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生路路通 » 第二十三章 婆婆来了

第二十三章 婆婆来了

    张静月在娘家每天睡到日上三杆才起床,也不用担心有人阴阳怪气地说她懒。张静月吃饭少,父母总是买些她爱吃的菜,虽然不是锦衣玉食,至少没有人暗戳戳地说她馋说她挑食了。张静月觉得在家里太幸福了,这辈子都不想再回婆家去了。好日子没过多久,李勇打电话来说,公公不干活了,这几天会和婆婆一起来张静月家玩。

    张静月心里想:这对公婆还真是挺会玩。

    张静月告诉父母,过几天公公婆婆会来他们家。张静月的父母自然是欢迎,张静月也就没什么意见。她本来想着,这几天和父母一起去弟弟家串串门,送点地里新收的花生什么的。这样公公婆婆就会扑个空,他们两家就不用见面了。

    张静月的公公婆婆来的那天,父亲亲自去饭店订了一桌饭菜。母亲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张静月在厂子里干活,把新下来的花生秧也打碎了,装袋密封。等张静月干完活,都该吃中午饭了。父亲给她打电话,让她回家,说她的公公婆婆来了。张静月才不情不愿地回家去。

    公公婆婆正坐在沙发上,在看小如意骑玩具小马。张静月跟他们打了一声招呼。公公和婆婆已经参观了这套别墅,对这套房子赞不绝口,又夸赞张静月的父母生的三个孩子有本事、孝顺。

    “怪不得月月不想回去呢!你这里又宽敞又干净,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如意也有地方跑跳。不像我们住楼上,动静大了邻居都不愿意。”公公说道。

    大家正在聊着天,前院的邻居大娘来了,母亲迎出去看见她手里提着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枣和石榴。

    “我刚摘的,再不摘就被鸟糟蹋了,分给你们一点,分给另两家一点。今年就结了这些,不多。”大娘在院子跟母亲说。

    “哎呀,每年都给我们送这些,太不好意思了。快进屋坐会儿。”

    公公婆婆闻声也起来,走到外面的院子。大娘认出他们是张静月的公婆,客气地说:“亲家来玩了,你们快进屋歇着,我走了。我得回去给他们送点去。”

    母亲不再挽留,送她出门去。公公注意到院子里停的汽车,打趣父亲说:“这几年买卖还行,也买汽车了。”公公知道父亲每天开着货车出去倒卖废品和煤炭。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能挣什么,都是月月他们出钱。”

    婆婆不自觉地又看了张静月一眼。

    公公婆婆吃完午饭后,一会儿就要走,母亲把地里新收获的花生装了满满一编织袋,又把菜园里的菜装了一编织袋,放到了公公的后备箱。

    “月月,你们跟我们回去吧?你公公一直干活没有空稀罕稀罕如意,如意都这么大了,带回去让你公公看看,休息几天他又要出去干活了。”

    母亲听见亲家母这么说,作势要张静月也跟着回去,还没张口。

    张静月赶紧抢过话头说:“爸在哥那里干活干了那么久,太累了,今天又得开一天的车,赶紧回去歇着吧。妈,我爸这么辛苦,你得跟我哥说啊,给他们家出力了,该给的工资得给啊,别以为是亲爹就使劲用。还有你,给他们看孩子看了这么多年,还天天为他们一家四口做饭。你们老两口常年都围着他们转,可不能最后还得自己出钱养老。”

    公公婆婆听了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这是当着亲家的面埋怨自己没给如意他们家出力了。

    母亲愣了一下,回过神来赶紧打圆场:“咳,你这孩子。亲家快回去吧,一会儿城里下班晚高峰,路上堵。花生记得拿出来晒干啊!”

    公公婆婆也双双回道:“好好,不用送了。回去吧。”

    父母把他们送到路口,看着他们走远了。

    父亲突然笑着说:“哈哈,咱闺女这回是真长大了,有心眼子了。哈哈哈哈。”

    母亲瞪了他一眼,回家去找张静月算账。

    张静月正躺沙发上看手机,母亲走过去说:“给你说的你都忘了是吧?”

    张静月看着她说:“什么忘了?”

    “你结婚的时候,我跟你说了到了婆家要孝敬公婆,和睦兄嫂。你看你刚才说的是什么话?让旁人听见了,不笑话你吗?你公公婆婆也会说我不会教女儿。”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除了您,哪里还有这么封建的思想了?”张静月边扒拉手机边说。

    “那你刚才也太没礼貌了!这话你在你们自己家说就罢了,你在我们面前说,你婆婆肯定觉得你在告状,还以为我会怎么想她呢!”母亲坐到她旁边说。

    张静月放下手机,坐起来跟母亲说:“妈,这就是事实啊。远香近臭你知道吧?就因为我们天天在跟她住一起,她就不待见我。她就想亲近她的大儿一家,要不然他们老两口天天巴巴地累死累活地给他们干活,给他们看孩子还做饭。”

    母亲苦口婆心地说:“两个儿子,人确实没法做到让哪个儿媳妇都满意的。”

    张静月毫不在意地说:“这样挺好的,我挺满意的。只要不回去,她把那房子送给她的两个大孙子,我都没意见,眼不见为净。”

    这边公公婆婆回到家,婆婆催促公公进房间休息,自己立马就给李勇打了电话。“儿子,你丈母娘家盖房子,你出了多少钱?”

    李勇一头雾水:“我没出钱,是张静月自己出的。”

    婆婆不信,说:“你没出钱,月月辞职三年了,大手大脚地花钱,天天拿快递。她连工作都没有,她哪里来的钱?还不是拿了你的钱?你给了她多少?”

    李勇说:“没有,就之前如意出生的时候的礼钱在她那里。她之前上班可能还存了一些吧!”

    婆婆恨铁不成钢地说:“你不用瞒着我!盖那么好的房子,还买了辆车。难不成都是她弟弟妹妹掏钱,她没掏钱?她这是拿着你的钱,养活她们家呢!”

    李勇说:“这不很正常吗?家里盖房子她弟弟妹妹都出钱了,她不也得拿点。她没有收入还能拿多少?你就瞎操心!”

    婆婆生气地说:“我是为了谁好!她要是总往娘家送钱,我可就不愿意了!娘家再好,她也结婚了有自己的家了。她不能一直给娘家添财,总还得顾着你们的小家吧,如意还那么小,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的是。你赶紧给她打电话,把她给我叫回来!”

    李勇妥协着说:“好,好。”

    挂断了电话,他开始烦心起来。

    他知道,他母亲今天看了丈母娘家的房子红眼了。但是他确实没有出一分钱,如意出生时候收的红包总共才六万块钱。就算张静月把那六万块钱全都给父母盖房用了,那也不多。那房子根本就不是三四十万能盖起来的。

    李勇更知道,他现在不受张静月待见,因为结婚以后他没有拿过生活费给张静月,而且自己常年不在家里,母亲和她的关系鸡飞狗跳,他也无能为力。张静月住娘家不肯回来,他似乎也能理解,在自己父母家住肯定花不着什么钱。不管怎样,现在说什么她肯定不会回来的。给她打电话叫她回家,他自己都想不出什么正当的理由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第一批青贮饲料转眼就要到出窖的日子了。张静月现在每天都要开车出去走访附近的养殖场,为自己的第一批产品寻找销路。

    这天她开车回家的时候已经快天黑了,天空又淅沥淅沥地下起了小雨,张静月很小心注视着道路两旁。当她路过一个公交车站牌时,一个站在公交车站牌那里的女孩突然朝她的车子挥手。

    张静月在后视镜里看那女孩很陌生,她没见过,她莫名其妙地停了车子,等着那女孩走上前来。

    “月月姐,我是梓晨,今天下班晚了没有去咱们村的车了,你能带我回去吗?”女孩弯着腰从车窗里看着张静月说。

    “哦,可以,你上来吧!”张静月想起来母亲说梅花二姑家的大闺女就叫梓晨。

    高梓晨坐到后座,关上车门。

    “你就是梓晨啊,长这么大了?我都不认识了。”张静月笑着说。

    “我认识你,我听我妈说你家盖了洋房,你还给我小舅买了辆新车。我放假的时候在你家见过这辆车,我一看车牌号就知道是你。”

    张静月笑着听她说完,问:“你是农业大学的,学什么专业的呀?”

    高梓晨说:“学的经济学,我现在大四了,正在实习。”

    张静月问:“你在哪实习,什么公司?”

    高梓晨说:“在我表哥的瓷厂,管出库。”

    张静月“哦”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高梓晨问:“姐,你在哪个单位上班,你们单位工资很高吧?”

    张静月说:“我辞职了,在咱村弄了个饲料加工厂,你有空可以过去看看。”

    高梓晨问了具体地址,答应一定会过去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