了片刻,看着贾珣,似乎立定了决心,说道:“珣哥儿,我意已决,下个月我就准备回京,将珣哥儿你此盐政四策上疏给今上。”

    贾珣心中舒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看上面那位的手段了。

    不过提出此计是断了各豪绅士族的门路,遭人仇恨报复怕是正常的事情。

    只见林如海接着说道:“珣哥儿此四计对各地盐商影响太太,为了你未来的仕途打算,姑父上书此四策的奏章中将不会出现哥儿的名字。你看可否?”

    林如海确实是实在人,此举对出于对的贾珣保护。

    贾珣将盐政存在的问题和治盐的对策说给林如海后,只见林如海眉目中的忧愁消去了一部分。

    两人又谈了一些话,便说到林黛玉身上来。

    只见林如海捋着胡子,笑道:“此次还是多谢了珣哥儿带了玉儿下来,几年不见,我的玉儿也长得这么大了。”

    贾珣在一旁笑着不语。

    林如海看着贾珣,问道:“珣哥儿,玉儿在老祖母家里,住的可还好?我数次寄书信过去,总是语不尽,令人惆怅。”

    林黛玉在贾府?虽然贾母待她不错,但未必那么好,终究是寄人篱下,家里还有一个贾宝玉混养,实在不利于林黛玉身心健康。

    贾珣脸色赧然,说道:“林姑父,说句实在的,林妹妹在贾府实在是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贾府下人时常以林妹妹是亲戚家客居在贾府,经常有闲言碎语说出。因为老太太偏爱宝玉兄弟和林妹妹二人,经常有小人偷奸耍滑,故意怠慢或者背地里恶意中伤也是有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就是林妹妹的真实写照。姑父,在京时林妹妹时常都是想起你来啊。”

    林如海问话贾珣时还是一脸和煦的笑容,听着贾珣说着林林总总令人触目惊心的话语,胡子不住地震动,接着眸光如电,看着贾珣,沉声道:“珣哥儿,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贾珣对上林如海的目光,点头说道:“小侄不敢说谎,此些俱是实情。有些人因林妹妹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投奔了来的,私下常有嫌弃的话语。林妹妹懂事得太早,有些事情不好理论,亦自己闷在心里,久而久之造成林妹妹身子不是太好。”

    贾珣说完,书房中沉静了好久。

    林如海眉目中隐隐看见怒火,只是林如海忍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林如海才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珣哥儿,我决定了,下个月我就带着玉儿回京。”林如海平静地说道。

    贾珣拱了拱手说道:“确实应该如此。姑父不妨带着妹妹回姑苏老家住上十几天,小侄经常过荣府都看到妹妹思念姑父,思念家乡的举动。”

    “唉,我以为送玉儿至她外祖母家会比跟着我好许多,却没想到究竟还是害了玉儿啊。”林如海仰天长吁,似乎在强忍着眼泪。

    贾珣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在一旁不言不语。毕竟他也是贾家人,跟着指责实在也有些不妥。

    两人接着又谈了一些关于贾府近些年发生的事。

    林如海看着贾珣,问道:“珣哥儿今年可有几岁了?家里可有娶亲?”

    贾珣如实答道:“今年刚十五了,侄儿尚未有婚约。此事还是再过两年再看看。”

    林如海颔首,捋着胡子,也不往下说下去。

    过了几刻钟后,贾珣才在林如海的书房里走出,行出了一处院落,就看到林黛玉带了几名丫鬟站在前面一个亭子里。

    “咦,林妹妹,你怎么在这?”贾珣感到有点惊讶,这里也是前院,林黛玉怎么跑出来这里了。

    只见林黛玉从石头凳子上面起身,看着贾珣,说道:“好霸道的话,难道我就不能来这里了吗?哼。”

    林怼怼看来心情不错,今日和贾珣开起玩笑来。

    只见林黛玉,巧笑嫣然,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扬了起来,两靥露着微笑,对贾珣说道:“珣二哥,说起来我还没有感谢你带我回家呢。珣二哥你喜欢什么礼物,我送一件给你。”

    看来林妹妹的心情真的很不错,今天对贾珣的话也多了起来。

    贾珣挠了一下头,想了一会,然后说道:“好啊,我正缺一样东西。妹妹猜猜是什么?”

    林黛玉小脸啐了一口,说道:“哼,人家说真心的,珣二哥故意来寻人家开心,我才不兴猜呢。你不要就算了。”

    “别别别,妹妹别生气,不过是闲来无事,说个笑罢了。林妹妹现在天气转热,不然你送我一把扇子吧,我这正缺着呢。”贾珣笑着说道。

    林黛玉歪头想了一下,说道:“好吧。过几天我再送你。”

    “林妹妹,此时也该歇午觉了。我就不打扰妹妹了。”贾珣笑着然后和林黛玉告别,自回房休息去了。

    贾珣走后,林黛玉自去寻林如海不提。

    贾珣午时歇息了半个时辰便出门去寻贾芸等人,看此批船货能作价几何。

    下午贾珣在扬州街头寻了十几家商行,问了各处商行收购的估价。

    一直忙到晚上酉时,贾珣还是没有达到心里的预期,看来今天想把这批货卖出去是不行了。

    贾珣只好先回林如海的府上,今晚林如海在内厅上摆宴席请众人接风洗尘。

    本来林黛玉要和史湘云坐另外一桌的,贾珣说着都是自家人,就不拘这样,不如一桌吃倒亲切一些。

    就这样,林如海和林黛玉坐在一边,贾珣和贾探春,史湘云,惜春坐在一起。

    贾珣看着小口小口地吃菜的史湘云,心底有点好笑,之前一路上这史湘云在他面前可没有这么拘束。

    “玉儿,你这么多年,可瘦了许多。”林如海给林黛玉碗里夹了一块肉,然后看着在座的众人,继续说道:“大家不要拘礼,都如自己家一样。珣哥儿,吃酒吃菜。”

    “是的呢,我一见到林姑父就倍感亲切,怎么会生分呢。姑父,我敬你一杯。大家喝酒自便,姑父这里没有外人。”贾珣举着一杯酒喝完,然后吃起饭来。

    酒席上众人也饮得分外尽兴。

    林如海和林黛玉父女二人都给对方夹着菜,看上去其乐融融。

    除了变回淑女形象的史湘云,众人都如自家里一样,没有半点不适。

    第二天一早,贾珣便又回到商贸街上,寻找货物的买家。

    到了第四天,贾珣终于把此批货物全部卖了出去。

    贾珣数着银票,此次行商,收入为八万余两银,比先前货物的总值多一半。

    除去所交的税银以及成本,这趟盈利为二万六千七百余两。

    其中史家占了六成,贾蓉得二成,贾珣得二成。不过现在还不是分银子的时候,下个月史家和贾芸他们回程时亦要带一批货回去,到时货物卖出再结算各人的份额。

    第五天晚饭后,贾珣在房里看书歇息,外面的小厮进来传话说:“贾少爷,老爷的姑娘要见你来了。”

    贾珣便请林黛玉在外头的外厅说话。

    “林妹妹,大晚上的怎么过来了。”贾珣看着林黛玉,身后带着紫鹃和雪雁,便出声问道。

    “呶,先前说了要送给你的礼物,这会子我给你送来了。”林黛玉捧着一幅字画,一把折扇,还有一本书要送给贾珣。

    贾珣看着林黛玉拿着一大堆东西,便出口问道:“林妹妹,昨儿不是说送我一把扇子吗?这怎么多起来了?”

    只见林黛玉撇下小嘴,说道:“你若是嫌多,那就给我留下。”

    “不多不多,好妹妹,我全都要。”贾珣笑着拦住林黛玉要收回的手,把礼物都接了过来。

    贾珣接过来看了看,看到字画卷轴用了盒子装着,打开一看,只见字画上面的轴子已经有些年月了,贾珣只看了一眼,便知是真迹无疑。

    “好妹妹,你怎么把宋朝李唐的真迹送给我了。这是,这是《烟寺松风》图啊。这可太珍贵了,我可不能收。”贾珣看了几眼上面的名家题字,要把此物还给林黛玉。

    只见林黛玉摇了摇头,推辞道:“珣二哥,此物我送给你是问过了爹爹的意思的,这也是爹爹的意思。”

    原来这里还有林如海这一层意思在里面。

    这一幅《烟寺松风》字画,依现在大夏朝的价钱,能值几千两左右,往后只会越来越值钱。

    贾珣小心地收好,说道:“姑父和妹妹送我这么贵重的东西,真是受之有愧啊。”

    林黛玉看着贾珣,面上露出了羞愧的表情,眼睛里有泪光闪现,“珣二哥,往日我一心以为你是心里藏奸的,无事便要过来说话。我这一个多月同行观察下来,往日竟是我错了。好哥哥,从前日你说饮太多酒不好,同行的一路上又劝了我许多话,我回想起来竟大感激你。

    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一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爹爹已经把前些日子你对他说的话都告诉了我,难为哥哥一心为妹妹想着,往日里妹妹对你说的那些话,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

    说罢,林黛玉便要给贾珣行礼。

    贾珣连忙让一旁的紫鹃扶住,“林妹妹平日都是和我开玩笑呢,我又怎么会生气呢。我先前确实是喜欢和妹妹说话,其他人除了三妹妹和我亲妹妹,我就不说了。”

    贾珣不再说煽情的之类的话,等会惹得林妹妹哭了倒不好了。

    “好妹妹,实在不值得什么。这几天我打算西进往金陵去。林姑父这半个月休沐,能陪妹妹回苏州老家住上一阵子,姑父应该会有所安排。”贾珣对林黛玉说出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只见林黛玉小脸先是一喜,然后小小地跨了下来,出声问道:“珣二哥此行不能和妹妹一起回苏州老家看看吗?”

    贾珣看着林黛玉一脸期盼的表情,说实话,他也挺想到苏州去看看。

    贾珣鬼使神差地点头说道:“其实此行也可以,我的行程也没有那么赶,陪妹妹回乡逛个十来天也是可以的。”

    “那太好了,多了珣哥哥你一人,还有爹爹他们,这一路不会闷了,”林黛玉嫣然笑道,“哥哥,你此行真的不妨事吗?”

    贾珣既然已经答应了下来,当然要说到做到,拍了拍胸口说道:“这没啥,说实在的,我也看看姑苏的水乡风光呢。”

    “那哥哥,就这么说罢。妹妹我先走了,你也早点休息吧。那本书是我爹爹早些年会考的时候作的笔记和批注,哥哥可以自行翻阅,若有不懂的,可以寻我爹爹细问。”林黛玉的声音似一阵轻烟的传了过来,然后便带着紫鹃二人告辞了。

    贾珣送走了林黛玉,看着上面的三样礼物,一阵感动流过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