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生路路通 » 第二十七章 招工

第二十七章 招工

    张静月和村里的干部商量着附近的工厂招工大多在春季进行,为了避免有些年轻人过完年就走,他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张静月的合作社和加工厂需要很多工人,包括送货的司机、销售人员和打包装缷人员等。

    村主任让自己在城里读高中的外孙女,帮自己写了一份催人泪下的演讲稿,村主任在村里的广播里读了一遍又一遍,号召回村的年轻人留下来。

    “孩子们,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有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家乡虽穷,生养了你们,家里的老人孩子需要你们。如今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周边也办了很多大企业,咱们不用背井离乡就可以打工赚钱。现在疫情随时反复,过年过节的时候,舟车劳顿能回到家就是万幸。如果遇到疫情封城,咱们别说回家团圆了,就是能吃上口热乎饭都算谢天谢地了。再者说,家里的老人知道了有多担心,多心疼!碰到家里有急事的,想回家回不来,那种无力改变的情况,相信过去的一年你们也已经体会过了。隔壁刘家村的老刘家婶子,去年走的时候,亲孙子亲儿子一个都不在身边,在外打工遇到疫情被封城里了,老人家等不来儿子和孙子带着遗憾走了,咱们外人看了都心疼!”

    趁着主任煽情的空档,张静月找来了大红纸,开始写招工启示。提前为自己的工厂招一些上过学的或者会开车的年轻人。父亲骑电动车去了附近几个村的村委会门口张贴,张静月则在自己村的村委会张贴。

    隔壁村村委会王主任看见张静月的父亲在张贴招工启示,穿过看热闹的人群走到前头纳闷地问:“这么早就招工了?”父亲转头看他,他也认出了这是张静月的父亲。去年张静月跟村主任闹了一场后,村主任反而对张静月态度越来越好,近期甚至开始支持她搞合作社。杨主任也在几次镇上会议中提过张静月的名字,也有意无意地想拉人推荐她入党。现在几乎整个镇上的人都知道张静月大名了。

    “啊,你不是隔壁村的老张吗?还没过年呢,你闺女的厂子现在就招人了?”王主任问。

    父亲憨厚地笑着说:“这不是怕过完年年轻人就往外跑,来不及吗!咱们年纪大的没啥学问,只会鼓捣庄稼地,哪像年轻人会开车,懂销售,脑子活络。”

    王主任恍然大悟,说:“你这个办法好啊!提前招工拦住人!”他突然脑袋开窍,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说完急匆匆往外走去。

    杨主任接到镇上的电话,说有紧急会议。顾不得关上办公室的窗户,急匆匆去了镇上。

    原来是隔壁村王主任去镇上跟领导反映张静月提前招工的事,想借此号召全镇的工厂也能提前招工。镇领导想到提前招工既能留住农村往外流失,的人口,必要时也能减轻本地疫情防控压力,当机立断要各村领导干部去各工厂去游说他们也能提前招工。

    张静月接待了几个来咨询的本村的小青年,当得知工资不如在外地打工挣得多时,都有些失望。张静月耐心劝说:“疫情没有结束,你们就算去外地打工,也不一定能保证每天都有活干。我这里刚开始,你们要是来了就是我这里的主力大军,以后发展好了,工资和职务都会提升。”

    “你这是空口白牙画大饼,我们早就见过这种招聘陷阱了,就是想要廉价劳动力呗!”一个小青年愤愤不平地说。

    张静月也不恼,苦口婆心地说:“附近也有工厂在提前招工,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他们的薪资待遇,咱们就一个三四线城市,你让我出一线大城市的工资聘用你,这也不合适啊!”,

    “走吧!走!这也太不靠谱了!”几个人嘟嘟囔囔地走了。

    张静月挫败感油然而生,看着几个年轻人走远了,开始认真考虑自己一个月三千块钱的基本工资是不是太低了!

    也有几个外村的年轻人过来问的,有两个长相憨厚的年轻人,答应过完年过来试试。

    张静月高兴地说:“我这里也没有试用期,多劳多得。干得好了就涨工资,当负责人领导下属工作。咱这厂里离家近,现在又缺人,你们有认识的朋友可以推荐他们过来了解一下。”

    “行,姐,俺回去问问俺伙计来不来。”

    张静月的母亲又开始催促她早点回家了。“都快过年了,你还不回去吗!地里的活有你爸看着,你弟弟过年也放假回来,他们帮忙看着,你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张静月张嘴还没来得及说话,母亲又接着絮叨:“你婆婆指定挑理了,在娘家住了这么长时间,过年前还不早点回家去!”

    妹妹张静玉接进来话:“妈,你家房子是我姐盖起来的,她想住哪住哪,你怎么还撵她?”

    “咱们一家都知道是你姐出了钱盖的,她想住多久住多久,但是外人不知道啊!我是怕人家背后议论咱,过年了出门子的闺女还在娘家过年!你姐的公婆肯定也不答应,也得挑咱的理!”母亲激动地说。

    张静月说:“人家没把我当他们家的人,我在不在无所谓了!再说了,我要是回市里去,也不会回我婆婆家住的!”

    其实张静月在结婚后,就已经无数次向父母和兄弟姐妹们吐槽过婆家事多。后来发现自己的抱怨只是会增加父母的担忧,毫无用处,便默默地把自己受的委屈埋在心里。这份委屈日久天长地积累,虽然没有来得及让她抑郁,但也让她对婆家人没有任何感情可谈了。自己偶尔会忍不住崩溃的时候,才会找妹妹或者弟妹寻求安慰。想到自己挺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承蒙上天眷顾,她现在可以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张静月每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总是对下一个明天充满期待。

    母亲说不动张静月,就依着她的性子让她在村里住着。

    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六。饲料厂里的饲料被张静月一半送一半卖,全处理给附近的养羊大户了。为了保持饲料新鲜无污染,几乎所有的饲料都是暂时储存在张静月的工厂里,养殖户们现用现取。

    合作社的几个大棚蔬菜赶上了年根,这几天就要开始采摘了。张静月跑遍各村的超市,超市里都有专门固定的供货商,她根本卖不出去。

    无意间看到小区群里通知外地回乡人员核酸检测的消息,张静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