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新纪元 » 第八章 第六节:攻占爪哇岛

第八章 第六节:攻占爪哇岛

    第六节:攻占爪哇岛

    新柯沙里国朝廷内,新柯沙里国王耷拉着头,坐在王座上,目光呆滞,无精打采,台下大臣们却个个慷慨陈词,激愤不已;

    “我就说过不能打,不能打,你们就是不听,打败了吧?宋军还反杀过来!”

    “宋军加起来也不过2万多人,我们爪哇岛还有5万将士,再拉拢青壮,筹齐10万将士不成问题,大可一战!”

    “你这是夜郎自大啊!我们7万人攻打宋军立脚未稳的几千守军的小城都打不过,我们即使有10万人没经验将士守城,也守不住!”

    “攻城本就艰难,加上宋军突然来援,我军将领无能,才导致失败,这次我们是主场守城作战,易守难攻,宋军疲惫之师,肯定无法攻克!”

    “宋军火器十分了得,我们7万将士攻城,只回来不到1万人,我看肯定守不住,武器都不对等啊,拿人头守吗?”

    双方一直舌战不休,已经从下午吵到了晚上,连饭都没吃,都饿着肚子吵的很起劲,新柯沙里国王也没了主见,头脑一直昏昏沉沉,本想着很快就有大量金银财宝和美女如云,这下不仅泡汤了,还引火烧身;

    肚子咕咕叫了起来,饥饿感将其拉回现实,思虑后说道“大家都别吵了,两手准备,积极备战,派出使者议和!”

    说完径直走向后宫,胡吃海喝一顿,饭饱思淫欲,能享乐一天是一天,后宫又开始了歌舞升平,与大战来临平静形成鲜明对比;

    宋军刚在爪哇岛登陆,新柯沙里国使臣求见“陆将军、文将军,我王念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不想与宋军开战,愿与宋国达成和解,成为宋国附属国,每年朝臣纳贡。”

    陆秀夫想,这时什么狗屁议和条件?“使者,我大宋已大兵压境,明日便围攻你们的京都雅加达城,我们不要你们那点贡品,我们的条件就是无条件,要你们国王无条件投降!”

    “欺人太甚!我新柯沙里国还有10万守军,你们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和身份?一群逃难之徒!”

    陆秀夫也不生气“哈哈~~,你们新柯沙里国王本就霸占三佛齐国的领土,逆臣贼子,还有脸说我们,10万守军对我大宋来说,如同蝼蚁!议不成,使者请回,明日在你们的皇宫见!”

    使者被气的牙后根咯吱咯吱响,这种投降条件新柯沙里国王肯定不会答应,随即甩袖而去;

    陆秀夫看到被气走的使者,心情愉悦道“新柯沙里国王王位本就来就不正,爪哇岛肯定有很多反对势力,现我大宋神兵神将解救他们,派出密探,联络当地反对势力,制造混乱和言论,让其失去民心,夺取道义制高点!”

    “传令,全军加紧备战,明日围攻京都雅加达城,这次围三缺一,反正爪哇岛四面环海,新柯沙里国王跑也跑不到哪去!”

    新柯沙里国王听到使者议和情况后,气不打一处来。“欺人太甚!一群逃难的乞丐,胆敢如此嚣张!传令,全军严守城门,我看宋军嚣张到几时?”

    第二天一早,雅加达城三面城下,已被宋军挖的沟壑纵横,只留东门出入,但此时东门也被新柯沙里国王命令关闭,不让城内百姓躲避战火,还硬拉青壮上城头当炮灰;

    加上这两日大家都在传说,新柯沙里国王昏庸残暴,为了金银财宝和美女攻打宋军苏门答腊岛,宋军有雷神、地神、火神相助,新柯沙里不义之师,注定失败;

    现宋军打过来,国王缩在皇宫内饮酒作乐,置城内百姓不顾,城中对新柯沙里国王失望透顶,巴不得宋军早点攻下城池;

    陆秀夫见雅加达城比巨港城大很多,城防也更坚固,本来为三缺一,但缺一的东门也被新柯沙里国士兵把守很严,这国王要全城人给他陪葬啊;

    “传令,大型霹雳弹炸开东门,让百姓和敌军有路可逃,瓦解他们的斗志;令1千人埋伏在东门外必经之路上,如遇新柯沙里国王立即围攻;令50艘战船随时出发,新柯沙里国王想出海逃走,就让他下海喂鱼!”

    “轰隆隆”一声巨响,东门被霹雳弹炸开,宋军撤离东门,让城内敌军和百姓有路可逃;

    爆炸巨响声,也将城中百姓、守军和国王心惊肉跳,百姓、守军认为宋军雷神、火神、地神为其打开了城门,纷纷涌向城门处;

    国君一看来宋军火器威力真不是吹的,如此炸下去,其他三个城门也瞬间倒塌,急忙来到后宫,“爱妃们,赶紧收拾细软,随本王避难吧!愣着干嘛!快呀~”

    瞬间后宫乱成一团,叮叮咣咣响成一片,在一群护卫下,急匆匆往东门行进,出了东门,迅速换上百姓衣物,护卫也换了衣物暗中保护;

    国王出逃消息很快传遍全城,“国王抛弃我们跑啦,我们还守什么?降啦!”

    将士们纷纷丢下武器,主动打开城门,其实再不打开,宋军就要炸开。

    本来1千人伏击出逃新柯沙里国王,但被其绕过盘查,乘坐海船出逃,随即被宋军海船截住,发现其携带大量金银财宝,便将其押送回来;

    陆秀夫按照治理苏门答腊岛政策,恢复爪哇岛治安,新柯沙里国王和主战派大臣、俘虏押送到加里曼丹岛文莱打油井,熬猛火油,进行劳动改造。